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症疼痛治疗现状与展望

万冬桂

关键词:癌症, 疼痛, 治疗
摘要:癌症疼痛是肿瘤临床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天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在遭受着疼痛的折磨.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160万人,癌症死亡近130万人.这些患者中,约50%有中度至重度的疼痛,其中30%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现今社会,如何有效地控制癌痛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现代医学对癌症疼痛的治疗情况作一简要综述,并分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脑出血误诊报告

    患者,女,66岁.因胆囊结石,于2002年3月13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顺利,术后予禁食、抗炎、补液等治疗,术后第一天出现恶心、呕吐,予胃复安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第3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

    作者:刘学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reter defibrillator ICD)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6例ICD植入术病人术前行心理护理、良好的病人准备及环境准备,术中娴熟配合、关心病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用药观察、调节饮食,详细做好出院指导和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ICD,随访1.83年,未出现并发症,效果良好.结论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加强随访及出院指导,及时调整参数,是使ICD发挥佳作用的重要保证.

    作者:熊晓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青藏高原特重型颅脑损伤88例救治体会

    目的对青藏高原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进行分析.方法对88例伤者的伤情,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痊愈5例,中度残废5例,重度残废4例,死亡74例.结论①脑损伤程度与伤者预后关系极为密切,严重原发脑损伤是伤者短期内死亡的关键因素.②创造条件及时解除脑受压是伤者可能获救的重要救治环节.③高寒缺氧地区纠正此类伤者严重缺氧环境,防治伤后肺部感染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十分重要,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救治手段之一.

    作者:俞祥海;刘玉琴;张永刚;向凯;孙胜;俞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

    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我科2001年-2002年之间收治早产儿24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业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关于综合医院护理体系抗击SARS应急对策的实践

    突发SARS疫情使综合医院医疗体系经受了挑战和经验.护理体系在调整工作重点,整合人力、物力、资源,调备一线,应急技能岗前培训、岗中督导监控,制定有效措施,严格做好SARS隔离区特殊感染监控,及时对普通病区发病的SARS疫情进行疫情处理等方面,为今后应对突发事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作者:黄建萍;黄叶莉;刘岩;张志敏;吴育云;杨桂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疣状胃炎128例临床病理分析

    疣状胃炎又称隆起糜烂型胃炎、痘疹性胃炎,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将其归入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伴发表现[1].其病因、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现将我院1998年-2002年检出的128例疣状胃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陈湘;杨孜;唐杰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体的处方因素和制备工艺对其活力的影响

    目的考察SOD脂质体制备过程中的超声时间、缓冲液的pH值、磷脂浓度和TritonX-100对酶活力的影响.方法用反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间歇超声12min以内,酶的活力为104.5%±1.5%-99.8%±3.4%;连续超声6min以内,酶的活力为104.7%±3.8%-98.0%±2.8%以上;SOD在pH值为5.09至9.67范围内的缓冲液中,酶的活力为97.4%±2.0%-104.1%±2.9%;TritonX-100的浓度在0.0020ml Triton/ml PBS以下时,酶活力为101.0%±2.5%-105.0%±1.7%;磷脂浓度在0.03mg/mll至0.80mg/ml之间时,酶活力为96.4%±4.6%-99.2±2.4%.结论在实验所选定的条件下进行SOD脂质体的制备和活性的测定,基本上对SOD酶活力无影响.

    作者:张云龙;王会娟;袁泉;谢英;刘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及体会

    目的提高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治水平减少并发症.方法本组病例68例,其中66例在伤后早期行手法复位外固定,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2例出现缺血性肌挛缩就诊.结果随访42例,2例功能无明显改善,40例肘关节功能恢复均达满意效果,肘部外观基本满意,未留下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应及时就诊,准确诊断,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术后早期适时积极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余锋;郭宏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的护理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器质性病变的常用方法,但因其检查过程比较痛苦,许多患者或惧怕疼痛不愿接受检查,或不能耐受痛苦而中断检查,致使某些肠道疾患未能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而延误了病情.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国内外医学资料,开展了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以解除病人的痛苦,取得满意效果.异丙酚为一种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迅速,镇静深度易于调节,停药后病人迅速、完全清醒的特点.自临床使用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短效麻醉剂,但其镇痛作用微弱,与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合用,能较好地满足肠镜检查的需要.

    作者:彭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心电图诊断报告规范

    心电图检查已有上百年历史,即使在心脏超声、心电向量、晚电位、心率变异等诊断技术不断应用的情况下,它仍然不失为方便价廉、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然而心电图形正常变异大,许多的临床意义仍须不断探讨.至今心电图的诊断报告尚无规范的格式,往往给临床医生,尤其是非心脏科医生造成误导.而强调规范心电图诊断,将为临床医生提供客观的报告.

    作者:聂红;王玉伟;郭阳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顺铂治疗恶性腹水32例临床观察

    肿瘤并发腹腔积液称癌性腹水,又称腹水或恶性腹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科自1999年8月以来应用顺铂(DDP)腹腔注射治疗恶性腹水32例,临床效果较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英;段慧玲;刘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干燥综合征的神经系统损害

    目的观察干燥综合征的神经系统损害及临床特征.方法分析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病变部位.结果9例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中,周围神经损害7例,中枢神经损害2例.结论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其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之前,早期治疗可改善干燥综合征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作者:解龙昌;林耀波;王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儿童神经性尿频的治疗体会

    神经性尿频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尤以4-5岁为多见,其原因是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在受惊吓、精神紧张时易使神经功能失调而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每天排尿次数增加而尿量不增加,排尿次数可从每天6-8次增加至20-30次,甚至每小时1O多次,每次尿量少,有时仅几滴,睡眠后则无尿频.神经性尿频的诊断须慎重,要排除泌尿系统或其他疾病所致的病理性尿频.

    作者:穆莉芳;姜德春;任尚申;李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预后与恶性肿瘤相似或更差.近半个世纪对CHF的认识有长足的发展[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2]、β-受体阻滞剂[3]已成为CHF药物治疗的基石,使CHF的病死率大大下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改善CHF患者的预后显示了积极的作用,颇具希望[4],洋地黄和利尿剂在改善CHF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作用肯定,利尿剂甚至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尽管如此,CHF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仍较高,尤其在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更是如此.但我们在器械辅助治疗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替代疗法的随机评价研究(REMATCH)[5]中看到,心力衰竭专家用佳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1年死亡率75%,2年死亡率92%.显然,这样的人群十分需要更佳的治疗.

    作者:李延辉;那开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治疗56例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也称胆囊隆起样病变,由于症状轻微以前检出率较低,随着影像学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检出率逐渐增多.我院1996年-2003年诊治112例,56例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魏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联合血管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切除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血管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切除率.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8月-9月3例行联合血管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结果3例病人中2例肿瘤位于胰头,有阻塞性黄疸,1例肿瘤同时占据胰头和钩突,无明显黄疸.手术均先切断胰腺,从肠系膜上动脉后解剖分离出钩突,后切断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整块取除标本,行肠系膜上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端端吻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长度分别为5cm、6cm和7cm.肠系膜上静脉切除6cm和7cm的病例均切断肝镰状韧带和冠状韧带游离肝周韧带使肝脏下移,降低吻合口张力.血管阻断时间分别为17min、15min和20min.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采用半胃切除,Child法重建胰肠、胆肠和胃肠吻合,胰肠吻合为捆绑式吻合.1例病人肿瘤侵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脾脏轻度肿大,同时行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2例为胰头管状腺癌,1例为胰头和钩突纤维肉瘤,3例肿瘤均侵犯肠系膜上静脉壁.术后均无胰漏和胆漏发生.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6个月、22个月和14个月.结论3例病人均先切断胰腺,从肠系膜上动脉后分离出钩突,后切断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血管阻断时间相当于血管吻合时间,阻断时间明显缩短,对小肠和肝脏循环影响较小.血管切除较长时切断肝镰状韧带和冠状韧带游离肝周韧带使肝脏下移能降低血管吻合张力.

    作者:徐琳;吴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依托咪酯、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的观察

    人工流产术是门诊常见的终止妊娠的一种小手术,在我院每年约有近万例左右,大部分都是在无麻醉状态下进行的,给受术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近几年来,我科采用依托咪酯或异丙酚麻醉施行无痛人流术320例,取得了确切的效果,为此较两者间的麻醉效果,我们随机分了两组,依托咪酯组(以下简称A组)160例,与异丙酚组(以下简称B组)160例.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所观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均为无痛人流术麻醉的首选药,且此方法是简便、易行、安全、止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峰;马烨;董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军队医院建设策略的探讨

    社会变革的大背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带给医疗卫生工作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军队医院建设面临重要转折和挑战,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

    作者:沈毅;郭海;王以平;党宝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舒心络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

    笔者自拟舒心络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和法;邹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及其类似物抗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得到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肿瘤的治疗.该类药物早应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现已广泛应用于实体性肿瘤,如肾癌,乳腺癌,小细胞肺癌,胰腺癌,胃癌等[1]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莫晨;徐铭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