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唐新华;蒋建军;聂文荣;邹学敏

关键词:肠炎/病毒学, 轮状病毒感染, 肌钙蛋白I/分析, 心肌/酶学
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时心肌酶及心肌钙蛋白I的改变其及临床意义.[方法]68例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检测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将其结果与同期健康儿进行比较.[结果]6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53例心肌酶异常,占84.12%;23例肌钙蛋白I阳性,占33.82%.[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伴有心肌损害的比率很高,在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时应注意护心治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分析与控制对策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5040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 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3.99%,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消化道多见.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儿的原发病多而重、年龄偏小、住院时间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有关.[结论]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危害性的认识,加强病室物品的消毒管理,加强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重视健康宣教,严格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等可有效降低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赵瑞芳;彭月娥;周乐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5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文拉法辛组(A组,n=30),文拉法辛25~275 mg/d ,分1~3次口服.阿米替林组(B组,n=28),阿米替林50~250 mg/d,分1~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5 mL,ELISA法检测IL-6、IL-1β、TNF-α水平,并选取30例正常产后妇女为正常对照(C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末各评定1次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B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在治疗前均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AMD评分亦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3.3%、6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8周末TESS总分评定A明显均低于B组(P<0.05).[结论]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相当,均可降低患者IL-6、TNF-α水平,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更小,患者的耐受性较好.

    作者:谢红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MED与有限化手术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otomy, MED )与有限化手术(limited-incision 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MED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冷光源下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有限化手术(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将两者的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ED组比LIM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长,有显著性差异,术后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按照Nakai疗效评定标准, MED组:优22例,良16例;LIM组:优21例,良14例;两组优良率MED组优于LIM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ED比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略好,出血少,更具有微创优势,但操作困难,时间略长,两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作者:董红辉;龙明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骨窗入路与常规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骨窗显微手术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11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微骨窗显微手术组(n=70)和常规开颅手术组(n=42)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微骨窗显微手术组患者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开颅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亦优于常规开颅手术组(P<0.05).[结论]与常规开颅手术相比,微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准确可靠,患者预后好等优点,是高血压脑出血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茂武;傅建华;黄纯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替莫唑胺治疗术后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TMZ)对术后恶性脑胶质瘤进行化疗的疗效.[方法]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恶性脑胶质瘤病人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服用替莫唑胺[TMZ,200 mg/(m2·d)]和洛莫司汀[CCNU,150 mg/(m2·d)], 3~5个疗程.[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控制率(46.67%、76.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4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总生存时间[(11.77±2.08)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8.90±2.84)个月](P<0.05).药物安全性评价显示,TMZ 较CCNU 更加安全.[结论]与CCNU相比,TMZ治疗恶性胶质瘤患者更安全、有效.

    作者:崔守章;张宏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诊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23例分析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并出血的急诊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3例CAVM并出血急诊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追踪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 ADL)分级.[结果]本组23例CAVM并出血急诊手术病人的血肿清除率较高,恢复率达56.52%.[结论]CAVM并出血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明确诊断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佳治疗时机.

    作者:段继新;袁贤瑞;罗湘颖;冯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对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CA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痊愈+显效)为90.00%,对照组为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分离细菌34株,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89%和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良好,使用安全,适合在临床应用.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低钠血症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1例SAH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84例急性SAH患者于发病2 d后发现低钠血症(61例),其中26例血钠水平121~130 mmol/L,28例111~120 mmol/L,7例≤110 mmol/L.11例病人为脑性盐耗综合征,7例病人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结论]低钠血症是SAH的常见并发症,由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所致者分别为18.0%和11.5%.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并及时治疗.

    作者:潘金保;顾国鑫;王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并发症的探讨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主要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对1 066例(2 128眼)患者准分子激光手术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屈光度-1.50D~-11.00D,散光度-4.00D以内.[结果]术中并发症有游离角膜瓣、角膜瓣偏中心、角膜瓣下异物残留、上皮脱落、结膜下出血;术后并发症有疼痛、角膜瓣皱褶、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屈光欠矫、屈光回退、眩光、视疲劳、干眼症.[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术中术后均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加强手术医师技能培训,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毛安真;王瑞平;鲁红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8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27例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包括2例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1例患者切除移植肾.[结论]重视术后心理护理、早期的血液透析及各种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聂曼华;方春华;王煌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栓塞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肺栓塞(PE)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5例病例分别为1例大动脉炎致AMI合并PE;3例AMI患者长期卧床后引发PE;1例AMI患者行冠脉造影术后所致PE.[结果]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和肺动脉会导致AMI和PE,但多表现为基础疾病症状;高龄患者长期卧床或股动脉穿刺加压易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脱落会引发PE,患者多合并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结论]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AMI可发生内源性的肺动脉血栓形成,临床特点不典型,全身基础疾病多掩盖典型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AMI合并PE多为外源性栓子脱落所致以下肢血栓为主,症状典型,预后差.

    作者:申磊;夏豪;江洪;姚园;曲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患者血尿酸(BUA)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50人(A组),根据有无高血压病史分两亚组;同时根据有无糖尿病病史再分为两亚组.以非脑梗死病人50人作为对照组(B组),比较其BUA、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①A组年龄、TC、TG与B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BUA[(346.56± 99.16) μmol/L]明显高于B组[(324.71±69.20) μmol/L](P<0.05);②有高血压病史亚组和有糖尿病史亚组BUA,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③A组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④BUA水平在<300 μmol/L和300~399 μmol/L两水平段时,A组与B组中患者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而BUA在400~500 μmol/L和>500 μmol/L两水平段时,A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UA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孙韩祥;王模;毛宜虎;沈建英;李国忠;李正伟;张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颅脑外伤术中过度通气对患者血清NSE的影响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全麻下颅脑外伤术中过度通气对血清NSE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手术中分别于正常通气(PETCO2 5.0 kPa)、轻度(5.0~4.0 kPa)、中度(3.5 kPa)、重度(3.0 kPa)过度通气并稳定15 min后同步采集动脉血样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测定.[结果]随着PETCO2的降低,患者血清NSE呈下降趋势,但至重度过度通气时,血清NSE显著升高(P<0.01).[结论]脑外伤术中过度通气可影响血清NSE含量,重度过度通气时血清NSE含量显著升高,脑损伤加重.故在颅脑手术麻醉中应避免重度过度通气.

    作者:陆佑明;杨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严重出生缺陷的作用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成像诊断胎儿严重出生缺陷的价值.[方法]筛查、登记本院2003~2007年严重出生缺陷病例,将产前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产前出生缺陷的超声成像与产后诊断符合率为82.96%,产前超声显像与产后诊断比较,符合率前五位的类型依次为:先天性腹水97.3%,腹壁畸形91%,神经畸形83.5%,脑积水78%,先天性心脏病70.5%.[结论]超声成像以诊断致死或致残的严重结构畸形为主,先天性腹水、腹壁畸形、先天性脑积水,产前产后超声显像符合率较高.

    作者:瞿海霞;冯泽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有效的护理及处理对策.[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神经介入栓塞治疗的7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70例病人中58例无并发症发生,治愈出院;1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动脉瘤破裂再出血5例、脑血管痉挛4例、下肢血栓形成2例、穿刺部位血肿1例),通过对其积极救治和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其中治愈8例,好转2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术后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并及时抢救是保证栓塞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丽君;刘凤宇;何巧霞;官琼;陈东;胡新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跟骨解剖钛板治疗累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

    [目的]评价跟骨解剖型钛板治疗累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7年10月,应用解剖型钛板治疗累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粉碎性骨折39例,术中注意关节面及Bohler's角的复位,同时应用解剖型钛板及松质骨螺钉进行内固定,术中均给予髂骨植骨.[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0(60~100) min、平均手术出血量450(400~600)mL.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随访时间6.4(4~21)个月.术后平均植骨融合时间3.3个月,功能恢复优16侧(16/39, 41.02%),良14侧(14/39, 35.90%),可6侧(6/39, 15.38%),差3例(3/39, 7.69%),优良率76.92%(30/39).[结论]解剖型钛板能够有效地支撑塌陷的跟骨关节面,是一种合理的跟骨骨折内固定器,固定牢固,病人接受治疗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作者:袁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宫颈物理治疗后孕妇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者宫颈物理治疗后,应用不同引产方法的优劣.[方法]本院有宫颈物理治疗史、怀孕14至20周住院引产患者109例,分为A组、B组、C组.A组采用1%利凡诺羊膜囊内引产术;B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C组采用宫腔置管+B组方法.观察比较引产效果及住院天数.[结果]C、B组住院天数、有效分娩时间、引产有效率均显著优于A组(P<0.05、P<0.01).[结论]对于行宫颈物理治疗后中孕引产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宫腔置管组两种方法在床位使用、医疗费用控制、减轻病人痛苦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利凡诺羊膜囊内引产术,值得推广.

    作者:刘建华;鲁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分析

    尽管医疗器械的发展和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结直肠癌吻合口漏的发生仍难以避免.现将本院近7年来收治的结直肠癌病人发生的吻合口漏的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罗旭旺;吕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一例报告

    1 病历患者,男,29岁,发现右腹股沟区肿物2个月,伴局部疼痛.在外院行B超显示右腹股沟区实质性占位.在本院行胸片、腹部B超、血常规、生化等均未见异常;行MRI示双侧腹股沟横轴位扫描右侧腹股沟内见一结节病灶,位于右侧股动静脉外侧,大小约1.1 cm左右,形态欠规则,T2WI呈稍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Gd-DTPA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左侧腹股沟未见异常,膀胱大小形态正常,充盈良好,壁光滑,未见占位病灶.考虑为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径约1.1 cm,原因不明.

    作者:陈荣恒;曾志超;罗建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血清水平与心房颤动(房颤)血栓栓塞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对116例非瓣膜性房颤并发血栓栓塞患者及129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浆sP-selectin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非瓣膜性房颤并发血栓栓塞组sP-selectin血清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42.4±8.2) μg/mL vs (36.3±8.4) μg/mL(P<0.01)].[结论]sP-selectin水平的升高与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相关.

    作者:曾国良;彭健;张忠栋;陈良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