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康年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解毒颗粒(FJK)对镍暴露者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改善酶活性的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采用中药FJK合用保肝西药治疗;B组29例,仅用西药保肝疗法.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的疗效,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血清胆碱酯酶(SChE)、血清镍、红细胞膜Na+-K+-ATP酶及Ca2+-ATP酶变化.结果与B组比较,A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ALT、AST、血镍水平及SChE、Na+-K+-ATP酶及Ca2+-ATP酶活性的改善均优于B组(P<0.05~0.01).结论 FJK具有降镍,恢复ATP酶活性,改善肝功能作用,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赵健雄;吕晓云;王学习;朱玉真;王秋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对SD大鼠经腹腔注射氯化甲基汞(MeHgCl)的急性染毒方式,观察其对大鼠脑组织和血清某些抗氧化指标的变化.方法用甲基汞对大鼠染毒24 h后,断头处死,取血清和脑组织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染毒24 h后,5.00 mg/kg和10.00 mg/kg剂量的大鼠脑组织匀浆和血清中的GSH-Px活性和SOD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结论甲基汞染毒24 h后,GSH-Px和SOD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表明这种作用对MeHgCl引起的神经毒性有一定的敏感性.MeHgCl可使脑组织和血清中某些抗氧化指标发生变化.
作者:胡卫萱;王文华;杨柳;贾金平;刘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某化工厂二异氰酸甲苯酯(TDI)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及空气中TDI浓度检测,并对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结果作业场所通风状况较差,两个车间空气中TDI平均浓度分别为2.8 mg/m3,2.9 mg/m3.部分作业工人出现神经及呼吸系统症状.结论该厂TDI危害较为严重,需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作者:祁成;吴琨;赵同强;刘富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研究小剂量职业受照者的辐射损伤远期效应.方法用4号和7号全染色体探针,分析25名早期X射线工作者和10名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并用Giemsa染色验证.结果 X射线工作者的易位占其染色体总畸变的84%,其他各种畸变率分别为插入(Ins)2%,双着丝粒(Dic)5%和无着丝粒断片(Ace)10%;X射线工作者的染色体易位率和总畸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染色体易位随着放射工龄增加而增加.1965年前工作的X射线工作者的染色体易位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965年后工作的X射线工作者的染色体易位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以易位为主.
作者:王芹;李进;孙元明;唐卫生;王知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肺结核是煤工尘肺常见的合并症.淮北矿区Ⅰ、Ⅱ、Ⅲ期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发生率分别为14.3%、15.7%、40.1%,平均为15.9%[1].因肺结核致煤工尘肺患者死亡的占全部死亡患者的21.1%,居各种死因之首,是严重影响煤工尘肺患者健康的合并症.为此,我们对1999年至2002年3月我院尘肺结核科收治的139例煤工尘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状况进行分析.该组病例均为复治性病人,按中国结核病分类(98)标准均为继发性肺结核[2].为叙述方便,本文将病灶以浸润为主者称为尘肺结核浸润型(以下称浸润型);以尘肺融合团块为主者称尘肺结核团块型(以下称团块型,该型动态胸片提示在原有结核灶的基础上发展成团块状阴影,多见于Ⅲ期煤工尘肺);以空洞形成病变为主者称为尘肺结核空洞型(以下称空洞型);有毁损肺出现者称尘肺结核毁损型(以下称毁损型)[3].以上病例均经尘肺诊断组集体诊断.
作者:陈安启;郭长轩;韩素敏;严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观察硝基氯苯对从业人员肝脏的慢性影响,探讨简单灵敏的监测指标,我们对接触硝基氯苯的104名工人进行肝脏B超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华;张玉兰;陈淑艳;刘文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马拉硫磷是有机磷农药类中的一种高效低毒杀虫剂[1],广泛用于果树、茶树、蔬菜、花卉等,在我国已有大量生产和使用.纯品为透明琥珀色液体,工业品纯度为95%,味似臭鼬.职业接触主要是马拉硫磷的生产、运输与使用者.国内已有不少方法测定食品、植物中马拉硫磷残留量,目前空气中马拉硫磷的标准检测方法是酶-氯化铁比色法和硫酸钯比色法[2],前者操作手续繁琐,不利于推广应用,后者特异性比较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本文试用硅胶管采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马拉硫磷,对测定条件及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试验,结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子群;吴邦华;陈利平;叶能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肾结石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其中职业环境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为了解和探讨高温作业职工的肾结石患病情况及其职业环境等有关因素对该病的影响,我们对广州市某造船厂高温作业环境进行了现场卫生学调查及高温作业职工进行了健康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兰;钟向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全氟异丁烯(PFIB)是含氟高分子化合物(氟塑料)生产过程中毒性强的裂解产物,毒性约为光气的10倍,可导致严重肺损伤进而致死[1].本研究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建立大动物PFIB吸入急性肺损伤实验模型,旨在进一步探讨PFIB吸入急性肺损伤致病机制,为PFIB中毒的防治提供更多试验依据.
作者:张雁华;江朝光;丁日高;张宪成;颜光涛;黄春倩;郭秀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ene,简称TCE)作为脱脂剂广泛应用于电子、五金、电镀、印刷等行业,近年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屡有TCE中毒发生.预防TCE中毒的方法有密闭隔离式作业、合理安排抽风、加强个人防护等,此外寻找替代品替代也是有效方法之一.深圳某彩色显示器件有限公司对其生产线上使用TCE的作业进行密闭改造和用替代品替代的尝试,本文对此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金荣;李国雄;林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锰中毒是常见的职业病,一般是在锰冶炼和电焊作业时,工人吸入过量锰烟所引起[1,2].由于在干电池生产中使用二氧化锰粉作为去极剂,在加工过程中,如配料搅拌、过筛、碾压成型等工序,工人可以吸入锰尘.长期接触低浓度锰尘,能否引起锰中毒,值得研究探讨.本文对江门市电池厂1998年接锰人员的体检资料并结合多年空气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探讨锰尘对人的慢性毒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莫琴友;卢启冰;覃静;陈和气;林焕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尘肺合并结核后,不仅使诊断复杂化,抗痨效果也较单纯性结核差,加上有的职业病专科医生对尘肺结核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制定化疗方案的不合理造成了大量的漏诊、复治、难治病人,严重影响尘肺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现将我院1991年10月~2001年12月所收治112例尘肺病人中的14例尘肺结核病人诊治中存在问题加以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张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浅析近六年上海市尘肺发病特点及原因.方法对1996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上海市新诊断尘肺患者进行构成、所属企业性质、发病年龄、接尘工种、工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近六年来上海市尘肺检出数、检出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国有企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平均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均高于非国有企业患者(P<0.05).电焊工尘肺比上海1949~1986年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供的尘肺构成所占比例增多(P<0.005),并且发病年龄轻,接尘工龄短.45.8%的电焊工尘肺来自新兴的、绝大多数是中外合资企业的集装箱制造业,在发病年龄和接尘工龄上比其他行业电焊工均提前(P<0.001).工龄不超过10年的新发尘肺工种以电焊、风钻、喷砂例数多,电焊工、喷砂工尘肺88.9%来自三资企业或乡镇企业,风钻工81.8%来自国企.结论国企尘肺防治工作是有成效的,平均发病年龄超过工人退休年龄.非国有企业尘肺所占比例升高,新发尘肺发病年龄轻,工龄短,病情重.
作者:毛翎;周泽深;王飞云;王小凤;沈晓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卫生事业性质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职业卫生管理观念和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职业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受到了一定影响.为了做好我市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身体健康,我们对辽宁省营口市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作者:张媚颖;管洪义;刘大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是环境激素类物质,对人类具有严重的潜在危害.也广泛应用于塑料、胶膜制造业[1].目前世界上使用的增塑剂多是邻苯二甲酸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进入水中的主要途径是生产厂和使用该化合物的工厂的排水、排气,以及焚烧塑料垃圾、喷涂涂料、农用薄膜中增塑剂的挥发等,它们在空气中可吸附在颗粒物的表面,后以干沉降和雨的方式降落到地面.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DBP和DOP,由于两个化合物的吸收波长相同,不能分别测定两种化合物,只能测定两者的总量.国内外均有报道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的DBP和DOP,但两个化合物的沸点比较高,要用较高的柱温和检测温度才能分离及测定,在实际应用中比较麻烦,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于测定沸点较高的化合物较为优越[2],本文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DBP和DOP,并对废水、受污染水和河水进行了分别测定,测定结果符合现场情况.
作者:黄淑莲;黄春英;叶能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铅是工业中普遍使用的金属之一,工业性铅中毒在我国仍占慢性职业病的首位[1].慢性铅中毒导致的神经衰弱、消化功能紊乱甚至铅绞痛以及贫血都较常见,但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和脑病随着劳动条件的改善现已少见.我院收治了1例慢性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伏代刚;赵立强;华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噪声作业可干扰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研究发现,接触噪声工人IgA水平与对照组接近,而IgG和IgM均低于对照组,尤其以IgM降低明显,差异有显著性[1].安翠萍[2]认为本身免疫功能低下者,对乙肝疫苗的作用不产生免疫应答或应答微弱,刺激不起机体产生抗体.我们在工作中也观察到不少接触噪声工人接种乙肝疫苗不产生应答的个案,但文献检索未发现有关的报道.为了解噪声作业环境是否对工人免疫球蛋白水平和乙肝疫苗接种效果产生影响,我们进行以下探讨.
作者:牛永茂;周明岛;蔡笃和;周红妹;黄小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中山市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的运行性能状况.方法使用瑞典Solidose 400数字化X射线机影像质量控制检测仪,对16项指标进行质控监测.结果检测了67台X射线诊断机,检测指标项次为765项,有453项次合格,合格率为59.2%;16项指标全部合格的仅有3台,占4.5%.结论中山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合格率偏低,应严把质量控制关,提高影像质量水平.
作者:关康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牛黄解毒片为常用之便药,主要用于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等上火的治疗,其不良反应较少.本文报告1例因大量服用而致慢性砷中毒和全身皮肤黑色素(黑皮病)沉着病例.
作者:郭集军;潘金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为揭示双酚A(BPA)是否具有神经系统发育毒性及其毒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微团培养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BPA(0~60 mg/L)对体外培养的13 d龄Wistar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性作用.结果 BP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中脑细胞的存活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BPA对中脑细胞的50%细胞存活抑制浓度(ICV50)和50%分化抑制浓度(ICD50)分别为57.2 mg/L和24.6 mg/L.两者比值为2.33.结论 BPA对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细胞存活的抑制作用.按照Flint等人推荐的体外致畸分类标准,BPA属于阳性致畸物.
作者:龙鼎新;李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