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介入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饶步群

关键词:冠心病, 介入, 临床护理路径, 优质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择期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观察组实施已经融入优质护理评价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出院后再住院率、回院随访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冠心病介入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能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护理进展

    总结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急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以及护理的相关进展,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护理与术后护理两个部分,其中术后护理包括体位、管道、病情观察、抗凝治疗、报警系统的监测、营养支持、撤除IABP以及并发症的护理8个方面。认为提供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术后监护,重视基础护理,对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芳;阳彦;邓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室新毕业护士核心能力系统化培训及实践

    目的:探索手术室新毕业护士核心能力系统化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提高新毕业护士的综合素质。方法根据手术室专科特点,成立科室核心能力培训小组,选拔优秀带教老师,制定培训计划,对33名新毕业护士核心能力进行系统化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过系统化培训后,新毕业护士的专科知识考试、专科实践能力、应急与协调能力及教学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新毕业护士进行系统化核心能力培训,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王惠平;王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士参与201例律师见证患者的安全护理实践

    总结了护士在参与患者术前谈话律师见证中发现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采取了包括建立标准文书,保证律师见证合法性;建章立制,完善流程,提供人员和费用保障;组织全员培训,增强法律意识;制定规范告知文本,确保告知说明内容科学充分;建立急危重病人救治“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严格检查审核,严把手术安全护理关,严格督促整改等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认为:护士参与律师见证有效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有利于医患双方维权,促进了护理安全工作持续改进,有益于手术患者的身心康复。

    作者:张春荣;宋志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上尿路结石术前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18例上尿路结石术前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早发现休克征兆,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正确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积极控制感染,做好管道护理。认为对上尿路结石术前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专科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保障。

    作者:曾琼娥;付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对减轻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疼痛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疼痛感的作用。方法将502例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250例患者以常规法进行肌肉注射,干预组252例患者采用心理干预的方式进行肌肉注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心理干预可以减轻苄星青霉素注射带来的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玉文;欧阳杰安;邓应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稽留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稽留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3月期间于本科行稽留流产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40例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疼痛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桂友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对重度烧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烧伤6个月后简明烧伤量表(BSHS-A)评分。结果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一般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总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全程心理护理可以提高重度烧伤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黄守春;熊想莲;黎艳;肖榕婵;姚杏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马铃薯预防乳腺癌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马铃薯外敷预防乳腺癌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静脉穿刺点上方沿血管走向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用新鲜马铃薯切片外敷。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为5.9%,对照组为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结论马铃薯预防乳腺癌化疗性静脉炎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法。

    作者:尤翠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对膀胱痉挛的预防及控制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对泌尿系手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预防及控制效果。方法选取160例经泌尿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按泌尿系手术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指导、改变冲洗液温度、镇痛等措施,术后7 d评估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减少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作者:易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护理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4例(35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并进行随访,观察并比较术后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月、2月、6月,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OCT结果提示黄斑水肿明显减轻,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手术安全、有效的保证。

    作者:周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DERMABOND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皮肤粘合作用的护理对照与研究

    目的:探讨辛基氰基丙酸酯组织粘合剂(DERMABOND)和可吸收单丝缝线(Monocryl)作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关闭皮肤切口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小儿科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手术后,常规缝合皮下组织。对照组使用Monocryl做皮内连续缝合,观察组使用DERMABOND粘合皮肤切口。术后7 d与30 d分别对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术后皮肤切口愈合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RMABOND作为组织粘合剂,其保护皮肤切口和美容等作用可靠。

    作者:吴文;王斐;杨珂;孙彦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瘫患儿家庭状况及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脑瘫患儿家庭状况及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12年3月~2013年6月,本院188例正在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的家长发放调查问卷。结果84.57%的脑瘫患儿能得到早期就诊;89.36%由母亲照顾;63.30%父母学历为大专以上;50.53%父母没有在业;61.17%家庭月收入小于5000元;91.48%家长有精神压力;11.7%家长自觉生活质量差;37.77%家庭接受了社区服务;遇到烦恼时19.68%家长能主动倾诉,22.87%很少寻求帮助,25%从不参加组织活动,55.85%偶尔参加活动;83.51%家长希望得到康复技巧的指导,54.79%希望能与同类父母交流。结论在关注脑瘫患儿治疗的同时,要关注脑瘫儿童父母的生活质量;护士在为脑瘫儿童家庭提供康复技巧指导的同时应鼓励家长相互沟通,减轻心理压力。

    作者:黄美华;罗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改良型一级质控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重新规范一级质控制度、流程,让人人参与质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每月底护士长与质控护士商议制定下月质控计划及人员安排表,按照计划进行质控,下月底公布质控结果,检查结果与护士绩效挂钩。结果改良后护士对质控标准熟悉情况优于改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前和改良后护理缺陷的严重程度构成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人参与质控,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减少了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

    作者:吴清翠;刘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孕妇家庭功能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孕妇家庭功能、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对280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功能与SCL-90总均分及其余各因子分呈负相关。结论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其家庭功能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

    作者:王琴;王惠平;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胆外科护理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研究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护理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的意义。方法调查本院肝胆外科护理人员42名,其中评选为优秀护理人员21名,普通护理人员21名,采用问卷调查及随机访谈的方式,急性现况调查,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之间的差异。结果岗位胜任力测评比较:优秀组胜任力排序专业能力为第一,创新能力排后,而普通组教学能力排第一,专业能力排第二,创新能力排后,且优秀组胜任力词条频次较普通组高(P<0.05);核心胜任特征比较:优秀组工作激情排第一,成功导向排后,而普通组服务意识排第一,工作激情排第三,成功导向排后,且普通组频次比优秀组降低(P<0.05)。结论需要提高肝胆外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并且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科研氛围,从而提高护理人员胜任力。

    作者:黄友志;高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目的:建立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访谈、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的咨询和论证。结果确立了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56项三级指标。结论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指标评价结果的一致程度均较高,显示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

    作者:陆冬妍;邱文娟;孙燕;张伟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效果及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36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曲马多和山莨菪碱治疗,治疗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和间苯三酚治疗。同时,两组均加强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黎顺弟;盘毅辉;蒋亚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情景教学在急救车学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在急救车学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急救车教学中将本科2011年~2012年4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名。实验组使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急救车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急救车培训。比较两组操作技能考试和理论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操作技能考试和理论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车情景教学提高了护生的实践能力和对急救车认识及运用的综合能力,急救车情景教学法在带教中值得开展。

    作者:郭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多次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仍发生过敏反应的临床护理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按一定配比组成的复方制剂。头孢哌酮通过抑制敏感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除奈瑟菌科和不动杆菌外,舒巴坦对其它细菌无抗菌活性,但是舒巴坦对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株产生的多数重要的β-内酰胺酶具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因而可保护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免受耐药菌β-内酰胺酶的水解破坏。两者合用时,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2013年3月,本科收治1例高龄肺内感染患者,遵医嘱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出现迟发性过敏性皮疹,经抗过敏及对症治疗与护理后症状缓解。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付红;宋春蕾;刘畅;马丽;赵婷羽;张群;张家旭;程琦;尚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电子病历书写缺陷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电子病历质量的对策。方法按照数字随机表方式,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护理电子病历共计1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书写方面出现缺陷次数以及缺陷分布情况。结果1000份护理电子病历当中,有816份(81.6%)护理电子病历经检查无缺陷,184份有缺陷;同时184份不规范的护理电子病历当中,主要的缺陷情况为护理记录不连续,共涉及到76份(41.3%),分布少的缺陷为医护记录不一致,共涉及到9份(4.89%)。结论加强对护士的法律意识及护理电子病历书写知识培训,对病历形成环节质量控制,是减少缺陷和提高病历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盛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