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雅丽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成效。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84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麻醉情况。结果:经麻醉后发现,观察组在麻醉起效时间方面要明显快于对照组,在Bromage评分方面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新生儿Apgar评分、NBNA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术产妇腰-硬联合麻醉,相对于单纯硬膜外麻醉而言,能够起到更有效的麻醉效果,并且起效时间较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七叶皂甙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85例 SAP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45例联合七叶皂甙钠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平均腹痛消退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并对胰周感染率加以比较。结果:治疗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七叶皂甙钠能明显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减轻胰腺损害,促进胰腺修复,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靳玉英;鲍鸿斌;攸江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分析开展孕产妇健康教育的意义,探讨孕产妇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杜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患者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均能康复出院。结论:良好的护理能有效提高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贾锦绣;杜森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采用静脉输液仍是治疗各种慢性疾病的常用手段。我院因患者长期输液,静脉条件往往较差。我们通过多年静脉穿刺研究把患者静脉分为6个类型:表浅静脉腔细小型、扁平空虚型、充盈固定型、硬化易滑动型、易破脆弱型、深静脉型。
作者:杨桃;杨淑珍;刘红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对照组给予肝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HBV-DNA转阴率、乙肝及抗病毒治疗知识掌握情况、用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对抗病毒治疗认识不够(22.4%);担心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9.2%);对治疗无信心(11.2%);经济压力较大(23.5%);擅自停药(19.4%)。研究组HBV-DNA转阴率、乙肝及抗病毒治疗知识掌握情况、用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乙肝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良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南平地区浦城县一起流感暴发疫情,通过实验室检测分析确定病原,为今后有效开展流感实验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检测和流感病毒分离实验室检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检测8例病人咽拭子,阳性8例,均为 B型,阳性率为100%。流感病毒分离鉴定检测8例,第一次培养7例阳性,分离率由87.5%(7/8)。只有1份为阴性,将阴性标本做第二次重培养,才出现阳性,均为B型(Victoria系),病毒培养分离率上升为100%(8/8)。结论:本起流感疫情共发病76例,罹患率为10.8%(76/706)。我们采集病人咽拭子,进行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检测和细胞培养分离流感病毒鉴定,确定为B型维多利亚株引起。此次疫情结合荧光定量PCR和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的方法,用核酸快速检测结果指导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提高了阳性检出率。较传统方法大大保证了检测的时效性,而对基层疫情确定及时有效处理控制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郑鹃;吴春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雾化联合喜炎平静滴联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γ-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喜炎平静滴治疗46例疱疹性咽峡炎,同时与46例对照组患儿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愈率为93.48%,对照组患儿的治愈率为70.4%(P <0.05);治疗组临床主要症状好转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5)。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喜炎平静滴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班志勇;韦彩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是儿科常见病,是指小儿呼吸道感染年次数在7次左右,其占门诊呼吸道感染的2O%,主要发生于5岁或5岁以下儿童,以2~6岁常见【1】。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学龄前儿童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以病情反复发作为临床特点【2】。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病因复杂,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内因和外因多因素综合作用;除与小儿本身解剖生理特点、免疫功能缺陷、先天性疾病、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环境因素及治疗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还与免疫功能低下【3】与维生素缺乏【4】密切相关。匹多莫德是人工合成的免疫刺激调节剂,为免疫促进剂,既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又能促进特异性免疫反应,可显著减少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维生素AD剂治疗包括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本研究观察了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剂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艳;代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综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心里问题、营养失衡、血管通路、贫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等。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管通路的护理、贫血护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及基础护理。使透析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黎元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导尿是我们泌尿外科医生平常的事情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有各种原因需要导尿的病人。现在,就我们泌尿外科在半年内的200例导尿患者分类做个总结,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和学习。
作者:徐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减轻病人在注射苄星青霉素时的疼痛。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在性病门诊治疗的200名梅毒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名,“干预组”在注射苄星青霉素时采用“心理干预”。然后进行两组对比。结果:“干预组”轻痛的28例、中痛的72例,“对照组”剧痛86例、中痛14例。结论:采用“心理干预”注射法的梅毒患者注射时疼痛明显改善。
作者:白宇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我院两年来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122例,其中糖尿病肾病40例,糖尿病非肾病86例。对比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肾病组40例,年龄24~76岁,平均60.2岁,男22例,女18例。病程1~5年7例,6~10年14例,10年以上者19例。检查血糖<10mmol/L9例(19.4%),10.1~15mmol/L 12例(27.7%),>l5.1mmol/L 19例(52%)。尿蛋白(+)14例。
作者:叶海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大小、形态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作经皮PDA封堵的63例病人资料,着重分析动脉导管的测量、形态,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导管造影分析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典型动脉导管未闭经胸超声测量值与造影后 X线测量值无显著差异,但在小型和大型PDA中两者差异显著;所有病人中61例封堵成功,7例植入Coil弹簧圈,54例蘑菇伞堵闭器封堵成功。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动PDA的首选检查,对PDA的形态大小能做出较准确的分析。
作者:赵香芝;沈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护理隐患,提出预防措施,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8年至2012年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护理质量控制记录和护理投诉,找出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结果: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得到大幅提高,护理安全得到保证,护理纠纷明显减少,病员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加强环境管理、仪器设备定时检修以保障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合理使用药物、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与家属的良好沟通都是提高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黄彩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进展的肺部疾患,是慢性呼吸道炎症,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水肿、充血、分泌物增多、支气管管腔狭窄。常并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我科2012年5月-2013年3月采用优质整体护理措施对住院期间采用苏顺(硫酸特布他林)联合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的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叶雅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全球GDM占妊娠的3%~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强度的降低,我国近年来发病率为1.7%~16.7%,严重影响母婴安全。GDM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普遍认为和激素异常有关,妊娠时胎盘会产生多种供胎儿发育生长的激素,这些激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引发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发时间。
作者:赖素艺;王若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膝关节镜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通过分析在我院收治的膝关节炎病人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手术配合过程,总结膝关节镜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及体会。结果:分析总结出膝关节镜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操作常规对膝关节镜手术的影响。结论:熟悉膝关节镜使用原理,术中熟练配合操作,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了并发症及感染,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叶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健康教育是医院实施优质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护士就是医院实施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护士通过在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让病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医护过程,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通过对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达到通过健康教育效果的目的。
作者:朱芳;李珍;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份至2013年1月份来我院住院部患有急腹症的患者病例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程均在4~7天,长不超过7天,患者的年龄范围均在25~75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在35岁。上述患者均无影响手术疗效的重大疾病或意识障碍如重大器官功能衰竭、痴呆等。同时,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更好地评估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临床效果。结果:该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为50%(50/100),患者进行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如下:患者特殊部分的子宫肌瘤有12例,占12%(12/100);因手术而损伤的患者有2例,占2%(2/100);患者出现严重的盆腹腔粘连症状的有18例(18/100),占18%;恶性病变的患者有8例,占8%(8/100);膀胱损伤的患者有6例,占6%(6/100);出现严重出血的患者有4例,占4%(4/100)。同时在该组患者中有下腹部手术历史的患者有50例,中转开腹率为60%(30/50),而没有进行过下腹部手术的患者有50例,中转开腹率为20%(10/50)。有下腹部手术历史的患者和没有下腹部手术历史的患者中转开腹率进行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医生应该对相关的腹腔镜手术特征要充分地掌握,同时及时地把握患者中转开腹的时间能够有效地治疗和防控妇科腹腔镜手术所引发的症状。各大医院还应该不断地提高本院的手术医师的操作水平,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赵婧;彭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