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儿童静脉输液的运用体会

汪小游;秦晓燕

关键词:心理护理, 静脉输液, 儿科
摘要: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门诊输液常见的治疗手段,然而较之成人穿刺难度更大,这与小儿的生理特点及不配合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是儿科护理人员所关注的问题,心理护理通过从全新的视角来探讨这一问题,通过对不同患儿的心理分析,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并指出心理护理在静脉输液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阳江市江城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阳江市江城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12500名15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计算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阳江市江城区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总患病率为14.57%,与主要慢性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未参加体育锻炼等;其中年龄是共有也是主要因素。结论:针对影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对居民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昌健康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并重点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

    作者:梁飘;刘崇欢;林媛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青年冠心病早期发现要点及注意事项

    我们这里地处边疆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受民族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如喜好喝烈性酒,偏向肉食等,这些都易导致冠心病的发生日趋年轻化,临床上常常见到二十多岁就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即使及时抢救过来,但是以后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些后果都是由于年轻人生活阅历及对待疾病的看法不同,不能对本身的疾病有充分认识和重视,不能进行有效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患者施以宣传教育,重视冠心病的早期发现和注意事项,预防、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根据这些年来我的实践,整体化护理的经验,现将我们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早期发现的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黄新霞;热汗姑·祖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45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为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11~2013年本院收治的4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治疗的结果。结果:45例患者中,治愈37例,好转6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识别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高危因素、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肖巨庆;莫宝妹;廖华;陈侃;周鹏;曾东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门诊不合格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药物情况,开展处方点评工作,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按照《处理管理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97.19%,不合格处方103张,主要问题为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等。结论:医院应加强处方规范管理,提高医师书写处方和合理用药的能力。药师应具备药学综合性知识,加强用药指导,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杨学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舒血宁注射液静滴加西比灵口服,对照组用西比灵口服,疗程两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为80%(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谢振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胎盘早剥20例临床诊治探析

    目的:探析胎盘早剥的影响因素、预防措施及早期诊疗。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产科出现的2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胎盘早剥的主要发病诱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膜早破,多出现阴道流血、腰腹痛、血性羊水等症状,且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结论:加强孕期教育、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检查率有利于及时发现胎盘早剥以便早期干预,有效防止妊娠期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文美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胃癌根治术126例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

    目的:总结胃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26例实施情志调护、睡眠调护、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胃癌根治术患者126例经过应用中医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论: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疾病得到更好的控制,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达到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谢会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23例临床分析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名粉刺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等,是一种非细菌性感染的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基础的慢性乳腺良性疾病[1],临床上以乳腺疼痛,乳晕下肿块,乳腺脓肿及乳腺瘘管特征,我科自2012年5月~2013年8月共收治浆细胞性乳腺炎2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凯;张亚;方文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手术室工作中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目的:增强手术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或杜绝护理工作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方法:把手术室工作中应注意的护理安全问题分类列出,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流程及防范措施。结果: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使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低程度。结论:使手术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将安全护理的理念运用到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所造成的医源性问题,从而保证了手术安全,保证了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牛晓琳;张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以来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使用质子泵制剂、酚磺乙胺等常规药物,治疗组在使用质子泵制剂、止血敏等常规药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生长抑素对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谈社区护士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

    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社区护士是直接的实施者,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他们走进社区家庭和成员,为其传授健康、保健知识,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全面提升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本文就社区护士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实施细节做分析、探讨。

    作者:姚惜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措施及健康教育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能会引起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甚至可能发展为肝癌,是严重社会和公共问题。我国曾是乙肝高感染率的国家,由于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高,也成为影响我国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加强乙肝防控,并加强防止乙肝病毒感染的健康知识教育尤为重要。

    作者:林春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00例热性惊厥临床路径分析

    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我院于2012年开始实施热性惊厥临床路径质控,现就2012年度的热性惊厥的临床路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陈斌;王海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化管理初探

    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一般统称为抗菌药物,具体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是通过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者是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直接合成。

    作者:付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重复剖宫产术14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重复剖产术的手术指征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14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数量分别为75例和72例,观察组为重复剖宫产患者,对照组为初次剖宫产患者,观察两组的母婴结局和手术指征。结果:高危妊娠为重复剖宫产术患者重要的手术指征,而社会因素为初次剖宫产患者的手术指征;在前置胎盘率、盆腹腔粘连率、子宫破裂率以及产后出血率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剖宫产术非常容易出现子宫破裂、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以及盆腹腔粘连等,并且会引发新生儿窒息,加上高危妊娠是其主要手术指征,因此在临床上要对重复剖宫产术慎重使用。

    作者:王英杰;梁玉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实践与思考

    目的:通过实施健康管理团队服务,摸索管理方法,探索实施路径,落实新一轮医改环境下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任务。方法:理论联系实践,转变服务模式,制定计划,绩效引导,解决矛盾,正视存在的问题。结论:社区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在卫生院具有茂盛的生命力,有规律可循,可以实现预防保健关口前移,缓解医患矛盾,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作者:张建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检测母乳人巨细胞病毒在新生儿黄疸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了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人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状况,为新生儿黄疸诊治提供新的检测手段。方法:应用荧光 PCR 法对545例病理性黄疸患儿的尿液及其母亲的乳汁进行配对检测 HCMV-DNA 并进行分析。选择100例健康新生儿做对照组进行尿液 HCMV-DNA 的检测。结果:545例患儿组尿液HCMV-DNA 阳性22例(4.04%),100例健康对照组尿液 HCMV-DNA 阳性1例(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与患儿配对检测的其母亲乳汁 HCMV-DNA 阳性338例(62.0%),乳汁与尿液配对同时阳性的有18例。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 HCMV 感染有密切关系。母乳中 HCMV 感染率较高,对患有黄疸的新生儿应先进行必要的检测,再进行合理诊治。

    作者:刘清芳;柳文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活血通络组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天麻、丹参、钩藤、地龙、石菖蒲、远志、熟地黄、肉苁蓉等)煎剂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药学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按照纳入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组方煎剂;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停药后随访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比较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不良反应发生率4.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中药组方煎剂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好,药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迎秋;齐有莉;乔钦增;范立勇;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指以医学为基础,以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方式的活动过程[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活质量不断的提升,老年疾病的不断上升,使人们对身心健康越来越重视,所以现在开展健康教育对促进和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芝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外科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行健康教育护理,回顾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外科疾病患者在针对性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有助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吕婷;刘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