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9例颜面部外伤整形美容缝合临床体会

吴海龙;马群;刘烨;王雪峰

关键词:面部外伤, 整形美容, 缝合技术, 外伤患者, 现报道如下, 自卑心理, 医患双方, 现代人, 美容科, 愈合, 手术, 时尚, 容貌, 健康, 瘢痕, 疤痕
摘要:健康与尊严是在脸部的完美体现,每天拥有光洁的面孔已成为现代人共同的时尚。然而,当面部受到外伤时未通过美容缝合,往往愈合后留下较大的疤痕,影响到患者的容貌美观,会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有的需行二次去疤手术。我院整形美容科自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对79例面部外伤患者采用了整形美容缝合技术,减少了瘢痕的形成,取得了医患双方皆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通络组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天麻、丹参、钩藤、地龙、石菖蒲、远志、熟地黄、肉苁蓉等)煎剂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药学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按照纳入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组方煎剂;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停药后随访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比较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不良反应发生率4.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中药组方煎剂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好,药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迎秋;齐有莉;乔钦增;范立勇;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三叉神经痛辨治六法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通络六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于下。

    作者:陈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鼻及经口气管插管在急诊抢救中应用

    目的:评价有自主呼吸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方法的优缺点。方法:50例有自主呼吸患者,对26例患者采用经鼻气管插管,24例患者采用经口气管插管。结果:经鼻气管内插管成功率76.9%和经口气管内插管成功率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鼻组平均置管时间(80±36)S,经口组为(70±2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经鼻组为15.3%,经口组为1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插管成功率和并发症相差无几,但经口气管插管操作简单,快速,更适合在急诊中危重病人的抢救。

    作者:马祥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非计划性 PCEA 拔除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非计划性 PCEA 拔除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分析2012年6-12月315例术后 PCEA 的产妇中31例非计划性拔管产妇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剖宫产术后非计划性 PCEA 拔除由2012年6-12月315例术后 PCEA 的产妇31例下降到2013年01-06月的2例。结论:建立术后镇痛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术后镇痛的控制管理,特别是人为因素的控制,尤为重要。

    作者:何天兰;梁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巡回护士在麻醉实施中的辅助作用

    本文探讨巡回护士在麻醉实施中的辅助方法。巡回护士不仅要全面了解麻药的使用方法、剂量、浓度,以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还要掌握出现不良反应所采取的解救方法及措施。巡回护士得当的辅助,有利于保证麻醉的顺利实施,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华;程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二级医院急诊护士技能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急诊护士急救技能掌握的现状,探讨其培训需求。为今后的急诊护士技能培训提出方向。方法:自制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某市八家二级医院的98名急诊护士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二级医院急诊护理人员的组成以中专、护士、低急诊工作年限者为主。认为进行技能培训“非常重要”的占76%。单项技能掌握程度排第1位的是“给氧法”,需求程度排第1位的是“深静脉穿刺术”。不同职称的急诊护士对培训的需求有所不同。结论:低学历、低职称、低急诊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占大多数,应作为培训的重点对象。根据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的需求,制订分层次、多形式、切合临床实际的培训方案进行培训,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者:傅丽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规范化导乐陪同分娩在临床上的应用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患者不仅仅要求医疗质量的提高,还对医疗环境、心理健康提出更高的需求。分娩是女性人生中一次自然、重要而特殊的经历。导乐陪同分娩是指医护人员或经过培训的护工对产妇分娩时的全程陪护,以减低产妇的焦虑、提高分娩的安全性,但是由于目前全国对此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的导乐服务并不相同,我院总结全国各地的不同经验和我院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制订了考核导乐人员的标准,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邸丽萍;尚颖;姜新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苍耳子中毒2例报告

    病例1:患者女,43岁,因“头痛、鼻塞流涕2年,加重1周”前来门诊就治。既往无病史。查体:BP120/70mmHg,神志清,精神尚可,两侧颧骨有轻度压痛;呼吸18次/分,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心率76次/分,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头颅 X 线平片示“双侧上颌窦炎”。经中医辩证属风热上扰型,给予苍耳子散[1]加减成汤剂5付,每日1剂,水煎2次约400ml,分2次口服。方药组成:苍耳子(炒)12g、辛夷15g、白芷30g、薄荷叶(后下)10g,金银花15g、菊花10g、甘草6g、葱白三段。患者口服水煎汤剂后3小时,自觉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因自觉症状严重,速来我院就诊。查体:BP80/40mmHg,神志清、精神差,烦燥不安,呼吸困难,全身出汗,心率110次/分。诊断:苍耳子中毒[2]。给予洗胃、吸氧、保肝解毒、扩容等对症处理后好转,至次日晨复查无异常,给予出院。

    作者:马天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移动方法改变注射胰岛素部位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改变胰岛素的注射部位的方法,提高胰岛素在体内的吸收,从而增强胰岛素疗效,减少胰岛素用量。方法:将60例长期应用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按血糖情况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同时对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进行改良,实验结束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三组自身对照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圆移动注射胰岛素部位的方法对提高胰岛素在体内的吸收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

    作者:李春梅;周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即所谓的老年痴呆症。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结构的器质性损害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是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的持久的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患病率研究显示,美国在2000年的阿尔茨海默病例数为450万例。年龄每增加5岁,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百分数将上升2倍,也就是说,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而85岁人群的患病率为30%。随着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5000万,这将对我国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

    作者:张一洁;王晓湘;蔡玲琴;谢明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综合性医院疾病控制处对社区手足口病防控管理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81年上海首例报道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也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2008年5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作为社区内三级综合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处,依据市区卫生局和疾控中心的防控要求,明确责任,与社区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担负起对社区传染病的管理防控任务。2012年1-12月针对手足口病的疫情特点,结合该病的传播途径和临床症状,在医疗机构和社区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进行防控管理,大程度地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手足口病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危害。。

    作者:庞克慧;苗建文;邵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帕珠沙星致低血糖昏迷抢救成功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周明宣女48岁因“左侧中下腹部疼痛剑突下疼痛5小时”于2012年2月28日21:36时急诊来我中心就治。患者自述左侧中下腹部疼痛,剑突下疼痛,当直立时左中腹部疼痛减轻,弯腰时腹痛可感加重。入院时查体:T36.5°C P78次/分 R18次/分 BP110/70mmHg 急性痛苦病容,面色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有力,腹部膨软,剑突下及左侧中下腹部压痛,尤以后者压痛明显,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双侧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6次/分。输液前查血糖6.7mmol/L(1小时前有少量进食)。入院时分析腹痛原因为:1、急性胃肠炎2、急性盆腔炎。积极给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200毫升、及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200毫升抗感染药物静脉滴注,于2月29日3:15时,当静脉输注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快结束时,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四肢偏僵硬,急查:BP202/113mmHg 呈昏迷状,呼之不应,面色苍白,全身皮肤触之冷,四肢肌张力增高。疑诊:脑血管意外。急查头颅 CT 示未见异常。再次急查血糖发现血糖值为0.8mmol/L 遂立即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40毫升,意识逐渐恢复,再继续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以及同时双管齐下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25毫克控制血压至正常,于29日7:30时意识正常,面色红润,腹痛完全缓解,生命体征正常,自动步行离院。

    作者:白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758例0-6岁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泗泾医院周边地区0~6岁儿童微量元素的检测,了解其体内微量元素水平,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结果:758例检测者中6种微量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情况。锌、铁、钙、铜、镁缺乏发生率分别为44.06%、41.2%、10.68%、2.77%、0.26%;铅升高的发生率为2.24%。结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各个时期发育不均衡,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在儿童生长发育中普遍存在,建议临床存在食欲差、偏食、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尽早进行检测。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有的放矢的调整饮食结构,膳食均衡,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宋鹤;赵凤;吕明婕;黄菊红;唐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文护理在基础医院产妇产褥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在基础医院妇产科患者产褥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的产妇76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护理。统计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人舒适度和产褥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在产褥期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分别是10.5%、18.4%。结论:在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护理的理念有助于减少产褥期并发症,增加患者在产褥期的舒适度。

    作者:杨润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37例健康体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检测分析

    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也丰富多彩,从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新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利于身心健康,我们通过对年轻人健康体检的调查分析,探讨了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作者:白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的探讨

    财政投入不足,经费紧张是长期以来制约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典”后的经费投入和支出进行分析,剖析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对新形势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行探讨。

    作者:张志湘;王丙荣;刘德忠;丁一;丁霞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儿内科急性阑尾炎的诊治

    目的:分析儿内科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工作。方法:通过对近几年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研究。结果:通过现代高科技的进步以及及时的进行手术,无论成年人还是婴幼儿,回复的状况都很好,尤其是婴幼儿,效果尤为显著。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这种疾病,婴幼儿是高发人群,极早到的发现并接受手术,康复的效果也是好的,由于婴幼儿体质较弱,必须及时接受治疗,否则很容易引发其它的病症。

    作者:周德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产房在开展日常工作过程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情况以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产房的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30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的风险因素认知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控评分以及综合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妇进行产房护理时,风险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以及产妇对风险因素的认知程度,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这对于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产妇进行临床护理时,可以对风险管理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吴笑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商州区2012年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商州区传染病流行特征,给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商州区传染病网络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X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结果:2012年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6种、2715例、报告发病率为507.63/10万,报告死亡率为0.93/10万;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病发病数分别占报告传染病总数47.70%、25.30%、12.38%;男、女性发病率为546.26/10万、449.21/10万;10岁以下儿童发病1566例、占57.68%;散居儿童、农民发病分别占41.55%、34.92%;发病率位于前5位的乡镇依次为城关、陈塬、杨峪河、刘湾、大荆。结论:商州区乙丙类传染病发病具有明显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

    作者:王恬兰;杨兆民;管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妇女产褥期营养及社会认知的干预

    目的:观察产褥期妇女营养要素及社会认知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居委会产后42 d 的产妇46例,随机确定为干预组或对照组,分别给予社会认知干预措施和常规照顾,比较两组的健康与行为结局的差异、总结社会认知干预的优势及可行性。结果:干预组产妇碳水化合物、豆制品、蔬菜、水果、蛋白质等摄入均高于对照组,卫生情况较对照组为好,且不良反应进站17.4%,而对照组高达30.4%。结论:卫生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社区或团体的妇幼保健健康宣传工作,积极对产褥期妇女进行社会认知干预及健康心理教育,这样更有利于产褥期妇女及婴儿的健康。

    作者:付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