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莲;宋继焱;王翠玉
目的:评价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用带球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26例(28眼),术后随访8-12月。结果:26例恢复良好,无胬肉复发。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有助于角膜、结膜的重建,阻止新生血管的侵入,有效的抑制了胬肉的复发。
作者:崔艳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微波照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治疗时间,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和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17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综合有效率(治愈+显效)为87.50%,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58.33%,两种治疗方式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对于促进妇产科脂肪液化切口愈合,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作者:赵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转变管理模式;加强手术室全程化优质护理服务战略;手术室专一化优质护理服务战略;建立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开展,提高了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加强了手术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和手术医生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围手术期患者享受到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汪德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结合眼舒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218例(398眼)用DY型多功能眼病治疗仪及眼舒贴治疗,每次20分钟,每天一次,连用20天,以后减为每周2-3天,连续6个月以上。结果: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83.4%。结论: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是治疗青少年近视,特别是假性近视的有效手段。
作者:周亚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减少因留置针延长管内回血致堵管发生,保护静脉,避免反复穿刺。方法:输液完毕,将0.9%氯化钠溶液3~5ml缓慢推注,采用正压封管方法。在常规卡住安全夹的基础上同向靠近穿刺部位的延长管上多卡一个安全夹。将患儿手或足抬高15~20min。结果:减少了留置针延长管内回血的堵管发生。结论:在使用留置针输液结束后,正确封管的基础上多安放一个安全夹及指导抬高肢体的方法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从而因回血致堵管的机率明显降低。
作者:马丽;邓文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8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1次/d口服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1年肝功能持续复常率及乙肝病毒复制情况。结果:治疗组1年肝功能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能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并能改善肝功能,是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作者:林金秘;廖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308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外用在治疗稳定期面颈部及躯干部位中白癜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308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外用,对照组仅进行复方卡力孜然酊外用。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08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治疗稳定期面颈部及躯干部位白癜风效果好。
作者:朱明明;郑振雨;杨萌;翟慧娟(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08例急诊危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实施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结果:经过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急诊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时,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则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而使得治疗顺利进行,减少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苏阳;杜金梅;徐秀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把2011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使用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进行护理,并把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体温恢复天数、拆线天数、住院时间等具有一定优势,二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把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运用在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具有良好效果,可把此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内吗啡肽-1(EM-1)能产生与吗啡等效的镇痛作用,对急性痛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但对持久的慢性疼痛的作用尚不清楚。关节腔内注射单碘醋酸钠,可以诱发关节产生慢性疼痛。本研究的目的是要观察内吗啡肽-1对单碘醋酸钠引起骨关节炎模型及诱发疼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1-10-9摩尔内吗啡肽-1注射入膝关节,可显著地降低外周传入神经纤维放电的频率。这表明内吗啡肽-1可缓解关节炎性疼痛,治疗关节炎症状。
作者:李宗明(通讯作者);李秀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为快速、准确估算出成人胰岛素皮下注射深度,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胰岛素注射深度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男女各200例。测定每位患者的身高、体重,并计算出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用皮下脂肪测量卡尺由专人测量400例成人糖尿病患者常用胰岛素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厚度,通过皮下脂肪厚度的测量来确定不同部位胰岛素注射深度。结果:男女两组的皮肤脂肪厚度与体质量指数均存在直线相关。结论:成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深度与体重指数存在直线相关,根据身高、体重可以估算出其胰岛素皮下注射深度。
作者:苏美玲;陈素青;闫英;武明霞;王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收治的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对患者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50例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对骨折患者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便秘的几率分别为12.5%(10/80)、31.4%(22/7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骨折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地防止患者发生便秘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艳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未来医院管理的主流,培育优秀的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根本途径,可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终达到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因此,必须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作者:韦少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髙颈段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表现为后枕部头疼、颈部及肩背部疼痛,临床发病率低、常规头CT扫描不能发现出血、腰穿脑脊液为血性是颈段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因常无肢体功能障碍而不被患者及家属重视,以致不配合治疗,过早活动、用力排便、喷嚏、剧烈咳嗽、血压过高可以诱发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故能确认,合理护理对高颈段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振宏;王雪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Ⅲ期压疮患者据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常规护理加敷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压疮常规护理,治疗观察时间为2周。结果:实验组压疮愈合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云南白药治疗压疮能加速创面愈合速度,减少换药次数,缓解疼痛。
作者:温立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正在接受聚乙二醇α-2b治疗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加用心理护理在减少药物导致抑郁情绪产生方面的重要性。方法:将330例使用聚乙二醇α-2b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肝患者,随机分成心理护理组160例和对照组170例,心理护理组在药物治疗时开展系统性心理护理,而对照组单独使用药物抗病毒治疗。应用Zung抑郁量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开始0、1、2、4、8周时的SDS评分来评价两组患者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随后的各组 SDS 评测中,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并且随着治疗的深入,对照组有部分人员退出治疗,而心理护理组无人退出治疗。结论:系统性心理护理在减少聚乙二醇α-2b所导致抑郁症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作用,能较有效的帮助患者完成治疗。
作者:张有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肺内韦格肉芽肿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研究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内韦格肉芽肿16例,均行CT平扫及高分辨率CT(HRCT)扫描。结果:胸部CT主要表现为两肺内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灶3例,单发肺内结节2例,实变影2例,肺内磨玻璃样高密度影2例,肺内广泛网结节影2例,气胸2例,肺门淋巴结增大1例,两侧胸腔积液2例。可见多种肺内病变并存3例,肺内病变合并肺门淋巴结增大及两侧胸腔积液1例。结论:胸部CT扫描可显示部分肺内改变,HRCT扫描后可以显示病变内特异性改变,提高该病的检出率。但明确病变,仍需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作者:柳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满意”情况调查分析。方法: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调查表由我院自行设计,分别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前后,由11个病区的患者填写调查问卷。结果: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52.87±6.10)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后评分为(54.81±5.14)分,明显高于开展前,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前后,问卷中患者对接受的康复指导、护理干预及生活照顾等服务项目的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住院环境、换药及巡视间隔时间等内容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院大力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可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能够不断提高科室的综合护理水平,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阴道唾液酸酶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比色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2883例孕妇进行阴道唾液酸酶检测诊断BV,阴道唾液酸酶阳性诊断为BV,将BV阳性列为研究组,BV阴性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孕妇中BV检测率为22.5%,研究组的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率分别是33.3%,18.23%、12.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孕妇发生率11.85%,4.15%,3.04%。两者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阴道唾液酸酶检测在BV中的阳性率高,是引起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原因,应重视孕期检查时BV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孝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MCS+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在单采血小板技术程序中的损益因子,探讨机器预估采后血小板计数的真实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科室使用Haemonetics MCS+LDP C5.1数据有效样本60例,记录献血者特征:包括性别、体重、身高以估算总体血容量;过程参数:包括每循环处理血量、目标循环数、机器预估采后血小板计数、10分钟后献血者血小板计数等变量。分析采后献血者外周血小板计数情况。结果:单剂量组、双剂量组采集血小板量分别为(2.68±0.39)×101/L 、(5.56±0.46)×101/L 。单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221.64±18.27)×109/L ]显著高于采集后[(146.52±21.64)×109/L ](P<0.05);双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267.26±32.15)×109/L]亦显著高于采集后[(146.33±36.18)×109/L (P<0.05)。结论:所有机器预估采后数据与实际测得数据基本一致,且均高于100x109/L,符合GB 18467-2011。
作者:李晓帆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