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A.C.治疗后慢性创面渗出液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吕小星;陈绍宗;李学拥;李望舟;李金清;胡昭华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 创面愈合, 细胞培养, 流式细胞仪
摘要: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后人慢性创面渗出液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我科收治的6例慢性创面患者(外伤后溃疡2例,褥疮2例,静脉淤滞性溃疡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V.A.C治疗前、治疗后4天及8天,收集创面渗出液.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儿童包皮成纤维细胞,光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在接种细胞数(105)及培养时间相同的情况下,V.A.C.治疗前组细胞计数为(9.58±2.29)×104,V.A.C.治疗后4天组细胞计数为(14.58±4.01)×104,V.A.C.治疗后8天组细胞计数为(21.67±3.14)×104,与V.A.C.治疗前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V.A.C.治疗前组体外培养Fb细胞周期中S期及G2+M期分别为10.70%±2.62%和2.53%±1.74%,V.A.C治疗后8天的S期及G2+M期为14.62±3.08、9.13±1.98,与治疗前相比,比例均有所提高(P<0.01).结论V.A.C.可以改变慢性创面渗出液的性质,使其有利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加快创面的愈合.
中国新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预扩张置入法与直接置入法置入支架对白细胞粘附分子 CD11b/CD18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预扩张置入法与直接置入法置入支架术前、术后冠状静脉窦血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18的变化.方法4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预扩张后置入支架组(IDS组,22例)和直接支架置入组(DS组,21例),于术前、术后即刻(支架置入完成起算)、术后30min、60min、3h、6h采集6个时间点冠状窦(CS)血,用FCM(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水平.结果IDS组与DS组术前及术后即刻,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30min、60min CD11b/CD18的表达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IDS组显著高于DS组(P<0.05).至术后3h及6h两时间点,此两种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预扩张后再置入支架与直接支架置入均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预扩张后再置入支架导致比直接支架置入更大的局部炎症损伤.

    作者:秦涛;李虎;侯丽宏;贾国良;郭文怡;吕安林;曹云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法莫替丁肠道吸收及薄荷醇对其吸收促进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法莫替丁在肠道吸收中的量效关系及薄荷醇对其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大鼠肠段回流实验,通过回流药液在肠道中循环前后量的变化,计算出不同浓度法莫替丁肠道吸收的累积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比较不同浓度薄荷醇对法莫替丁肠道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回流药液的浓度对吸收有明显影响,随回流药液浓度的增大其累积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也不断增大,但当回流药液的浓度增大到一定量时,吸收百分率的变化开始不明显;不同浓度的薄荷醇对同一浓度回流药液的累积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法莫替丁在肠道吸收中呈现量效关系,薄荷醇对法莫替丁肠吸收有促进作用.

    作者:许卫铭;王晖;吴铁;冯小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吸收系数法测定米诺地尔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吸收系数法测定米诺地尔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的吸收系数法(E1%kn1=1084)在281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收度.结果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0.1072C-0.0044,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为0.27%.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琳;张雷;车慧;刘玉波;李仙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肢体麻木疼痛,肢端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笔者应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人免疫球蛋白功能及临床诊断方法

    免疫球蛋白为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免疫应答对其临床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作者:姚春艳;府伟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刺五加注射液加消心痛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74例临床分析

    我科从1997年-2002年运用刺五加注射液加消心痛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74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云松;何朝晖;于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甘露聚糖肽与顺铂联合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观察甘露聚糖肽(力尔凡)与顺铂联合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恶性胸水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胸腔引流后注射甘露聚糖肽(力尔凡)30mg,顺铂60~80mg,B组引流胸水后注射顺铂60~80mg.每周1次.治疗中定期填写生活质量表(QOL)及毒副反应观察表.结果A组胸水控制有效率CR+PR 83.9%(26/31);B组胸水控制有效率CR+PR 48.3%(14/29).A组优于B组P<0.01.A组Karnofsky标准评分上升率87.1%(27/31),对照组51.7%(15/29).A组在改善生活质量上优于B组,P<0.01.A组的毒副反应和B组相似.结论甘露聚糖肽(力尔凡)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晚期恶性胸水疗效较满意,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肖天林;陈怀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剂量美吡达与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美吡达与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对经饮食治疗2周血糖仍不能控制者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3个月的小剂量美吡达与阿卡波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服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空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到良好控制,且未发现低血糖.结论小剂量美吡达与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唐光明;何俊;姜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硝酸咪康唑凝胶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制备硝酸咪康唑凝胶,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卡波姆-940作凝胶基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酸咪康唑含量,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pH值6.5-8.0,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2.00%,RSD<0.67%(n=3),且疑胶稳定无变化,无刺激性.结论该凝胶剂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控方法简便,可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谢平;唐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发挥工会优势做好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发挥工会的优势,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开好职代会,实行民主管理,反映职工心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是搞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作者:洪家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奥(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为治疗组静滴丹奥80mg,30例为对照组静滴血栓通5ml,每天1次,持续2周.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做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检查.结果丹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及生活能力等级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优于对照组(P<0.01),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下降(P<0.01),而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无明显变化.结论丹奥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林金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我院抗肿瘤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对我院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肿瘤病区1年中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较常用的抗肿瘤药物有针剂31个品种、规格,辅助化疗片剂15种.金额排序列前的是一些新型的化疗药品,片剂应用较普遍.

    作者:黄凯文;郭洁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治疗

    由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病因复杂,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十分必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治疗原则、局部及全身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的选择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玉成;孙寿春;蔡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目前医院检验科管理的若干问题和对策

    本文就目前医院检验科在质量管理上面临的新情况和存在的新问题,从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二方面着手,较全面地论述了应对措施.

    作者:唐兴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氯沙坦在国内高血压病中的应用

    氯沙坦是近年新运用于临床的非肽类血管紧张肽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本文着重介绍了氯沙坦在高血压病中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运用,包括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浆内皮素,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改善高血压动脉功能等.

    作者:高萧枫;张英;张兰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骨折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骨折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自制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量表(SDS)测定60名骨折住院患者,并与60名健康自愿者作配对对照分析.结果骨折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肯定焦虑的占41.67%,有肯定抑郁的占35.00%.结论部分骨折患者有明显的情绪障碍,骨科医务人员应予以关注.

    作者:戴立成;黄道勤;林毅忠;柯楚群;曹克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8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DCM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方法.对照治疗组加用温阳强心汤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心脏重构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CM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刘吉祥;张金艳;冯丽娟;曹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脂康治疗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血脂异常,有人已提出将糖尿病称为糖脂病或脂糖病[1].这种脂代谢异常可导致肝脏脂肪代谢障碍,使酯类在肝内蓄积,超过肝重的5%,或在组织学上脂肪化达40%所致[2].

    作者:胡菊萍;王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葛萸胶囊的降血糖作用

    目的观察葛萸胶囊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利用四氧嘧啶、肾上腺素制造大鼠及小鼠高血糖模型,按1.5g/kg、3g/kg的剂量灌胃给药,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结果葛萸胶囊对四氧嘧啶及肾上腺素所引起的高血糖均有抑制作用.结论葛萸胶囊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蔡翠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

    勃起功能障碍(ED)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报道糖尿病患者发病率为30-70%[1].糖尿病E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在阴茎勃起中起关键神经递质作用.

    作者:白淑英;李淑华;李红梅;万青;苏艳兰;高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新医药杂志

中国新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