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74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分析

丛清玉;丛培红;丛明燕

关键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提高出生质量
摘要:目的:了解威海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进一步强化育龄夫妇孕前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为从源头上减少出生缺陷提供依据,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方法:采取整体抽样的方法,对3074例自愿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者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女性的子宫附件超声检查。结果:3074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者中,女性1577人,男性1497人,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患病或异常1056人,发生率66.96%;男性患病或异常836人,发生率55.85%。结论:孕前检查人群中疾病及异常发现较多,为了减少孕前风险因素,鼓励计划怀孕的夫妇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以提高出生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并根据临床症状表现适当加减,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全部患者用药期间忌腌卤食品,忌生冷食物及酒类;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影响病情加重或复发。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采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作者:程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丹参酮-ⅡA 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 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甲钴胺,联合组联合应用丹参酮-ⅡA 和甲钴胺,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联合组治疗后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1%,P <0.05。结论:丹参酮-ⅡA 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改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俊静;李海妍;温庆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

    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关系到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健康,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如果发生错误或者疏漏,危害的不仅仅是产妇,更影响到家庭、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产科的护理人员应提高对自身工作的要求,加强护理工作风险防范,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阿湖镇不同人群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报告

    疟疾是一种以蚊子为传播媒介的虫媒传染病,由于疟疾流行因素复杂,具有传播快、易反复的特点,加上近几年改革开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流动增加,对疟疾疫情构成潜在的威胁,必须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重视。为了解阿湖镇不同人群对疟疾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做好疟疾的综合性防制,为实现新沂市2017年消除疟疾目标打下基础,作者于2013年4月"全国疟疾宣传日"期间在阿湖镇开展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10-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苏州工业园区近5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变化趋势,分析学生视力不良发生原因,为制定近视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区2010-2014年中小学生健康监测体检资料,按年龄、性别分析学生视力不良发生、发展状况。体检视力的方法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要求检查其裸眼视力[1]。结果:工业园区2010-2014年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及中重度视力不良率略有下降,并呈低龄化趋势;女生高于男生,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结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应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治近视。

    作者:施冰;潘臣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促智药物治疗对早期 AD 患者事件相关电位 P300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智药物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 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宁波市康宁医院就诊并接受促智药物治疗的早期 AD 患者60人,分别于药物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后接受两次事件相关电位 P300检测,并比较前后 P300潜伏期的差异。结果:在接受促智药物治疗后观察到 P300潜伏期缩短41例,占68.3%,未见明显改变12例,占20.0%,潜伏期延长7例,占11.7%。通过配对 t 检验分析显示,早期 AD 患者在接受促智药物治疗后 P300潜伏期的改变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 AD 患者接受促智药物治疗后 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该指标有助于对 AD 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

    作者:冷卫卫;刘世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在目标教学中如何搞好生理教学

    目标教学模式在生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真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理论知识讲解模式,使生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能够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实现理实一体化,对于学生生理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从当前生理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在目标教学中如何搞好生理教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更好的改革和创新生理教学模式,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生理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作者:朱昱;杨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广华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人性化护理),每组各28例。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优良率。结果:研究组病人的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病人,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对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郑燕;黄升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流感预防二次感染的健康教育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流感预防二次感染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流感患儿家属120例,按照是否实施健康教育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家属在患儿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流感二次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流感患儿二次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对流感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对二次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对于提高流感预防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薛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IS)。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均明显下降,IR 明显降低,IS 明显升高。治疗后观察组 IR 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任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对单号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6.00%,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心电图变化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6.0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来讲,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石陆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普胸外科术后并发肺不张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普胸外科术后并发肺不张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2003年1月至2013年5月,我科普胸外科术后出现并发肺不张病例120例,通过镇痛、雾化吸入、翻身拍背护理、指导辅助咳痰,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未出现因肺不张感染死亡病例。结论:对普胸术后可能并发肺不张的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对普胸外科术后患者的恢复非常必要。

    作者:李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05月~2010年05月之间,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120例阑尾炎患者。将他们依照抽签法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60例),分别采用传统阑尾炎切除术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疤痕遗留率(3.33%)、切口感染率(0)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67%,13.33%),组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 <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成功率的差别不大,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手术方法。

    作者:陈豪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认识和防治分析

    目的:分析了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特点,控制与管理。方法:总结并分析医院儿内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对策。结果: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意识不断提高,抗感染,危险因素,预防监控措施,严格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措施和合理用药的实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新生儿率的关键。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监管非常重要,寻找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留取感染证据等应对措施。

    作者:李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行无痛人工流产的80例孕妇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用药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异丙酚治疗)与观察组(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异丙酚用量、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效果:观察组中显效17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68±0.62)min,术中出血量为(6.34±1.53)ml,异丙酚用量为(151.52±13.38)mg,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与异丙酚用量,有效扩张宫颈,提高人工流产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程华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析 ICU 重症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及预防

    随着中国人口增加、老龄化趋势不断深化,医院内重症监护工作面临压力逐渐提升,在重症护理过程中一些突发问题与常见问题对监护工作的进步形成阻碍。本文首先阐述重症护理工作的意义,分析目前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后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工作经验及学习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苑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的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80例,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有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心理,临床中给予患者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周先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TVT -O 手术治疗女性 SUI 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经阴道一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 -O 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间75例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对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讨论,并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生活质量高的11例,生活质量一般的33例,生活质量差的31例;护理后生活质量高的57例,生活质量一般的15例,生活质量差的3例,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戴乐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与评价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和效果。方法:对78例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综合管理前后血压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在社区管理干预下,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血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病的综合管理,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娟;聂亚文;刘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对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发生因进行研究并对此进行归纳,按照有关结果来研究出合理的护理方式。方法:使用我院患有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56名,对此无规律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护理手段对此而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护理方式的中使用更加对患者具有详细化的手段方式。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所需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并且区别具有对比性,即 P <0.05。在住院长度和病死率方面来进行对比,能够看出实验组较于对照组显著要低,P <0.05。结论: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了解了其因素,使用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手段,能够帮助病人恢复,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张玉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