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误区

顾公望;周汉高;巫善明

关键词: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上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有3.5亿人患此病[1].虽然群体免疫计划的实行已经开始减少引起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但是对于已经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性干预是控制肝病的唯一选择.
世界感染杂志相关文献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误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上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有3.5亿人患此病[1].虽然群体免疫计划的实行已经开始减少引起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但是对于已经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性干预是控制肝病的唯一选择.

    作者:顾公望;周汉高;巫善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汁反流相关性胃炎

    目的:探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病理改变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子胃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同时进行胃窦粘膜病理学检查和Hp检测,与非胆汁反流性胃炎(NBRG)进行比较.Hp检测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特殊染色、13C-尿素呼气试验或血清Hp-IgG抗体测定.86例BRG为观察组,97例NBRG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Hp阳性23例,占26.74%,对照组Hp阳性45例,占46.39%(P<0.05).63例Hp阴性BRG患儿胃粘膜病理改变轻度炎症57例(90.48%),淋巴滤泡形成3例(4.76%),伴有腺体萎缩或肠化生12例(19.05%);45例Hp阳性NBRG患儿胃粘膜重度炎症21例(46.67%),淋巴滤泡形成17例(37.78%),腺体萎缩或肠化生4例(8.89%).结论:观察组Hp阳性率较对照组低.BRG患儿中,伴有Hp感染的患儿胃粘膜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Hp阴性的患儿明显严重.

    作者:张冰峰;邵彩虹;徐逸敏;王小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耳源性脑膜炎分离出摩根菌1例

    耳源性脑膜炎是中耳炎的颅内合并症之一,常可培养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导致中毒性脑膜炎发生[1],但由摩根氏菌感染引起脑膜炎少见[2],报告如下.

    作者:吴立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致肝功能损害12例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由人巨细胞病毒引起的人类感染性疾病,可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是新生儿时期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现对2000年11月至2002年6月的12例CMV感染所致肝脏损害分析如下.

    作者:陈金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慢性肝炎79例的胃粘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胃粘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_pyloriHp)感染的关系.方法:急性病毒性肝炎(AH)17例,慢性病毒性肝炎(CH)42例,肝炎肝硬变(LC)20例.健康查体者60例为对照组.胃粘膜病变检测方法: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胃镜检查,组织学检查.Hp检测方法:快速尿素酶法(RUT)及胃粘膜Warthin-Starry染色检测Hp.结果:AH组胃粘膜病变发生率为28.57%;CH组48.38%;LC组77.78%;对照组22.22%.Hp感染率AH组14.28%,CH组45.16%,LC组50.0%,对照组14.81%.CH、LC组胃粘膜病变发病率、Hp感染率均显著高于AH、对照组.结论:本组资料显示,慢性肝病患者Hp感染率高,胃粘膜病变发病率高.其胃粘膜病变发生与Hp感染有关.

    作者:纪永水;王怀娥;钟学军;张亚斌;史春娟;张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卒中昏迷80例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急症之一.脑卒中昏迷患者因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口腔分泌物易吸入呼吸道,侵袭性操作破坏粘膜屏障功能,故易诱发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影响脑卒中后长期昏迷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探讨脑卒中昏迷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对预防肺部感染,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月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临床都柏林念珠菌的分离鉴定、药敏及毒力测定

    目的:从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中分离鉴定都柏林念珠菌,了解该菌的感染分布、毒力及耐药情况,为今后对都柏林念珠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温度试验、CHROMagar培养基显色试验、蛋白酶试验及药敏试验等方法对都柏林念珠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初分离的332株白色念珠菌中有13株(3.92%)后确定为都柏林念珠菌,其中从263份痰及咽拭标本分离9株(3.8%),18份尿液标本分离出1株(5.5%),25份粪标本分离出2株(8%).13株都柏林念珠菌蛋白酶均阳性(100%),药物敏感试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均敏感.结论:温度试验是对都柏林念珠菌初筛的简单实用方法,采用上述几种方法较容易对白色念珠菌与都柏林念珠菌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表明:以往大多实验室均把都柏林念珠菌被误鉴定为白色念珠菌,都柏林念株菌的毒力较白色念珠菌强,因此对都柏林念株菌及时分离和鉴定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德春;郭俊英;梅珍;吴守法;徐元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内试验诊断144例结核性胸膜炎

    目的:探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内试验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4例结核性胸膜炎(观察组)患者和150例非胸膜炎患者(对照组),同时进行PPD皮内试验,采用北京高科生命科学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人型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剂0.1ml(5IU),用孟都氏法,皮内注射,72h观察反应,以注射局部硬结平均直径≥5mm为阳性反应.结果:观察组中PPD阳性反应占91.67%,而对照组为24.67%.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49.35,P<0.001).结论:PPD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其操作简便,可作为诊断结核菌感染与否的首选监测方法.

    作者:郑淑秀;辛秀梅;孟庆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病毒性肝炎140例血清内毒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体,在正常情况下,肠源性内毒素可被肝脏的枯否细胞清除,故外周血内毒素水平很低,当病毒性肝炎时,枯否细胞功能受损,常导致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我们采用基质显色法定量检测了献血员、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LLT)水平,旨在探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LLT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邓琪;曹立森;吴荷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腹水分离、浓缩静脉回输两种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腹水分离浓缩静脉回输治疗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的方法.方法:将腹水通过(A)醋酸纤维膜细胞分离器,(B)用输血用白细胞过滤器代替醋酸纤维膜细胞分离器,将细胞代谢物、细菌等吸附或滤过,过滤腹水通过空心纤维滤过器浓缩静脉回输.结果:19例患者被随机分为A、B两组,性别,年龄,腹围,24h尿量,Child分级,肝肾功能两组比较相近似.操作时间分别为(2.4±1.1)h(A)和(3.2±0.9)h(B),滤出液体量(10.1±2.7)L(A)和(11.4±3.4)L(B),静脉输注自体蛋白(76.4±24.1)g(A)和(81.3±40.4)g,两种方法均有效安全.两组凝血酶原时间,血清内毒素和电解质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血浆白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加(P<0.05);腹围、平均动脉压、血清尿素氮结束后明显降低(P<0.01,P<0.05,P<0.05).结论:B方法与A方法一样在治疗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过程中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马安林;张叶;杨华元;张明刚;赵洪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年5月3日发布)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铜绿假单胞菌间信号传导系统的研究进展

    很久以来,细菌被认为是独立生存和繁殖的,但近来的研究表明,与多细胞生物一样,细菌间也广泛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信息交流.

    作者:陈维贤;黄爱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诺佳治疗腐生葡萄球菌肺炎30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0月住院治疗者.男45例,女5例,年龄30~78(平均58.5)a,病程1~12d.

    作者:白留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西安市区高考学生体检结果分析

    高考体检合格率低,限考率高的现象非常严重,严重制约学生报考的专业,影响某些专业的招生录取.为进一步找出引起考生限考率高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我们对2003年西安市某城区29所中学4977名高考学生体检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霍润辉;赵芹;刘鲁伟;林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职能及其对SARS的反应

    1 CDC概况介绍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是保护健康与安全的主要机构,无论在美国国内还是国外,均可提供具有决定性的健康指导、通过强有力的合作促进公众健康.CDC作为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主要职能部门,肩负着改善环境、健康促进与教育活动,从而增强美国国民的健康.

    作者:卢洪洲;翁心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加强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消毒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物品的重要场所,也是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因此只有加强供应室管理,抓好质量控制,层层把关,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才能有效的切断感染途径,控制感染源.

    作者:刘宇英;何曙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我院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

    为了解我院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医院感染管理科联合院临床药学室对我院各临床科室进行了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荣华;李昆;张凤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人类一定能战胜SARS

    自2002年11月中旬,我国广东首先发生一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以后,疫情迅速蔓延达到惊人的程度,WHO称之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其后在中国香港和台湾省、越南、加拿大、新加坡、美国及欧洲也相继出现一定规模的局部暴发流行.

    作者:巫善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慢性血吸虫病循环抗原的检测

    目的:探讨急性和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体内成虫的存活率.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并与乳胶凝集试验(LAT)及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和慢性期循环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9.56%及27.40%.明显高于同期LAT及IHA法.结论:循环抗原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弥补了LAT及IHA法不能区别血吸虫病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活的成虫缺陷,并可作为考核疗效指标之一.

    作者:隗荣华;吴国珍;姜伟超;曾令兰;李淑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毒型咽白喉14例

    六十年代初,我院收治的白喉较多,后来由于预防接种的普及,发病率逐渐下降,但仍有一些散发病例.十余年来,我院先后收治白喉25例,现就其中的中毒型咽白喉14例加以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莲;张明香;白而宁;赵根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世界感染杂志

世界感染杂志

主管:

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