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慧萍
目的:总结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治疗经验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10-2013年8例术后急性肺栓塞的抢救和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存活4例,生存患者3个月随访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1级2例;2级1例;3级1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术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可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有效避免术后肺栓塞。
作者:雷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内托幼机构2.5-6岁儿童听力现状,尽早发现听力障碍问题儿童,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听力言语残疾的发生。方法:运用客观测试技术耳声发射,随机抽取成都市成华区所属幼儿园8521名儿童进行听力检查,其中城市幼儿园3048名儿童,农村幼儿园5473名儿童,并统计分析筛查结果。结果:8521例儿童中,耳声发射初筛阳性检出1294人,占15.19%。其中城市幼儿493人,农村幼儿801人。四周后复筛结果阳性者有361例,再经声阻抗等检查,其病因有(部分有2个以上重复病因):耵聍阻塞291例,卡他性中耳炎104例,外耳道炎106例,鼓膜穿孔1例,急性鼻炎87例,鼻窦炎4例,神经性耳聋5例。结论:集体儿童听力筛查结果有明显地域差异,农村耳声发射筛查阳性儿童明显多于城市,男多于女。对于有听力损失的儿童,提供佳的有效干预治疗,以便提高他们的交流技巧、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行为的调整,进行早期听力筛查并确诊非常必要且非常重要。
作者:尚佳;贾明珍;陈庆红;熊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石林县围产儿主要死亡原因有助于制定可行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收集石林县2008-2012年206例围产儿死亡报告卡,分年份、死亡原因逐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亡原因分类早产及低出生体重45例,出生缺陷42例,胎盘疾病34例,脐带病变29例,出生窒息24例,母亲疾病13例。结论:依据围产儿的死亡原因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对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有积极意义。
作者:高原;彭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建立以ITS2为靶序列鉴定临床分离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诊断方法。方法:利用通用引物扩增真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2(ITS2),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在GenBank中对测序结果进行Blastn等分析。结果:9株真菌测序结果与表型鉴定符合,鉴定出7株临床分离丝状真菌。结论:ITS2测序可以作为临床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吴奎海;马均宝;崔东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实践中通过贯彻护理的程序来实现护理的专业化,同时在人类健康服务中把护士提升到能够独立思考、决策和行动的专业角色,这已经成为世界护理界发展的方向。中国护理的历史与现状,决定我们必须经过以“护理临床与管理同时系统地贯彻护理程序”为基本特征的护理改革,才能实现目标。本文将围绕这一关键问题,讨论建立中国护理临床实践标准在护理专业化和护理改革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作者:朱秋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概述了我国食物中毒的分类、样品采集,重点介绍食物中毒事件中送检样品的采集要求。以及送检样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的是为提高基层防疫人员调查处理水平以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需要。
作者:解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居急腹症疾病的第五位。多数急性胰腺炎为轻型,可经非手术疗法治愈,但有10%-20%的重型病人,胰腺发生出血、坏死,又称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此病多起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明确诊断后大多需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人在获得及时的药物和合理的手术治疗以及较完善的护理措施后,其病死率在逐渐下降,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同药物及手术治疗一样,也是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关键环节。本院自2012年共收治此类病人4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患者中,男18例,女24例,其中发病年龄组20-50岁的壮年人,女性病人稍多于男性。
作者:周天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肿的护理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1例肾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无水酒精的方法治疗,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本组51例肾囊肿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与护理,显效率为90.20﹪(46/51),总有效率为100﹪(51/51)。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肿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性小,安全度高,不易复发、恢复快等优点,配合有效的护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南通市耐多药疫情情况,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2012年肺结核病病人采用酸性罗氏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取得分离培养物后采用中性罗氏培养基比例法药敏试验。193例MDR-TB中,原发耐多药占15.02%,获得性耐多药占84.98%。结论:耐药形成原因中,MDR-TB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肺结核病人初始治疗阶段不规则用药和不满规定疗程自行停药,因此 MDR-TB产生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合理化疗和贯彻全程督导治疗原则对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产生至关重要。
作者:王小平;张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偏头痛失眠症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48例偏头痛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口服中药,治疗组联合应用中药足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应用中药口服治疗偏头痛失眠症,疗效提高,无明显不良反应。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护理,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青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滑膜及血管增殖病变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二维、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了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腕关节滑膜二维声像图、血流信号显示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①59个腕关节滑膜增厚(95.16%),厚度0.71~1.14 mm (平均0.94mm),腔面毛糙不平,有的可见类似绒毛状突起。②滑膜血管增生,8个关节滑膜内显示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13.56%),显示率与滑膜厚度有关。能量多普勒(CDE)可提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为I级的滑膜内血管显示率。③频谱多普勒检测,增生滑膜能显示血流均为I级血流,故不能检测到血流速度。结论:高频超声是显示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滑膜改变的无创性敏感方法,可准确地显示关节滑膜增生及血管增殖等重要的病理改变。
作者:王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郑州市0~6岁儿童父母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保健服务的需要情况,为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儿保科就诊的0~6岁儿童父母45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论:应进一步拓展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的服务内容,满足新时期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的需求,做好儿童保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作者:郭萌;张东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它已经成为指导四时养生的重要准则。然而,由于各家传承以及立论角度的不同,对此经文的理解也各有侧重。笔者学习古义,抒己之临床浅见。1各家见解1.1“顺气而养”清·高士宗和明·马莳认为“顺气而养”是核心。马莳书中云:“圣人于春夏而有养生长之道者,养阳气也;于秋冬而有养收藏之道者,养阴气也[1]。”高士宗亦论:“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2]。”他们都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强调人应顺应季节的规律养生,即春夏应顺生长之气而养阳,秋冬应顺收藏之气而养阴。
作者:王晶晶;史晓;施丹;鲍晓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可并发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呼吸衰竭等,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力。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多在慢性支气管炎基础上发展而来[1]。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食欲不振、体质量减轻等,常在寒冷季节发病,气候暖和时可自行缓解。1心理护理针对患者久病不愈,悲观厌烦情绪,患者及家属易对治疗丧失信心。护理人员应安慰关心、体贴、尊重患者,经常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特点,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功能锻炼,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汪含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将200例T2DM患者分为合并DN组100例,单纯DM组100例;均检测其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FFA、CRP、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24hMAU)水平,分析CRP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DN组、单纯DM组CRP明显升高(P<0.05),以DN组升高明显(P<0.01)。DN患者的CRP与FPG、HbA1c、24hMAU 、TG呈相关性(相关系数均r>0.8524)。结论:CRP升高与DN有明显相关,二者可能参与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损害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预防,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密切观察、积极预防,对3例发生DVT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和预防可及时发现DVT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并发DVT,采取积极的预防和适宜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治DVT,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莉;张荣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应用体会。方法:我科2012年12月到2013年8月共收治的慢性肾炎病人30例,对其进行心理、饮食、用药、预防感染等护理。结果:本组的30例慢性肾炎患者,通过及时的对症治疗和全方面的护理,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均好转,并顺利出院;在住院期间,患者均没有出现并发症;随访1年,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慢性肾炎疾病病程较长,多数患者伴有肾功能障碍,对此种疾病的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袁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感染科,地处白鹭洲国家生态公园西北侧,距院本部直线距离4公里,但要到达科室,要走一个“S”型绕线才能到达。行车距离增加一倍。第一次来感染科住院的病人及家属,见到我们第一句话一般都是:你们这里真难找!来你们这里的路真难走!就是这样远离交通主干道,地理位置偏僻的传染病专科病房,不仅收治平煤集团职工,还是艾滋病、季节性传染病的定点医院,也吸引了周边县、区、市慕名前来诊治的患者。尤其是近几年来,四个病区日平均总住院人数高达到了260人,这与科室全体员工注重安全、预防纠纷;真诚感恩、从细节做起的服务理念息息相关。
作者:魏志红;李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岗位练兵提高全院护士的业务技术素质和文明礼仪服务水平。方法:以人为本,明确目标,立足实际,完善体系,建立机制,科学施训,开展分层次的护理岗位大练兵。结果:岗位练兵见实效,护士满意,病人满意,医院三个效益提高。结论:立足实际,开展具有实效的岗位练兵活动,是提高全院护士素质和基本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坚持、巩固发展,使之成为一种长效机制。
作者:宋清香;靳瑞英;续丽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胃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治疗组给予肠内营养。结果:两组营养支持前PA与ALB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都无死亡患者,不过治疗组的并发症和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肠外营养,全胃肠内营养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能增强机体营养,改善预后。
作者:高学霖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