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统计模型的研究进展

丁元林;孔丹莉;戴世忠

关键词:生存质量, 慢性病, 统计模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模式的现代化,人们体力活动日渐减少,加之部分大众自我保健意识相对滞后和人口老龄化,故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人类的疾病谱和死因顺位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防治方法.方法:用美国巴德公司的定型产品,包括一个锥状网塞及平片状网片,对58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58例于术后当天可下床活动,切口疼痛轻微(5例需口服去痛片);2例并发急性尿潴留,48例发热,无伤口感染、积液、阴囊积水等并发症,近期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有简单、易掌握、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与复发率低的优点,是一项完全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的治疗方式,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疝效果较好的修补方法.

    作者:陈春雷;何琳;陈曹臻;林晖;戴维;方寒柳;梁毅;刘付战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目的:提高对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方法:分析1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结果与结论:12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于2周内发生,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均经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4 d,无1例再手术.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6例痰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对比机械通气前后的菌群变化.方法:采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6例的痰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标本细菌构成是:G-菌78.5%,霉菌16.7%,G+菌4.8%.机械通气前后痰培养结果分别为G+菌4.6%和5.7%,G-菌83.1%和68.7%(P<0.05),霉菌13.0%和25.7%(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致病菌以G-菌为主,机械通气后霉菌培养阳性率增高,药敏试验显示大多数G-菌对氨基糖甙类和三代头孢耐药情况严重,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细菌下呼吸道感染和耐药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赖伟;甘友泉;阮曙京;莫永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无痛分娩对产妇泌乳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分娩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产妇76例分为两组: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分娩40例为麻醉组,未用任何镇痛药的产妇36例为对照组,观察无痛分娩对泌乳的影响.结果:两组的泌乳时间与泌乳素、雌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母亲泌乳似无明显影响,因病例数少须扩大研究.

    作者:苏小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不插气管导管下声带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为寻找一种较为理想的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采用不插气管导管,静脉复合全麻加咽喉部充分表麻,在支撑喉镜下完成132例声带新生物摘除手术.结果:麻醉效果好,声门显露清晰,咽喉无反射,术者操作满意,患者无痛苦,无呼吸抑制现象,术后清醒快.结论:不插气管导管静脉复合全麻+表麻,对于声带新生物摘除手术而言是一种理想及安全的麻醉方法.

    作者:黄伟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黄疸与窒息缺氧程度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窒息缺氧程度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关系.方法:选择1998~2000年期间的窒息儿112例(其中轻度窒息组50例,重度窒息组62例,无窒息组50例(对照组)进行胆红素水平的测定.结果: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对照组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2.0%(16/50)、22.6%(14/62)、50%(25/50),差异有显著性(χ2=9.403,P<0.01),其中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χ2=3.348,P>0.05),轻、重度窒息组间(χ2=1.252,P>0.05)在发生高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重度窒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169,P<0.01).其胆红素值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窒息缺氧程度越重,胆红素水平越低.

    作者:廖志勤;和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尿毒症胸部X线表现120例分析

    目的:了解尿毒症患者胸部X线表现的特征.方法:分析120例尿毒症患者胸部X线平片的表现.结果:(1)肺纹理改变80例;(2)肺间质水肿70例;(3)肺泡性肺水肿46例;(4)胸膜增厚31例;(5)胸腔积液42例;(6)主动脉根部宽度增宽50例;(7)心影增大48例;(8)肾性骨病15例.结论:正确分析尿毒症患者胸部X线平片表现,将之与其它原因引起的胸部X线表现鉴别有助于对此病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方海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提高科研课题申报中标率之孔见

    科研课题申报能否中标,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申报者科研水平和自身实力的竞争,因为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各类基金项目的招标,竞争激烈,要想出奇制胜,申报者除了要不断建立和扩大自己在本学科本专业或某一领域中的优势,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外,对如何掌握申报要素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文就此提出一孔之见.

    作者:李增;陈家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多媒体网络教学局域网的组建及应用

    随着实验教学改革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需要,将实验室内所有的计算机联成局域网,实现教研室或实验室内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实验教学和办公网络化,组建一个经济、实用、高效的局域网络不但节约建设资金,还促进了实验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多、更快、更生动的获取实验教学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刘刚;朱健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红细胞锌铜含量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评价红细胞锌铜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115对产妇及其新生儿红细胞锌、铜含量.结果:母血红细胞锌铜与新生儿脐血红细胞锌铜呈正相关(P<0.01),母血红细胞锌铜含量高的新生儿,其生长发育指标显著优于母血红细胞锌铜含量低的新生儿.结论:红细胞锌铜含量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麦水强;黄仍颂;陈铭珍;郑德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胸神经后皮支及其营养血管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临床设计背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7例34侧成人躯干标本上,用显微解剖法观测第1~12胸神经后皮支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规律.结果:第1~12胸神经后皮支的伴行动脉为肋间后动脉的背侧皮支.皮神经及其伴行动脉于脊柱两旁相应肋间穿出深筋膜,呈节段性、重叠性分布于背部皮肤,皮神经营养血管相互间形成丰富的吻合.结论:可设计以第1~12胸神经后皮支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作者:梁大宁;罗少军;汤少明;吕端远;张新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巴西菇多糖对肝癌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巴西菇多糖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电镜、DNA电泳、免疫组化法,对SMMC-7721株细胞凋亡以及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SMMC-7721株细胞经巴西菇多糖处理后出现核固缩、膜起泡、凋亡小体形成,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出典型凋亡DNA梯状带,细胞内bcl-2表达较对照组低.结论:巴西菇多糖能诱导SMMC-7721株细胞发生典型凋亡,其抑制细胞内bcl-2的表达,是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大雷;张星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简化护理病历的方法及意义

    护理病历是护士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及结果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反映护理工作的内涵,更显示护理专业的价值[1].但按照现行的书写标准,护理病历书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了护士为患者服务的时间,影响了整体护理的开展.我们在摸索如何开展具有专科特色的整体护理基础上,对简化整体护理中的护理记录进行了探索.

    作者:叶政君;刘小明;巫铭珠;胡德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医学生毕业实习实施量化考核管理的方法体会

    医学生毕业实习是理论联系实践不可缺少的阶段性教学,是进行综合训练,使其成为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阶段,它将直接影响医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因此,确保医学生临床实习的质量十分重要,本文是做好毕业实习业务考核量化管理的方法体会.

    作者:谢礼位;林木生;陈远存;邓树勇;吴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肾病内科学及效果评价

    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广泛运用于医学教学,但对肾病内科学方面的应用不多.为积累经验,我们对本院1998级本科生肾病内科学教学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作效果评估,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华锋;唐德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肠镜误诊1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该病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种植生长能力.当子宫内膜在直肠出现时,易误诊为直肠肿瘤,笔者曾遇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立军;吴康英;曹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X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68例

    目的:观察X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德国BrainScan X刀治疗系统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68例,治疗周边剂量15~25 Gy,随访6~24个月.结果:1~2 a内AVM闭塞率为67.3%,闭塞率及速度与剂量成正比,与大小成反比,2例治疗后再出血,其中1例抢救无效死亡,癫痫控制率达78.2%,有3例6个月后出现广泛白质水肿.结论:X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AVM治疗方法,特别对于直径小于12 mm的AVM效果好.

    作者:冯正健;杨开军;刘承勇;漆松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肺炎患者葡萄球菌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本院葡萄球菌(指溶血性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葡萄球菌,下同)所致的肺炎发病情况,以便更好地采取控制措施.方法:对952例肺炎患者作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经验抗感染治疗有效和无效者的葡萄球菌感染率进行检验.结果:925例中检出59株,占6.38%,其中溶血性葡萄球菌32株,表皮葡萄球菌27株.经验性治疗有效者检出38株,无效者检出21株.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葡萄球菌对16种抗生素除4种敏感外,余下12种不敏感.结论: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有增高的趋势,临床选用抗生素治疗应考虑其耐药情况.

    作者:陈必桂;许雅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问题的探讨

    医学知识更新快,医学信息表达要求高清晰度的照片、图像、动画和视频.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医学教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形态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教学用传统的静态文字和图表的表达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

    作者:李子丰;林李柏;王龙;周珂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蛋白激酶CK2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蛋白激酶CK2,曾称为酪蛋白激酶Ⅱ(casein kinase Ⅱ),是一种在真核细胞中普通存在的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由两个催化亚基(α和/或α′)和两个调节亚基β构成的不均一四聚体[1].

    作者:陈小文;刘新光;梁念慈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