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

范少地;钟桂午;许建中

关键词:超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优缺点,为l临床处理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提供参考.方法:对80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了前瞻性随机性的控制研究,12例因伴有癌症,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剔除研究,不列入研究对象,66例患者得到观察,其中39例采用一期手术DHS(Dynamic Hip Screw)内固定,术后患肢置CPM机早期功能锻炼.27例行胫骨结节牵引治疗.结果:66例患者均得以随访,随访时间3年,手术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非手术组(P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探讨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使人们达到佳的健康状态,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

    作者:吕翠萍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心脏瓣膜术中FDP氧合血停搏液心肌保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外源性1.6-二磷酸果糖(1,6-fructose diphosphate,FDP)用于心脏停搏液,对心脏直视术心肌缺血期间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术252例患者,随机分成st.ThomasII号停搏液组(对照组)及FDP氧合血停搏液组(实验组).观察两组不同停搏液灌注后患者心肌酶CPK-MB的动态变化,术中心脏停搏情况,术后心脏复苏及血液动力学状况.结果:FDP氧合血停搏液组血清CPK、MDA水平用量低于对照组.FDP加入停搏液能显著降低MDA含量,心脏超微结构保存较好.术中心脏诱导停搏时间短,术后心脏复苏好,血液动力学稳定.结论:外源性FDP用于心脏停搏液,有明显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王伟宪;万明明;方福珍;金峰;陈涛;王晓莉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动物咬伤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例

    1 病例报告例l,患儿,男,6岁,不慎被猫抓伤臂部而就诊.T38.9℃,实验室检查:WBCl5.7×l09/L,N0.87,L0.13,诊断为败血症.取伤部脓液及静脉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青霉素、先锋霉素V治疗,体温恢复正常,伤口愈合而出现.

    作者:孟庆松;李玉荣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阻止其癌变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乙型肝炎及阻断慢性乙肝癌变.方法:随机抽出原发性肝癌患者211例,进行HBV.M检测,并采用拉米夫定(3T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82例.结果:2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sAg(+)、抗HBc(+)、抗HBe(+)196例(92.89%),HBV-DNA(+)108例(51.18%).82例慢性乙肝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阴转率达81.71%,HBeAg(+)阴转率30.550%.结论:慢性乙肝患者HBsAg(+)、抗一HBe(+)、HBV-DNA(+)与肝癌相关:拉米夫定能抑制HBV的复制.

    作者:周毅;毛季琨;李宏燕;谢仁华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雾化吸入肝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机理及护理体会

    重症肺炎是儿科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等并发症造成患儿的死亡.我们在平时的治疗中不断摸索和创新,并对死后的患儿进行尸检发现:重症肺炎患儿的肺泡隔毛细血管内有微血栓存在.

    作者:刘建花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托吡酯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52例临床观察

    目的:为了探讨托吡酯添加及单一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于符合下列标准的患儿予以托吡酯治疗:①起病年龄在婴幼儿至青少年:②临床有不典型失神、强直一痉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全身强直一阵挛等多种发作;③脑电图示慢(0.5-2.5Hz)的棘慢波、多棘慢波发放明确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④经规范治疗不能控制或新诊断的患儿.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35例经多种抗癫痫药物不能控制而予以添加托吡酯治疗;17例为新诊断病例予以托吡酯单一治疗.52例患儿年龄3个月-15岁(平均5.2岁),予以添加或单一托吡酯治疗的有效剂量范围为6.2--+2.1mg/kg.d(2-15mg/kg.d).治疗随访3-15个月(平均6个月),发作减少≥50%为39例(75%),发作完全控制为2l例(40.4%),其中17例患儿托吡酯单药治疗,发作减少≥50%为13例(76.5%),发作完全控制为8例(47.1%):发作类型中强直痉挛发作、不典型失神、失张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减少≥50%分别为71.2%、63.6%、50%;发作完全控制分别为40.4%、39.4%、50%:在托吡酯添加治疗组中,原有的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托吡酯治疗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有嗜睡(11/52)、纳差(9/52)、言语不清(3/52)、言语迟钝(5/52)、少汗(4/52)、共济失调(1/52),3例因胃纳差伴体重下降而停药.结论:托吡酯作为添加或单药治疗小儿Lennox-Gastaut综合征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艺;孙道开;陈天兰;邱鹏玲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咯血22例观察

    酚妥拉明治疗咯血在国内外均有报道,但报告疗效不一,近2年来我们用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2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共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22-75岁,平均45.4岁.

    作者:顾勇;奚剑辉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干扰素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探索

    目前世界上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公认首选α干扰素,它能抑制HBV复制,促使HBeAg血清转换和HBVDNA及HCVRNA阴转,血清ALT复常,以及改善肝脏组织学病变,减少和防止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1].

    作者:陈晓英;陈建华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β一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有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它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具有抗菌作用强,毒性小的特点,是临床上用得广泛的一类抗生素;近10年来,许多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断涌现,临床应用后引起凝血功能异常或出血的报道亦日益增多,某些新的头孢菌素在这方面尤为突出[1].

    作者:杨舒;高辉;李海燕;刘云芳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1 β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1 β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中TNF-a和IL-1 β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期、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清TNF-a和IL-1 β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作者:叶心国;李承晏;毛善平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宣教

    随着生活的不断提高,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的病人越来越多且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势在必行.2001年我们对住院治疗的26例心肌梗死病人进行了答疑式心理护理及宣教,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靖;郭秀珍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巡回护士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护理

    我院自2000年7月以来,开展电视腹腔镜手术116例,其中,30例在硬膜外下行腹腔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现将护理做法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中,年龄24-56岁,手术方式均为LAVH,麻醉方法均为硬膜外连续麻醉,手术时间为2-3h.

    作者:姜志美;杨丽琴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益神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月经调节机制失常而导致的综合征.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肥胖患者常因月经不调、闭经、捧卵功能障碍而造成不孕.而现代医学对此病的治疗颇感棘手.

    作者:孙辉;张蔚莉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的护理与对策

    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发生时,如何做好救治中的护理工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人员应当重视的课题.本文收集近5年49例中毒病例,针对护理中的要点,采取了相应对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霞;赵鹃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余肺切除术治疗肺癌105例分析

    目的:对余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适应证、外科操作、并发症和术后生存率等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了上海市胸科医院1973年6月2001年1月,因肺癌进行余肺切除术的105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88例,女17例.年龄24 73岁;原发性肺癌术后复发93例,转移性肺癌术后复发5例,第二原发性肺癌3例,肺结核术后余肺新生肺癌病灶4例;首次手术与余肿切除术间隔5个月至12年零10个月不等;手术技术:心包内处理血管和先离断主支气管后处理血管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和彻底,尽量行胸膜内分离以减少出血,用心包、胸膜或肋间肌等活组织包盖支气管残端预防支气管并发症.结果:术后30大内死亡:6人(5.7%),术后发生低血压或休克29人(27.6%),再剖胸止血5人(4.8%),血胸4人(3.8%),并发支气管胸膜瘘6人(5.7%),单纯脓胸2人(1.9%),结核性脓胸1人(O.95%):随访时间2个月一18年,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6%、30.2%、25.4%和16.7%;肺癌复发与细胞类型无明确关系,术后生存时间与再次手术时疾病的TNM分期有关,术后生存与再次手术时肿瘤能否彻底切除有着明显的关系.结论:对余肺切除术治疗肺癌应取积极慎重的态度.指征恰当,则疗效满意.肺癌术后复发多与首次手术不彻底有关,而与肺癌细胞类型和术后辅助治疗关系不大.因此凡心肺功能允许,肺癌手术切忌作姑息性切除.术前估计不能彻底切除并有大块肿瘤残留可能者应避免手术.

    作者:施建新;高成新;周允中;孙德魁;黄偶麟;吴松昌;吴怀申;陈文虎;蓝之源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量化考核二次分配指导方案实施体会

    我院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引入企业经营机制,自2001年以来,进一步完善了目标管理责任制方案.实行量化考核,科室推行二次分配指导方案,以科室为单位参与院内公平有序的竞争,以工作数量和质量来标定科室和每个同志的工作业绩,建立奖惩机制和质量监督保证体系.

    作者:高洪兰;何秀桂;刘爱青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口服小儿退热镇静剂可引起婴幼儿腹泻

    小儿退热镇静剂是一种退热、镇静药,药效比较温和,副作用小,临床上常用于婴幼儿发热时降温.效果很好,但是,我们也发现个别服药后患儿出现腹泻,为此,我们对26例服用小儿退热镇静剂的患儿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瑛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切口延期愈合10例分析

    1997年12月-2001年10月,我院采用湿润烧伤膏加红外线照射治疗术后切口延期愈合10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腹部切口7例,会阴切口3例,疗程16-36天,并发术后感染8例,感染切口内有不吸收线结6例,其中1例达腹膜.创面大者5.6×3.Ocm2,小者1.5×0.8cm2.均经局部换药,应用抗生素等治疗创面愈合缓慢而改用本法治疗.

    作者:李红;宋晓花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使用高压注射的体会

    我院从1998年至今使用高压注射器于CT增强扫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高压注射器特点①注射压力大.②注射药物速度快且稳定,自动控制.③保证给药途径持续通畅.④增强效果好.

    作者:杨春玲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健康成人交感皮肤反应的多导联记录研究

    目的:测定健康成人四肢交感皮肤反应(SSR)的正常值.方法:共检测健康成人25例,分别经皮电刺激左右腕部正中神经,采用表面电极上下肢4导联同时记录,刺激强度≥16mA,波分析时间los,滤波范围0.2Hz-0.5Hz.温度保持在24℃,诱发方式为不规则刺激,实验过程在15min内完成.结果:刺激右侧肢体,上肢的SSR平均波幅为4.4±1.4mV,平均绝对潜伏期为1.34±0.08s;下肢的平均波幅为1.6±1.lmV,平均绝对潜伏期为1.82±0.26s.刺激左侧肢体,上肢的SSR平均波幅为4.4±1.3mV,平均绝对潜伏期为1.34±0.05s:下肢的平均波幅为1.7±1.0mV,平均绝对潜伏期为1.81±0.25s.上肢的平均波幅较下肢高(P

    作者:贺斌;赵忠新;邵福源;吴维华;董淑桢 刊期: 2002年第23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