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鲲鹏;薛鹏;涂传全;王祥波;温峰;方毅;孙方浒
患者男,53岁。自觉上腹部不适10d,突发上腹痛伴呕吐4h。患者于4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心前区压迫感。多次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样物,大汗淋漓。胃纳差,大小便尚可,无发热。血压128/78mmHg。脉搏85次/分。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下结节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清AFP阴性。心电图检查:房性早搏。随意心绞痛收入心内科。既往体健,无类似病史,无牧区居住史。
作者:徐后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手外科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效果,为手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实际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手外科手术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路径来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护理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保证护理工作更趋规范化,让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变得更加人性化、科学化以及全面化,切实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手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王路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对骨科老年患者压疮发生机制、原因及护理进行综述、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作者:杨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期急性乳腺炎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早期急性乳腺炎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效果。结果: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早期急性乳腺炎临床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胡庆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产后护理的基本内容开展分析,研究分析产后护理对于孕妇乳汁分泌的主要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同期所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50例进行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组的产妇50例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促进乳汁分泌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哺乳时间、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以及乳房胀痛的差异情况开展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哺乳时间明显提前,并且母乳的喂养的成功率要远远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孕妇的产后乳汁分泌,不但可以很好的减轻产妇的乳房胀痛,另外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母乳喂养的质量,对于母婴来讲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吴小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腹股沟疝治疗患者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中共有37例侧疝,有3侧为Ⅰ型,11侧为Ⅱ型,20侧为Ⅲ型,3侧为Ⅳ型;7侧为直疝,30侧为斜疝;有3例实行急诊疝修补术;手术后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血肿以及睾丸炎等症状,有3例患者出现尿潴留现象,占8.11%。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天~6天,平均4.85±0.62天,对患者随访3个月~12个月,35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以及慢性疼痛症状。结论: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安全,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春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比观察新生儿动脉留置针采血与一次性采血针的采血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例,观察组采用留置针处采血针采血法,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选用四肢浅表静脉或头皮直接采血法),比较两组采血方法的采血效果。结果:两组采血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标本质量(溶血、凝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留置针处采血针采血法的采血效果较好,不仅可以保证血标本质量,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涂娟;程岚;滕登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疼痛评估和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其中试验组50例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干预,即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术后4天内对患者进行动态的评估并采取护理措施,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结果:术后4天干预组患者经过规范化管理和干预后,有效疼痛缓解率达90%。结论:对手术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和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共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一般资料、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常见问题,总结对产妇提供的护理措施。结果:12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经精心有效的护理措施,均有效控制出血情况,未导致产妇死亡和造成严重后遗症的现象发生。结论:做好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工作,可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产后出血,减少对产妇的伤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屈凤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应用健康信念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2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分组不同给予不同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健康信念护理后,实验组自我护理行为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实验组对健康指导行为的依从性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范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磁疗的综合疗法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甲乳外科就诊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17例,随机分入TDP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两组均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TDP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一周之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记录治愈时间。结果:TDP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DP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地治疗哺乳期乳腺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褚瑞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ICU病房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共计100例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腹泻分为34例腹泻组和66例无腹泻组。专人负责记录每例研究对象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现病史、既往史,肠内营养液使用量、肠内营养液滴注速度、血白蛋白水平、每日抗生素使用种类、管置时间。结果:腹泻组和无腹泻组肠内营养液使用量、肠内营养液滴注速度、低白蛋白血症、每日抗生素使用量大于3种、管置时间大于1周比例分别为(82.4%、76.5%、91.2%、97.1%、76.5%)、(21.9%、28.1%、40.6%、57.6%、50%),经X2检验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肠内营养液使用量、肠内营养液滴注速度、低白蛋白血症、每日抗生素使用量大于3种、管置时间大于1周为引起腹泻的常见原因,护理人员应该及时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减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
作者:杨秀娟;黄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切除术下临床护理措施之间的差异性,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析两种手术方式下采取护理措施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在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后,在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进行治疗,能明显减轻护士的护理工作量,这对提升护士工作效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手术类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丽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将收治的84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蓝光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痊愈29例,占69.05%,有效11例,占26.19%,总有效率达95.24%;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7例,占40.48%,有效14例,占33.33%,总有效率达73.81%;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7,P<0.05)。结论:与单纯蓝光治疗相比较,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疗效满意,退黄速度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才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目的: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未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3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90,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能明显提高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高东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妇产科所收治的52例剖宫产孕妇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催产素以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则给予催产素、米索前列醇联合预防术后出血,分别在观察两组出血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以及出血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并无较大波动,前后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缩宫素的基础上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患者术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会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现代护理管理模式也逐渐取代了传统护理的手段,"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也更加深入人心。心理科现代护理管理模式采用了开放式的管理,不仅使患者的陪护率有所降低,并且还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心理疾病患者的满意度,此种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比起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更加的适应各种心理症患者,因此,值得我国临床的应用和大力推广,以下本文针对心理科开放式护理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作者:韦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收治的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50例,随机者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精神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9.3%,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精神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较高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高蕾;李莹;陈红;张洪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BN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水负荷的判定价值方法:选取36例无尿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过3周的透析脱水达到临床干体重,测定患者达到干体重前后的BNP、下腔静脉内径(IVCD)、VCD值(IVCD/体表面积)、心胸比值(CRT),并观察临床表现。选取健康人群36人为对照组。结果:1.达干体重后血浆BNP、心胸比、下腔静脉内径均较达干体重前显著下降,(p<0.01)。2.与对照组相比,达干体重前,血浆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达干体重后,血浆BNP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3.达干体重前后BNP之差与达干体重前后心胸比值(CRT)之差呈显著相关,(r=0.67,p<0.01);达干体重前后BNP之差与达干体重前后下腔静脉内径(VCD)之差呈显著相关(r=0.72,p<0.01);结论:血浆BNP测定可以用于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水负荷。
作者:乔金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组织学以及胚胎学是医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学习其它医学学科的奠基石。经过长期的学习表明,学生普遍对组织学以及胚胎学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因为其枯燥乏味,难以记忆。所以,应该如何提升课堂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对学习组织学以及胚胎学产生兴趣,这同时也是当下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宋瑜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