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杨玲

关键词:健康教育, 护理, 盆腔炎, 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68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为94.1%、73.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达97%,对照组为85.3%,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盆腔炎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充分掌握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有效提高护理满意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它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特别是新形势下医院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迫切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去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分清是非,凝聚人心。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新形势下,医院思想工作面临的困难1.1政治观念淡化,经济意识增强,加大了思想工作的难度。市场经济崇尚物质利益,奉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一些人把实现物质利益大化做为价值取向,认为金钱、物质是实实在在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看不见摸不着;市场经济体制能调整一切,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少数党员和干部的心中日趋淡化。

    作者:方莲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49例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通过对无痛性心肌梗死(RMI)的临床诊断分析,用以提高诊断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以来收治的49例RM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RMI患者中,死亡11例,其中心脏骤停4例,心源性休克2例,心脏衰竭2例,恶性心律失常3例。结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故此病在临床上有较高的误诊率、较高的死亡率,因为早期诊断对本病尤为重要,以此来降低死亡率。

    作者:董秀琴;徐国明;李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甘孜州得荣县健康体检妇女妇科疾病分析490例

    目的:了解得荣县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为开展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个乡镇的藏族已婚妇女的妇科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妇科常见病检出率为79.39%,患病率顺序依次为慢性宫颈炎48.98%,细菌性阴道病17.0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2.84%。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得荣县藏族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的主要原因,应加强藏区卫生宣传教育,加强妇科疾病的普查和及时诊断治疗,以做好妇女的保健工作。

    作者:谢静秋;汪文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解毒平喘汤治疗3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解毒平喘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自拟解毒平喘汤,并随证加减,对照组服用小儿咳喘灵颗粒。2组7天为一个疗程,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解毒平喘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庆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情景教学法在新生儿病室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中专毕业护生在新生儿病室实习时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快的适应新生儿病室的护理工作。方法:将2010-2113年度轮转我病区实习的中专毕业的护生87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观察组采用情景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种带教方法对护生实习期间动手能力,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的影响。结果:观组护生动手能力,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在提高中专毕业护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黄敏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痔疮术后中药坐浴法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中药坐浴法对改善痔疮手术后相关症状的效果。方法:将144例痔疮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苦参汤方坐浴,对照组不采用中药坐浴,仅按照常规方法护理。结论:中药坐浴法对改善术后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蒲美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部在等级医院评审中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的实践

    为迎接复评审工作,护理部通过全员培训,加深护士对新评审标准特点和要求的理解,关注将患者安全、护理内涵建设、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关注多系统的综合评价及护理质量改进后的效果。通过解读标准、强化培训、全员参与、反复自查自纠等一系列整改措施。找问题,抓重点,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促进了护理学科发展。

    作者:兰晓娥;姚美蓉;吴雪华;李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心梗患者预防便秘的护理对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由于其胃肠蠕动减慢、排便习惯改变等因素易形成便秘。出现便秘高峰时间为发病初期3-5天,便秘时用力排便腹腔内压力增加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易诱发心力衰竭、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如治疗护理得当,不但可以为抢救赢得佳时机,而且能有效的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心梗患者加强其便秘的预防和护理,对防止并发症及疾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临床资料我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3例。其中男56例,女47例。年龄在35~87岁,平均年龄58岁。均根据病史、体征、18导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变化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并发便秘43例,便秘发生率42%。

    作者:佟娜;徐珊珊;宋莹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内镜下HB-W-D微波治疗肥厚性鼻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 HB-W-D 微波治疗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择下鼻甲肥大并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炎患者100例,鼻内镜显像系统监视下应用微波双极射频针在每侧下鼻甲肥厚区烧灼5秒,术后1周、1、3、6、12个月分别复查。结果:89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呼吸通畅;6例经第2次治疗后鼻塞症状消失,5例下鼻甲骨性肥大伴息肉样增生明显患者无效,经下鼻甲部分切除获治愈。结论:鼻内镜显像系统监视下HB-W-D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视野清晰,疗效较满意。该术式是耳鼻喉科一种传统治疗方式,结合新兴的鼻内窥镜技术达到微创效果,价格便宜,可行针对性的反复治疗,保留鼻腔正常粘膜功能,不易致鼻腔干燥,能为广大患者接受。

    作者:税文军;陈家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涉农街道流动孕产妇管理体系探析

    由于流动孕产妇生育观念落后,生活条件较差,自我保健意识不足等原因,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还面临着许多难题。为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区母婴保健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本文对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提出涉农街道流动孕产妇管理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作者:尹镇陵;曾倩;杨林;程海燕;江长勇;张珞;徐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为慢性胃溃疡病例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慢性胃溃疡病例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组),有病例45例,除了给予基础护理外还给予个体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随机选择以往实施基础护理的慢性胃溃疡病例45例(对照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慢性胃溃疡病例实施针对性护理可增强治疗效果,有利于病例康复。

    作者:汪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85例临床观察

    2007年到2012年,笔者用中药攻补兼施法联合螺内酯、速尿治疗肝硬化腹水8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8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4例:男31例,女13例;年龄小40岁,大68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2~18年。对照组41例:男31例,女10例;年龄小42岁,大66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2.5~1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杨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肾糖阈测定及临床意义

    我们在2005年对我们所监测的糖尿病患者的肾糖阈及其尿糖测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46.4%的糖尿病患者肾糖阈异常。1对象及方法86例糖尿病均为门诊患者,男47例,女39例,年龄在39~67岁之间,平均58士6岁;病程2~26年,按WHO糖尿病诊断分类标准。86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时间少一个月以上,症状基本控制后。嘱患者于清晨口服降糖药,早餐之前采血查血糖,排尿查尿糖;于同天早饭后2小时采血及排尿,检查血糖及尿糖,从以上两次血糖及尿糖数值的相互关系可以了解该患者的肾糖阈情况。

    作者:叶海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对肝硬化患者肝脏切除术的影响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时对肝硬化患者行肝脏部分切除术时血流动力以及患者手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肝硬化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复合麻醉组(GEA组),另一组为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全麻进行麻醉,实验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进行麻醉。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 HR和 MAP等指标。结果:本次实验中,T2时间段,GEA组患者HR和MAP指标与GA组患者相比下降幅度更大;T3和T7时GA组的HR及MAP与T0时间段相比有所升高,而GEA组患者水平保持稳定;与GA组比较,GEA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等均缩短,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肝硬化患者肝脏切除术中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龙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于脑卒中偏瘫病患的运动功能的恢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了2012年1月份到2013年7月份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病患50例,将所有病患进行随机均分,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病患。对对照组病患实行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电刺激、针刺、按摩、康复等方面的治疗。对实验组实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稳定性躯干方面的强化康复训练,需要用到Bobath球进行训练,主要包括:①床上平躺位训练,②床上俯卧位训练,③球上坐位训练,④从球上弹起训练。结果:在治疗前,对两组病患的综合运动功能进行 RMI 以及 MBI 评价,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后,对病患的RMI以及MBI评分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且实验组在恢复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在恢复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脑卒中病患的康复治疗中,适当的加入核心稳定性运动,以加强对其的康复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曲庆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娠中晚期阴道出血原因及超声检查的相关分析

    妊娠中晚期阴道出血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产科急症,出血量由少到多不等,易危及母儿生命,增加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死亡率等不良妊娠结局,及时正确的诊断出血原因对控制出血、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尤为重要,超声检查简便、无创、重复性好、准确性高,被视为诊断妊娠中晚期出血的首选检查。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自2009年5月-2012年10月收入我院妊娠中晚期阴道出血的患者563例,孕28-40周,年龄19-40岁,平均29岁。

    作者:李盼盼;杨利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的难点及对策

    目的:讨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配置难点和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结果:做到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结论:只有合理的人力资源才能保证医疗器械集中式处理的正常开展,提高集中式处理的工作效率,保证全院复用器械的质量。

    作者:黄惠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人性化护理的方式与常规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医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结果:从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平均年龄、病程文化程度以及用餐2h后的血糖等基本情况可得,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之间具有可比性。从表2两组患者的比较情况可知,对照组的在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良好患者所占的比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比率,治疗有效的患者占组内总人数的比率(总有效率)也明显低于观察组,两项指标的比较 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效果令人满意,为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实践中更大范围的推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蒙彩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再次剖宫产5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10年来再次剖宫产的指征,降低再次剖宫产率寻求依据。方法:对我院所做55例剖宫产后妊娠再次剖宫产的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剖宫产率为71.5%。主要手术指征为:瘢痕子宫27.6%,社会因素24.8%,胎儿窘迫17.3%,试产失败9.0%,狭窄骨盆7.4%,胎头位置异常4.9%,妊娠并发症4.9%,臀位3.3%,巨儿1.6%。新生儿窒息率5.7%,新生儿病死率0。结论:应提高医护人员对剖宫产后妊娠分娩方式的认识从而进步正确掌握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作者:邹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腰椎牵引加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

    目的:观察腰椎牵引加针刺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治疗组患者采取腰椎牵引配合针刺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仅采取传统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腰椎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腰椎牵引配合针刺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增加腰椎的活动度,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林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