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意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为病理生理特征的疾病.Th1/Th2细胞功能失衡、IgG4/IgE失衡、神经内分泌调节及遗传均影响着其发病.本文从免疫、神经、内分泌、遗传等方面阐述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陈亚宾;宋均亚;吉训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带状疱疹神经痛包括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1].神经痛为带状疱疹特征之一,疼痛常沿皮疹区域放射,剧烈的顽固性疼痛(或瘙痒麻木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临床上无特效疗法.皮先明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师承传承的指导老师,擅长治疗多种皮肤疑难杂证,其中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归纳总结其治病经验如下:
作者:沈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针对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并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临床资料,以患者的分娩方式、病灶情况等为标准,比较单纯剖宫产和剖宫产及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期间的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之后,单纯剖宫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低于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的差距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而言,应尽早就医诊断并接受正规的治疗,依据患者病灶的实际情况,如子宫肌瘤的体积、存在位置等,对分娩方式以及治疗方式进行确定.而当子宫肌瘤的体积较大时,则应酌情采取合理的方式处理.
作者:宋丹;党淑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88 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依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44例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手术,对照组44例患者行胆管切开联合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及二次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肝部分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且术后不良反应少,二次手术率与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比肝脏肿瘤患者三种血流阻断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肝脏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血流阻断术式进行分组,I组(n=32)采取间歇性入肝血流阻断术(IPM术),II组(n=34)采取半肝血流阻断术(HPM术),Ⅲ组(n=39)采取缺血预处理的持续性入肝血流阻断术(缺血预处理的PM术);对比三组患者的手术观察指标及肝功能指标.结果:Ⅲ组手术出血量少,I组手术出血量多,三组间的手术出血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的平均血流阻断时间短,与I组、II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d,II组的ALT、AST及TB水平较低,与I组、Ⅲ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d的,Ⅲ组的ALT、AST及TB水平均低于I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的PM术可显著减少肝脏肿瘤切除术的手术出血量,改善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与阻断时间相关;预期血流阻断时间较长,应首选HPM术,其次为IPM术;而预期血流阻断时间较短,应首选缺血预处理的PM术.
作者:姜庆贺;乔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可提高治疗效果,在满足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亚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平肝止痫颗粒联合卡马西平对海人酸难治性癫痫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 雄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平肝止痫颗粒组、卡马西平+平肝止痫颗粒,每组 12 只.采用海人酸海马CA3局部注射制作大鼠癫痫模型,术后第二天予苯妥英钠药物筛选14d后制作难治性癫痫模型.各组分别灌胃2周后股动脉采血,收集各实验组大鼠血清采用免疫酶联法(Elisa法)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与卡马西平比较,平肝止痫颗粒联合卡马西平组大鼠血清 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平肝止痫颗粒联合卡马西平组炎症因子表达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1),其机制可能HMGB1/TLR4信号通路抑制有关,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发作提供了新的可能靶点.
作者:王强;薛红;刘运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露龈笑行露龈笑美容整形术及术后愈合效果.方法:2010年9月~2015年9月,收治18例肌肉型露龈笑患者,牙龈显露大于2mm,实施露龈笑美容整形术.设计取两侧口内鼻翼缘基底部对应处处黏膜切口,长约1cm,分离肌肉纤维束并部分断裂提上唇鼻翼肌,与口轮匝肌上缘分离,嘱患者取提唇动作,观察两侧对称及局部纤维带牵拉情况后,调整剥离纤维带粘连.术后进行1~5年的手术疗效观察.结果:术后18例患者牙龈显露程度降低,笑时面容美观,大笑时上唇缘平牙龈缘水平8例不露牙龈10例,术后恢复良好,无感觉异常.术后不同程度变浅鼻唇沟深度.随访6个月至5年,无并发症,无复发,效果满意.
作者:金恩华;许一;姜学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下的模型演练带教法在提高产科危重症抢救能力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进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临床实习及转科的本科生、研究生及高级助产士48名,分为A组、B组.每组24人,进行选择对比研究.A组运用理论授课与模型演练,B组采用理论授课、情景模拟与模型演练相结合的方法.结果:B组中的成员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应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兴趣六方面评定成绩显著高于A组中的成员[1](P<0.05).结论:情景模拟下的模型演练能有效提高产科危重症的抢救能力和质量.
作者:马晓丽;李莲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有机磷中毒的并发症很多,常见的有反跳、中间综合征、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化脓性腮腺炎的发病率极低,但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化脓性腮腺炎的病例就更少.教科书上没有相关的记载,特报道一例,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冯玉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基于医院优质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结合医院科室分布、岗位结构特点及护理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的现状,将提高我院专科护理技术水平、开展优质服务、规范工作流程、加强护理内涵建设作为我院护理工作的目标.我院自2013年2月起至今对部分科室实行绩效考核,已取得显著成绩,现将实行绩效考核的方法报道如下,以期和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刘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疾病防控机构工作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疾病防控人员应急能力的优劣会对整个剑川县疾病防控工作质量及效率造成直接性的影响.文章主要是对剑川县疾病防控机构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现状及应采取的科学改进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帮助增强整个疾病防控中心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作者:施根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对尿路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的疗效以及评估价值.方法:选择 96 例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后,将48例尿路感染患者视为观察组,48例尿路未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等级不同,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也不同,其中疗效为优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接近正常人.结论:尿路感染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正常人,能作为诊断尿路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饶志伟;李杨;王吉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脑动脉瘤夹介入栓塞手术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9月期间收治的35例脑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方法,从而对其采用针对性护理,分析护理配合效果.结果:35例患者中栓塞成功的例数为34例,成功率为97.14%;2例患者栓塞出现失败现象,随后采用外科夹闭治疗方法.结论:对脑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后,再配合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靓靓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与糠酸莫米松乳膏联用在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丘疹性荨麻疹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以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观察组加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与糠酸莫米松乳膏联用在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ICU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分为肺外源性组和肺内源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肺外源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与肺内源性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肺外源性组患者7d内死亡率与肺内源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肺外源性组患者住ICU总死亡率与肺内源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较高,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需根据患者发病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减少患者死亡率.
作者:韦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重度烧伤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并提出相 应的对策.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00例重度烧伤后患者的心理特点 进行调查.结果:100例重度烧伤后患者中,其中中度以上焦虑有51例(50.0%);中度以上忧郁有54例(51.6%).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问题,需要采用各种心理护理对策,才能很好地缓解其不良心理和心态.
作者:柯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糖尿病患者使用健康教育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被诊断为糖尿病并进行治疗的患者 50 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使用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健康教育前,血糖控制率78%(39/50),心理状态良好率72%(36/50).使用健康教育后,血糖控制率90%(45/50),心理状态良好率92%(46/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使用健康教育前,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8 ±1)分.使用健康教育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3±4)分.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使用健康教育后,其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作者:李俊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74 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胞磷胆碱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与生后28天NBNA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5.7%,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神经系统后遗症与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树荣;郑建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糖尿病临床常与多种疾病并见,且糖尿病本身的发生与发展亦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如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及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等骨关节病等,因此特定部位的糖尿病神经病性疼痛易与某些并发症的症状混淆,文中病例出现的牙龈疼痛与肩关节疼痛症状需与糖尿病合并牙周炎及糖尿病合并肩关节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病变等相鉴别,而疼痛症状单纯经胰岛素泵治疗后随血糖控制而缓解,提示两病例为糖尿病高血糖相关的快速逆转型神经病变.患者疼痛随血糖下降迅速消失提示高血糖糖毒性的消除是此类神经疼痛消失的基础.胰岛素泵是使血糖快速达标从而消除高血糖糖毒性的有力工具,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奚治斌;钱筱雨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