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光;高峰;张卫民;谢玉山
目的 在以往的医疗技术相对落后的年代,出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人为是并发症之一,对母婴之间没有任何影响,但是随着国内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逐渐发现该病比较容易引起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等情况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生儿的患病率与死亡率.现在将本院的36例ICP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为了提高外科护理的质量,探讨和研究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20名外科护理人员,跟踪观察20名护理人员的护理过程,发现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对20名护理人员的跟踪观察,发现了外科护理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问题的存在率高于90%.结论 通过发现外科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使医院外科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更好的护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改善.
作者:付峥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收集整理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进行剖腹产手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情况,总结对剖腹产患者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结果 通过对该60例患者采取由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康复周期.结论 对剖腹产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不仅要注意伤口局部地区的护理,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及饮食的护理指导.
作者:殷梅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将128例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综合护理组(干预组),各64例,对患者进行追踪护理,对比分析1月后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1月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贵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根据临床实践和观察,主要针对胃管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再改进的胃管固定方法简单而有效,明显降低了胃管的脱出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我国发生率1%~5%,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饮食控制是妊娠糖尿病的一项基础治疗,是否在用胰岛素治疗,都应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饮食疗法可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血糖控制不良者,严重危害母儿的健康.
作者:文惠转;李建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1990年12月至1991年6月,贵州省黔西县甘棠乡红星村发生了实行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少见的麻疹暴发流行.为了调查分析暴发流行的原因,黔西县防疫站流调人员於6月中旬对该村进行了麻疹爆发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如下:调查方法与资料来源:依据县区医疗机构确诊的病例,挨家逐户进行现场询问,查对该村预防接种卡和疫情报告卡,收集这次麻疹爆发流行病学资料,详细核实统计,并处理分析.
作者:汪亚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oals,P-VEP)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之间的关系,研究P-VEP对早期DR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30例(60眼)正常人和80例(160眼)糖尿病病人进行P-VEP检测.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尚未出现改变时,P-VEP的LP100、AP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DR进展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VEP的相关参数能够在眼底尚未出现明显病变之前预测DR的发生,但与DR的发展无显著相关性,在DR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爱玲;闫俊茹;李成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吲达帕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7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吲达帕胺、二甲双胍片,对照组单用吲达帕胺,两组治疗前后作体重指数及高血压监测.结果 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BMI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达帕胺联合二甲双胍可明显减轻体重,更有效控制血压在理想范围内.
作者:张旭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ICU病房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治疗组护理满意度和患者主动配合度均为95.0%,对照组分别为82.5%和80.0%,治疗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患者主动配合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庄郁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低血糖反应,特别是老年患者(60岁以上)、肝肾功能不全、并发多种疾病的患者,药物剂量过大、体力活动过度、进食较少(特别是碳水化合物)、饮酒等为常见诱因.本病例较复杂,患者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作者通过分析此病例,对社区内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病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阐述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及观点.
作者:刘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小儿夏季热,医学上称为暑热症,是发生在炎夏酷暑季节的婴幼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主要表现上午体温可达38~39℃,下午体温可降至正常.本病特点气候愈热,体温就愈高,病情每与体质强弱有密切关系,病程缠延,久热不退,一旦罹患本病,下一年仍可复发,部分患儿可持续2~4年,但症状多比上一年度轻,病程亦较短.由于发热呈迁延性,治疗上又颇感棘手,更使家长们忧虑不安.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近几年约半数患儿发病均与饮食密切相关.根据笔者从医三十余年来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它的诊治规律和养生要点,在此粗浅的谈谈临床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郭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分析马来酸氯苯那敏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人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58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所引发的咳嗽病人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罗红霉素和氨溴索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马来酸氯苯那敏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马来酸氯苯那敏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所引发的咳嗽,疗效比较好,且不良反应比较少,较为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季益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55例临床血液不合格标本进行常规临床检验分析探讨.方法 对我院2011年2月~2011年9月55例临床血液检验不合格标本的资料进行分析,用统计学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经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量不足、标本有凝块、溶血等.结论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每个操作环节,保证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中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09.3~2011.4于我院日间病房接受治疗的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1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消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护理干预组除了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外,每天还接受消化性溃疡健康教育,重点包括饮食和心理方面的干预.两组患者结束疗程二周后接受胃镜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93.5%,而常规护理组总有效率仅有8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面的愈合,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作者:张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腹股沟疝的复发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有病患者自身的因素,也与医疗工作者的责任心,工作态度,手术精熟度,对这一疾病认识不足有极大关系.
作者:陈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30例在本院进行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取自身实验前后对照方法,对照组按血液透析护理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率.
作者:梁吒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甲状舌管囊肿或瘘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典sistrunk术式、舌根囊壁部分切除术治疗38例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结果所有患者囊肿切除,症状缓解,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非常规部位甲状舌管囊肿注意鉴别诊断,谨慎处理.婴幼儿舌盲孔处囊肿出现呼吸困难者,可暂时切除部分囊壁,扩大咽腔,缓解症状,以后视情况做根治性手术.
作者:龚志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抢救药物中毒及毒物中毒的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106例因药物中毒及毒物中毒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血液透析抢救药物中毒及毒物中毒可在短时间内直接析出体内毒物,达到抢救目的.结论 口服药物中毒及毒物中毒,一般药量较大、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在抢救护理及时与否对与救治成功率及愈后关系极大,所以我们采用了尽早血液透析,可立即把血液中的毒素排出,这样并发症明显减少,愈后良好.
作者:兰祥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手术室护士走进病房,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态,给手术患者提供更温馨、更全面的护理.结果 通过手术室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 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完善护士美好的职业形象,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赢得患者的信任和赞扬,减少医疗护理纠纷,还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疗护理环境.
作者:刘秀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