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芷治疗黧黑斑的应用与分析

孙颖

关键词:白芷, 黧黑斑
摘要:通过论述黧黑斑的病因病机,结合现代实验研究,探讨白芷治疗黧黑斑的作用机制,结合个人治疗经验,确定白芷祛斑的有效性,为白芷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研究方向。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精神科护理纠纷的预防

    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医疗纠纷已成为公众关注的一大突出问题,做为有其特殊性的精神科,如何加强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找出常见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预防精神科护理纠纷愈显重要。下面根据我院及其他医院精神科护理纠纷案例进行分析,提出精神科护理纠纷的有效预防。

    作者:何清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校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前培训思路的探讨

    为了使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尽快地适应毕业实习生活,迅速进入岗位角色,保证在我院药房实习生的教学质量,避免意外差错情况发生,我院药房对2011年、2012年进入生产实习的大学本科、高职高专学生进行了毕业实习前培训。现将培训过程及效果进行总结,目的为高校学生在生产实训中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陈延春;曲生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三线减张法手术应用于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三线减张法手术应用于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科对56例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在外伤后2天至10天内(长不超过14天)行同期三线减张法鼻中隔矫正术和鼻骨骨折复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对56例患者进行观察,术后鼻腔无粘连,鼻梁无塌陷现象,鼻腔通气良好,外形明显改善,达到治愈的标准。结论:外伤性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偏曲时,伤后早期即可选择同时进行手术,而三线减张法鼻中隔矫正术相对传统鼻中隔术式具有更加显著地临床意义,其优点不仅手术时便于操作,术后避免鼻腔粘连,且外形得到明显改善,鼻腔通气良好,避免出现鼻梁塌陷及鼻中隔穿孔等现象。

    作者:卓木改;钟勇;袁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护理

    本文首先分析了腰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疼痛特征及诊断依据。其次从药物治疗、牵引治疗、物理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及局部痛点阻滞法等方面综述了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后从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方面综述了腰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

    作者:徐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学科联合管理在肺结核病人中的应用

    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 WHO 报告:2007年全球估算病例数927万,DOTS 报告人数是527万。估算新涂阳人数406万,DOTS 报告人数是260万。很多病人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检查、治疗,延误了治疗,失去了很好的治疗机会。

    作者:张家庆;李龙;王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静脉溶栓手段来进行治疗,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60例,即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于对照组利用尿激酶对其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利用阿替普酶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明显要较好,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存在;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来说,对照组比观察组明显要高,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存在;在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高,在统计学上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时,可以利用阿替普酶来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这种方法具有很好效果,能够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曲艳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骨科常见手术体位的安置

    合理安置手术体位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功,手术体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骨科手术尤其对体位的要求更高,其目的是暴露手术野,使病人舒适和安全,避免损伤。骨科手术常用手术体位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一些大手术由于手术难度大,操作时间长,并且术中不能变换体位,因而会引起体位不当性手术并发症,如:神经损伤、皮肤压伤、病人的呼吸循环受影响,给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和痛苦。我院手术室自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2546例大手术及长时间手术病人进行合理的手术体位安置无1例手术体位并发症发生。

    作者:龙小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呼吸训练及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对慢性阻塞性疾病病人采用呼吸训练以及进行相关护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取2011年3月-2012年7月在我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采用随机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呼吸训练以及相关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入院以后采用传统治疗以及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的通气功能、戒烟效果、呼吸训练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采用呼吸训练以及相关护理干预,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使其病人的顺从性得以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付碧英;杨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肠梗阻38例临床诊治分析

    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一般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和胆道疾病,而居急腹症的第三位。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以及人口饮食结构的改变,老年肠梗阻的发病率也相对提高,患者常伴有其它老年疾病,手术率低,病死率高,故对老年肠梗阻的诊治更应该提高警惕性。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肠梗阻87例,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38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刘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科门诊新护士带教模式的探讨

    为了使儿科门诊新入科护士尽快适应护理岗位并进入角色,通过对儿科新入科护士带教方法重点难点剖析,归纳并总结相应的对策。使新入科护士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迅速成长起来,在工作岗位上多付出,多学习,尽快掌握好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儿科门诊门诊的工作,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潘卉;丁金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学模拟教学在全科医师转岗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教学在全科医师急救技能培训中的优势。方法:2012年64名参加重庆市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急救技能培训学员,随机分为2组:S 组(模拟教学组,n=32):采用模拟场景教学;C 组(对照组,n=32):采用传统讲授示范教学。结果:S 组学员操作成绩和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 C 组(P<0.05)。结论:在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急救技能培训中模拟教学法优于传统讲授示范教学法,对学员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更有效。

    作者:董军;黎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I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自2009年11月~2013年02月在我院收治的31例胸腰椎结核,一期行前路病灶彻底清除、病变椎体全切或次全切、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脊柱前路钉棒系统重建脊柱稳定性。术后卧床4~8周,继续正规化疗12~18个月左右,观察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植骨融合及结核复发情况,神经功能评定采用ASIA分级。结果:对31例随访5个月~3年3个月,平均2.3年,神经功能改善显著,畸形矫正明显,植骨融合平均时间4.4个月,无内固定失效,无复发病例。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I期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彻底,复发率低,椎管减压满惿,脊柱稳定性重建可靠,疗效显著。

    作者:李磊;陈宇;张智;郑佳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臀位胎膜早破的处理及护理

    通过对臀位孕妇胎膜早破的诊断、处理及护理体会。注意胎儿监护并做好早产儿抢救准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探讨专病专科能力,从而加强专科专病的理论知识学习,落实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知识。

    作者:蔺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对乙肝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研究

    目的:评价开展乙肝健康教育干预后在提高乙肝患者对乙肝疾病正确认知的作用,以期降低患者及其家属对乙肝的恐惧感,加大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选择421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入院期间实行严格的健康教育干预,采用自行设计的乙肝知识认知情况调查表对干预前后的认知状况和对乙肝的恐惧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在住院前后对乙肝的认知状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乙肝知识的认知状况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和干预组对乙肝恐惧程度均降低,但干预组得分比对照组更低。结论:在患者入院期间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乙肝的认知状况,也可以降低患者对乙肝的恐惧程度,应该提倡并广泛开展此项工作。

    作者:徐芸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13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塞临床疗效,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现代医学疗法,治疗组加用中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中药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和康复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爱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糖尿病肾病临床诊疗体会

    目的:总结糖尿病肾病临床诊疗经验,以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方法:回顾性研究近几年来本院收治的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26例好转,无好转或病情加重20例,死亡10例。结论:早期诊治糖尿病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新红;王健忠;刘国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试论护理人员的业务素养及道德修养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对人们的意义越来越大,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相应来说,这就对医护工作人员的服务有了更高的考验和要求,需要更多道德高尚的知识者。全科医护工作者是人民健康的卫士,又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医德医风的好坏,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威信的大事。作为一名全科护师不仅需要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才能使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得以体现,医患关系才会越来越和谐。医乃仁术,德乃医本。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的业务修养及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即从实际的护理工作为切入点,从基本品质及良好医德、精湛专业知识和能力、身心素质概括护理人员所必备的道德水准[1]。

    作者: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门诊检验面临的医患矛盾及对策

    检验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整个医院服务表现的龙头科室。由于门诊检验人员与就诊患者之间所处的地位不同、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心理需求不同等,在正面接触过程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医患矛盾。医患矛盾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医患之间情感交流和服务满意度,甚至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正确处理好各种医患矛盾或冲突,是促进医院和谐发展,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与前提。

    作者:张娟平;曹菊梅;周娟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联合应用时存在配伍禁忌

    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联合应用存在配伍禁忌,实验如下。

    作者:尚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改良灌肠方法后的效果及评价

    目的:比较清洁灌肠的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灌肠效果。方法:将120例需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试验组采用改良灌肠方法。结论:改进后的清洁灌肠方法改善了清洁灌肠的效果,并减少了清洁灌肠过程中病人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琴红;易路;石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