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宏;王雪静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481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消毒隔离,做好口腔、皮肤、高热、心理及并发症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结果:本组出现手、足、口腔皮疹或疱疹296例,经对症治疗皮疹或疱疹均结痂消退,无感染发生;327例发热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并发脑炎6例,心肌炎2例,经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加强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何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创建等级医院激励护士发挥正效应的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开展创建等级医院后护士100名,对整个创建过程中对激励护士发挥正效应的方法进行思考。结果:通过创建等级医院的过程激励护士发挥正效应的主要方法为:增强创新、竞争、经营、服务、质量、公关、集体意识。结论:依据激励护士发挥正效应的方法进行具体实施,有效的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热情,对创建等级医院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杨萍芬;何澪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口服替吉奧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2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替吉奧每日80mg/m2口服,分两次在早晚饭后半小时用水吞服,d1-d14,21天为一周期。至少2个周期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32例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CR4例,PR10例,SD8例,PD10例,有效率43.7%,临床获益率68.8%。主要毒副反应为厌食、恶心、呕吐、皮肤色素沉着、白细胞减少等。结论:替吉奧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特别适合年龄较大、一般状态较差的患者。
作者:刘晓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指导该疾病的临床急救,了解该疾病的护理进展,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郝爱丽;张淑红;郑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拉西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拉西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贝那普利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32.0%,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显效率为30.0%,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无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拉西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与贝那普利相近,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坚持服用药物能够实现24小时血压稳定。
作者:陈月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拔牙术后伤口出血是临床上拔牙常见的并发症,是指术后在去除棉球后数小时,创口有明显出血,或术后3-5d 创口感染血凝块分解后发生的出血[1]。了解拔牙后伤口出血的原因对于拔牙后伤口出血的防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2012年我科收治因拔牙后不同程度的出血患者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大的岁,小的岁,磨牙例,前牙例。
作者:周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为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AMI患者中48例进行溶栓治疗,16例未溶栓治疗。分为再通组、未通组、未溶栓组,比较组间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再通组临床预后明显好于未通组,而未通组与未溶栓组比较,临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溶栓治疗是AMI的重要治疗方法。
作者:吴学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减轻病人在注射苄星青霉素时的疼痛。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在性病门诊治疗的200名梅毒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名,“干预组”在注射苄星青霉素时采用“心理干预”。然后进行两组对比。结果:“干预组”轻痛的28例、中痛的72例,“对照组”剧痛86例、中痛14例。结论:采用“心理干预”注射法的梅毒患者注射时疼痛明显改善。
作者:白宇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后的并发症,采取措施减少患者痛苦。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论: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后易发生多种常见并发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娜妞;马亚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初步调查在我国患病率约为0.26%[1],是一种与人白细胞相关抗原 B27分子(HLA-B27)相关的炎症性的脊柱及关节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早期表现为滑膜炎及韧带附着点的病变,后期由于软骨内骨化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近年的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OP)或骨量减少在AS中普遍存在,发生频率为50.92%[2-4],疾病早期可出现[5]。AS患者继发OP及其引起的骨折、驼背等严重后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然而 AS 继发 OP 有其自身的特点,缺乏合理的治疗往往会发展为关节破坏和畸形。因此对于AS骨代谢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门诊部一次性物品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一次性物品的大量使用,提高了患者的安全系数,但如何管理好日益增多的一次性物品,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所在的门诊部根据现有的条件及具体工作情况,逐步完善了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雪莲;苏丽;廖伟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效应。方法: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结果:实施集中管理后清洗质量得到了提高,人力、物力大化利用。管理效应:实施集中管理后清洗质量得到了提高,确保了医疗护理质量安全,健全了制度、操作流程,提升了专科护士的业务技术,增加了专科护士质量管理意识,使人力物力大化利并达到成本控制。
作者:程欣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提高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认识。方法:报告并分析我院诊治35例变应性鼻炎患儿,按相应对应处理及合并症处理,症状好转。结果:通过复习变应性鼻炎的病因、诊断标准、合并症及治疗原则,大多数变应性鼻炎患儿如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可以治愈,避免病情迁延慢性。
作者:李国辉;敖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癌的发病率增长较快,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发病率约为23/10万。乳癌多发于40~60岁的妇女,其中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为多见,男性少见。现将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浙江省浦江县中医院收治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闫莉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治疗,1次/日,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的71.67%(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赵英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我科置管及院外维护PICC管道的患者发生导管体外破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有效的维护导管的正常使用。方法:对我科487例 PICC 维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13例导管破损进行导管修复,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等各项护理干预措施。结果:487例导管维护患者共13例导管破损,发生率2.67%。12例修复后正常使用,1例因导管堵塞破损修复后无法再通拔管处理。修复后导管血培养无异常,患者无不适主诉。结论:对置管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置管的破损并发症的发生,对管道破损的患者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从而延长管道的寿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吉爱红;贾爱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并观察研究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9月入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一采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33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无效率4%;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无效率18%。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比单一采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有非常大的优势,在临床用药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范月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帕罗西汀对脑梗所致抑郁,激惹及焦虑症状疗效。方法:将36例脑梗所致抑郁,焦虑及激惹症状患者用帕罗西汀治疗且分别于疗前、疗后3周、6周进行IDA[1]量表自我评定。结果:帕罗西汀在治疗前三周对抑郁、焦虑症状有明显疗效,P<0.001,在治疗六周后对抑郁、焦虑、内激惹症状均有效, P<0.001。结论:帕罗西汀对治疗脑梗死所致抑郁、焦虑及激惹症状有很好疗效。
作者:管大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到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都给予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JOA腰痛疗效评分有明显提高,而VAS评分有明显降低,在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微创,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预后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志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门诊是医疗、护理工作的第一站,是医院面向社会展示医疗条件、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门诊护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形象。门诊每天就诊量大,做好病人接诊、分诊、咨询、查询、护送患者检查、入院、健康宣教等工作,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患者以直观和深刻的印象。我院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开展门诊护理服务工作。近一年来自搬入新门诊后,除改善硬件环境外,还积极深入地开展人性化护理,从多渠道方便病人,满足患者需要,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处于一个满足的状态,病员满意度得到极大提高,门诊量也逐日增加。
作者:王茂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