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倩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措施。方法:以我院普外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并在术后采取针对并发症的相应控制措施,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本组3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行脾修补术19例、部分脾切除术9例、全脾切除术4例,术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2)术后发生低体温2例,凝血功能紊乱2例,膈下感染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均经相应治疗后痊愈。结论:针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损伤程度选择不同的保脾手术方式,临床效果确切,术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树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统计从事高危行业的武警消防战士消化性溃疡发病情况,分析和探讨影响武警消防战战士消化性溃疡高发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体抽样方法,选择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沧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参加铁军比武训练100人,新训队100人,普通训练强度100人。通过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心理测试,症状分析以及胃镜检查,确定发病者,并统计各个影响因素人次、发病率。结果: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患胃溃疡者15人,检出率5%,十二指肠溃疡者45人,检出率15%,复合型溃疡3人,检出率1%。消化性溃疡总检出率21%。结论:消化性溃疡在武警消防战士中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是武警消防部队常见病、多发病。其原因在于所处的环境(从事高危行业,训练强度大,心理压力大),吸烟,服役年限短,加之身处异乡新兵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同时面对火警高发不能很好得到饮食休息导致消防部队战士心理应激状态等有关。
作者:侯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为了全面的提升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的整体效果,对呼吸内科患者采用安全护理方式和传统呼吸内科患者护理方式的终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提供较为有利的参考。采用方法:分析了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00名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该200名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分别采用了传统的护理方式和安全护理方式,传统护理方式中有67名患者对于护理整体较为满意,满意度达到67%,安全护理方式有98名患者对于护理整体较为满意,满意度达到98%。结论:在进行呼吸内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安全护理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在护理效果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在进行呼吸内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安全护理方式。
作者:范勤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回顾总结2013年9月丁青县甘岩乡窘热寺发生的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疫情,加深专业人员对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认识,提高防控能力。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通过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断为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终实验室检测发现 A、B、E 型肉毒毒素。结论:该疫情为一起肉毒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李钦艳;多布杰;刘光敏;李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肿瘤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1]。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放疗科收治的肿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2],观察组34例在住院期间进行整体的疼痛评估、用药的护理干预和观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因肿瘤引起的疼痛患者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中除一例转院,一例中途出院 s 失察外,其余疼痛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结论:在肿瘤合并疼痛的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整体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不适感,减少疼痛的相关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季志全;王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苏州工业园区近5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变化趋势,分析学生视力不良发生原因,为制定近视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区2010-2014年中小学生健康监测体检资料,按年龄、性别分析学生视力不良发生、发展状况。体检视力的方法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要求检查其裸眼视力[1]。结果:工业园区2010-2014年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及中重度视力不良率略有下降,并呈低龄化趋势;女生高于男生,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结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应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治近视。
作者:施冰;潘臣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肿瘤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年8月到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肿瘤晚期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医院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而对治疗组则采取护理干预。入院当天和入院后一个月,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 -36)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入院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肿瘤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左卡尼汀应用于缺血性的心脏病与心力衰竭合并症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缺血性的心脏病与心力衰竭合并症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并将其随机分成参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平均44例;参照组用曲美他嗪加以治疗,治疗组用左卡尼汀加以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对患者实施为期两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总有效是93.18%,明显比参照组的77.27%高(P <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左室短轴缩短率(FS)指标两组皆有所改善,治疗组明显比参照组改善程度大(P <0.05)。结论:对于缺血性的心脏病与心力衰竭合并症患者选择左卡尼汀加以治疗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普及。
作者:湛永红;高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1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等级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干预性护理对减少其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事件的严重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晓莉;孙宁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经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治疗重症 COPD 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重症 COPD 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0分钟以及治疗后4h 肺功能情况(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在治疗过程中同时观察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10minFEV1.0%变化不明显,治疗4h 后 FEV1.0%从原来的0.43±0.15升为0.60±0.2,与治疗前和治疗10min 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对重症 COPD 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经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状,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延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应用于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中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16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对其实施分组处理,其中84例归为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盐酸溴已新开展祛痰治疗,其余84例纳入观察组,选择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实施注射治疗,两组患儿在使用以上药物之前均接受一样抗感染治疗、雾化、补液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终疗效。结果:观察组终取得了100%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1%,两组患儿疗效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肺炎,采用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开展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治疗方法操作简便,能够大大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减少患儿痛苦及减少患儿家属住院经济负担,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袁红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灌肠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使用,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96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治疗。分析96例中药灌肠治疗的效果以及价值性。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96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2%,三项总和超过6分的患者有76例,平均的住院日明显缩短25.00%,好转率提升10%以上。结论:使用中药灌肠通下法治疗急危重症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三项总和分数,缩短平均住重症医学科住院日,提升患者好转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林丽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培菲康散剂"在1-6岁婴幼儿自然人群中预防腹泻合适的口服剂量、剂次和用药时间,研究和评价其对腹泻病发病率的影响及预防效果。方法:采取双盲法定期对观察对象服药,采集腹泻儿童的腹泻物,监测致泻性病原菌。结果:五个周期中共发生腹泻180例,其中1组95例,2组85例,统计学分析提示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药对健康儿童预防腹泻病效果不明显,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郇树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000例高校教工,对其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男性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和 BMI 指数增高而上升。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BMI、家族疾病史、血糖、睡眠状况。结论:针对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应做好健康宣教。
作者:邱小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伴随医学不断研究与发展,可以讲现代药剂学等诸多学科逐渐趋于中药方剂学,且方剂学研究在诸多方面取得不错发展与进步。但是这种发展与进步不单要依赖临床,实验以及理论等诸多方面,同时也反映中药方剂学科内涵与无限魅力,并且也由思路,概念与方法等方面给传统方剂增添现代活力。所以,中药药剂学和方剂学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并非两门孤立学科。基于此本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先对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概念进行剖析,对这两个学科进行初步了解;第二三部分着重对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关系进行研究。希望本文所研究内容可以对这两门学科未来可持续发展及相关学者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李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临床诊断中,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接诊的 IDA 患者54例与健康人群54例,抽取肘静脉血,运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标本进行血细胞分析,主要指标: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浓度(CHCMr)、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CVr)、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CHr)、IDA 组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分布宽度(HDWr)、网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对比测定结果。结果:IDA 组CHCMr、MCVr、CHr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IDA 组 HDWr、RDWr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 IDA 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测定网织红细胞参数,可有效掌握患者血液变化情况,帮助临床做出正确判断。
作者:李青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背阔肌皮瓣修复前臂伴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结果。方法:2006年9月至2012年5月,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前臂伴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2例。背阔肌皮瓣8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4例。结果:2例术后发生小的受区切口表浅感染,经换药逐渐愈合。背阔肌皮瓣和穿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过顺利。结论:该皮瓣以胸背动脉穿支为血供,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切取的皮瓣面积较大等优点,适宜修复肢体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
作者:高玉珍;牛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筛查中高频 B 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研究地区3100名女性进行以临床乳腺检查、选择性高频 B 超、选择性乳腺钼靶(MG)为模式的乳腺癌筛查。结果:以病理诊断为终标准,共检出3例乳腺癌,检出率为0.0968%,其中,3例高频 B 超阳性,敏感性为100%;2例MG 阳性,1例假阴性,敏感性为66.67%。结论:高频 B 超在乳腺癌筛查中效果较好,敏感性较高,且具有适应范围广、价格低廉、无创、操作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在预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所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抽取了我院2009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250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后早期预防性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的病例128例,早期未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病例122例,观察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2周后血氨、肝功能、临床症状等指标。结果:上消化道出血后早期预防性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只有3例,占到2.3%(3/128);早期未给予预防性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患者出现肝性脑病有27例,占到22%(27/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在预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所诱发肝性脑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降低血氨水平,同时改善肝功能,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作者:师雁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混合痔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的静脉团块。痔内、外静脉丛曲张、扩大,相互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多因不良诱因导致发病,其临床症状为间歇性便血、痔核脱出、肛门疼痛、肛周瘙痒,少数患者因治疗不及时反复出血而导致贫血,手术治疗是治疗此类患者的常见方法。
作者:郭珍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