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肺灌洗治疗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患者的护理

李晓琳

关键词: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 全肺灌洗, 护理
摘要:总结19例全肺灌洗治疗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注重做好各种管路疏通的准备;术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确定双腔导管插管到位.使双肺完全分隔,防止灌洗液漏入通气侧肺,灌洗液温度由恒温箱控制在37℃.准确记录灌入及引流量.密切观察通气侧肺的情况;术后严密观察,防止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11例为单侧全肺灌洗.8例为非同期双侧全肺灌洗,一侧肺灌洗后3~5 d再行另一侧肺灌洗,共灌洗29侧次.本组患者全肺灌洗后病情好转,灌洗后各项指标PaO2、PaCO2、SaO2值较灌洗前明显好转.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管理者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自测健康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广州地区医院护理管理者的压力状况、应对方式.进一步探讨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 应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广州地区7家三级甲等医院150名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护理管理者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以及自测健康状况,并研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50名护理管理者工作压力总分为(77.47±10.46)分;主要压力维度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压力,主要的压力源为工作量太大;上班时的书面工作太多;非护理性工作太多;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很低;工资太低.工作压力与自测健康呈负相关性(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测健康呈正相关性(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测健康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压力源以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为主.护理管理者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自测健康呈相关性.

    作者:廖黎;李亚洁;徐慧颖;高云;张琳;赵喜兰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健康管理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及统计分析

    问卷是健康管理研究过程中用于采集被调查者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故问卷设计的合理性是影响调查结果客观性的关键因素.笔者从问卷的结构、内容及统计分析3个方面入手,以健康危险因素及健康评估作为内容设置的重点,以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结合科学的数据管理及统计学方法论述问卷的合理设计,以理清问卷设计的思路.

    作者:李文源;张丽;许军;俞守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甲状舌骨囊肿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患儿的救护

    总结4例行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患儿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的抢救及护理体会.对2例术后5~28 h切口内出血引起呼吸困难、烦躁、牙关紧闭、全身发绀等窒息症状,并伴有颈部肿胀.切口渗出鲜血的患儿,予床边拆除切口缝线,敞开伤口,去除血块,吸痰,给氧处理;1例颈部紧压感、切口有大量渗血、呼吸费力、气急烦躁、心率加速患儿,立即采取头低侧卧位,用吸痰器吸出淤血,给氧处理;1例出血严重的患儿紧急行气管切开,急送手术室彻底止血;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做好吞咽疼痛护理及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做好心理护理.4例患儿经及时抢救与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作者:许晓娜;刘晓燕;郑双利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及主要危险因素,加强护理,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对2001年1月-2008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9 324例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医院感染率、主要的感染部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等.结果 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4.88%,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47.0%.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侵入性操作、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485、2.854、2.341,p<0.05).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加强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是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作者:楚阳;吴俊;林真珠;刘映辉;陈永梅;邹运芬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全肺灌洗治疗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患者的护理

    总结19例全肺灌洗治疗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注重做好各种管路疏通的准备;术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确定双腔导管插管到位.使双肺完全分隔,防止灌洗液漏入通气侧肺,灌洗液温度由恒温箱控制在37℃.准确记录灌入及引流量.密切观察通气侧肺的情况;术后严密观察,防止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11例为单侧全肺灌洗.8例为非同期双侧全肺灌洗,一侧肺灌洗后3~5 d再行另一侧肺灌洗,共灌洗29侧次.本组患者全肺灌洗后病情好转,灌洗后各项指标PaO2、PaCO2、SaO2值较灌洗前明显好转.

    作者:李晓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带教策略现状调查

    目的 通过对低年资护士问卷调查,了解目前低年资护士对临床应急能力带教策略的满意度、兴趣及要求.并据此改进带教策略.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129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医院应急能力教学策略和带教老师应急能力带教的总体满意度,对现有6种应急能力带教方案的兴趣度.认为佳的应急能力教学方案.对医院在应急能力教学方面的总体感觉,从带教老师应急能力、应急能力讲解示范、应急带教安排内容、科室重视应急带教程度4个方面进行评价;对带教老师应急能力带教的总体感觉,按应急理论和实践示范指导内容多少,是否结合多种教学方案教学和考核,带教经验是否丰富来评价.结果 129名低年资护士中对医院教学策略不满意3名(2.3%),一般72名(55.8%).较满意36名(27.9%),很满意18名(14.0%).对带教老师应急能力带教不满意12名(9.3%).一般76名(58.9%),满意41名(31.8%).指导参与抢救是现有教学方案中低年资护士感兴趣的,其次是情景模拟训练和教学查房.低年资护士不感兴趣的教学方案是模拟考核.低年资护士认为案例分析是对应急能力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有帮助的带教方案.结论 低年资护士对临床应急能力带教策略满意度一般,需根据低年资护士兴趣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带教策略.

    作者:郑亚男;金向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膀胱热敷联合导尿管加温在男性患者导尿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一种更加经济、便捷、实用的留置导尿管方法.减少患者的疼痛不适感,提高1次性置管成功率.方法 将外科术前需要留置导尿的98例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留置导尿方法,观察组采用为患者膀胱区热敷、导尿管温水加热后再留置导尿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留置导尿时疼痛程度和1次置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留置导尿时,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较轻;1次留置成功率分别为96%、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采用温化导尿法留置导尿,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高1次置管成功率.

    作者:宋君;方振红;俞继芳;卫庆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胃肠喂养新生儿呕吐及误吸的预防护理

    利用循证思维.查阅相关文献借鉴新生儿呕吐和误吸的护理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00例胃肠喂养新生儿进行呕吐和误吸的预防护理.根据患儿的吸吮及吞咽功能,分别给予经口喂养或管饲喂养,经口喂养者,采取正确的喂哺姿势,采用间歇重力管饲法者.奶液滴注速度15~30 ml/h,奶液温度37~40℃;采用持续输注法者.输液速度1~5 ml/h;同时给予管饲患儿非营养性吸吮,促进胃排空;卧床喂养患儿予抬高床头30~40℃,取头偏向一侧的仰卧位或右侧卧位,喂养后保持床头抬高30~60min.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呕吐的发生频率明显降低.无吸入性肺炎发生.

    作者:张芙蓉;赵宝春;张淑丽;王青;张海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分析62例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相关因素有:严重感染,血压、血糖控制不良,使用肾损害药物.教育患者在感染早期应积极治疗,切勿一拖再拖.或自行使用药物;向患者提供肾性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知识,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控制水钠摄入,以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避免使用肾损害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时强调个体化,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必须使用造影剂时应注意充分水化,并在使用过程中严密监测肾功能变化;积极控制血糖及避免各种应激状态对肾脏的损害.提出加强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管理和宣教对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怡;郑淑瑛;胡瑜;周建平;赵艳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化疗呕吐患者磁疗的护理

    总结化疗呕吐患者磁疗的护理.认为磁疗前做好相关知识宣教,磁疗时保持环境舒适,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对恐惧、疲乏、疼痛、心慌等不良反应进行精心的护理,是顺利完成磁疗的保证.本组70例患者急性呕吐缓解有效率86%,迟发性呕吐缓解有效率90%.磁疗中恐惧10例.疲乏7例,疼痛4例,心慌2例,经过治疗缓解.均按原计划完成磁疗.

    作者:林小琴;胡巧云;吴慧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经肘上留置PICC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7月经临床评估需行PICC但血管条件差的患者42例,于肘横线以上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 42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成功率100%.平均穿刺1.3次,其中1次穿刺成功26例,2次穿刺成10例,3次穿刺成功6例.穿刺时间(30±20)min.穿刺并发症:青紫3例.血肿1例.穿刺的血管:贵要静脉31例.头静脉9例.肱静脉2例.结论 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郭敏;李静;余晋涛;黎月英;陈雪梅;卢惠民;欧阳惠燕;冯锦珊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黄体酮Z径路肌内注射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黄体酮采用Z径路肌内注射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先兆流产需使用黄体酮肌内注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肌内注射法;改良组采用Z径路肌内注射法,于注射前以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使待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朝同一方向侧移(皮肤侧移1~2 cm左右),然后以左手拇指朝同一方向绷紧固定局部皮肤,维持到拔针后.迅速松开左手,此时侧移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位置还原,原先垂直的针刺通道随即变成Z型.观察两组患者7 d内药(血)液渗出及皮下硬结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组药(血)液渗出及皮下硬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Z径路肌内注射法在黄体酮治疗中能有效减少黄体酮外渗及局部硬结形成.保证黄体酮剂量的准确,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何雅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1例五水头孢唑林钠静脉滴注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五水头孢唑林钠为第1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抗菌谱广.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较强,对葡萄球菌的β-内酰胺酶耐药菌株作用较弱.

    作者:杨洪杰;许继芹;贾秋敏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并发严重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并发严重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依据.2005年2月-2008年12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2245例,其中并发严重出血45例,其中腹股沟和下肢巨大血肿13例(29%).消化道出血9例(20%),腹膜后血肿6例(14%),心包腔内出血5例(11%),局部血肿伴假性动脉瘤形成5例(11%),颅内出血4例(9%),咯血1例(2%)、腹壁血肿1例(2%)、锁骨下静脉穿刺致纵隔血肿1例(2%).统计出血部位的临床特点,寻找护理观察的关键点,如对于腹股沟和下肢巨大血肿,出血原因为股动脉穿刺点血液渗漏;并发消化道出血者多为高龄患者.或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等.认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应做好术前干预,预防术后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针对不同部位严重出血的特点,有针对性实施干预,及早发现出血征兆.

    作者:李冰;邢攸红;蔡宇;杨红梅;杨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一件式造口袋用于大便失禁患者保护肛周皮肤的效果观察

    肛周皮肤损害是大便失禁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大便随时排出,肛周皮肤受到大便浸渍,易出现明显糜烂、溃疡甚至脓肿,极易形成压疮.这些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护理难度.随着新型材料造口袋的出现,造口袋在非手术领域如大便失禁、尿失禁护理中亦逐渐得到应用.我科将一件式造口袋用于大便失禁患者,以保护肛周皮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雷伶俐;文燕舞;徐雪平;钟巧弟;马明慧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健康人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某医疗单位596名身体健康的医务人员糖尿病普查OGTT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性别、试验前休息状况、禁食时间、服葡萄糖水溶量、服糖水速度等不同的受试者OGTT不同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78名受试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同一受试者可出现多项不良反应,共计发生253人次,以恶心为常见,占24.5%(62/253).口服葡萄糖水容量<200ml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7%,高于200~300 ml组(28.5%)和>300 ml组(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糖水时间<3min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7.2%.显著高于3~5min组(P<0.01).结论 OGTT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服糖水速度有关.服糖水时间<3 min者.OCTT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进行OGTT时,服糖水容量应在200~300ml,并在3~5 min内服完,有助于减少OGTT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惠珍;王晓敏;孟作龙;张荣;周颖;赵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鼻腔填塞病人不适耐受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鼻腔填塞病人不适耐受性的影响,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方法 将100例局麻下行鼻内窥镜手术、双侧鼻腔填塞的病人,按单、双手术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病人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预防护理、系统的呼吸功能训练、术后干预性氧气雾化吸入.结果 观察组术后头痛、头昏、咽干痛等不适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提高鼻腔填塞病人对不适症状的耐受性.

    作者:罗先娣;杨满秀;梁春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113例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护理

    总结了113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护理体会.术前做好疼痛宣教,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认识水平和控制疼痛的能力,术前加强腹式呼吸锻炼,减小胸部活动的幅度,减轻胸部的剧烈疼痛;术后加强硬膜外镇痛泵的管理,保证镇痛有效;关注局部皮肤的完整性,减少皮肤破损导致的疼痛;术后严格按规范使用多瑞吉贴剂减轻疼痛;合理选择有效咳嗽和护理相关操作的时机、指导家属正确按压患者伤口、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以减轻疼痛.本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评分为3.08分),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有效咳嗽、深呼吸和康复功能锻炼,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慧娟;黄珍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留置引流管妇科患者病员裤的改进与应用

    由于妇科患者的特殊性,几乎所有的患者术前或术后均需留置导尿管或阴道引流管.患者往往在留置了导尿管或阴道引流管后传统的病员裤不能穿到腰部或会阴部以上,以致于患者术后衣裤不平整,增加了不适感且容易压伤下肢皮肤;患者臀部至大腿上部外露容易受凉增加感冒机会;患者因害怕翻身臀部外露而影响床上活动;患者由于无法将衣裤穿平整而影响下床活动,影响术后康复;由于患者的隐私不能得到保护,特别是在夏季天气炎热,患者在不需要盖被的情况下需要以被套或大单来掩饰患者的会阴部,给患者造成诸多不便.

    作者:毛小敏;王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应用视听教材改善学龄期儿童牙科畏惧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视听教材应用于口腔科门诊有牙科畏惧症的牙体牙髓病患儿的效果.方法 对口腔科门诊牙体牙髓病患儿采用改良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评分进行评测,筛选出有牙科畏惧症状患儿128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观看视听教材后进行牙科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口头宣教和牙科治疗.比较两组的畏惧程度和畏惧分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牙科畏惧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中畏惧分值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应用视听教材进行指导,可降低学龄期儿童牙科畏惧症的程度,利于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单华桂;金艾黎;罗军;周岚;朱海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