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行扁平层级管理强化科护士长职责提高护理安全分析

金永华

关键词:护士长, 扁平层级管理, 护理安全
摘要:目的:对实行扁平层级管理强化科护士长职责提高护理安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3年12月本院病区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对护理部以及科室实行扁平层级管理,抽取实行扁平层级管理前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而评价扁平层级管理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的综合评分(95±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0±2.3)分,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9.2%显著高于对照组80.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扁平层级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的安全性以及患者满意度,其值得临床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31例老年患者,将其视作研究对象,在研究心源性猝死诱发因素的基础上,探讨针对性防治策略。结果:心源性猝死的诱发因素主要有肺源性的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肥厚性的心肌病等。而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剧烈运动、吸烟、情绪激动、饮酒以及用力排便等。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通常涉及到许多方面,因此在实际操作环节,医护人员要严密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规避各类危险因素,控制心源性猝死症状的发生。

    作者:刘胜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双环醇预防抗痨药物肝损害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双环醇对抗痨药物造成的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抗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双环醇,对照组应用水飞蓟宾,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TBiL、ALT和AST恢复情况,其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预防过程中,应用双环醇的效果与水飞蓟宾基本相似,具有较好预防效果。

    作者:李应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临床实践的体会

    在国外会侧切的缝合术的发生率是不同的,其中欧洲较低30%,美国是62.5%,在本国则高达85%,在某些医院甚至高达90%以上[1],并且呈上升趋势。为了倡导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促进自然分娩,尽可能的保护会阴的完整性,同时减少产后不适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开展了无保护接生法,使会阴侧切率明显降低。助产技术随着医学不断深入研究、学术交流探讨以及临床实践证明,降低会阴侧切率,促进自然分娩已成为国内外妇产科及妇幼保健学界的共识和倡导。开展无保护接生法,尽量不干预或减少干预,让母亲无创无忧,促分娩回归自然。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方法对于产妇来说是一种实用、简单、有效的好方法,并且产妇住院时间短,提高了床位的周转率,其不会对产妇与新生儿产生不良的影响,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莫晓舒;黎慧兰;孔凡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段伟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科手术中椎管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椎管麻醉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椎管麻醉,比较其麻醉和手术效果。结果:对照组的阻滞时间、语言陈述时间、睁眼时间、麻醉药用量、Bromage运动分级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手术中,与全身麻醉相比,椎管麻醉用药剂量小,患者受到的刺激较轻,避免术后发生后遗症,使患者更加有效、安全的完成手术。

    作者:刘孟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规范化护理流程在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对深静脉导管感染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深静脉导管置入的1100例相关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组织普外科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护理流程学习和培训,并对规范化护理流程实施前后的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前相比,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减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可有效降低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吕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ICU病房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共计100例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腹泻分为34例腹泻组和66例无腹泻组。专人负责记录每例研究对象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现病史、既往史,肠内营养液使用量、肠内营养液滴注速度、血白蛋白水平、每日抗生素使用种类、管置时间。结果:腹泻组和无腹泻组肠内营养液使用量、肠内营养液滴注速度、低白蛋白血症、每日抗生素使用量大于3种、管置时间大于1周比例分别为(82.4%、76.5%、91.2%、97.1%、76.5%)、(21.9%、28.1%、40.6%、57.6%、50%),经X2检验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肠内营养液使用量、肠内营养液滴注速度、低白蛋白血症、每日抗生素使用量大于3种、管置时间大于1周为引起腹泻的常见原因,护理人员应该及时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减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

    作者:杨秀娟;黄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浅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诊治的30例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3个月后,本组患者共治愈7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患者的黄褐斑变淡或面积明显小于治疗前,月经不调总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可促使黄褐斑颜色变淡,明显缩小黄褐斑面积,使月经周期经期恢复正常,疗效令人满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任国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矽肺患者应用两种不同雾化方式治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老年矽肺患者应用两种不同雾化方式治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年2月到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矽肺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对A组进行超声雾化方式吸入治疗,对B组进行氧驱动雾化方式吸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老年矽肺患者的可坚持雾化吸入、舒适度、血氧饱和度升高和容易咳痰的人数明显高于A组,而缺氧紫绀加重人数明显低于A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矽肺患者进行氧驱动雾化方式吸入治疗比超声雾化方式吸入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更好的改善缺氧情况,提高舒适度,并使患者更容易咳痰。

    作者:管凤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超声对炎性乳癌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炎性乳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超声图像表现。结果:15例病例中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相符合为10例,符合率为66.7%。结论:炎性乳癌的超声图像有一定特征。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尽早发现炎性乳癌,并早作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潘雪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腹股沟疝治疗患者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中共有37例侧疝,有3侧为Ⅰ型,11侧为Ⅱ型,20侧为Ⅲ型,3侧为Ⅳ型;7侧为直疝,30侧为斜疝;有3例实行急诊疝修补术;手术后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血肿以及睾丸炎等症状,有3例患者出现尿潴留现象,占8.11%。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天~6天,平均4.85±0.62天,对患者随访3个月~12个月,35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以及慢性疼痛症状。结论: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安全,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春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PHS疝补片的临床效果。方法: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Bassini疝修补术,观察组行PHS疝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及预后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时间、术后自主能力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显然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疗效,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6例(1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PHS疝补片,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林成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诊科出科考核应用OSCE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借鉴国内临床医学教育评价模式-OSCE考核模式,分别从站点设置、考核流程及考核评价标准等环节进行设计,找到适合护理实习学生的考核模式,应用于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和出科考试中,旨在体现急诊科的带教要求,进而客观、科学的评价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陆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有关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该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4.1%明显优于对照组67.6%(P<0.05);在止血时间方面,观察组(2.46±0.65)d明显优于对照组(3.98±0.83)d(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7.43±0.87)d明显优于对照组(10.65±1.32)d(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具有相当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苗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进展

    目前对HIE的预后主要从临床症状、脑的形态学改变、脑功能变化、实验室检查等多角度综合判断。利用NBNA评分、脑干诱发电位、8-异前列腺素F2α、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检查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脑损害程度,对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侯玉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阴式子宫肌瘤剥除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两种微创术式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101例,根据患者的自愿选择结合手术指征,将所有病例分为A组腹腔镜手术组50例和B组阴式手术组各51例,从不同角度评估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阴式手术组病例在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术后平均疼痛发生几率,住院平均时间等方面疗效均优于A组腹腔镜手术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在术后4周和12周时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在月经正常与子宫恢复正常大小两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阴式剥除手术临床疗效优于腹腔镜剥除手术,二者在术后恢复情况无显著差异,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利;徐胜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使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无肌肉神经损伤手术治疗胸部外伤肋骨骨折97例

    目的:探讨使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不损伤肌肉、神经手术治疗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我院近5年来采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无肌肉、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的97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全组97例,单发肋骨骨折2例,95例为多发肋骨骨折,其中21例为连枷胸。1例术后死于多脏器衰竭。切口感染5例,其中4例经换药、冲洗引流治愈,1例手术拆除肋骨爪后治愈。其余患者顺利治愈。结论:我们采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手术治疗外伤性肋骨骨折损伤小,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胸廓形态,避免胸廓畸形,改善呼吸功能。对于严重多发肋骨骨折连枷胸疗效尤其明显,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远期胸部疼痛不适发生明显减少。

    作者:陈锋;白晓宏;牛子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结核的X线临床诊断与研究

    目的:肺结核的X线诊断临床研究讨论。方法:对肺结核患者进行X线检查而且根据图像的表现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原发型肺结核多会发生于儿童,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比较少见。结论:X线胸片的典型是原发浸润灶、淋巴管炎和肺门纵膈肿大淋巴结。所以对于年轻患者中胸片上发现其X线征象,然后结合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化验室检查,可以确定诊断。

    作者:应汝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普米克令舒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普米克令舒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我院2009.8-2013.8期间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60例患儿使用常规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疗作为对照组;另60例患儿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外加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治疗后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67%、15%,观察组患儿明显更好,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对于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鑫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梗塞患者坠床防范措施的实施

    目的:防范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坠床的方法。方法: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坠床的防范措施,即对患者进行坠床危险因素评估,高危情况告知,坠床知识试教及防治床护理措施落实,观察实施1年后患者坠床发生率,结果:实施坠床防范措施后,高危患者的坠床发生率有11.11%降至到零,于实施防范措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坠床防范措施能有效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坠床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安全。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