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目的:探讨不同钙浓度透析液(1.25 mmol/L和1.5 mmol/L)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钙浓度1.25mmol/L (DCa l.25)、1.5 mmol/L(DCa l.5)透析液连续血液透析3个月,期间保持患者摄入钙磷量稳定、透析方案以及其余治疗方法、药量等均不改变.对比患者实验前后血钙、血磷和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值变化情况.结果:使用钙浓度1.25 mmol/L透析液透析3个月后患者血钙和钙磷乘积水平明显降低(P<0.05),甲状旁腺激素显著升高(P<0.05);同样条件下使用钙浓度1.5 mmol/L透析液患者,透析3个月后血钙和钙磷乘积无明显变化,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甲状旁腺激素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透析前血钙正常或轻度异常患者,使用DCa 1.5透析液疗效相对较好;对透析前血钙较高患者,短期使用DCa 1.25透析液疗效较好.
作者:孙秀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及功能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评定(ROM)以及综合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OM均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郑根贤;周忠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模式对高危儿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来院就诊的高危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采用常规儿童保健指导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干预;用早期综合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早期综合干预前后新生婴儿行为评定(NBNA)评分和Gesell量表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高危儿的临床预后.
作者:代惠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接受治疗的肺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行培美曲塞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3.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率为3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晚期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维持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早发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2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16例早发型(年龄低于45岁)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早发型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6例普通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对照(普通组,年龄高于4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特征与病理类型.结果:①早发组与普通组在贫血方面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早发组贫血情况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附件累及、宫颈累及、与腹水细胞学检查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发组G1分化所占比重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在病理分期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子宫内膜癌的产生与患者月经生育史、年龄有着较大关联,未绝经的患者分期早,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心理健康咨询在截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健康咨询.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健康状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与护理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截瘫患者护理中采用心理健康咨询,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双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从当前我国开展艾滋病(AIDS)防控工作的具体情况看,虽然近几年我国的AIDS治疗及预防技术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尚未建立控制AIDS扩散的有效防控机制.为了改变这一情况,笔者从创建疾病报告、建立监督站点、开展疾病调研三个方面提出了运用现场流行病监控模式开展AIDS防控工作的方法.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增加疾病防控人员对AIDS控制工作的认识.
作者:梁春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切除联合辨证施治治疗66例喉癌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来院就诊的喉癌患者中选取66例,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变部位来确定手术方式,并观察每位患者手术疗效.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7d为1个疗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用口进食,喉部分切除患者的发音都得以恢复正常.其中有53例是施行喉部分切除术,占所有患者的80.30%,喉部分切除术拔管的有56例,占全部病例的84.85%.Ⅲ期和Ⅳ期患者,喉部分切除的有29例,占全部病例的43.94%,所有喉癌患者1年生存率为93%,3年生存率为86.7%,5年生存率为67.7%.Ⅲ期和Ⅳ期患者,实施喉部分切除和全喉切除手术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患者选择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中医辨证施治能够保留喉部的全功能,可以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段金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整体护理进行临床干预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失血性休克患者86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3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进行临床干预,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总有效率(100.0%)以及护理满意度(97.67%)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1.40%,79.07%),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科学、理想、有效、安全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郭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探讨肠道微生态制剂与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将72例IB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单用匹维溴铵治疗,治疗组35例,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能有效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建军;朱晓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薇乔网肝包裹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43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薇乔网肝包裹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者中,治愈40例,占93.02%,死亡3例,占6.98%.结论: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薇乔网肝包裹术治疗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胡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4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常规抗菌药物基础上,观察组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而对照组利用传统吸痰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短体温、症状、住院和血常规恢复时间.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对重症肺部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大大缩短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肺部感染并发症的治愈率.
作者:袁宝斌;王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氨溴索治疗老年性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取样分析本院收治的98例老年性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实施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氨溴索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死亡率、并发症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性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时,采用氨溴索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曾昭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阿达帕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2年4月-2014年4月来诊治的痤疮患者126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阿达帕治疗,并采取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过氧化苯酰乳膏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采用多中心、双盲及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对两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阿达帕治疗寻常痤疮患者,并加强治疗中的心理护理,不仅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还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瑾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危重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护理与健康指导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作者就此结合临床工作体会做一简要探讨.1 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①心前区疼痛:大部分患者出现压榨性、烧灼样疼痛症状,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减轻.
作者:孙姣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超低出生体重患儿(ELBWI)的临床护理体会,探讨护理质量对ELBWI存活率以及存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ELBWI的临床护理资料,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ELBWI护理工作中.结果:25例ECBWI,其中15例住院平均50 d,病情稳定出院;住院≤3d者10例,死亡3例,7例因病情危重、预后差、经济负担等原因放弃治疗.结论:高质量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提高ELBWI的存活率.
作者:郑秀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急性眩晕病例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筛选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A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静滴,B组:山莨菪碱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静滴,C组阿魏酸钠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静滴.连续治疗3~5d,分析比较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7.5%,B组为65.0%,C组为47.5%,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A组银杏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小,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兰迅;贾道全;钟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感染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门诊所收治腹泻患儿278例,采集全部患儿粪便标本,进行相关病原微生物检测.比较致病菌感染率及病毒感染率,以及分析其季节变化特点.结果: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278例腹泻患儿共检出148例病原微生物,总检出率为53.2%.所检出病原微生物中,共发现致病菌40例(14.4%),病毒108例(3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病菌所致腹泻全年均可发生,伴随着气候转暖,婴幼儿急性腹泻发病率呈正相关比例上升,其中以夏季为婴幼儿腹泻致病菌感染高峰期,与其他季节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毒感染高峰期为冬季,随着气温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多发于冬季;致病菌感染与环境卫生、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多发于夏秋季,可根据季节变化特点实施相关防治措施,降低婴幼儿腹泻发病率.
作者:吴鹰军;何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创伤性迟发性脑出血(DPTH)的相关高危因素,总结其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例脑出血患者,患者可分为DPTH组与非DPTH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等.结果 DPTH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其发生率高于非DPTH组(P<0.05);DPTH组患者出血量高于非DPTH组(P<0.05).两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高血脂发生率以及出血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TH组共有患者24例,经手术治疗后均得到好转,无患者死亡.结论 高血压与出血量与DPTH的发生有关,而临床进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景周;姚运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变化在子痫前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96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57例,轻度子痫前期39例,同时随即选取正常妊娠孕妇30例作为对照.收集所有孕妇的基本资料,每组均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统计分析各组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PLT、PCT在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正常妊娠组依次升高;而PDW、MPV则依次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于子痫前期患者的判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贾心媛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