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泌尿外科感染与手术切口感染护理

陈洁;吕惠

关键词:泌尿外科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感染及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泌尿外科2012年-2014年收治的125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感染部位、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等临床资料,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介入综合护理措施。结果:125例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2例,感染率为9.6%(12/125),12例手术切口感染者共分离病原菌株218株,病原菌株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比分别为18.17%和15.26%。未感染者病原菌株分离率明显低于感染者病原菌株分离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感染类型,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株对于临床选择合理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COPD 病人低流量双鼻塞吸氧湿化与未湿化对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影响

    目的:探讨湿化与未湿化低流量(1-2 L /min)双鼻塞吸氧对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双鼻塞吸氧>12 h 的 COPD 患者随机分为湿化组(100例)和未湿化组(10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的反应。结果:鼻咽部干燥为本研究中出现的唯一症状,常规湿化组有4例鼻咽部干燥主诉,未湿化组有9例主诉鼻咽部干燥,两种不同的吸氧方式对患者呼吸道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无需常规湿化。

    作者:刘晓梅;陆淑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社区慢性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实践价值探析

    目的:探究分析在社区慢性病中护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社区服务管理的某社区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期间400例慢性病患者的干预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及相关因素的比较分析展开,前和后的教育效果。结果:研究对象的健康知识、生活行为习惯在教育前后比较,患者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升高。结论:对社区慢性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病情的知晓情况,提高自我修养能力。

    作者:季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眼科显微器械集中处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眼科显微器械在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方法:通过质量控制记录、差错记录本、眼科手术室反馈,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88704件眼科显微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结果:工作人员操作不熟练导致眼科显微器械损坏5件、混淆3起,组装错误2件、丢失2件。结论:通过加强人员的培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器械处理各环节的保护,经常与眼科手术室护士的沟通,确保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减少器械的损坏和丢失,有效地降低差错率,提高手术室的满意度。

    作者:蒋松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广华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人性化护理),每组各28例。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优良率。结果:研究组病人的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病人,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对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郑燕;黄升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剖腹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手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实行剖腹产手术的产妇2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48小时内开始泌乳的人数占91.7%,显著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80.5%,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7天,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人数为103人,占95.4%,对照组产妇纯母乳喂养人数仅为93人,占86.1%。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帮助产妇尽早分泌乳液,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朱端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方法:我们收治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1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分别50例患者。三组分别给予背带式缝合术、方块式缝合术、宫腔填塞止血术,比较观察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宫腔粘连、产褥感染、子宫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出现概率。结果:背带式缝合术的手术时间短于另外两组,术中与术后出血量少于另外两组,而方块式缝合术的手术时间短于宫腔填塞止血术,术中、术后出血量少于宫腔填塞术;术后,宫腔填塞止血组产妇再次出血8例、产褥感染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8%;方块式缝合组产妇再次出血者8例、产褥感染4例及子宫缺血坏死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背带式缝合组产妇再次出血2例及产褥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止血效果良好,且不会引发大量并发症,因此,可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治疗。

    作者:曾木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90例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免疫球蛋白 LGA 肾病的可行性观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应用于免疫球蛋白 LGA 肾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免疫球蛋白 LGA 肾病患者18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尿蛋白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应用于免疫球蛋白 LGA 肾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尿蛋白水平,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李元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腰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脑出血破入脑室术后患者行腰池持续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脑室出血术后患者行腰池持续引流,术后加强护理,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本组65例,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21例(32.30%);中残26例(40.00%);重残10例(15.38%);植物生存5例(7.69%);死亡3例(4.6%)。结论:脑室出血术后患者行腰池引流,加强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早期应用此法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荣玉;吴斌斌;李艺婷;陈英;许燕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麻醉中牵拉痛和寒战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麻醉中牵拉痛和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3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椎管内麻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结果:研究组中度牵拉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寒战的发生率为12.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38%(P <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术患者牵拉疼痛的阈值及寒战的发生率,预防应用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杨志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4例老年肺结核不典型临床症状分析及诊断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肺结核的不典型临床症状分析,研究其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来我院接受肺结核不典型症状诊断的患者34例,分析其临床主要表现以及不典型症状的分布情况。结果:肺结核不典型的主要表现为:感冒、乏力、咳嗽、发热、消瘦、精神不振、体重减轻等。本组34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不典型症状表现为感冒,10例患者无临床症状,5例患者表现为乏力,4例患者表现为咳嗽,4例患者表现为发热,2例患者表现为消瘦。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应加强对肺结核不典型表现的认识,患者若出现长期低热、盗汗、乏力、咳嗽持续2周以上等症状时应考虑肺结核疾病,并进行相关检查,以减少肺结核误诊现象。

    作者:高春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病案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病案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校2013级护理专业3班、4班,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病案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病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实验班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普遍反映病案教学法可增强在校生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逻辑思维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采取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骨科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各60例,A 组实施全身麻醉,B 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12/24h 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麻醉前、术后12/24/72/96h 时的认知功能情况(采取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即 MMSE 处理),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出血量及低血压等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后12/24h 时 MMSE 评分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 <0.05),同时 A 组术后24h 时 MMSE 评分显著低于 B 组(P <0.05);A 组术后24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 B 组(P <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不论采取全麻还是硬膜外麻醉处理,术后1天均可能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但全麻发生率更高,应加强重视。

    作者:胡梅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理气泄浊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理气泄浊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常规予以糖尿病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对照组加用二甲双胍,观察组加用理气泄浊汤和二甲双胍,同时调畅情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 <0.05);两组治疗后 FBG、2hPG、HbAlc、TG及 TC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无用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理气泄浊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及血脂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聂斌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方米非司酮用于终止早孕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米非司酮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意外妊娠停经小于等于49天的早孕妇女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而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囊排出情况、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完全流产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完全流产率及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的孕囊排出时间及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米非司酮终止早期妊娠安全有效,与米非司酮相比可以加速孕囊排出及减少出血量。

    作者:潘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入我院生产的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到出院为止,进行两组数据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产妇的精神状态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产妇,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于剖宫产产妇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抑郁症的发生,并且护理满意度也有很大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邓宁;张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及耐药性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细胞菌临床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自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细胞菌118株,对这118株铜绿假单细胞菌进行临床研究,了解其感染的特点及其耐药性。结果:我院的重症监护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血液科是感染的主要来源,其中耐药性从强到弱为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阿米卡星。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具有较弱的耐药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我院的重症监护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呼吸科,在临床治疗中,由于阿米卡星具有较弱的耐药性,因此,应该首选阿米卡星进行治疗。

    作者:廉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肾功能早期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cC)测定在肾功能早期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3例肾功能早期损伤患者,依据实际病情分为五组,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1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上海丰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各组人员的 CycC 进行测定,采用北京利德曼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各组人员的尿素氮、Scr 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CycC、尿素氮、Scr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随着肾功能早期损伤程度的加重,血清 CycC、尿素氮水平均逐渐升高(P <0.05)。结论:CycC 测定在肾功能早期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消防战士高发消化性溃疡因素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统计从事高危行业的武警消防战士消化性溃疡发病情况,分析和探讨影响武警消防战战士消化性溃疡高发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体抽样方法,选择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沧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参加铁军比武训练100人,新训队100人,普通训练强度100人。通过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心理测试,症状分析以及胃镜检查,确定发病者,并统计各个影响因素人次、发病率。结果: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患胃溃疡者15人,检出率5%,十二指肠溃疡者45人,检出率15%,复合型溃疡3人,检出率1%。消化性溃疡总检出率21%。结论:消化性溃疡在武警消防战士中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是武警消防部队常见病、多发病。其原因在于所处的环境(从事高危行业,训练强度大,心理压力大),吸烟,服役年限短,加之身处异乡新兵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同时面对火警高发不能很好得到饮食休息导致消防部队战士心理应激状态等有关。

    作者:侯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外科学教学中临床思维早期培养刍议

    本文旨在介绍通过在外科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感知力、各感官配合能力、临床动手能力及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来促进医学生早期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为尽早适应临床工作,减少临床医疗事故、失误的发生奠定基础。

    作者:陈惠刚;朱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05月~2010年05月之间,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120例阑尾炎患者。将他们依照抽签法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60例),分别采用传统阑尾炎切除术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疤痕遗留率(3.33%)、切口感染率(0)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67%,13.33%),组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 <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成功率的差别不大,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手术方法。

    作者:陈豪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