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立琼
设计意图: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戏剧,通过光与影生动地表现出各种人物动画形象,深受男女老幼喜爱.此活动是采用了古老皮彩戏的简单的表演方法.通过认识皮影戏制作过程、原理、材料等,学习皮影戏的操作,让幼儿表演皮影戏,加深幼儿对陕西民间艺术皮影戏的喜爱之情.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作者:陶冬芸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设计这节课时,主要是根据本班幼儿的绘画基础、能力及兴趣来设想的.在平时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喜欢各种形式的绘画活动,绘画基本功较好,对绘画的兴趣很浓厚,尤其是听音乐绘画活动、想像画活动方面发挥较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将自己感受到的音乐中的情景展示在作品中.
作者:彭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天安门广场的国庆大阅兵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军战士一身戎装,威武的方步、整齐的列队以及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等都具有很强的造型美,给我们很大的震撼.抓住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引发孩子们创作的愿望是此次活动的意图.
作者:李静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春天到了,我们开展了《认识春天》主题活动,我们园的花园里、操场里绿茸茸的小草新新露出了头.孩子们喜欢在花园的草地上游玩、嬉戏,但是对小草的特征并不太了解,有的孩子还喜欢拔草.因此想通过组织这样一次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有意识的去观察、发现、了解草的一些特征以及小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从而懂得要爱护小草.
作者:桑吉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对数的概念的获得需要运用大量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来完成.他们特别的喜欢小动物,会把小动物当成自己的朋友.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以可爱生动的小瓢虫为载体,通过瓢虫飞、瓢虫找妈妈、瓢虫捉虫子等一系列的情景游戏让幼儿手口一致点数三以内的数,尝试根据数量匹配实物,让幼儿在玩中学,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优化的结合.
作者:刘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超市是孩子们和父母经常去的地方,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他们常常会问:这些好东西是怎么运来的?……而车是幼儿喜欢玩的玩具.他们往往会手拉着东西如:小车或纸鞋等,在活动场地上跑.跑累了就三五成群地商量,用车运送什么物品,怎样运得快等.为此我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的汽车、火车、飞机设计了此次活动.
作者:蒋文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团结协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和社会能力.如今独生子女受各种因素影响,身上往往缺少与人协作的意识和精神.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尤为重要.本次活动,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了解到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本领才会更大:其次幼儿在部队大院,以他们熟悉的解放军形象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置幼儿于特定的环境中,让他们学会团结协作.整个活动通过游戏、讨论、再游戏、总结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团结协作、讨论团结协作、学会团结协作.
作者:张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一天,儿子回家后让我帮他在网上查找一个有关死海的资料,我就在网上下载了一段视频,主要是介绍死海不死的原因,而且非常的完整,看完了视频,我突然想到,能不能设计一节科学活动,让幼儿园的孩子们也来了解有趣的大千世界呢?所以我就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沉浮,并通过做鸡蛋浮起来的实验,引导幼儿直观地了解死海不死的原理,开拓幼儿的视野,让幼儿在探索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
作者:杨平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藏戏演出佩戴面具具有藏民族特色,它与京剧、川剧等面具风格迥异.我园教师根据所处藏族地区的特点,结合幼儿喜爱面具的兴趣点,设计了本次艺术领域的活动——藏族面具.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初步感受藏族面具的特点,了解藏族文化的悠久和神秘.我们用制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活动,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老师在支持、鼓励幼儿用粘贴、剪、穿等技能大胆设计制作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艺术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作者:司立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幼儿到中班以后,交往的圈子也越来越大了,他们渴望和更多的朋友在一起,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幼儿与同伴交往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他人,从而为健康的个性的形成奠定基础,这是很有必要的.结合中班社会领域教育目标要求开展此活动,通过故事鼓励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初步体验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并且知道好朋友要互相帮助,激发幼儿与同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
作者:耿俊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汉语运用的典范.让幼儿学习古诗词是传承传统文化、增进对语言文化了解和认识的重要方式.古诗《小池》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适合幼儿学习.本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古诗的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幼儿,易于幼儿理解.同时结合朗诵、动作表演等多种形式,使幼儿充分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获得美的享受,进而激发幼儿对古诗词、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作者:石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本地孩子居多,受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幼儿有兰州方言,存在n、l不分的现象.在研究中发现绕口令对纠正幼儿的发音有很大的帮助,可大程度提高幼儿发音的准确性和思维的敏捷性.因此选择了重点练习、区分n和l的绕口令—《小南和小兰》,对幼儿发音情况给予纠正和练习,以此来提高幼儿普通话学习和运用的能力.
作者:张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在一次用三原色涂色的美术活动中,部分幼儿发现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后还可以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看到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使产生了本活动.运用实验、观察、操作等方法,让幼儿自己去感知,去发现颜色的变化.
作者:韩雅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在玩抛球体育游戏的时候,孩子们经常会控制不住手抛球时的力量,而碰到小朋友,幼儿因里的废旧小毛巾,常常没什么用处,于是我就想可不可以用毛巾做小球呢?这样的小球碰到孩子身上也不会疼,于是就叫来几个小朋友试看做了一做,没想到孩子们的兴趣特别浓,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个活动.
作者:张新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通过考察被污染的河水、寻找污染源、了解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来源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实验、看录相,让幼儿了解脏水变清的方法,培养幼儿实践能力,通过故事进一步了解水与人、环境的关系,以及帮助幼儿认识由于人类不良行为导致了水污染,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培养幼儿从自身做起,养成交好的保护水资源行为.
作者:朱明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空气,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我们人类、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的保障,它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是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空气及我们生存的环境在不同程度及不同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污染.为了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动物、植物都离不开空气的重要性,因此我设计了本活动,主要是通过让幼儿了解有关空气污染源的录像片,帮助幼儿获取一些有关空气与人类的知识,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作者:段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在幼儿大班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的书包不会整理,有的是家长代劳,有的自己整理却放得不条理.幼儿们马上要上小学了,为了让他们能自己整理书包而设计了这节课.
作者:赵艳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在实施我园园本主题活动时,有一个名为《生活中的规则》的活动.我在备课与实施中采用了设置场景和幼儿集体讨论的形式来实现活动的目标,教师只是适当的引导活动的进程.总体效果让我出乎意料.并有了把它改编加工成一个独立且丰富活动的欲望.经过反复思考,我设计并组织实施了这个题为《竞选市长》的社会活动.我觉得这个活动大的意义在于,整个活动将幼儿推到了活动的前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是积极自主地.
作者:李鸿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美丽的春天来到了,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美丽的景色吸引着每一个人,春游时户外的美景也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常常在班上相互计论着、诉说着.今天我的这节美术课首先用故事情节引出这一番美景,将孩子们带入美丽的花园中,其次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后让孩子们运用简单的线条将春天的花园展现在大家眼前.
作者:于丽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幼儿自然会跟着模仿,这样也就出现了教师唱一句,幼儿模仿一句,幼儿在机械的重复训练中表现出了很大的无奈,美感表现更无从谈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总是逃脱不了固有的教学模式,面对歌唱教学也很无奈.
作者:修利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