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树云
目的:了解铁岭市城市居民死因分布规律,为制定疾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铁岭市各死因登记报告单位上报死亡医学证明书,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编码,录入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死亡人数11124,年均死亡率为623.53/10万,男性高于女性(x 2 =43.60,P<0.01),标化死亡率为461.33/10万;前五位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铁岭市城市居民主要死因,应针对不同年龄段主要死因采取有效综合防控措施,同时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不容忽视.
作者:张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脑挫裂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护理方法:回顾收治的22例脑挫裂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存活18例死亡4例结论:通过整体全面的护理提高疾病恢复.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研究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规律及特点.肺结核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老年人肺结核发病率逐年递增,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也有增加,特别是生活在农村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中的老年人,本人就我院1999年-2009年收治的55岁以上的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病人39例进行总结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青年结核性胸膜炎病人39例年龄在35岁以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于福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临床护理在阑尾炎术后康复中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100例的阑尾炎患者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的患者都为5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护理时,选用常规的方法来进行,对观察组的患者则实施心理和综合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有2例出现了切口感染,1例出现了粪瘘症状,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4‰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2例患者出现了粪瘘症状,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0%,由此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比对照组的要好(P<0.05).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阑尾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对其术后的康复会有很大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能达到减少疗程的目的.
作者:盛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ICU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丹东市第一医院ICU内血行性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资料,比较排位前5位细菌的耐药特征.结果:58例血培养阳性患者共检出其中革兰阳性(G+)菌30株(51.7%),革兰阴性(G-)菌25株(43.1%),真菌2株(5.1%).其中居前五位的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重症医学科近三年来血行性感染的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且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
作者:张志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通过静脉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神经介入动脉导管进行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两种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0.62%,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3.1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运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进行溶栓治疗,手术时间短,治疗准确安全,可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张学君;于春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血管护理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科室60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采取措施后,神经内科患者穿刺时减少了痛苦,同事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结论:本文提出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采纳.
作者:王志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在肿瘤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45例,除采用常规肿瘤治疗方法之外,还同时采取心理干预、运动疗法、营养指导、健康教育等综合康复措施.采用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综合康复治疗前后的患者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的各项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综合康复治疗前,患者的SAS评分为(54.7±8.2)分,SDS评分为(58.8±6.2)分;综合康复治疗后,患者的SAS评分为(48.9±6 7)分,SDS评分为(51.8±4 5)分.前后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经综合康复治疗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均明显改善,生存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梁宁震;陈强;陈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产房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针对性采用护理对策,降低医疗纠纷发生,提高产科质量.方法:从人员配备、助产人员、孕产妇自身、产房环境等方面分析不安全因素,查找安全隐患,积极采取护理对策.结果:产房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助产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风险意识加强,安全隐患降低,护理质量大幅度提升.结论:对产房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产房安全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
作者:黄蕻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由于我院地处郊区,就诊对象多为农民,家家必备农药,故有机磷中毒多见,仅2012年我院收治有机磷中毒就达92例,其中治愈81例,死亡3例,转上级医院8例.有机磷农药是我国使用广泛;用量大的杀虫剂,主要包括敌敌畏、对硫磷(1605)、乐果、敌百虫、甲拌磷(3911)、内吸磷(1059)等.患者主要经口进入,其次经皮肤和粘膜吸收中毒.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多汗、流涎、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瞳孔缩小及肌肉震颤等.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子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所有住院孕产妇接受人性化服务后的观察及效果总结.结果:接受人性化服务的孕产妇均获得良好情绪,愉快配合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使医疗护理工作更顺利地进行.结论:人性化服务在临床产科中的应用有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有效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是完全必要而十分重要的.
作者:沈琼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开展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探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及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抽取2012年7~12月出院的1360例Ⅰ类切口患者手术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结果:1360例Ⅰ类切口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38%,抗菌药物种类选用合格率为100%,预防用药时机全部在术前0.5~2h,用药时间超过48h的有162例(18.79%).结论:证实通过整治活动的过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有持续下降趋势,合理用药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存在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有待继续改进.
作者:严晓沁;顾正平;高培培;刘彦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激光在泌尿外科应用越来越多,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手术具有止血确切、出血少和基本不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等特点.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采用经尿道钬激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患者35例,并与金标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作者:范学勇;陈雪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大便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大便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或排便不尽感,或下坠感等.骨科患者由于卧床、手术、疼痛及环境改变等原因,便秘发生率可高达90%[1].便秘在临床上长期持续存在,病因多样,症状扰人,患者常感到焦虑不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便秘的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下面就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要点分析如下.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院后勤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科学的PDCA循环法应用于医院后勤管理中,分析管理后的效果.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6.34%,明显高于应用前的80.12%;职工的满意度为95.03%,明显高于应用前的76.9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后勤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有利于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效率,有效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树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曹清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FD的心理调节治疗.方法:确诊的FD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给予法莫替丁20mg2次/d口服,普瑞博思5mg3次/d口服;乙组在甲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晚分别以舒乐安定2mg、氟桂嗪10mg口服.结果:甲乙两组消化道症状皆明显改善,而乙组改善更明显,且p值<0.05.结论:提示心理因是FD患者多种致病因子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调节治疗能明显改善FD患者的消化道症状.
作者:杨邙;李慧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全区2012年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开发区育龄妇女死亡率为41.54/10万,育龄妇女死亡前三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结论:减少育龄妇女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等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祁文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67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及饮酒等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结果:吸烟21例,高血压9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例,血脂异常15例,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阳性3例,酗酒10例,风心病3例,糖尿病3例.结论: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是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杨娜;李学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358例孕妇进行分析.结果:358例中312例孕妇选择再次剖宫产,占90%; 46例孕妇阴道试产,其中38例孕妇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82%.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在掌握其适应症的情况下可选择阴道分娩.
作者:薛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回顾58例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的临床资料,将舒适护理实际应用到病人身上,探索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睡眠的改善情况.方法:58例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通过舒适护理包括为病人创造一个宜于睡眠的环境,指导采用正确的睡姿和方式,合格的睡具,切实的睡前准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使其舒适入睡.后通过问卷调查,探索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通过相关护理干预后,49例能复述其中内容,5例熟练掌握相关方法.其中20例不存在睡眠障碍,25例睡眠状况得到很好改善,8例基本得改善,5例未能得到很好改善,但是患者情绪稳定,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结论:上述方法(为病人创造一个宜于睡眠的环境,指导采用正确的睡姿和方式,合格的睡具,切实的睡前准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简单易行、有效、安全,对改善睡眠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纪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