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评价超声与X线钼靶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效果

焦敬

关键词:乳腺癌, 诊断, 超声, X线钼靶, 联合, 效果
摘要:目的:对超声与X线钼靶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以医院2008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6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在其手术前一周对其分别进行超声检查、X线钼靶、两者联合检查,对三组的检查结果加以比较。结果:106例患者中超声检查出乳腺癌阳性患者27例,检出率为84.4%;X线钼靶检查出乳腺癌阳性患者33例,检出率为86.8%。超声与X线钼靶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进行诊断时,检查出乳腺癌阳性患者35例,检出率为97.2%。与超声和单纯行X线钼靶检查相比,差异均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与X线钼靶检查都具备各自的优缺点,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014年盘锦市城区部分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盘锦市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指导学生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方法:2014年6月,对盘锦市城区2所小学的学生进行膳食营养调查。结果:调查小学5-6年级学生356人,其中男生191人、女生165人;结果表明学生以谷类食物为主,能量、维生素B2、D、A和钙、铁、锌摄入量不足。结论:调查的盘锦市城区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够合理,营养摄入不够均衡。

    作者:杨永辉;赵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吡柔比星对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敏感剂量下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对体外培养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细胞周期及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吡柔比星(0,0.01,1.0μg/mL)分别作用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株24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RD细胞株的形态学改变及流式细胞实验检测细胞周期情况;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蛋白β-catenin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吡柔比星(THP)处理RD细胞24h后,RD细胞皱缩,体积变小,外形更趋向于球状。(2)用吡柔比星(THP)处理RD细胞24h后,细胞呈G2期阻滞。(3)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β-catenin的水平逐渐减少。结论:吡柔比星可以诱导RD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β-catenin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玄承敏;薛天阳;许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微创肺叶切除手术的研究进展

    1微创肺叶切除术的概述1.1微创肺叶切除术在20世纪,尽管胸腔镜检查已经存在几十年,直至90年代初,Kirby等人报道了将电视胸腔镜应用于肺叶切除手术[1],电视胸腔镜才由单纯的检查工具扩展为检查和治疗工具,微创肺叶切除手术才真正来临。他们选取了44名术前评估处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Ⅰ期的患者,并对其动脉血气及肺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保证这些患者能够承受肺叶切除的创伤。术中3名患者因肺癌分期处于N2期从研究组中剔除,剩下的41名患者中有35人进行电了视胸腔镜手术。手术通过两个胸腔镜切口和一个6-8cm 的手术操作切口完成,平均时间为153+/-26分钟,没有患者因并发症而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所有患者平均5.7+/-1.6天完全康复。这证明了VATS是安全可行的。然而新技术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能够熟练操作手术的医生较少以及电视胸腔镜本身存在摄像头不清晰、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等问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直到相关手术器械及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和显示器应用于胸腔镜,越来越多的胸外科医生采用这种新的手术方式进行肺叶的切除,与此同时获得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这些资料表明进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相对于传统术式的患者并发症少、疼痛较轻、平均住院日低、围手术期病死率低、明显改善低肺功能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对化疗有更好的耐受性[2]。尽管如此,据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的国家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只有44%的肺叶切除术是通过VATS完成的[3]。批评者认为该项手术方式不利于控制出血、增加了淋巴结清扫的难度、弱的光线及可视度增加了解剖的风险并且该技术有较长的学习曲线。

    作者:田园;刘尊;田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电话督导对腹膜透析患者居家透析管理效果分析

    腹膜透析作为一种终末期肾病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在全球呈快速增长趋势。研究发现腹膜透析患者的依从性会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表现为居家透析治疗过程中存在多种不规范行为,如水和盐的摄人易超标,饮食没有控制从而导致透析间期患者体重增加过多、血压难以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姜红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不同的性格、病情和治疗过程,使癌症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生理机能非常重要,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了解、超前预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用科学的护理语言积极施护。

    作者:陈娟燕;王霞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36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尤以合并空洞型肺结核居多,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居多,为77.78%。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演变迅速,病死率高,需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而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易与肺结核基础病变表现混淆,不易鉴别。因此在临床上,特别是老年肺结核患者,肺部空洞形成,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应特别重视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

    作者:王颖;张玉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明确品管圈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进行管理,并将实施品管圈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降低至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结论:品管圈运用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中,不仅能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而且能增强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发挥能动性。

    作者:刘敏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腹泻并发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退黄,给予“蒙脱石散剂”治疗腹泻;治疗组给予“蓝光照射”退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2组均治疗4天,观察2组总有效率,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88%,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腹泻并发症有效。

    作者:孙丰征;刘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68例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及其护理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6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因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阴道手术助产者39例,占57.35%;会阴深Ⅱ度裂伤者9例,占13.23%;会阴浅Ⅱ度裂伤、阴蒂部及尿道口黏膜擦伤者3例,占4.41%;阴道壁血肿、阴道卷压迫止血者3例,占4.41%;单纯性会阴侧切者10例,占14.70%;心理紧张、惧怕疼痛者4例,占5.89%;产后6~10h发生尿潴留者59例,产后第一次排尿有残余尿、继发尿潴留者9例。结论:针对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对产妇宣教、指导治疗、落实预防措施以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

    作者:王热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再出血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SAH患者中预防再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积极的治疗及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后病人对SAH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有了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有了大的改善,降低了再出血的发生率,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作者:夏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3年1-6月我院醋酸去氨加压素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石门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6月醋酸去氨加压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6月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的病历500份,对合理、规范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醋酸去氨加压素在围手术期用药较为普遍。结论:部分科室将醋酸去氨加压素作为常规止血药来使用,用药合理性有待加强。

    作者:敖和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娠期阑尾炎65例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特点,探讨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太原理工大学校医院收治的65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不同妊娠时期阑尾炎的临床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可降低患者的危险。

    作者:杨安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奥美拉唑与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对奥美拉唑与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方式进行探讨,观察此种方式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经笔者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奥美拉唑与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时记录。结果:通过对患者应用奥美拉唑与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患者的康复水平较高,后续治疗比较理想。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一直都是医学上的难点,必须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案来治疗。通过采用奥美拉唑与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可以较好的治疗此项疾病,今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佳;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镰刀治疗手部狭窄性腱鞘炎48例体会

    狭窄性腱鞘炎是手外科常见病,笔者自2011年3月到2013年6月用小镰刀治疗手部狭窄性腱鞘炎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锋;王华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消毒供应中心潜在的医院感染因素与对策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潜在的感染隐患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内涵建设,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存在的主观、客观因素,加强回收、洗涤、包装、灭菌环节质量。结果:消毒供应中心三项规范标准得到落实,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结论: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隐患意识,无菌物品合格率100%。

    作者:李颖;王珍;朱璐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快速血糖仪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快速血糖检测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进行血糖检测的患者300例,均进行两种仪器进行血糖检测,其中,快速血糖分析仪采用末梢血进行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血清血糖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的检测差异。结论:快速血糖仪检测结果为(9.17±4.08)mmol/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为(10.28±3.17)mmol/L。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检测仪存在各自优点,如快速血糖仪操作简便、检测迅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范围略高,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医护人员可根据临时情况选择出适合的检测方法。

    作者:李飞;张荣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外治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方法多样:中药雾化吸入疗法、穴位贴敷、穴位埋线、艾灸、蜂针、烫疗、穴位按摩、捏脊、刮痧、耳穴压豆疗法等,综合疗法多于单一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远期疗效更好,副作用少,临床优势明显。现结合相关文献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外治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潘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重叠综合征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存在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如存在较为单一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严重夜间低氧血症,易引起严重心肺功能障碍,造成呼吸衰竭或肺心病。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通常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更为严重。为了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BiPAP无创通气治疗。

    作者:金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到武汉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23例终止妊娠患者,11例紧急避孕患者,3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6例其他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都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进行治疗后,22位终止妊娠患者痊愈,10位紧急避孕患者达到疗效,26位异常子宫出血痊愈,27位子宫内膜炎痊愈,5位其他疾病的患者痊愈。结论:米非司酮对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低,具有比较广泛的适应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商洛市2006~2012年肺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商洛市肺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给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2006~2012年肺结核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5.36/10万,死亡率为0.06/10万,病死率为0.09%;各月均有发病,3月为发病高峰;各年龄组发病构成分别为0-6岁0.35%,7-14岁1.45%,15岁以上98.20%;男、女性平均发病率分别为87.04/10万、41.24/10万,男性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01);2006~2010年,各县区发病率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1);2011~2012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商洛市肺结核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具有显著的年龄、性别、季节、地区发病特点。

    作者:杨兆民;戴侃记;何涛;张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