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伟
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心理压力充分调动病人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人性化服务有机地贯穿到整体护理的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以获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41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20个月,根据术后x线片及改良Shea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26例,良9例,可6例,优良率82.3%。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可维持复位及早期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左仕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 BD 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操作步骤、封管方法、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对策。方法:对368例患者应用 BD 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经行观察。根据对穿插部位、穿插方法、留置时间、封管方法等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探讨。结果:穿刺成功345例,成功率达94%。失败23例,因血管及留置针型号选择失败的有10例;因护士的操作技术及心理素质而失败的有8例;因穿刺方法错误而失败的有5例。结论:BD 静脉留置术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作者:汪婷婷;徐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纤维胃镜检查是将用光玻璃纤维束制成的胃镜,从口腔插入通过食管进入胃部或十二指肠内,直接观察人体的食管、胃部及十二指肠的病变,可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运用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确诊,上消化道出血需进行内镜治疗等。
作者:邓代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通过分析患儿及其家属的就医心理,积极运用沟通技巧,及时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与沟通,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从而有效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赵志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的佳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3年的48例明确诊断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积极、耐心、全面、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以大限度的提供佳护理,促进患者康复。结果: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给予合理治疗及护理,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均未再发生破裂出血、脑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颅内动脉瘤发病率高,危害大;介入栓塞治疗可有效治疗该疾病,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雨医师的密切配合,给予患者及时、合理的护理,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天鸿;龚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献血前开展 ALT 检测对降低血液报废率,确保有限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分析。
作者:刘玉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25羟维生素 D 与糖耐量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糖耐量测定结果将他们分为糖耐量正常组和异常组,对两组进行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禁食一夜后于次日清晨空腹抽血,测胰岛素及25羟维生素 D 含量,测完后口服75克葡萄糖,两小时后测血糖及胰岛素含量,分别计算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分泌指数。结果:糖耐量异常组在各项检测指标的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很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5羟维生素 D 和糖耐量异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楠;丁琪;方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及伴随骨折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在老年人中90%脊柱骨折和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关①。其中脊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变薄,骨小梁变细、减少,故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数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症缺乏认识,胸腰椎骨折又给生活和护理带来诸多困难,针对本病,我们进行有效的分期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林素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高压氧科治疗患者6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0例,对照组予常规高压氧治疗前准备、宣教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安全护理干预。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 SAS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实施后观察组 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主动及基本配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安全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 SAS 评分,有效促进患者治疗的配合,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麦敬逢;赵素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把72例胃肠道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使用常规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然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使用护理干预方法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可使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从而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
作者:李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观察联合洗胃法对口服甲拌磷中毒的疗效。方法:对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改良联合食管、胃洗胃法,分析两组疗效效果。结果:治疗组使用呼吸机时间、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恢复至60%的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死亡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的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改良型联合食管、胃洗胃法能较好的清除胃、食管内的毒物,有利于中毒的恢复,提高存活率。.
作者:高秋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的成效。方法:在我社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为主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并深入社区与群众打成一片,利用为社区居民进行体检和来服务站就医的时机,更新档案信息,做好健康教育和慢性病随访工作,对高危人群进行及时的社区干预,对我社区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前后两年的慢性病规范管理率、群众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慢性病控制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群众知晓率主要针对社区6O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其他指标针对现症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经过近两年的全科医疗服务,积极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和慢性病的社区干预,有效规范了慢性病的防治,提升了群众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慢病控制的满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可有效规范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值得在社区内推广应用。
作者:郑玲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常见于心、脑、肾及视网膜。糖尿病血管病变是临床上至今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当今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病人发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比率要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其发生率约是非糖尿病人群的两倍。因此,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生化、药理及临床的研究十分重要。
作者:宋婷婷;陈琦;张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 WHO 报告:2007年全球估算病例数927万,DOTS 报告人数是527万。估算新涂阳人数406万,DOTS 报告人数是260万。很多病人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检查、治疗,延误了治疗,失去了很好的治疗机会。
作者:张家庆;李龙;王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应用健康管理常见的膳食指导等模式,在结核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膳食营养指导等干预措施,增强患者营养状况和机体免疫力水平,对提高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曾祥荣;杭纪红;王志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2012年9例患者发生脂肪液化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总结防治措施。结果:9例病人经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后脂肪液化以肥胖、腹部手术史、缝合技术以及术中用甲硝唑冲洗伤口等有关。
作者:王海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 VSD 治疗的10例 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获取开放性骨折 VSD 术后的护理经验。结果:10例接受 VSD 治疗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疗效满意,无并发症。结论:采用 VSD 治疗创伤创面,可以有效的预防感染,并保证创面的血运及创面的干燥,免除换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修复经久难愈的创面,缩短创口愈合时间,为组织皮瓣移植提供良好的条件。
作者:徐玉仙;曾安娜;蒋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肠通散贴覆神厥等穴治疗癌症化疗便秘患者56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肠通散贴覆神厥等穴治疗癌症化疗便秘,对照组采用常规解除便秘方法。2组均完成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解除便秘效果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肠通散贴覆神厥等穴治疗癌症化疗便秘效果显著,减少了患者痛苦。
作者:穆合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了加强骨科患者护理安全、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出骨科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操作、急救药品、设备管理、患者隐私及知情权、护患沟通、医疗费用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提出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保证急救药品、设备准备到位,正确处理病人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加强护患沟通,按标准收费等对策,以保证护患双方的权益,减少医疗纠纷,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杜爽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