学术投稿

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

姜晓花;邓玉萍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 急性黏连性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对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直肠癌手术之后出现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上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给予其中6例常规西医护理(对照组),另9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相应治疗,在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上,研究组均显著短于比较组(P<0.05)。结论:针对直肠癌手术之后急性黏连性肠梗阻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使治疗成功率得到提高,能够加快症状的缓解以及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麻醉药品使用管理对策探讨

    麻醉药品是特殊管理药品之一,加强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对杜绝非法流入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目前麻醉药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作者:王秀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胆囊癌的 CT 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目的:探讨使用CT 技术鉴别诊断胆囊癌患者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胆囊癌患者CT 表现,分析CT 造影在胆囊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根据CT 表型,通过内壁厚度、光滑程度、强化程度、侵袭转移情况得出厚壁型、结节型、肿块型三种类型的患者分别为2、5、9例。结论:通过胆囊癌患者CT 表型能够清晰地显示胆囊癌原发病灶位置、大小、密度、形态,结石合并、浸润转移情况,可以为胆囊癌确诊以及后续治疗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

    作者:徐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LCP 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予以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人实施LCP钢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0年2月到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人中,随机抽取6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是选择LCP钢板加以治疗。对所选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中,13例被治愈,10例为有效,9例为无效,其总有效率是74.2%;而观察组中,16例被治愈,13例为有效,2例为无效,其总有效率是93.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LCP钢板对肱骨外科的颈骨折进行治疗,其疗效同常规方法相比更加显著。

    作者:王磊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切口双手取核法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运用小切口双手取核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192例(21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手工小切口双手取核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力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患者视力恢复较好,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少,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散光、角膜水肿、残留晶体皮质、后囊膜破裂、切口渗漏以及术后眼压高等;手术方法相对简便,容易操作。结论:老年性白内障运用小切口双手取核法治疗的切口较小,患者视力恢复块,伤口愈合佳,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只要注意手术技巧和细节即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在卫生院及基层医院均可应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卢兵;梁庆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71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阿德福韦酯、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 vs76.7%),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5% vs16.7%),且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对高护生进行《妇产科护理》实训教学的效果

    对于一个高护生来说,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与动手的能力是社会对其提出的基本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高护生在进行临床护理实习时,总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得到实践的机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投资建设护理实训中心,为高护生提供更多的护理机会很有必要。因此,文章首先对护理实训中心建设的重要性与要求进行简要的分析,进而以《妇产科护理》为例,提出几点能够全面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措施。

    作者:蔡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伍依沙吖啶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依沙吖啶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并对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自愿终止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依沙吖啶终止其妊娠;对照组直接对其采用依沙吖啶终止妊娠。对比两组自愿终止妊娠妇女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对比,研究组妇女终止妊娠总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妇女终止妊娠总有效率为75.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依沙吖啶终止妊娠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产程,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安敏;邓仁玲;王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霉菌性阴道炎的多发性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情况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降低其发病率。方法:选取在我们服务中心就诊并确诊为阴道炎的600例患者,分析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600例阴道炎的患者中,霉菌性阴道炎为276例,居于首位,发病率为46%,细菌性阴道炎229例,发病率为38.2%,滴虫性阴道炎95例,发病率为15.8%;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生育次数、流产次数、自行阴道冲洗、月经期用消毒卫生巾、非经期使用护垫、每周性生活次数、避孕方式、家庭经济条件、阴道炎史均是导致霉菌性阴道炎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可以更好地指导患者进行有效预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唐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男护士在手术室工作中的优势

    目的:了解手术室男护士在工作中的优势。方法:对近两年我科5名男护士的工作状态、表现进行观察,发现男护士在手术里工作的各方面优势。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需要男护士的加入。

    作者:付斌;王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BL + LBL 双轨教学模式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

    PBL 教学方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已经在教学改革中广泛推行,但是与传统的LBL教学方法相比,二者各有优点也各有缺陷。本文将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对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挖掘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如何如何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作者:李德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酚妥拉明和多巴胺联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和多巴胺联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4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析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8.18%,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多巴胺和酚妥拉明是一种对小儿重症肺炎有效辅助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晏阳;杨光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来我院治疗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共有40例患者。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一线治疗方案联合放疗,实验中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5%,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7.5%);两组患者治疗后产生的毒副反应主要以血液学毒性、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胰腺炎等为主。实验组3-4级白细胞减少、1-2级转氨酶升高和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中没有出现肾脏毒性。结论:临床上,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新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愈风宁心片治疗高血压伴头痛42例

    目的:观察愈风宁心片治疗高血压伴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愈风宁心片(药物成份为葛根)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4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1%,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服用愈风宁心片治疗方法对高血压伴头痛患者有显著疗效,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贺采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疾病特点及诊治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36例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病情特点及临床处置措施效果。结果:3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经综合诊治,12例治愈,14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临床有效率达88.88%。结论:依据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同类型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综合性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仁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系统评价

    目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和开放手术治疗(open术)肾结石的安全有效性通过 Cochrane系统评价法作出评价。方法:以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与对比PCNL 和open治疗的随机以及非随机对照实验。在评价完质量之后,通过RevMan4.2软件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随机对照实验2个,非随机对照实验4个。在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出血上,PCNL 和Open术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切口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和邻近器官损伤上,PCNL 要比Open术低,以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能够预防切口感染、避免损伤邻近器官以及能够加快患者的出现速度,同时,此项手术还能够降低败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木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期论治浆细胞性乳腺炎验案举隅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非细菌感染性的乳腺化脓性疾病。因化脓溃破后脓液中夹有粉刺样物质,故中医将其命名为粉刺性乳痈。本病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命名,如乳腺导管扩张症、管周乳腺炎、粉刺性乳腺炎、化学性乳腺炎、闭塞性乳腺炎等[1]。其特点为在非哺乳期及非妊娠期发病,常伴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液中夹有粉刺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2]。

    作者:曾叶;刘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名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中有22名患者治愈,治愈率为73.33%;观察组中有26名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6.67%,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2d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3%;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4d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王永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二种方法治疗混合痔嵌顿临床效果的比较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与常规治疗方法在治疗混合痔嵌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09-2012.09入住我院外科的120例混合痔嵌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即先进行抗感染,消肿等对症处理,待炎症消除、水肿消退以及痔核回缩后再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外剥内扎术,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以 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缩短疼痛时间、消炎消肿、时间以及治愈时间等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剥内扎手术应用于混合痔嵌顿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临床效果好,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邵建力;罗叔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电针联合mckenzie 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电针联合 mckenzie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以本院收治的8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腰椎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电针联合mckenzie疗法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陶聪;汪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SPECT 肾脏显像在评价肾功能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比和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体层显像术(SPECT)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临床症状、体征、B超、CT 及生化检查等确诊为肾脏疾病患者的99m Tc -DTPA 肾动态显像和IVP检查资料。结果:本次研究中的68例患者,其中63例患者核素显像显示有功能,占92.65%;5例患者核素显像显示无功能,占7.35%;27例患者IVP检查显示有功能者,占39.71%;41例患者IVP检查显示无功能,占60.29%。由此可见,核素显像有功能明显高于 IVP 检查X2=21.25,P<0.01)。IVP不显影的患肾核素显像图多表现为2级以上,主要为2到3级。讨论:核素肾动态显像操作方便、准确度高、零创伤并且可重复测定,是目前临床上评价肾功能的有效方法,并且可以在早期有效的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的情况,为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力保证,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肾脏核医学在肾脏疾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