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勇;徐军发;林观平;周克元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临床触诊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性.方法:应用双盲法对53例(55侧)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前触诊、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5侧中,病理证实41侧有淋巴结转移,临床触诊和超声检出侧分别为35侧和39侧,触诊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3%、50.0%、63.6 %,超声则分别为87.8 %、78.6%、85.5%,两组间的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特异度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腋窝淋巴结的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触诊,可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王伟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基地幼儿的气质特点,为家长和育儿工作者对儿童的教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NYLS<3~7岁儿童气质量表>对155名海洋石油湛江基地幼儿园儿童进行测定.结果:155名学龄前儿童中,难养型占22.6%,启动缓慢型占12.2%,中间近难养型占11.6%,中间近易养型占32.3%,易养型占21.3%.男、女组气质维度比较,除情绪本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维度的性别比较则无明显差别.不同年龄间的规律性、反应强度、坚持度、反应阈4个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随着年龄增长,规律性和反应强度下降,坚持度增高.结论:我基地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偏消极比例偏高,值得基地育儿工作者和家庭的重视.
作者:伍明初;赵小飞;白青好;谢思华;汤济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杨梅素、槲皮素和山萘黄素对重组人肌醇磷脂3-激酶(PI3K) p110β催化亚基的直接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方法获得PI3K p110β催化亚基.用PtdIns(4,5)P2,[γ-32P]ATP与重组 PI3K p110β催化亚基一起保温的方法测定PI3K的活性;32P标记的磷脂用氯仿和甲醇抽提,加闪烁液于液闪计数仪计数.结果:杨梅素和槲皮素对重组人PI3K p110β催化亚基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2.93μmol/L和9.91μmol/L,而山萘黄素对PI3K p110β催化亚基则无抑制作用.结论:杨梅素和槲皮素是PI3K的抑制剂,杨梅素和槲皮素对PI3K p110β催化亚基的抑制作用与浓度成正比关系.
作者:刘文;梁念慈;黄仁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70 岁以上患者妇科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近10a收治的70 岁以上的妇科肿瘤患者85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症、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情况、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发症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患者按病变的性质(良性、恶性)进行分组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渡过麻醉期和手术期;恶性病变组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良性病变组显著增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28.0% vs 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70 岁以上的患者可耐受妇科手术,但应加强对合并症的处理及对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陈晓芸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6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卵巢畸胎瘤剥除术55例,一侧附件切除术6例;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10~80mL,平均50 mL;平均住院时间为4.2d;均无皮下气肿、切口感染及化学性腹膜炎等出现.结论:腹腔镜下卵巢成熟畸胎瘤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冯慧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足叶乙甙联合醛氢叶酸、氟尿嘧啶(E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耐受性.方法:50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ELF方案治疗:足叶乙甙(VP-16)120mg/m2静脉点滴,第1~3天;醛氢叶酸(CF)300mg/m2静脉点滴,第1~3天;氟尿嘧啶(5-FU)500mg/m2静脉点滴,第1~3天;3~4周为1疗程.结果:总缓解率为38%(19/50),完全缓解率(CR)为4%(2/50),部分缓解率(PR)为34%(17/50).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脱发.白细胞减少Ⅰ-Ⅱ度发生率为64%, Ⅲ-Ⅳ度发生率为12%;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20%和26%;脱发发生率为100%.其他毒副反应少见.结论:E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肯定,毒性可耐受.
作者:郭予武;郭有生;钟俊勇;吴大英;潘小美;吴天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方法:经后腰入路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15例.结果:14例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60~17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50~250 mL,平均70 mL.患者术后1d即可下床活动及恢复进食,住院5~12 d,平均7 d.1例中转开放手术,7d拆线出院.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微创、安全有效,是肾上腺疾病手术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保忠;单炽昌;杨帝宽;冯钢;张勇强;刘明建;张启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言语障碍的治疗体会.方法:根据116例的诊断分类(其中口吃31例,开放性鼻音16例 ,功能性失音15例,青春期后假声11例,声带息肉25 例,声带结节18例)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31例口吃患者治愈22例,治愈率为71.0%,随访1a,8例患者由于不能坚持训练而导致口吃复发.功能性失音的治愈率为100%,青春期后假声治愈率则为72.7% (8/11).腭裂、隐性腭裂及声带息肉、声带结节患者经过手修补或摘除及术后训练,治愈率达100%.结论:对言语障碍患者予分类诊断后,再作相应的训练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李大红;赵云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PC12细胞周期的变化,以建立体外神经元样细胞周期的研究模型.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质量浓度NGF诱导及50μg/L NGF诱导不同天数PC12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1)不同质量浓度NGF诱导PC12细胞7d,细胞百分比G0/G1期升高,S和G2/M期降低,25,50,100μg/L NGF诱导组与阴性对照组,50与25,100μg/L NGF诱导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2)50μg/L NGF诱导PC12细胞不同天数的细胞百分比,G0/G1期从诱导第1天始升高,至7d达到高,9d又有下降,S期从诱导第1天开始降低,至7d低,9d又有上升,诱导1,3,5,7,9d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G2/M期从诱导3d降低,至7d降至低,9d又有升高,诱导3,5,7,9d与基础组比较,P<0.01.G0/G1期、S期、G2/M期细胞百分比,诱导9d与诱导7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未经NGF诱导的PC12细胞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经NGF诱导的PC12细胞逐渐减少增殖,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0/G1期,趋向于神经元样分化,50μg/L NGF诱导7d的PC12细胞可用于神经元样细胞周期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梅寒芳;谢朝阳;祝其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CK19、PCNA、P53在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甲状腺病变(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增生14例,甲状腺瘤10例)中CK19、PCNA、P53蛋白的表达.结果:CK19在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阳性表达,多为强阳性;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增生中3例阳性,呈小灶性阳性,阳性表达者为伴有真乳头的乳头状增生;10例甲状腺瘤中4例阳性,呈小灶性阳性和点状阳性表达,阳性表达者为增生活跃的小滤泡腺瘤和不典型腺瘤.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30例PCNA阳性, 多为中等或强阳性表达, 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4例PCNA阳性, 10例甲状腺腺瘤中3例PCNA阳性,多为弱阳性, 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表达比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15例P53阳性,多为弱阳性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中P53均呈阴性表达,经两两比较的z检验,三种病变中的P53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局灶性CK19阳性可见于良性病变,弥漫性阳性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有助于隐匿性乳头状癌与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和甲状腺组织内是否存在微小转移灶的判断.PCNA对甲状腺病变的鉴别诊断起参考作用,P53在甲状腺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意义不大.
作者:吴俊辉;温文;关弘;昝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助产的效果.方法:按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方法,将300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采用传统分娩服务模式,观察组150例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的顺产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3%;其剖宫产率为1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为(170.8±87.2) mL,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24.6±98.5) mL;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间程度及总产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为98.0%,观察组则为99.3%.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能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满足产妇及家属要求.
作者:蔡小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肌肤按摩佐治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120例新生儿硬肿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复温、补充热量及液体量处理,治疗组予肌肤按摩治疗局部硬肿,对照组予输血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循环等传统方法治疗硬肿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肌肤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林玉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氧氟沙星混合滴耳液并鼓室加压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使用0.3%氧氟沙星混合滴耳液(含0.3%氧氟沙星滴耳液10滴,0.1%地塞米松滴眼液5滴,3%硼酸酒精5滴)并鼓室加压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8例.结果:本组痊愈46例占79.3%,有效率达96.5%,其中治疗1-5次即干耳者占72.4%.结论:氧氟沙星混合滴耳液并鼓室加压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操作简单,疗程短,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郁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改良高分子止血棉鼻腔填塞法的效果.方法:182例鼻腔填塞止血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改良组92例用Merocel高分子止血棉加无菌塑料吸痰管填塞;对照组90例则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比较两组止血效果、鼻腔胀痛、头痛、吞咽、呼吸及睡眠情况.结果:改良组治愈83例,好转6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好转、无效则分别为80、7、3例,两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081, P>0.05).改良组填塞后的鼻腔胀痛、头痛、吞咽较困难、用口呼吸、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4.1%、17.4%、16.3%、12.0%、3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2%、78.9%、66.7%、100.0%、84.4% (均P<0.01).结论:Merocel高分子止血棉加无菌塑料吸痰管填塞能较好地改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副反应,患者痛苦少,局部及全身反应轻,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镜堆;陈鹏生;官树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经验.方法:对82例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患者进行手术治疗,52例在感染期进行手术治疗,而另30例在感染控制期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均得到1a以上的随访.结果:82例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通过手术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 在感染期和感染控制期接受手术的患者,痊愈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期和感染控制期以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均可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但在感染期治疗可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医疗支出,对患者更为有利.
作者:彭峰;莫宋平;陈振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构建针对人蛋白激酶CK2α亚基的shRNA表达质粒.方法:以mU6pro为载体,化学合成shRNA表达模板,并定向克隆到载体的U6启动子下游,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筛选阳性克隆,基因测序法检测插入模板序列的正确性.结果:获得了正确的重组质粒,插入的转录模板序列完全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人蛋白激酶CK2α亚基的RNAi体系.
作者:朱汝森;刘新光;梁念慈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纤酶,疗程为12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其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12导联中ST段压低的导联数(NST)和ST段压低数值的总和(∑ST)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降纤酶对UAP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凤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基底细胞癌(简称基癌)组织中FADD、caspase-3(简称casp-3)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鳞癌、41例基癌中FADD、casp-3表达及细胞凋亡.结果:鳞癌中FADD、casp-3表达及凋亡指数(AI)均明显高于基癌(P<0.01),两种表皮肿瘤的FADD、casp-3表达与AI均呈正相关(r=0.521,P<0.05), FADD与casp-3之间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437,P<0.05).低分化鳞癌中的casp-3表达和AI低于高分化者(P<0.05),鳞癌原发灶中的AI高于转移灶(P<0.01).结论:Fas凋亡途径可能是鳞癌、基癌的主要凋亡途径,FADD、casp-3是鳞癌、基癌细胞凋亡中重要的促凋亡因子,并有相互协同促凋亡作用.
作者:陈嵘祎;樊翌明;吴志华;李顺凡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血液灌流(HP)技术抢救重度药物和毒物中毒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灌流器选用一次性使用炭肾(YTS-200型)对50例药、毒物重度中毒患者除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外分别给予血液灌流,灌流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50例中,除2例死亡外,其余48例抢救成功治愈出院,治愈率达96%.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加强血液灌流的各项护理是血液灌流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肖生翠;梁燕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老年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7例老年喉癌患者的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无术中死亡病例.全喉切除术17例,3、5a生存率分别为82.4% 及70.6%;喉部分切除20例,3 、5 a生存率分别为80.0%、6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1% .结论:在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手术仍是治疗老年喉癌患者的主要手段.
作者:张乃尊;付国武;梁文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