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节护理法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预防干预效果评价

李淑慧

关键词:细节护理, 血液透析, 低血压, 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法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预防干预效果。方法:将16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透析前后体温变化、发生低血压次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透析前后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共1820次,发生低血压次数145次(7.97%),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共1738次,发生低血压次数68次(3.91%),两组低血压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0.28±12.17)分,显著低于观察组[(94.39±15.32)分[(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应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及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眼科患者A/B超探查的护理措施与效果

    目的:浅析在眼科患者的 A/B超探查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眼科患者进行 A/B超探查,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并记录各方面的护理效果。结果:一次性完成所有病人的检查;超声诊断共105例阳性病变患者,结合专科检查中的眼底镜和裂隙灯检查,X 线、C T 和彩超等临床影像学价差,经手术验证后确诊眼科患者共109例,即 A/B超声诊断的符合率高达96.3%,其中7例患者被漏诊,漏诊率为3.7%;统计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98%。结论:在临床眼科患者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的选择极其重要,有助于提高超声检查的完成度及准确性,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闵洁;李艳;王瑞娟;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产程中应用体位矫正法对分娩机转相关影响分析

    目的:探析在产程中应用体位矫正法对产妇分娩机转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接收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分娩过程中不采取干预措施,按照正常顺产步骤操作。观察组在产妇的分娩期提供体位指导。比较两组产妇经枕后位转为枕前位的成功率、剖宫产率以及第一和第二产程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有24例产妇成功从枕后位转变为枕前位,并经阴道分娩成功,所占比例为80%,只有6例产妇后转为剖宫产;对照组产妇中只有9例产妇成功从枕后位转变为枕前位,所占比例为30%。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的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更短,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应用体位矫正法可以改善产妇的精神状态以及产力,进而缩短产妇的产程,同时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不仅简单易行,同时不会对产妇造成任何伤害,对医院的设备等也没有要求,适用性非常广,在降低剖宫产率方面有着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邓映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氟马西尼用于老年患者全麻后催醒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用于老年人全麻手术后催醒的情况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位年龄在60至78岁的老年患者,平均随机分成两组:A 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结果:氟马西尼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但镇静评分较给药前有显著变化,P<0.01;在手术结束后5min内,实验组催醒率为70.0%;对照组催醒率为40.0%。结论:氟马西尼用于于老年患者全麻后催醒,具有催醒时间短,催醒效果好,副作用少等优点,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姚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鼠神经因子治疗希罗达致手足征疗效临床观察

    本文探讨鼠神经因子治疗抗癌药希罗达致手足征(H FS )疗效的临床观察,并与维生素B6治疗 H FS 的疗效作对照。得出结论:H FS 的发生与希罗达剂量积累有关,与年龄及既往是否曾使用过5-fu无关。口服希罗达同时配合 NGF使用,明显减少 HFS 的发生,同时缓解 HFS 症状,从而避免希罗达使用者药物减量及停药,保证患者疗程、疗效。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开塞露联合催产素在临产后应用的临床观察

    为了研究开塞露纳肛在分娩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开塞露组和对照组各60例产妇的产程、阴道分娩、伤口愈合和副作用等。结果:表明分娩时间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开塞露阴道分娩率达到95%,而对照组为88.3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羊水污染高于开塞露组,差异显著(P<0.05)。开塞露组会阴伤口、腹部伤口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开塞露组在使用中无1例发生宫缩过强,也未发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有助于促进产程,减轻孕产妇痛苦,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和伤口感染率。

    作者:杨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45例宫颈癌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45例宫颈癌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45例,所用患者均采用同期单药奈达铂化疗联合常规分割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给予放化疗的护理。结果:在所有的45例患者中,经过放化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有4例过敏反应,2例发生宫颈炎。1例因疾病突然恶化而死亡,而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的患者由于处理得当,护理良好,均恢复较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时,放化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结合专业全面的特殊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哈丽达·马合木提;祖米拉提·塔西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分析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对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脑梗死运动障碍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利用肢体运动功能(FM A )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调查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2.5%,研究组满意度达94.7%,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能提高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实施行为护理能增加患者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荣福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慢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108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氧疗等常规处理,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2h)血气分析情况、心率与呼吸频率变化情况,血气分析主要包括 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72h)PH 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心率与呼吸频率相较于治疗前皆有明显变化,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变化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情况,值得借鉴。

    作者:杨华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医院洗衣房感染隐患分析及管理策略

    目的:规范医院洗衣房管理,提高洗涤质量,控制感染风险。方法:分析医院洗衣房所存在的感染隐患,提出预防及控制策略。结果:洗衣房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得到落实,管理质量及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员工身体安全得到保障。结论: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标准,加强员工培训教育,执行监督检查长效机制,改进工作环境和硬件设备投入,可有效预防洗衣房的感染发生。

    作者:张巧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早期应用利拉鲁肽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U K PDS 研究显示从葡萄糖耐量异常到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按每年8%的速率递减;当血糖升高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其胰岛β细胞功能已丧失50%以上[1];而2008年的 ADA Banting 奖Ralph A Defronzo 的研究提示了更可怕的数据,胰岛β细胞衰退的进程比想象的更早,在IG T 阶段几乎丧失了80%的β细胞功能[2]。

    作者:侯书鹏;高玉芳;段魏;张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关于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方法:对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以便寻找引起观察组患者出现 VAP的危险因素。结果:经统计检验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医源性指标与患者自身指标方面均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AP会对ICU 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引起 VAP的危险因素不但包括了医源性因素,同时还包括了患者自身的因素。

    作者:施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祁阳县肝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祁阳县肝吸虫病人群感染现状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肝吸虫病的防治策略。方法:在祁阳境内肝吸虫病高发区和低发区进行整群随机抽样,用改良加藤厚片法(Kato -katz)一送三检查肝吸虫卵;以座谈和现状调查方式,了解低发区村民生活饮用水和厕所卫生情况,并对低发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居民对肝吸虫的知信行情况。结果:2012年6~12月共调查境内16个镇23个村3761人,总感染率为18.96%,其中调查食生鱼片区761人,感染率为91.33%,非食生鱼片区3000人,感染率为0.60%;男女性别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5,p>0.05),各年龄组均有感染,且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40~60岁组感染率占76.44%,各年龄组差异显著,(X2=241.76,p<0.005),非食生鱼片区99%的家庭不做生鱼鮓,98%的村民不吃生鱼鮓。结论:祁阳县为肝吸虫病高发区,肝吸虫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全民驱虫综合防控措施,改变村民生食鱼鮓陋习,降低人群肝吸虫感染率。

    作者:尹德利;徐莉莉;段绩辉;李正祥;庄世锋;朱石桥;陈文华;邓海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分析及干预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病因以及早期干预,寻找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统计我院收治的333例新生儿窒息的病例,回顾性分析资料,综合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各种病因及其造成的严重性。结果: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4月间,新生儿窒息率为3.9%,其中轻度窒息率为88.3%,重度窒息率为11.7%。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自然分娩占37.8%;剖宫产占52.6%;阴道助产占9.6%。多种因素造成新生儿窒息,脐带异常为主要因素,占26.4%,其次分别为早产16.2%、羊水量异常15.3%、胎位产程14.4%。羊水胎粪污染、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产力异常、胎心监护异常等病因占的比例较小。结论:多种产科因素造成新生儿窒息症,为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必须加强高危妊娠产前和产时的监护,预防早产。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采取综合监测指标提高产科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并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和提高接产专业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何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异丙酚与异氟醚麻醉对下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下腹部手术围术期时期,异丙酚和异氟醚麻醉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例进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用异丙酚和异氟醚进行麻醉,观察麻醉开始前60min、切皮后、麻醉后60min三个时间点患者的体液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A 两组的血糖、皮质醇水平较正常的高,但是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没有显著变化。B组的血糖、皮质醇水平、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正常的高。 A、B两组在这四个指标上均有显著性的组间差异。结论:对下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异丙酚的影响较异氟醚小,异丙酚更适宜作麻醉药。

    作者:张进领;陈君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心理护理组: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环境护理组:对患者所处环境进行严格地控制,保持就医环境洁净无菌;机械护理组:采用机械通气护理。四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情上没有统计学意义。后观察并统计护理后所得到的治疗效果。结果:三个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都比对照组的好,其中机械通气护理组的效果好,心理护理组次之,而环境护理组的治疗效果则相对较差。结论:选择正确的医疗护理方式在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呼吸内科疾病的死亡率。

    作者:王文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的风险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3年期间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有关数据,以2012年为对照组,分析手术室存在的风险,并以2013年为观察组,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比两组医生和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结果:采取的风险管理后,2013年手术室护理投诉和护理差错显著降低,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与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连续护理方法应用于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对患者并发症与术后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连续护理模式对于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并接受冠脉搭桥手术患者50例,术后进行连续性护理干预,设为实验组;另外选择50例相同手术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结果犹豫对照组,无论在术后并发症还是术后恢复情况上,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护理模式安全、有效,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作者:范丽;惠海艳;陈琳;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试验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健康指导,比较两组的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住院的花销以及住院的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并实施诊疗、护理、健康指导,可以减少其平均住院日,降低人均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琳;李敏;惠海艳;范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伊立替康与拓扑替康单药治疗老年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拓扑替康对老年小细胞肺癌进行临床单药治疗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差异性比较。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经临床病理进行确诊的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针对患者意愿且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CPT组(选用伊立替康进行治疗)与TPT组(选用拓扑替康进行治疗)各3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T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量与CPT组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CPT的患者延迟性腹泻症状发生率高于TP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疗效近似,但是用药后反应差异较为明显,可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用药。

    作者:俞思全;杨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颈椎病临床治疗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46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评价,并根据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的方式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1例痊愈(4.35%),12显效(52.17%),9例好转(39.13%),1例无效(4.35%),有效率95.65%。对照组0例痊愈,9显效(39.13%),9例好转(39.13%),5例无效(21.74%),有效率78.26%;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感觉,上肢疼痛与麻木,颈肩部疼痛与不适等临床症状体征得到了显著改善,其打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针灸治疗颈椎病,可以有效的弥补单一治疗方法的局限,提高疗效,且价格低廉,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治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