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江;李胜婷
目的报告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和经验.方法全组6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男43例,女19例,年龄5-31岁,平均15.2±5.5岁.室缺大小为16-24mm,动脉干下型14例,膜周型48例.62例均有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术前肺动脉压为47-109mmHg.心功能Ⅱ级51例,Ⅲ级9例,Ⅳ级2例.合并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房间隔缺损7例,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1例.室缺均采取补片修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处理:23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其中3例拓宽主动脉瓣环(Manougnian法)后行主动脉瓣置换,36例行主动脉瓣悬吊折叠成形术,3例行自体肺动脉瓣叶移植置换主动脉瓣叶.同期处理合并的畸形.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存活无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16年(平均6.7±3.4年),无晚期死亡,1例主动脉瓣悬吊折叠成形者有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论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采取瓣膜成形人造心脏瓣膜置换等技术处理,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梅举;丁芳宝;陆方林;唐昊;邹良健;郝家骅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曲马功多是否可以抑制机体在创伤时脊髓后角细胞P-物质的释放,减少伤害性刺激对脊髓后角的痛觉激活,提高痛阈,从而减轻应激反应.方法选取26例单纯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第1组为单纯曲马多组(TR组n=13);第2组为生理盐水组(N组n=13).观察术后8小时、24小时的VAS评分;给药前(t1)、术后8小时(t 2)、术后24小时(t3)各点的血P物质、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术后8小时、24小时的VAS评分和血去甲肾上腺素浓度L组均低于N组;术后8小时、24小时两组血P物质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前静脉给予曲马多后,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阈值,降低术后疼痛和抑制应激反应的程度.
作者:崔伟华;李彦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子宫发育异常的声像图表现以及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1月-2003年12月,对青春期原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不孕、反复自然流产、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等应用超声检出各类子宫发育异常129例.结果子宫发育异常的类别为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双子宫、残角子宫、幼稚子宫、始基子宫、先天性无子宫等,超声诊断与手术、妇科检查致者123例,误诊6例.结论准确地诊断子宫发育异常的类型,对临床的手术、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秀芬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黄体酮肌注治疗输尿管结石是目前理想的方法之一,但是穴位用药尚未见报道.从2000年3月起,应用黄体酮针剂行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3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兴桦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癌痛的成份十分复杂,不仅源于病灶本身及多种治疗引起的躯体因素,也含有多种社会心理成份.笔者在采用WHO三阶梯止痛疗法的同时辅以系统的心理治疗(以下简称心理支持疗法、PST),以观察PST对晚期癌痛的心理镇痛效应.
作者:赵东江;李胜婷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对复杂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出血、疼痛及干槽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门诊各类需拔除的阻生牙100例,术后立即将云南白药中的保险子放入牙槽窝底部,其上再撒敷云南白药粉末,咬紧棉球40分钟后吐出.结果术后40分钟无渗血96例,少量渗血4例,经二次止血全部止血;0级疼痛为95例,1级为5例,无1例干槽症出现.结论云南白药在预防下颌阻生牙术后疼痛出血及干槽症之疗效非常显著.
作者:刘痕 刊期: 2004年第19期
临床上用于治疗因局部组织受压形成的褥疮的方法比较多,但效果均不理想,自2000年12月-2003年4月,我院应用象皮粉外敷治疗褥疮19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马军利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我县属于偏远山区,也是结核病发病率高发区.我院自1992年-2002年10年收治颈淋巴结核36例,以结核杆菌微生物的特性来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并可引起多系统的并发症,随着糖尿病诊治水平的提高,病人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生活质量亦有明显提高,但对老年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理想者的预后情况仍不太乐观.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比较活血化瘀法合并氯氮平(以下简称中西医结合)与单用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中医结合和氯氮平治疗12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71.4%,明显高于氯氮平组42.0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氯氮平,对阴性症状效果更佳,副反应轻且少.
作者:侯欣秀;王立军;刘辉;林淑美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治疗组26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剂量为0.1mg/(kg·d)加入10%葡萄糖30-40ml内静脉滴注,疗程为5-7d.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未见副作用发生.
作者:乔小平;乔艳梅;张青春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我院自2003年3月-2003年7月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河南新乡生产)联合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3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玲;舒军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抗抑郁新药米氮平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日本岛津LC-10DVP高效液相色谱仪,大连依利特Sinochrom-C18分析柱,检测波长为292nm,柱温40℃,甲醇、磷酸铵缓冲液的移动相,流速为1ml/min,乙醚提取处理样本,以丙米嗪为内标.结果批内、批间试验:RSD<4.9%,回收率:100.0%-119.0%.低检测限:3ng/ml.线性方程:Y=133.4X-4.5,r=0.9999,线性范围:5-160ng/ml.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正确、适合临床药物治疗时血药浓度的监测以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朱砾;蒋继承;翁毅仁;庄冬梅;林治光;李华芳;顾牛范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列举使用抗心律失常、高血压、休克、降血脂等心血管系统药物对心脏产生不良反应的资料,说明怎样选择佳药物、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以期获得佳疗效,而使毒副作用小,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复杂问题,也是当前心血管疾病用药所研究的主要课题.
作者:范廷英;李晓雁;陈文立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分析20例糖尿病的护理,通过了解糖尿病足的发生机理、危险因素;对糖尿病足的评估和全面护理,防止患者足受伤等方面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随着现代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护理取得了重大进展.
作者:贺增喜;马艳萍;冯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通过对487例婴幼儿进行电生理检测的护理操作体会,对检查的方法进行了介绍,提出小儿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和视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VEP)检查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作者:刘彩娇;龙时先;胡穗曦;吴德正;文峰;梁炯基;江福钿;关天芹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利多卡因是临床常用局麻药之一.近年来有使用过于随便的现象,如果短时间内用量过大,单位时间内血液药物浓度超过机体耐受阈值时,可出现一系列毒性反应或中毒,严重时若处理不当,可导致病人死亡,我科发生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军伟;刘云金;江同良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的应激能力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干预,为提高护士应激状态提供有效手段.方法针对SARS这一突发事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23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SARS期间护士(SARS病房与非SARS病房)的焦虑程度比常模有增高趋势,且SARS病房与非SARS病房的护士焦虑状况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护士对突发事件心理应激能力较差,应对护士进行应激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咨询,以降低对突发事件焦虑发生率,从而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徐德颖;陈向韵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新生儿由于解剖生理特点,肺炎多见,也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约占新生儿疾患的52%.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吕光霞;赵钰林;李瑞云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结果和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做CT平扫及MR扫描-确定诊断肿瘤的位置,并选择眶额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进行显微手术,术后加放疗.结果肿瘤全切25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全部复查MR与术前对比,其中23例视为较前有不同的改善,5例手术前后无改变,术后尿崩3例,中枢性高热1例,仅1例尿崩症须药物控制,其他患者均恢复.结论经额眶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根据肿瘤的位置各有特点,由于在显微镜下鞍区几周围微细解剖较清楚,手术精细,能更好的保护这些重要结构,提高了手术的全切率,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刘建中;韩君 刊期: 200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