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帅亮;周嘉
目的:探讨碘克沙醇对肾功能不全冠脉介入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肾功能不全冠脉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碘海醇造影和碘克沙醇造影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事件发生率、造影剂肾病发生率、造影后血清肌酐浓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碘克沙醇造影对肾功能不全冠脉介入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松;侯舒心;张金春;卢英民;黄达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乳腺囊性增生症与大汗腺在临床上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彩超多发性囊肿住院的患者287例,同时检查患者有无腋臭存在,并均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87例患者中,术后病理学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症或乳腺囊肿者259例,剩余28例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乳腺腺病及慢性炎症等.259例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症或乳腺囊肿的患者同时伴有腋臭者有211例(占81.5%),而诊断为其他乳腺疾病的患者同时伴有腋臭者3例(占10.7%).结论: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患者有腋臭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乳腺疾病,说明两者之间存在高度密切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王颖;陈飞;孙鹤庆;路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静脉补液等治疗,并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消旋卡多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总有效率;大便频率、性状复常时间、止泻时间、72h大便量;治疗前和治疗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大便频率、性状复常时间、止泻时间、72h大便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试验组炎症因子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常规抗病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效果确切,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炎症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英;石梅兰;周润芯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我社区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取39例糖尿病患者仅定期随访设作对照组,另取39例糖尿病患者分析影响糖尿病生活质量因素后实施社区糖尿病管理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因素包括对疾病知识认识、患者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糖尿病管理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绮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分析结肠癌采用直肠低位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直肠超低位吻合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直肠低位吻合手术治疗,试验结束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排便功能及手术前后肛门压力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试验组患者手术前肛门压力的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术后肛门压力及排便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低位吻合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的保留患者的肛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研究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但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两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规定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减少,但是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曲美他嗪在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每日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演变均有较好的效果,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更好的改善心脏和全身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肌供能,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6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梅忠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选用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精细化管理方式,从而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临床护理服务.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日至2016年5月20日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房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选用病房常规管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选用精细化病房管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较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试验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口腔颌面外科病房护理中,精细化管理手段的运用,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减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龙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治疗总有效率、48h再次出血例数、止血时间、输血量、出血次数以及住院时间)、血压、心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王清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针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安全用药进行探究,促进规范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患者病例272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1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2%.结论:医务工作人员应该把药物代谢动力学作为出发点,给予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患者合理的用药指导,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阿斯古丽·哈力;马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对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PHC)实行肝脏MSCT和DSA检查,两者之间要间隔2~14d.比较和分析多层螺旋CT和DSA检查对于PHC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PHC患者中,巨块型有14例,弥漫型和混合型有40例,结节型有6例;其中有10例患者的两种检查结果存在差异,其余的50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基本上是一致的.DSA和MSCT检查内均发现PHC合并门静脉主干和近端分支癌栓12例,同时MSCT检查中得知,2例的外周分支存在癌栓.DSA检查得知PHC的中肝动脉-门静脉瘘(APS)形成24例,MSCT检查中发展的APS形成20例.结论:MSCT和DSA在原发性肝癌的影响诊断中各自具有特点,且两者相结合针对PHC的诊断及综合治疗存在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经皮骶髂螺钉和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102例,随机均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其中对常规组采取骶髂关节前路铜板内固定治疗,对试验组采取经皮骶髂螺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采取经皮骶髂螺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出血少、手术耗时短、住院时间段等优势,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刘超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阴道和腹部联合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及经腹部超声检查检查,对比单纯经阴道超声检查、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及漏诊率,并对比经阴道超声检查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检查结果.结果:单纯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7.78%;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5.56%;阴道和腹部联合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8.89%.经统计学分析,单纯经阴道超声检查、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两种方法诊断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单纯检查方法与联合检查方法相比,诊断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在孕囊、异位妊娠包块及盆腔积液等阳性检出率方面,经阴道超声检查显著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阴道和腹部联合超声检查的方式诊断异位妊娠,可以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便于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倩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会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前后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多个科室接受大量输血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输注悬浮红细胞2000 ~ 4000ml(10~ 20U)和血浆400~ 800ml,观察所有患者在输血前后6h的血小板数量以及凝血功能.结果:患者输血前后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输血前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四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大量输血之后血小板计数与凝血功能会下降,所以在临床中需要针对大量输血患者给予实时血小板、凝血功能监测护理,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补充血小板,从而保障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作者:熊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3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的33例患者在入院前采用优化后的院前急救流程进行院前急救,对患者救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3例患者经过优化后的院前急救流程急救后,24h运转时间为22.5min(s=3.5);有30例被成功运转至我院接受治疗,死亡3例,有效救治率高达90.9%.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桂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进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老年患者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年后进行术后随访,对患者的术后效果与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3例(3.49%)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术后重睑线不对称,外眦瘢痕,部分伤口裂开;患者的术后满意度达94.19%.结论:老年人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向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放置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站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行宫内节育器进行节育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术后的生殖健康状况展开调查与分析,并对所得结果展开研究.结果:经术后随访调查结果得出,在术后共有20例女性出了异常症状,其中包括:8例女性月经不规律,6例女性出现小腹疼痛,3例女性出现了盆腔炎,3例女性发生了节育器异位.因节育器的选择不同,手术者在术后出现的异常症状也存在明显区别,从统计结果中发现,节育器应用母体环和T形环的患者其不良症状发生率要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内放置节育器会给女性的生殖健康带来一定影响,但其影响程度与患者的身体耐受力、节育器类型等有着密切关联.
作者:尹素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医疗保险总额控制付费模式下,医院为了遏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过快增长,减轻垫付压力,采取内部控制费用的方法,促进医疗、收费等方面的合理性,在维护医、患、保三方关系的基础上,配合做好临床及患者的服务管理.医院通过内部控制费用,促进了医疗质量的规范提升,还提高了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水平,使医院在医疗竞争中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王淑月;胡银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原感染心内膜、瓣膜或瓣膜相关结构引起的疾病,这类患者多有先天性或风湿性心脏病,在心内膜及瓣膜上附有赘生物,赘生物很脆弱,易脱落造成栓塞.一般内科治疗远期效果欠佳,且此疗法对14岁以下患儿更具危险性,院内病死率高[1-2].2017年3月我科收治1例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经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存在二尖瓣瓣膜病变及赘生物,经内科积极治疗与护理,病情稳定后转至外科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较好.现将其内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林英;田艳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