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秀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前列腺电切术中的运用。方法:对102例患者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并评价其效果。结果:102例手术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改善,满意度增加。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减少术中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蓝燕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梗阻Ⅰ期手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方法。方法:选择本院结肠或直肠癌梗阻行结直肠灌洗和Ⅰ期切除肠吻合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术中经肛门放置两条引流管在肠腔内,术后接引流袋持续引流并冲洗后注入石蜡油,对照组术中肠腔内不放置引流管,术后定时进行扩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早,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结直肠癌梗阻Ⅰ期切除肠吻合术后经肛门肠腔内放置引流管冲洗并注石蜡油,能有效地促进肠蠕动、预防和减少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宁献芬;梁冲;宁志婵;黎振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能有效地缓解疼痛、稳定关节、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2008年9月一2010年8月对10例髋关节疾患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笔者采取了科学的护理与指导,效果满意,所有患者都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崔宾;刘铁军;邢辉;王杰伟;吕印格;部志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吸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污染环境,目前吸烟被认为是主要的可预防危险因素。医院作为人流量较多的公共场所,控烟效果不明显。医院在控烟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医院吸烟者难管理,公众对二手烟危害认识不足、麻木不仁,医院控烟监管执行不力,见面敬烟传统陋习难以根除。为达到医院全面禁烟,医院必须广泛宣传吸烟的危害,加大医院控烟管理力度,医务人员先做表率,开设戒烟门诊,为戒烟患者提供积极的指导,同时呼吁社会控烟立法,消除或减少烟草、烟幕造成的危害,为全社会禁烟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蔡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01月到2013年0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遵循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巍;于霞;郭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针对部分高校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对医学类有关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上,任意减弱甚至删去《医学遗传学》的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问题,结合多年从业经历,指出了医学遗传学开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医学遗传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不可或缺的。希望医学类院校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上给与更多考虑,这样会促进我国医学教育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作者:赵华东;吕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近年来,随着疼痛治疗手段的发展,癌痛控制效果明显提高,但是未缓解的疼痛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解除癌症病人疼痛是一个重要而不能忽视的医疗问题。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中,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正在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转向以护士为主体[1]。护士在对癌痛的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癌痛的评估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白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 PCI 作术前准备与护理,术中观察与指导,以及术后护理与出院宣教指导。结果:21例患者经急诊 PCI 术后血管再通与心肌再灌注均良好,均康复出院。结论:急诊 PCI 对血管的重建与心肌的供血作用显著,有效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与并发症。完整正确的护理是手术成功与患者预后良好的有力保证。
作者:戴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止血带是医院临床科室每日输液,采血时必须的诊疗物品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属于低度危险性用品。按照医院院感要求。止血带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我院于今年实行了由供应室集中对止血带进行清洗,消毒有效阻断医源性感染,方便了临床科室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张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通过对臀位孕妇胎膜早破的诊断、处理及护理体会。注意胎儿监护并做好早产儿抢救准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探讨专病专科能力,从而加强专科专病的理论知识学习,落实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知识。
作者:蔺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撬拨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倾斜移位60度以上的儿童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8例桡骨小头骨折患儿采用撬拨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复位良好,较好2例。结论:撬拨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小头骨折可靠有效。
作者:吴崇昊;戴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气喘等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早期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轻微,多于冬季发作,春夏缓解。晚期因炎症加重,症状可常年存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咳嗽反应迟钝、咳嗽无力及肺功能低下等因素使痰液阻塞气道,影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姜淑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院前急救中缺氧患者122例使用口咽通气管后的通气情况。结果:院前使用口咽通气管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 <0.05),患者的缺氧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口咽通气管能防止舌后坠,保持有效的呼吸道通畅,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是一种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
作者:梁智敏;谢志翔;韩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冠心病患者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均明显优于护理前,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心理上存在的负面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对加快疾病康复的速度有较大帮助。
作者:吕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倍他乐克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某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治疗72例心衰患者随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的治疗,实验组除开使用医院常规治疗外,另外使用倍他乐克,治疗时间均为半年,半年后通过临床数据来对比两组治疗预后情况。结果:将治疗的结果分为显著、有效和无效三个阶段。实验组的31名患者中,治疗结果显效的患者有20例,治疗效果显效的患者有9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2例,治疗有效人数所占比例为93.55%;对照组的31名患者中,治疗结果显效的患者有15例,治疗效果显效的患者有10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6例,治疗有效人数所占比例为80.64%。结论: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了倍他乐克治疗的患者与未使用倍他乐克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提升的现象,因此倍他乐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徐海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通常将其分为三型,其中Ⅰ型和Ⅱ型均起自升主动脉,Ⅰ型的受累范围超过升主动脉与主动脉弓,Ⅱ型则仅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起源于降段胸主动脉,往往向远端延伸一定距离。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是血管外科为凶险的疾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致死率高。微创血管腔内带膜支架隔绝术是目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介入治疗法,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提高,自2013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对14例患者实行了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邹太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并反复发作。患者病情的发展,终可能会导致肺心病以及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劳动能力也随之下降,同时因疾病的反复发作,住院治疗次数增多,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护理人员应用相关的宣教内容以及干预措施,提高对患者的教育力度,增强患者的生存能力,降低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率,使得病情得到控制,增强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秀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方法:科室自查与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监测相结合,通过各项指标的监测结果。查出不足之处,查找其中的原因,然后共同分析研究,及时做出整改。结果:制定了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结论: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护理安全,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邱惠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中,采用氯吡格雷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4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行氯吡格雷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用药。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37%,试验组总有效率92.59%;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明显比对照组低;对照组5例牙龈出血,4例呕吐,出现4次低血糖症状;试验组1例牙龈出血,1例呕吐,出现1次低血糖症状。结论:氯吡格雷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用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单宝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天麻、丹参、钩藤、地龙、石菖蒲、远志、熟地黄、肉苁蓉等)煎剂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药学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按照纳入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组方煎剂;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停药后随访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比较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不良反应发生率4.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中药组方煎剂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好,药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迎秋;齐有莉;乔钦增;范立勇;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