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琴;刘德蓉;袁丽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20 mg/d 口服,连用4周。结果:阿托伐他汀组血脂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显著(P<0.05)。阿托伐他汀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降低血脂水平,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闫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韶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现状,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2广东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韶关市5个点采集5类食品,用国标方法检测沙门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9种食源性致病菌。结果:在监测的5类276份食品中,共分离出37株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3.41%。其中熟肉制品检出率为21.88%(14/64),生食动物性水产品检出率为17.50%(14/80),焙烤食品检出率为11.67%(7/60)、婴幼儿食品检出率为8.33%(2/24)、凉拌菜未检出食源性致病菌。不同销售点熟肉制品中食源性致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区域、不同种类、不同检测时间食品中食源性致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韶关市市售食品中已不同程度受到4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主要的污染食品为熟肉制品、生食动物水产品;提出了区域间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源于客观可行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必须遵循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可靠性的统计学设计原则,尽可能减少随机误差和选择性偏倚和信息偏倚。
作者:邓俊兴;徐子强;唐建红;钟启丽;邓华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住院糖尿病病人临床营养治疗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而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饮食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出适合患者个体化的饮食治疗方案。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物治疗同时加强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开展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和医学营养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减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秋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人是站在医学的角度,以辩证和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实际临床经验;以个人自身尝试(或试验);以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结合现代化学元素分解规律得出的结论。以下观点或理论,应该说它是站在传统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隆又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掌握沟通技巧,改善传统的护理理念。结果: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满足了患者生活和精神方面的护理需要,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结论:提高了护士的语言及非语言的沟通技巧,改善了患者不良心理影响。
作者:韩凤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股骨头坏死是骨头缺血性坏死,同时也是非常常见的骨关节方面的病症之一,大多数是由于风湿病、潜水病、烧伤和血液病等病症所引起的,我们要先破坏邻近关节层面组织血液方面的供应,从而造成骨头的坏死,它主要的症状,是由于间断性疼痛造成了持续性的疼痛,从而引起疼痛引发肌肉性的痉挛,由于我们的关节活动受到严重的限制,导致部分人员严重致残酷。
作者:高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控制血糖是医疗与护理的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阻止糖尿病的病理进程与合并症的发生。让患者合理控制饮食,从而达到良好的控制病情、保证正常生活及工作的治疗目的。护士必须全面了解糖尿病,才能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莉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对1例重度压疮患者进行护理。重度压疮患者应采取全身综合干预与局部创面处理相结合是护理压疮关键。
作者: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胸腔积液病人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的护理情况。方法:选择96例患有肝硬化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在术后对这些患者采取了相应护理手段,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96例患者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配合抗炎、保肝、补充蛋白、利尿等综合治疗后,胸腔积液压迫症状明显改善、消失而出院。结论:对患有肝硬化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在术后采取综合护理,对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实施与推广。
作者:刘雪梅;袁秋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晚期肺癌男性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肺癌晚期男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重点强调心理护理,健康宣教,人文关怀的细节,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帮助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等细节,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护理提高了晚期肺癌男性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莉莉;王瑶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分析及对策。方法:回顾我院9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数据研究分析,并提出防范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对策。结果:在94例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经治疗后不良反应消失的患者有21例(22.34%),不良反应转好显效的患者有37例(39.36%),治疗后不良反应有效的患者有28例(29.78%),经救治无效导致死亡的患者有8例(8.51%)。结论:要对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得到重视,在临床治疗中要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的发生,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作者:武爱民;白小平;张建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医学护理这一问题,内科护理作为医学护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做详细分析,通过对内科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到问题所在,而后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林荣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手术前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需要术前清洁灌肠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 A、B 组。实验组:根据要求冲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次日晨6点灌肠至排出清水样大便。对照 A 组:手术前日晚清洁灌肠,B 组:口服10%硫酸镁,A、B 组次日晨均再灌肠。结果:比较三组肠道清洁度、灌肠次数及不良反应。三组肠道清洁度无差异(P>0.05)。但灌肠次数、排便次数、腹痛、腹泻对照,对照 A、B 组明显高于实验组,有显著差异;恶心、呕吐,A、B 组与实验组对比,B 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深受患者和护士认同的、理想的口服肠道清洁剂。
作者:赵如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合理安置手术体位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功,手术体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骨科手术尤其对体位的要求更高,其目的是暴露手术野,使病人舒适和安全,避免损伤。骨科手术常用手术体位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一些大手术由于手术难度大,操作时间长,并且术中不能变换体位,因而会引起体位不当性手术并发症,如:神经损伤、皮肤压伤、病人的呼吸循环受影响,给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和痛苦。我院手术室自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2546例大手术及长时间手术病人进行合理的手术体位安置无1例手术体位并发症发生。
作者:龙小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自我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的无偿献血工作逐步由义务献血发展为无偿献血,现全市献血100%来自志愿无偿,无偿献血工作稳步向前发展。截止2012年,我站有1名献血者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名献血者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4名献血者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成绩的取得不仅依靠社会的宣传,更是我站在工作中注重与献血者直接接触的一线护理工作质量。高质量的护理不仅保证了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为献血者的再次献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证了充足的血源。
作者:金铃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与尊严是在脸部的完美体现,每天拥有光洁的面孔已成为现代人共同的时尚。然而,当面部受到外伤时未通过美容缝合,往往愈合后留下较大的疤痕,影响到患者的容貌美观,会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有的需行二次去疤手术。我院整形美容科自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对79例面部外伤患者采用了整形美容缝合技术,减少了瘢痕的形成,取得了医患双方皆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海龙;马群;刘烨;王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结晶,这一不朽的结晶不但不随岁月的流逝、科学的突飞猛进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她的不曾被人们完全理解的深奥的哲理,随着认识的升华越来越彰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意识到,它非但不是某些人无情扣上的朴素认识论,反倒是现代思维哲学的集大成,不由得让我们萌发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的真正发源地恰恰是我们中国,归功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祖先的感叹!
作者:尹枝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子宫破裂是妊娠期和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诊断及处置不及时直接威胁母儿生命及健康。近年来,初产妇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使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越来越常见,其常见的并发症为子宫破裂,但其具体的发生情况如何值得进一步探讨。为探讨目前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现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例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倪筱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通络六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于下。
作者:陈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确认青稞β-葡聚糖及其产品的生理保健功能,对以青稞β-葡聚糖为主要成分的“青之元?青稞银杏胶囊”进行了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实验。动物实验中,用1.400g/kg.bw剂量的受检样品给大鼠灌胃30天,可使其血清总胆固醇(TC)和总甘油三酯(TG)分别下降24.84%和26.67%,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显著性水平(P <0.05);人体试验中,服用受试物45天后,受试者的CHOL、TG与试食前比较分别下降10.42%、22.44%,与对照组相比亦达到差异显著性(P<0.05),并无不良反映;而两实验试食后试食组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此结果证实该产品对动物和人体均有突出辅助降血脂的作用,间接证实了青稞提取物即β-葡聚糖的降血脂、胆固醇作用。
作者:强小林;魏新虹;周珠扬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