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建华

关键词:米非司酮, 妇产科疾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到武汉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23例终止妊娠患者,11例紧急避孕患者,3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6例其他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都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进行治疗后,22位终止妊娠患者痊愈,10位紧急避孕患者达到疗效,26位异常子宫出血痊愈,27位子宫内膜炎痊愈,5位其他疾病的患者痊愈。结论:米非司酮对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低,具有比较广泛的适应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中药保留灌肠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肾功能不全中药保留灌肠临床护理的有效途径。方法:通过饮食指导、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插管护理、灌肠护理等护理方法,观察我院34例肺结核合并肾功能不全病人应用中药保留灌肠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4例病人经过中药保留灌肠及精心观察与护理,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肺结核症状如咳嗽、咳痰明显减轻,盗汗乏力症状不明显,病人耐受力及抵抗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抗结核药物使用耐受时间明显延长,抗结核药物的临床副作用明显减少,从而病人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通过中药保留灌肠,经肠黏膜直接吸收药液,作用迅速,安全便捷,副作用小,病人肾功能血液检查回报,肾功能不全症状明显缓解,并且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本组病人均住院1~3个月后顺利出院。结论:正确地观察与护理可以为提高肺结核合并肾功能不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保障。

    作者:王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价值及意义分析

    目的: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价值及意义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56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90例,共346例,均进行间接荧光免疫测定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谱等相关要素的检测。结果:1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相关要素的阳性率约为94%和49%。结论:多种自身抗体抗体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明显优于间接荧光免疫测定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的检测。

    作者:康文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更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尝试教学法在医学实习生技能操作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临床技能操作培训是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今后从事临床工作的重要阶段。我院作为桂林医学院的教学附属医院,长期承担着医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其中对于临床技能操作培训效果评价不高,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本文从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尝试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法,旨在提高实习生临床技能操作培训教学实效。

    作者:黄宇璐;潘薪宇;宁金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高热惊厥小儿家长入院和出院的健康指导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回顾5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经快速止惊、吸氧、降温、加强监护等一系列对症治疗及护理5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利用迅速止惊、给氧、降温等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惊厥。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贤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根治性切除并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

    目的:探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规范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0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135例cN0期PTC患者的临床资料,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65例为对照组;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或患侧腺叶+峡部+对侧大部分切除或全切除/近全切除术后并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70例为试验组。比较二组在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和喉返神经损伤。二组在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切除并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效果令人满意,又未过度治疗,应成为治疗cN0期PTC的规范。

    作者:吴岩;崔禹;孙彩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快速血糖仪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快速血糖检测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进行血糖检测的患者300例,均进行两种仪器进行血糖检测,其中,快速血糖分析仪采用末梢血进行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血清血糖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的检测差异。结论:快速血糖仪检测结果为(9.17±4.08)mmol/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为(10.28±3.17)mmol/L。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检测仪存在各自优点,如快速血糖仪操作简便、检测迅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范围略高,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医护人员可根据临时情况选择出适合的检测方法。

    作者:李飞;张荣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现象发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收治的20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良好的护理及预防,大大降低了住院患者的跌倒率。结论:对患者防止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加强病房管理、采取健康教育、按危险程度护理,能够有效防止患者跌倒的发生,减少因为患者跌倒而造成的医疗纠纷等,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王德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提高老年医学科护士应急能力的探索

    我院老年医学科病房是以收治在职或离、退休的省级、市级干部或享受同等待遇病人的综合性临床科室。病人特点高龄、高职,大多身患多种疾病,经常在凌晨等值班人员少的时间出现病情突变,作为护士是先到场进行处置的医务人员,其处置应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抢救成功与否,决定了病人、家属、上级领导的满意程度。我科拥有专业护士10人,其主管护师5名,其余5名中有2名临床工作护龄1~3年的合同护士。面对这种状况,要保障科室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要加强护士应急处置能力培训,规范病情突变的处置流程,为病人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晓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健康体检人群采血发生晕针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健康人群体检抽血晕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2013年4月1日到2014年3月31日发生的29例晕针体检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发生晕针的主要因素。结果:抽血晕针与体检者的精神因素、机体状态、体位、护士的操作技术、疼痛等因素有关。结论:抽血前良好的心理疏导,体位的调整,护士娴熟的操作技术等措施能有效的降低体检者抽血晕针的概率。

    作者:陈尊文;黄和;吴鸿曾;卢蔚霞;刘美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娩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从而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方法:本文共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且愿意参加此次调查的30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问卷调查,进而分析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自愿选择剖宫产的产妇达34.85%,主要原因是无法忍受疼痛;而自愿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占50.16%。结论:因此我们得出,在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改变上,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应该对孕妇和育龄期的妇女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前健康宣教,并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李媛;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牙齿楔状缺损2种修复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比较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粘固剂2种方法分别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50例患者的200颗牙齿楔状缺损分为A、B两组,每组100颗牙齿,分别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粘固剂2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并进行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充填后1年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充填60例成功率为88%,制备倒凹后充填40例成功率为98%,玻璃离子直接充填70例成功率为79%,制备倒凹后充填30例成功率为100%。结论楔状缺损面光滑复合树脂硬度较高,但粘着力较差,必须制备倒凹固位,玻璃离子有一定粘着性因楔状缺损面光滑,常规修复后易脱落,好行倒凹固位。

    作者:谢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及减压探讨

    文章分析了产科护士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于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产科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社会压力、职业认同感差、职业伤害(锐器伤、病毒感染)、超负荷的工作量、管理及人际关系问题等几个方面,认为产科护士压力较大。应针对不同的压力源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护士压力,促进护士身心健康,从而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维护母婴健康。

    作者:叶光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妇幼系统母婴优质护理模式构建

    随着“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全国各级医院深入开展,作为妇幼系统,必须构建适合我们的优质护理模式。母婴优质护理模式是通过助产士门诊的建立,产房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病房母婴一体化护理、NICU支持性照护等相关功能区间的护理协同变革,构建母婴健康优质护理服务链,承担孕育咨询、分娩助产、母婴照护、康复支持等全方位系统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母婴优质护理模式的构建,迎合了孕产妇的健康需求,顺应了医院的发展需求。

    作者:李金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住院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

    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组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临床特征为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起病于大脑发育成熟以前。部分患者可能伴随一些精神症状,如注意缺陷,情绪易激动,冲动欣慰,刻板行为或强迫行为。出生前,围生期因病所致的患者在出生以后就表现出躯体和心理各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智能损伤程度轻者多在入学以后才被确诊,各种致病因素往往造成脑结构性或功能性不可逆损害,所以智能损害一旦发生,一般都不可能减轻或恢复到正常智力水平。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主要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辅以心理治疗,仅少数需要药物对症治疗。

    作者:陈娅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官相关的慢性炎症,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等,常为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或患者体质较差而使病情迁延所致,以下腹疼痛、腰骶坠痛、带下量多为主要症状,具有病程常、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一般治疗以消炎止痛、活血化瘀为主。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35例,疗效显著。

    作者:袁炳华;马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2011年06月至2014年0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3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0例,对治疗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对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血液流变率以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在血小板聚集率以及患者全血粘度(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因素)方面,阿司匹林治疗组明显高于氯吡格雷治疗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明显抑制血液流变和血小板聚集,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宝明;张媛媛;陈苗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断指再植成活6-7天指坏死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断指再植成活近7天再植指体坏死的原因,以提高断指的成活率。方法:10例再植坏死指中5例行坏死指解脱术,3例行腹部皮管修复术,2例行血管移植术。结果:5例坏死指解脱术后2周切口拆线甲级愈合。3例腹部皮管修复术后4周断蒂,甲级愈合,保留了患指的长度,随访半年,患指关节活动较好。2例血管移植术再植手指成活良好,功能接近正常。结论:对于创伤严重断指再植术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再植术中要高质量吻合动静脉,在痉挛期内避免刺激导致顽固性痉挛,以至栓塞,使再植失败。术后10天内严密观察血运,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当再植断指出现坏死后,尽快根据实际情况及患者意愿得到及时处理。

    作者:张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参加化妆品中铅、砷含量测定能力验证体会

    目的:通过参加化妆品中铅砷含量测定能力验证,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方法:采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第三部分卫生检测方法中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以Z比分值来评价和判定检测结果。结果:本实验室铅测定数据Z比分值为1.60,砷测定数据Z比分值为0.27,Z均≤2,二项能力验证结果均为满意。结论:在本次化妆品中铅砷含量测定能力验证活动中,通过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严格按方法要求配制试剂和操作,控制空白值等关键点,可以获得满意结果。

    作者:董淑江;岁源;徐沛麟;陈萍;尹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