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林茜;亢林萍
肝硬化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需定期复查,规范治疗,伴随着病程的延长,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为此,笔者对部分老年肝硬化后抑郁情况进行了临床调查与指导,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曙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孕产妇失血性休克发生的病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3年来发生失血性休克的66个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孕产妇失血性休克的第一因素是胎盘因素,由胎盘因素引发的失血性休克占到68.2%。高危妊娠与孕2次以上的多次妊娠者,发生失血性休克的病例分别占全部病例的80.3%和94%。对存在失血性休克潜在危险的患者早期实施监测,可为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结论:女性要适时妊娠,计划生育,减少高危妊娠及多次妊娠,可降低孕产期发生失血性休克的风险。
作者:吴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临床上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等疾病,其起病急,病情重,死亡高,除积极抢救治疗外,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现将我护理的102例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500例颈椎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成2组,对照组仅遵医嘱执行,观察组术后加强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平均住院(16.9±1.5)d,平均费用为(38982±231)元,患者满意度为70%,患者生活质量评分(79±11)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平均住院(13.6±1.1)d,平均费用为(30012±102)元,患者满意度为98.4%,患者生活质量评分(91±9)分。两组比较 P<0.05。结论: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脊髓神经功能的变化,严格体位护理和呼吸道管理以及康复锻炼等对于促进患者伤口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龙海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断价值及实用性。方法:2010年8月一2013年8月在我院门诊检查的120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 )在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的价值。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是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的首选方法之一,同时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治疗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龚菊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体会。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9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继续出血和出现血管痉挛等情况的发生。结果:在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之后,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治愈。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达到了98.5%,有2例患者出现了脑疝,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4%。结论:对于蛛网膜下腔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让患者更早康复。
作者:赵荣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前,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手段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模式。传统治疗手段侧重于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如采用手术、放疗局部控制肿瘤,通过化疗控制复发和远处转移,但手术不能解决肿瘤细胞扩散、转移问题,而放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特别是对机体的免疫、造血功能有严重损害。近年来,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复发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国际新研制的自体高效 CIK 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主要是在体外活化和扩增患者或供者免疫细胞回输机体后,以期达到利于杀灭肿瘤的免疫平衡状态,通过与手术、放化疗结合应用,具有清除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以及增加放化疗的耐受性、敏感性和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作者:程保丽;范本本;王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HCG 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为妊娠的特异性标志。其功能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内膜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
作者:李向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开展社区体检时,查出的糖尿病患者120例。男75例,女45例,年龄40~81岁,空腹血糖在7.6~15.8mmol/L,合并并发症者27例。
作者:魏云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护理病例讨论是运用语言、书面、音像、画面等媒体手段,展现病人病情的客观资料,让临床护士和学生通过自己对案例的阅读和分析,在群体中共同讨论,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提供学习或指导寻求解决病人实际问题方案的护理活动[1]。护理病例讨论能够促使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促使护理人员解决疑难问题能力的提高,促使护理人员知识面的拓展。本科室自2007年来,坚持每季度一次的护理病例讨论(危重症、疑难、新开展的技术或死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兰;周莲;江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鼻空肠营养患者中的安全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实施鼻空肠营养的患者(试验组)进行制度完善的护理,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实施鼻空肠营养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鼻空肠营养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鼻空肠营养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了并发症和投诉,保证了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
作者:沈爱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我国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其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作者:李彬;李慧;冷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 Coats 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探讨 FFA 在 Coats 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17例临床诊断为 Coats 病的患者的眼底表现和 FFA 检查资料。结果:观察病例的17只患眼中,14只眼来诊时就已出现了典型的视网膜深层的大片状黄白色渗出物及异常血管形态,3只眼在检眼镜下未见明显的渗出及血管异常;但在 FFA 上已出现了周边部视网膜毛细血管异常扩张及荧光素渗漏,并在密切随访中出现了典型的渗出物及血管异常。结论:大片状视网膜深层的黄白色渗出及血管异常是诊断 Coats 病的特征性改变,即使在典型改变尚未出现的早期,FFA 也能清楚的发现病变区视网膜末梢血管的荧光渗漏。在 Coats 病预后极差的自然病程中,早期诊断与治疗显得至关重要。所以,FFA 对 Coats 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指导及评估预后等方面均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志刚;魏少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螺旋 CT 对于诊断脑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对这些患者全部进行 X 线平片扫描与螺旋 CT 扫描,X 线平片扫描化为对照组,螺旋 CT 扫描的结果化为实验组。结果:经过这些扫描资料分析,有40例患者为腑挫裂伤,30例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患者为硬膜下血肿,6例患者为颅脑内血肿,4例患者为颅骨骨折,诊断符合率高达100%;而 X 线平片扫描的误诊漏诊15例,诊断符合率为85%。结论:采用螺旋 CT 诊断脑外伤,能够更形象、更准确的观测出患者的脑外伤情形,这将为脑外伤的临床诊治提供一个非常重要价值的参考依据,因此,螺旋 CT 对于诊断脑外伤是一个首选的探测技术。
作者:单宗滨;赵培秋;牛晓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结果:58例患者在医护人员良好的专业护理配合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系统完整的手术期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促进康复。
作者:曹启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对2008年7月~2013年8月因牙列缺失而进行全口义齿修复,修复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健康教育小结如下。
作者:李焕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医用臭氧联合外用治疗慢性窦道不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7例患者均先行 DSA 下窦道造影,明确病变范围后置留导管。采用臭氧窦道内注射和外科常规换药治疗。每次注射浓度为30ug/ml 臭氧15~30ml,完毕即用医用透明膜覆盖15分钟,每日1次,7~15天为1个疗程;随后按外科常规冲洗换药等处理。结果16例患者痊愈,1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医用臭氧联合外用治疗慢性窦道不愈患者,具有疗效显著,简单安全等优点。
作者:韦传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ECG)检查与心肌纤维结构蛋白(cTnI)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早期(≤6h)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联合心肌纤维结构蛋白测定结果及其中单独一项检查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联合心肌纤维结构蛋白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其中单独一项检查。结论:常规心电图检查联合心肌纤维结构蛋白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性,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杨从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1次性根治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200例肛周脓肿均采用一次性根治手术,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术后加用荆芥l5g,防风12g,金银花30g,连翘30g,苦参20g,马齿苋30g,蛤蟆草30g,透骨草30g,苏木30g,生甘草10g。将以上药物加水1000ml煎至400ml。熏洗坐浴,拔毒膏、生肌玉红膏填塞换药治疗;对照组术后每日常规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双氧水清洗伤口,外用凡士林纱条换药。结果:治疗组在术后伤口渗出、术后肛周不适及疼痛、术后伤口愈合进度、愈后伤口瘢痕和后遗症、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组成:荆芥l5g,防风12g,金银花30g,连翘30g,苦参20g,马齿苋30g,蛤蟆草30g,透骨草30g,苏木30g,生甘草10g。将以上药物加水1000ml煎至400ml。汤药熏洗,坐浴拔毒膏、生肌玉红膏外用,结合手术根治肛周脓肿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傅晓文;郝东鹏;闫新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静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疗效确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镁湿敷治疗,且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