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评估与护理干预模式研究

贾玮;王鸿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 心理评估, 干预模式
摘要:目的: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给予心理状态评估并进行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7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结果:6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77%,37例患者通过护理干预积极配合治疗治愈出院,23例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正确认识慢性前列腺疾病并能解除心理障碍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大部分存在心理障碍,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术后延伸护理探讨

    通过文献回顾和政策分析,探讨延伸护理在造口护理中的发展及应用,并通过造口患者院外延伸护理的运作模式,提升出院造口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杨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介绍三种桡动脉穿刺技巧

    小儿桡动脉穿刺是为了分析小儿缺氧程度及水电解质流失情况而采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穿刺成败与否重点取决于患儿胖瘦、解剖部位、脱水循环障碍、疾病影响有关,另外还与患儿及家长合作、操作技巧、心理因素有关。

    作者:韩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渐进式康复操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的效果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操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后实施渐进式康复操训练,采用肩关节活动度(ROM)于术后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操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

    作者:刘晓蓓;殷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及自我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针对目前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了自我缓解心理压力的对策。护士建立良好的心态,一方面有利于生活和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贺云;益伟清;黄慧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LED 红蓝光联合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毛囊皮脂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胸背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常规治疗主要以口服及外用抗生素和维 A 酸类等抗炎药物为主,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疗效欠佳。近年来我们采用 LED 红蓝光联合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满意,副作用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繁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误诊阑尾炎24例体会

    目的:了解误诊阑尾炎病人诊治及愈后情况。方法:通过收集本院1998~2012年以阑尾炎为第一诊断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85例,24例术后与术前诊断不相符病人诊治情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4例误诊病人常见误诊疾病为宫外孕、右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等。术中、术后采取了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做到了误诊不误治,24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必须强调鉴别诊断的重要性,而误诊不误治对病人痊愈意义重大。本组24例中,22例为女性,故对女性阑尾炎病人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更为重要。

    作者:管志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02例糖尿病病人营养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住院糖尿病病人临床营养治疗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而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饮食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出适合患者个体化的饮食治疗方案。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物治疗同时加强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开展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和医学营养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减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秋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大量出血是指数小时内失血量〉1000ml 或循环血容量的20%。它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对此类病人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恢复。

    作者:郑会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在宁北、蒙西地区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十天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在宁夏北部及其接壤的内蒙西部地区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选择上述2个地区 HP 阳性的患者14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70例,观察组70例,观察组首先给于奥美拉唑40mg 每日2次,阿莫西林1000mg,每日2次,连续治疗五天,然后再给予奥美拉唑40mg 每日2次,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克拉霉素500mg,每日二次,连续口服五天。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 每日2次,阿莫西林1000mg,每天2次,甲硝唑400mg,每日2次,治疗七天。治疗后至少4周复查胃镜及 HP 快速尿素酶试验,观察两组 Hp 根除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 Hp 根除率为92.54%,对照组 HP 清除率70.77%,HP 清除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结论:十天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作用在宁北及蒙西地区较传统三联疗法效果更好。

    作者:汤纳;姬滢;李祥;李晶晶;王晋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分析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的实用性。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与文献调查法,对比对护士实施分层管理前后的静脉穿刺结果、并发症出现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将进行分层管理前作为对照组,实施分层管理之后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静脉穿刺结果更好、并发症出现率更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更高,经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分层管理静脉输液护理技术,能够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刁淑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气管切开病人的安全影响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高血压脑出血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措施,尤其对于呼吸困难、意识障碍、血氧分压低及术后合并呼吸道感染,预计短期内不能恢复意识者,气管切开术更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1]。因此,做好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园;张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03月到2013年03月收治的90例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益母草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性。

    作者:马小英;张迎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谈绝经后妇女取宫内绝育器的体会

    目的:我国已有上千万的妇女进入绝经期,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妇女普遍采用的长效节育措施,绝大多数受术者均能耐受常规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而绝经后妇女生殖器官萎缩,宫颈组织变硬,变平,穹隆消失,取环难度增高,甚至导致取环术失败。绝经取器困难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我们对绝经后妇女在取环前给予阴道放置补佳乐(戊酸雌二醇)1周,在取环过程中获得满意效果。方法:我院对60例绝经后妇女进行取环术,探讨取环时间、取环前药物应用、取环方法等有关问题,对子宫萎缩、宫颈较紧的患者,我院采用取环前给予阴道放置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的方法,结果取得理想效果。

    作者:王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目的:对骨科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术后患者,按照多中心、随机、平行等方法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等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为4.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12/50),并且观察组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8.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骨科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避免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减少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通过从患者、社会、管理、护士多方面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朝娥;刘学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防治的护理进展

    胺碘酮是高效抗心律失常药,是目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胺碘酮对血管刺激性比较大,即使没有药液外渗,也有可能发生静脉炎,持续静脉滴注给药可以出现很严重的静脉炎[1],是静脉使用胺碘酮为常见的并发症,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近年来,医护工作者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陈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非小细胞肺癌 N1期淋巴结分检及意义

    通过探讨对非小细胞肺癌 N1期淋巴结的剖取及病理检测结果,了解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病理分期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式目前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的病理分期是指导临床选择术后辅助治疗方式的可靠依据,任何一种术前的淋巴结转移判定方法都无法达到术后病理分期的准确程度。因此,非小细胞肺癌术中 N1淋巴结和 N2淋巴结彻底清扫及病理检测,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N2淋巴结的清扫比较规范,有明确的标准,而 N1淋巴结的清扫则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随着人们对肺癌的认识深入,N1淋巴结被逐渐重视起来。本文主要对 N1期淋巴结,尤其是13~14组淋巴结清扫及意义做一综述。

    作者:张磊;郭占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心电图教学模式改革

    心电图是每个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而心电图理论知识深奥抽象,内容复杂,一直以来都是诊断学教学中的难点,本文总结了在心电图教学中的几点改革,旨在提高心电图的教学质量。

    作者:张英慧;刘蕾;梁丽杰;韩国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 TAH(即为:经腹子宫切除术)、TVH(即为: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方法:2011-09-12到2013-07-24,我院有80例子宫病变女性,其中,有40例行 TAH,称为:经腹切除组,有40例行 TVH,称为:阴式切除组。之后,对比阴式切除组和经腹切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阴式切除组的各项情况都比经腹切除组的好,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长短、肠功能恢复的好等,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更好,可行性、适应性、安全性都较高,应予以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开展社区体检时,查出的糖尿病患者120例。男75例,女45例,年龄40~81岁,空腹血糖在7.6~15.8mmol/L,合并并发症者27例。

    作者:魏云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