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云
目的:探讨肝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R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乏氧诱导因子-1αZ(HIF-1αZ)及骨桥蛋白(OPN)含量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以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100例肝癌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间血清VEGF、CTGF、HIF-1 αZ及OPN含量差异.同时根据观察组患者肿瘤直径将患者分为直径<5cm的A组及直径≥5cm的B组,对比两组间血清VEGF、CTGF、HIF-1 αZ及OPN含量差异.并对血清VEGF、CTGF、HIF-1αZ及OPN含量与肿瘤直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VEGF、CTGF、HIF-1 αZ及OP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B组血清VEGF、CTGF、HIF-1 αZ及OP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血清VEGF、CTGF、HIF-1αZ及OPN含量与肿瘤直径存在正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肝癌患者血清VEGF、CTGF、HIF-1 αZ及OPN含量明显升高,且其与肿瘤直径存在正向直线相关性.
作者:贺旭辉;陈勐;彭晋修;李建新;黄培;景晔;孙宇;王友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麻风病防治及院外护理模式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 2013年6月收治的30例麻风病患者,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将麻风病的防止和护理由院内转为院外,将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联合起来,进行医治.院外护理包括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仿佛护理三种.结果:麻风病患者的康复程度大幅度提升,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治疗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结论:妥善处理麻风病患者的院外防治和护理工作,能够切实提高麻风病患者的康复水平以及生存品质,减少社会人员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值得众多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马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将临床护理干预配合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中,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就诊与本院的5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疗法,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结论:临床护理干预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西医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复发率更低,具有临床治疗推广的价值.
作者:王淑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脑转移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途径,发生率可达30%[1],一旦出现脑转移,患者生存预后变差,不治疗中位生存期不超过1月[2],单纯全脑放疗(WBRT)或全脑放疗联合局部肿瘤适形加量放疗(3D-CRT)是脑转移治疗的标准手段,可将脑转移患者生存期延长至3~6个月,大大提高局控率,本研究分析自2010.06至2013.06我科收集156例多种恶性肿瘤脑转移放疗后疗效及生存情况,以此探讨其合理治疗方案.行手术切除及2~6周期化疗.
作者:张亦农;王振中;白佳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年来,我国直肠癌患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而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但是处于Ⅱ期和Ⅲ期的直肠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而对于多次复发的病灶,手术切除已经无法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疾病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治疗效果也更加理想,近年来开始针对直肠癌术后的复发实施以放射治疗为中心的综合性治疗,虽然对复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射线在对肿瘤产生作用的同时,对肿瘤周围的器官、组织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就是放射性直肠炎,轻度放射性直肠炎通过药物对症处理可以缓解,而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无法坚持放疗,并且放疗后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
作者:周爱华;严布谷;姜照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精神科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方法:对我院精神科发生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针对护士面临的危害因素,提出了相关的防护对策.结论: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及培训,规范操作,确保护士的自我安全.
作者:张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共计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内容,护理组在上述内容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中显著例数22例,有效例数11例,无效2例,有效率94.3%;对照组中显著例数9例,有效例数15例,无效11例,有效率68.6%.比较发现护理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优质护理是一种有效改善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临床方案.该方法治果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赵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根据我校学生的现存问题,以及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和口腔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提出教、学、用相结合的口腔医学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导向,通过加强临床见习、临床前的技能培训等,从心理和操作上加快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变.
作者:梁锐英;徐艳丽;吴文慧;赵艳萍;孟贺;李金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重比重丁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将40例接受剖宫产生产的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在腰麻麻醉中采用0.33%和0.5%的丁哌卡因,术中监测并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镇痛肌松效果.结果:B组的肌松与镇痛效果均优于A组(P<0.05),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比重0.5%丁哌卡因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术是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倪锦萍;秦洋;钱望月;尹述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在口腔种植骨再生中的促进作用.方法:将70例口腔种植骨缺陷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人工粉植入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粉混合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植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愈合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种植骨均愈合良好,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区种植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个月后新增的骨组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发现观察组经种植修复治疗骨吸收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能够促进口腔种植骨再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红明;王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骨折住院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切口感染者15例为观察组,选取未出现切口感染者15例为对照组,分析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防治对策效果.结果:280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15例,发生率为5.36%,分离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两组患者清创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口类型、钢板使用及手术部位等为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切口的危险因素,应给予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耀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颗粒与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抽取6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窍鼻炎颗粒,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通窍鼻炎颗粒与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姚祎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发病特点,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反应.ITP患者44例的年龄、性别、初诊的血小板计数、治疗方法、效果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44例ITP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37岁;男女比例为1:1.9.出血的部位依次为:皮肤黏膜(61.3%),牙龈出血(11.4%),月经增多(11.4%),内脏出血(2.3%)无出血症状(13.6%).患者初诊时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7×109/L.治疗效果:单用糖皮质激素完全反应为70.8%,有效为16.7%,总有效率87.5%,激素联合TPO(特比澳)者完全反应为90.0%,有效为5.0%,总有效率95.0%.单用激素升高时间为13.5d,联合用药者为10.3d.结论:成人ITP好发于年轻人,女性相对多见,皮肤黏膜出血是常见的临床表现;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ITP的首选药物,但激素联合TPO效果更好,能缩短血小板升至正常的时间.
作者:聂成军;陈仁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符合精神科住院患者睡眠特点的干预模式,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方法:对2013年6~12月入住本病区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心理行为认知护理等综合干预.结果: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作为筛查工具,测定两组睡眠质量.出院时观察组PSQI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SQI积分>7分比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依实验数据可得,采取综合性睡眠辅助措施,帮助患者扩展自身健康知识、加深对自我心理的认知并在此过程中融入温切的人文关怀能够为其营造出良好的睡眠环境,显著改善大多数精神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较低的现状.
作者:邹永江;窦建军;苟汝红;徐德会;刘芹;杨桂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特点,为今后儿童MPP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60例MPP患儿为研究时录,其中男143例,女117例;年龄28天~11岁,平均(4.5±0.4)岁.所有患儿均经临床体检、X线胸片、血常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C-反应蛋白等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对收治的260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总结.结果:MPP发病年龄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及发热,白细胞计数多呈正常水平或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常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高,X线胸片多有肺部实变阴影,临床治疗上多以应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预后较好.结论:儿童MPP早期临床症状易与病毒性、细菌性肺炎等相混淆,但是典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其相对自身特点,故仔细分析、总结有助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邰海服;高劲;徐国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社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糖尿病患者40例,对照组糖尿病患者40例,实验组中糖尿病患者自愿接受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服务,对照组患者不接受该项服务,采用常规随访的方法结果:对照组总改善率为83.00%,实验组患者总改善率为95.00%,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接受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服务的糖尿病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所以此方案有利于患者糖尿病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胡平;杨运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策略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两组患者人数各为46例次,对在护理的过程中对第一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第二组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P<0.05);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6.4±10.5vs45.8±12.6,35.6±9.5vs47.2±10.8)(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风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贵州省骨科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98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补充碳酸钙,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均连续治疗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与腰椎、股骨颈及髋部骨密度(BMD)值以及血钙、血磷和碱性磷酸酶(BALP)浓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5.92% vs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指数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50分±1.05分vs4.19分±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椎、股骨颈及髋部BM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898g/cm2±0.101 g/cm2vs0.827g/cm2±0.127g/cm2;0.801 g/cm2±0.121g/cm2vs0.749g/cm2±0.106g/cm2;0.803g/cm2±0.106g/cm2vs0.787 g/cm2±0.107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钙、血磷浓度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2.56mmol/L±0.26 mmol/Lvs2.49 mmol/L±0.25mmol/L;1.28 mmol/L±0.13mmol/Lvs1.26 mmol/L±0.1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AL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4.93±14.96U/Lvs50.68±24.2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PMOP能有效降低骨转换、抑制骨吸收、刺激骨形成,增加BMD、缓解骨痛,充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周小萍;宋红;覃裕;党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新的医疗改革政策下,对药品流通行业的商业服务、盈利、购销模式带来了挑战与冲击.目前药品流通行业存在流通模式单一、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在其基础上进行分析,探讨药品流通企业发展模式创新转型的新问题.提出建立全供应林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作者:穆箫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深入研究葛根素结合使用丹参酮对首发急性脑梗是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在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首发脑梗死的患者共计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人员各计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葛根素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葛根素联合丹参酮对患者实施治疗.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葛根素联合丹参酮治疗),治疗后的结果发生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了约80.42,结果要明显的比对照组患者高约20.42.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首发急性脑梗死后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可以使用葛根素联合丹参酮,这样能够很好地解决患者的情感障碍现象,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卢敏攀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