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杰
目的:评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有效方法.方法:1993年1月-2002年4月,共收治患者198例,共204条下肢.通过静脉造影确定属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47条患肢,溃疡多发于内踝部,倒流的大隐静脉直接与溃疡相接连,少数溃疡于胫前区,且有曲张浅静脉通入溃疡底部.属深静脉倒流和回流障碍者157条患肢,于小腿下段均有倒流交通静脉与浅静脉相通.除根据各种病变类型施行相应手术外,对溃疡主要是切断与其相通的浅静脉和交通静脉.结果:全组204条下肢平均随访69.5个月,6条下肢溃疡复发,检查发现均为与其相关的倒流静脉未全部处理有关,再次手术后18个月内无复发;其他198条下肢均无复发.结论:定位与溃疡有关的倒流静脉,并予以切断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洪彪;朱元禄;陈国庆;王玮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妥泰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并进行追踪观察.方法:对107例患各种类型癫痫的儿童,采用逐步加量的方法予妥泰口服,服药后7个月对其疗效进行初始判断,并追踪观察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初始疗效:有效率为56.1%,无发作率为42.1%;单用妥泰治疗者,有效率为75.8%,无发作率为58.6%:联合用药者,有效率为50%,无发作率为37.2%;②追踪观察:93%无发作患者疗效稳定,疗效未变率为81.7%;③不良反应:66.4%患者发现不良反应,但多数为过性,症状轻微.结论:妥泰具有满意的抗癫痫效果,副作用较轻微,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抗癫痫新药.
作者:陈倩;李尔珍;许克铭 刊期: 2003年第21期
全身麻醉即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或直肠灌注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致周身不感到疼痛.
作者:郭春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及耐药特性,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生素.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对从临床各部位标本中分离出的122株阴沟肠杆菌作2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广泛,以呼吸道感染率高,达51.6%;122株阴沟肠杆菌对头孢霉素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以及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的耐药率较高,对氟喹诺酮类及四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表现出较低的耐药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表现出极低的耐药率.结论: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广泛,对呼吸道的感染率高;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表现为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环丙沙星、左氟沙星、头孢吡肟等抗生素可作为治疗其感染的首选药物,亚胺培南可作为二线用药来治疗其混合感染及其高耐药菌株的感染.
作者:陈青松;谢文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比较分析无痛技术(静注异丙酚)宫颈注射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初孕妇或非经阴道产史孕妇人工流产手术实施镇痛措施(无痛技术组60例,宫颈注射利多卡因组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静注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均能缓解或制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5%,100%,实施无痛技术,临床效果满意,但须具备特殊的应用条件和技术条件.结论:对人工流产手术辅以适宜的镇痛措施.可有效缓解疼痛,消除受术者紧张情绪,减少不良反应.静注异丙酚实施无痛技术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确有完全的镇静、镇痛效果.应用条件:具备一定的监护条件和急救措施;成熟的术者:有经验的麻醉医生.
作者:张军;张贵军;刘志宏;黄月英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过敏性药疹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常见副作用之一,其临床特征为多在颜面、躯干、四肢出现斑丘疹、多形性红斑或荨麻疹等.表现对多种药物过敏的患者更为少见.现就本人在工作中遇到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珍;李润崧;王静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患者用药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及其对合理用药的影响,说明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意义和方法.方法:对患者用药心理变化、起因、主要表现及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结果与结论:不少患者面对各类繁杂的药物治疗会产生不良的用药心理变化,以致产生明显的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和(或)行为异常,导致用药依从性降低,疗效下降,不良反应增加,甚至造成治疗困难和治疗失败的严重不良后果.在药物咨询中及时准确的心理诊断并有针对性的实施用药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找到产生心理变化的原因,改善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和行为方式,增强用药依从性,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黄汝明;粟文莉 刊期: 2003年第21期
随着雾化机械的日益进展,雾化吸入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各种雾化器和雾化方式都有其适应证,氧气动力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采用的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祛痰、消炎的一种雾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岛,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如何正确使用雾化吸入才能达到有效治疗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现将采用的此组以氧气动力雾化吸入给药的方式作为毛细支气管炎辅助疗法的报道如下.
作者:何玲 刊期: 2003年第21期
颅外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症是严重的外科常见病,多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常伴有心肺血管疾病,可因脑血管意外致残或死亡.
作者:田卓平;张培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我院作为河北省会非典医疗定点医院,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白衣战士无私无畏,定点医院不计得失分兵迎战,院领导枕戈待旦,全院上下团结奋战,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这里有成功的经验和体会,也有教训和反思,现总结汇报如下,愿与同道们商榷.
作者:刘恒军;张振福;刘晓平;郭明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医院药学事业是整个卫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药剂科是医院重要的业务技术部门.药剂科的药学人员是这业务技术部门的主体,担负着广大人民群众医疗保健过程中用药安全有效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刘建义 刊期: 2003年第21期
新生儿窒息临床发生率一般医院为5%,其缺氧、缺血所致损伤为多器官性的,窒息复苏后的治疗措施是否得当是减少合并症,使围产儿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
作者:王瑞兰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液中红细胞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样本分别用UF 50和显微镜检测尿中红细胞.结果:UF-50测定红细胞阳性率(12.5%)高于镜检(9.1%),二者符合率为72%.结论:结晶、霉菌、滴虫、脂肪滴、精子及大量细菌导致UF-50检测红细胞的假阳性率.
作者:柴巨川;张曰恒;夏蔚珉 刊期: 2003年第21期
错(牙合)的病历中,常出现牙冠宽度的大小不协调,当牙齿大小出现不协调时,很难在矫治后获得牙齿精确的排列和理想的后牙尖窝咬合关系[1],因而会对矫治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用Bolton指数可以诊断患者上下牙弓中是否存在牙冠宽度不协调的问题.
作者:甄文芳;宋殿华;高云静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在多胎妊娠孕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多胎妊娠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于24-28周开始常规投服硝苯地平10mgtid,对照组不投药,两组均纳入高危妊娠系统管理,孕期加强营养,常规补充铁剂与钙剂,专人观察分娩时间,分娩时孕周,新生儿体重,妊高征发生情况及其副反应等.结果:硝苯地平能有效抑制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而致的宫缩,松驰子宫平滑肌,抗血小板聚集,减轻胎盘缺血缺氧,延长孕周,预防早产及妊高征的发生,对母儿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硝苯地平能有效地防治多胎妊娠早产及好高征的发生,在多胎妊娠孕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学兰;吴仕元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Z-plate或K-plate钢板内固定、髂骨植骨对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的作用.方法:对3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以脊柱损伤机制与三柱结构理论结合X线片及CT显示的骨折形态及椎管狭窄情况为手术依据,进行综合分型,采用前路减压Z-plate或K-plate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重建前、中柱.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年5个月,术前后凸成角28.8°术后基本矫正;伤椎高度基本得到恢复,术后5个月植骨融合牢固,无1例不愈合;32例有Frankel分级一级以上的改善.结论: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对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具有减压彻底、植骨融合快的优点,并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获得了脊髓神经功能大改善.手术时机以伤后5天-2周为宜.
作者:胡德志;沈祖泓;陈信军;杨林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强骨胶囊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强骨胶囊治疗,58例采用骨松宝颗粒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骨痛症状改善情况、骨密度值及血清学指标改变.结果:强骨胶囊、骨松宝颗粒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前者的作用更优;强骨胶囊组骨密度值平均提高了6.02%(P<0.01),骨松宝组骨密度值平均提高了3.74%(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强骨胶囊治疗后血清钙、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上调(P<0.05),磷浓度明显降低(P<0.05),而骨松宝对照组血清上述指标的变化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强骨胶囊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效果优于传统药物骨松宝颗粒.
作者:何正国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骨泌肽在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1998年3月-2002年10月采用骨泌肽经皮注射治疗长骨骨折延迟愈合26例,骨不连16例,每月拍X片对照.结果:42例均行跟踪观察随访4-12个月,平均8个月,延迟愈合26例中愈合25例,愈合率96%.骨不连接16例中愈合14例,愈合率87%,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结论:骨泌肽经皮注射治疗长骨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接具有临床疗效确定,患者痛苦小,医疗费用低,副作用小的特点.
作者:赵庭波 刊期: 2003年第21期
患者,女,54岁,因不规则发热、咽痛、畏寒,纳差伴皮疹、关节疼痛1月余,于2001年4月2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全身乏力、咽痛及四肢关节酸痛,在我院急诊科经多种抗生素治疗发热不退.
作者:周晓燕;吴宗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南通市不同职业男性职工酒依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定式问卷及DMS-Ⅲ-R诊断标准对四种不同职业人群饮酒情况,酒依赖及相关问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四种职业人群总饮酒率86.5%,酒依赖总患病率为8%,重体力劳动工人患病率高为17.07%,其次为轻体力劳动工人(6.54%),行政干部(4.42%),科技人员低(3.95%),四种职业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6,P<0.01).饮酒所致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9.85%,四种职业人群间差异有统讨学意义(x2=25.33,P<0.01);躯体障碍总患病率为10.77%,四种职业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4,P>0.05).年饮酒量、职业与酒依赖明显有关,贡献量大小依次为年饮酒量、职业(P=0.000,P=0.006).结论:重体力劳动者是酒依赖的高危人群;控制人群的总体饮酒量有助于减少酒依赖发病率.
作者:翁诗君;江俊康;荀鹏程 刊期: 200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