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病后继发癫痫74例的临床分析

李强

关键词:脑血管, 继发癫痫
摘要:目的:探究脑血管疾病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以及脑血管病和继发癫痫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4例脑血管疾病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约6.73%,发作类型中,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发生率高,在发作时间方面,早发性多于迟发性,脑出血比脑梗死多,皮质病变继发癫痫的发生率高于皮质下病变,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都能取得较好疗效.结论:继发性癫痫通常发生在脑血管病的初期,脑血管病的类型及病灶部位都会对其发病率产生重要影响.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治疗,通常都可取得较明显的临床效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2536例幼儿龋齿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儿童乳牙龋齿患病情况.方法:对遵义市汇川区3所幼儿院2536例儿童龋齿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536例儿童患龋率为34.66%,儿童乳牙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乳牙早期护理、定期体检、合理膳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有效预防乳牙龋病.

    作者:黄家琴;张艳玲;肖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颈组织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发生宫颈病变的妇女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比较分析宫颈组织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就诊的怀疑有宫颈病变的患者656人,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活检及专业的病理诊断,并进行HPV-16和HOV-18的基因学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无宫颈病变组比较,GIN Ⅰ组、CINⅡ/Ⅲ组、宫颈癌组高危型HPV DNA阳性率明显增高(P< 0.05);与CIN Ⅰ组比较,CINⅡ/Ⅲ组、宫颈癌组的高危型HPV DNA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感染HPV-16和HPV-18后,发生宫颈癌的危险度均较高,OR分别为48.85和26.00,发生CINⅡ/Ⅲ的危险度也较高,OR分别为11.59和19.36.结论:宫颈组织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建议临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时注意HPV感染,患者应注意自我保护,避免HPV的感染.

    作者:刘素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塞康复期中药烫熨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用中药烫熨治疗对急性脑梗塞康复期的护理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中药烫熨治疗护理和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两种护理干预下,观察组护理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预后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烫熨治疗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许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48例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性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5月入院治疗的96例带状性疱疹患者,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组使用中药汤剂治疗,配合针刺以及西医药物结合使用;观察组使用纯粹的西药口服、静脉注射以及相关的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性疱疹显著效果.

    作者:颜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将76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41例)和开腹组(35例),分别给予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腹腔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切除标本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中晚期结直肠癌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根除目的.

    作者:高绪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Apelin-13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Apelin-13水平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史、ECG、头颅CT或MRI、血管彩超检查,分为糖尿病不伴心脑血管疾病组(86例),糖尿病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组(78例),并选取同期体检中心82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通过横断面研究评估指标Apelin-13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并分析Apelin-13与糖尿病及其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结果:T2DM无大血管病变组和T2DM伴大血管病变组血清Apelin-1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T2DM伴大血管病变组血清Apelin-13水平低于T2DM无大血管病变组(P<0.05);以血清Apelin-13为因变量,以BMI和HOMAIR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T2DM伴大血管病变组和T2DM无大血管病变组患者中,BMI和HOMAIR是影响血清Apelin-13水平的相关因素.结论:T2DM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肥胖、胰岛素抵抗有关.血清Apelin-13水平的降低可能是T2DM患者心脑血管病变发生的预测因子,Apelin-13可能是T2DM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柴杰;陈淑娟;黄少华;陈苑波;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低血糖昏迷13例报告

    低血糖昏迷是内科危急重症之一,临床上易被误诊为脑卒中及原发病的意识障碍而延误治疗,因而提高对低血糖的认识及鉴别能力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对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低血糖昏迷患者,13例中男7例,女6例;年龄48~83岁,平均67岁.入院前昏迷时间短1h,长5h,浅昏迷8例,深昏迷5例.糖尿病低血糖7例,饥饿性低血糖1例,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1例,高血压病史的3例,脑血栓后遗症1例,长期饮酒2例.本组患者入院时均有意识丧失,皮肤苍白,呼吸变浅,脉搏减慢,四肢肌张力减低,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作者:刘继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血管病后继发癫痫74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脑血管疾病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以及脑血管病和继发癫痫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4例脑血管疾病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约6.73%,发作类型中,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发生率高,在发作时间方面,早发性多于迟发性,脑出血比脑梗死多,皮质病变继发癫痫的发生率高于皮质下病变,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都能取得较好疗效.结论:继发性癫痫通常发生在脑血管病的初期,脑血管病的类型及病灶部位都会对其发病率产生重要影响.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治疗,通常都可取得较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电图对低钾血症的快速评价作用

    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ECG)对低钾血症的快速评价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具有低血钾ECG特征患者,对照同步12导联ECG以及当时的血清K+,观察不同的血清K+患者的ECG特征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选取的80例有低血钾ECG特征表现的患者,其中68例患者血清K+下降,其中ECG诊断敏感度为85.0%.结论:心电图可快速有效地筛查出低钾血症,同时可对低钾血症进行明确诊断,在临床急诊治疗低钾血症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林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40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赛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之上辅以尿激酶溶拴治疗.治疗周期为14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研究组中基本治愈11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基本治愈7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源性脑梗塞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陈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处理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特点以及处理方法,积极预防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发生,提高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诊疗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诊治经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均在我院获得确诊,其中8例经米非司酮或甲氨蝶呤(MTX)联合中药保守治疗;18例予药物保守治疗后行宫腔镜或B超监测下行清宫术,术后给予双腔导尿管球囊压迫止血,治疗成功;10例予药物保守治疗后行介入治疗.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病情凶险,争取早期明确诊断,采取保守治疗,采用多种治疗方式、个体化治疗,减少不良预后.

    作者:蒋盈盈;陈荷芳;毛意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溃结灵含药血清对大鼠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MUC-2及TGF-α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溃结灵含药血清对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MUC-2及TGF-α蛋白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溃结灵促进肠黏膜损伤修复的机理.方法:TNF-α(50 ng/mL)干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6h造成细胞损伤模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渍结灵含药血清对细胞损伤模型MUC-2及TGF-α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①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组MUC-2蛋白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②溃结灵含药血清高剂量组MUC-2蛋白含量较模型对照组升高(P<0.05);溃结灵含药血清高剂量组TGF-α蛋白含量较模型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溃结灵含药血清可促进TNF-α致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中MUC-2、TGF-α含量升高,进而促进受损肠黏膜上皮的修复.

    作者:祁燕;李燕舞;王汝俊;巫燕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在整个围产期生殖保健中孕期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能保证母婴健康,提高安全生产率,同时能帮助产妇产后快速恢复[1].为了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对2010-2012年就诊的122例孕妇资料进行了研究,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就诊的孕妇122例,其中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61例患者为观察组.孕妇年龄20 ~36岁,平均年龄为(27.6±3.5)岁.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产妇一般性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出院后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出院后护理对出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出院后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血糖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后护理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作者:胡曼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MSCT、MRI对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磁共振成像(MRI)对隐性骨折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X线显示阴性的隐性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0例做了MRI、MSCT,MRI 10例,MSCT 16例.结果:X线阴性的病例在MSCT、MRI上均有骨折,3例椎体附件骨折X线及MRI显示阴性,MSCT可见骨折.结论:MSCT、MRI能显示隐性骨折的病变特点和严重程度,是隐性骨折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平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T仿真内窥镜和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主要分析CT仿真内窥镜和三维重建技术对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了笔者所在医院的38例小儿气道异物患者,对其CT仿真内窥镜和三维成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儿中有25例在报告部位发现非金属性异物,且纤维支气管镜进一步确认为黄豆粒、饭粒、痰栓等.结论:CT仿真内窥镜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于小儿气道异物诊断有着临床推广意义,它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属于一种无创型且安全性高的临床检查手段,易于被患儿和家长接受.

    作者:于军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左肝外叶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近期效果优良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再手术率、胆道感染率及残石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近期效果好、结石清除率高,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作者:陈功华;夏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鼠失血性休克早期肠肝组织TNF-α mRNA的动态变化及腹腔复苏的干预影响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后肠和肝组织内TNF-α mRNA表达、肠和肝病理损伤的动态变化,以及分别用复方氯化钠和临床腹膜透析液腹腔复苏后的干预影响,探讨腹腔复苏对失血性休克继发肠和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RT-PCR法检测对照组、休克组、IR1组(腹腔注射复方氯化钠)和IR2组(腹腔注射2.5%葡萄糖腹透液)肝组织TNF-αmRNA表达;观察肠和肝组织病理改变及各组死亡率.结果:休克组肝组织TNF-αmRNA表达在复苏后6h内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但其肠组织TNF-αmRNA表达高峰出现于复苏后2h.休克组肠和肝组织各时点TNF-α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IR2组肠和肝TNF-α mRNA表达均比休克组降低,其发生轻度以上病理损伤的大鼠比例要小于休克组及IR1组(P均<0.01).结论:2.5%葡萄糖腹透液腹腔复苏可降低失血性休克死亡率、改善肠和肝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mRNA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邓哲;方道奎;王卫东;赵中江;冯永文;刘德红;王雪梅;孙冀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加强医院药剂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随着当前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升,人们对医院药剂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逐渐升高.本文作者就当前医院药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各个环节过程中存在的弱点进行研究,提出在进行药剂管理的过程中医院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从根本上实现改善医院科室对药剂的控制效果.

    作者:高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后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率及持续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对母乳喂养率及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后早吸吮、按需哺乳等喂养指导,对照组无特殊指导,随访2年,比较母乳喂养率和喂养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81%,喂养持续时间(13.63±3.10)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护理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延长喂养时间有重要作用,临床应大力提倡.

    作者:饶小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