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99-ⅢBT50KW X线机30例故障原因分析

郗超航

关键词:
摘要:1.材料方法 整理总结1996-2006年国产万东F99-ⅢBT50KW医用X线机30例故障原因分析.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右肾肾母细胞瘤1例报道

    患者男9岁.发现右上腹部肿块3天,无任何不适.CT平扫示:右肾区有一巨大肿块,大小为10.0×11.5cm2,中心为低密度,周边为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内可见少数钙化灶.增强扫描示:肿块呈分叶状,肾实质部分强化,中心低密度区不强化,但低密度区之间线状分隔明显强化,部分正常肾组织明显受压,并向前移位,呈新月形,与肿块交界清楚.肿块向上延伸到第二肝门平面,呈不均匀低密度,与肝脏实质境界欠清楚.CT拟诊:①肾母细胞瘤;②肾癌;③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是手术的适应症,手术后送病理检查诊断为:右肾肾母细胞瘤.

    作者:兰保恒;李清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糖尿病病人的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的检查及治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介入检查下肢动脉栓塞情况及治疗.方法:总结20例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血造影治疗方法,其中髂总动脉狭窄或闭塞5例,溶注13例下肢动脉血栓塞,单侧胫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4例,5例合并冠状动脉闭塞或狭窄.结果:13例放置留管滴注尿激酶、肝素,1-4天后9例溶栓成功,4例有明显改善.胫动脉支架成形术4例,5例合并冠状动脉单支或多支闭塞,PTCA3例获得成功,1例未能开通,另1例因弥漫性病变改作其他治疗.通过有效治疗,改善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供血,了解栓塞部位,为需要截肢病人提供准确部位.结论:有糖尿病史病人应注意血糖血脂外,也常合并心脑血管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早期超声,介入检查及治疗能及早防止栓塞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微循环,防止坏疽、缺血性坏死.

    作者:邓福友;欧阳大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谈CT对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诊断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是指在青少年时期,髓核组织经薄弱的椎体终板突入椎体后缘松质骨内并突向椎管,从而压迫硬膜束及神经根,导致椎管狭窄或侧隐窝狭窄的一种病变.

    作者:韦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的技术操作,但由于小儿头皮血管管径小、管壁薄、其走向并非都是直行,且头皮静脉较为表浅,因此小儿头皮穿刺技术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总结了以下几点:

    作者:李彩香;崔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电击致肩胛骨粉碎性骨折1例报告

    肩胛骨骨折少见,其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0.3%,约为第22位,电击致肩胛骨粉碎性骨折更少见,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6岁.双手操作金属压力盘,因电线与手持轮盘连接而触电,触电瞬间感觉右上肢及右肩背部强烈的痉挛、抽搐,但未摔倒.临床检查:双上肢及肩背部皮肤未见烧伤及溃破,右上肢及肩背部疼痛,不能抬举,旋转受限,其他检查未发现异常.

    作者:马质军;马英杰;张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腮腺肿瘤的超声和CT表现

    腮腺肿瘤临床较少见,本文总结分析了33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的超声和CT检查资料,以提高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和CT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刘力波;周相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神经元移位异常2例

    例1男25岁.智力正常,发育良好,癫痫反复发作二十余年,2-3个月一次,CT扫描:左顶叶大脑回脑沟加深,灰质团块深入半卵圆中心白质区,并达侧脑室体部,CT诊断灰质异位.

    作者:乔向红;邹志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腰椎管狭窄300例CT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用日立W-550CT扫描机.收集1997年至今300例腰椎管狭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继发性椎管狭窄占89.67%,其中退行性改变占77%,CT诊断正确率89.33%.结论:CT对椎管狭窄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腰腿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综合病症,椎管狭窄是其主要病因之一,且有逐渐上升趋势.传统X线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CT的广泛应用,对椎管狭窄的病因,具体部位及程度的判定有了显著的提高,为手术的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收集我院1997年至今CT诊断腰椎管狭窄300例,而手术证实者268例进行分析,以探讨CT在椎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文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DR 图象切割在efilm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利用eflim软件,实现多幅图象和多个病人的图象组合,减少成本支出,打印出满意的DR图象.方法:把切割后图象的ID号,部位,图象的长度,宽度在发送工作站之前做准确的记录.结果:只有把图象切割成宽度,长度之比在0.6-0.9之间的长方形,并且以竖立的方式发送到工作站,才能得到满意的胶片图象.

    作者:高庆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囊虫病1例分析

    目的:探讨胸透及X线平片对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透视、平片X线表现及囊虫试验.结果:此例病人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吻合.结论:X线平片及透视对囊虫病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临床进一步治疗有明确指导意义.

    作者:吴鹏;王武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X线数字成像摄影体会(附1例报告)

    患者女,年龄62岁.因外伤2天,2006年4月20日夜间突发胸部疼痛,来我院诊治.

    作者:何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副鼻窦CT轴位与冠状位扫描之比较

    对副鼻窦的传统平片检查,受颅骨重叠影的影响,因不同患者的颅骨骨板厚度有差异,有的患者枕骨厚度较厚且骨皮质较厚较致密,所以影响了诊断标准,加之平片缺乏密度分辨率优势,与CT扫描相比较,有明显不足.而CT之轴位与冠状位扫描又各有优势,笔者这里论述的主要目的是在CT高分辨率优势的基础之上,怎样更好观察窦腔的周边关系,即怎样得到更好的空间分辨率.

    作者:杨继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肺内空洞性病变鉴别诊断

    讨论 肺内空洞性病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见到,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肺结核空洞:肺结核空洞是由于渗出性的结核灶干酪坏死而液化,坏死物质经支气管排出,局部肺组织丧失,其中充盈气体而形成空洞.

    作者:吕建武;李爱萍;梁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脐带宫内断裂 1 例

    患者35岁.G2P1.因停经9+月,阵腹痛2+小时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宫高39cm,腹围107cm,胎心80-130次/分.内诊:宫颈消,宫口开大4cm,胎心监护CST(+).入院后因胎儿宫内窘迫即刻行剖宫产术.术中见血性羊水约600ml,以头位娩一男婴,Apgar评分6-9/1-15分钟.脐带绕颈1周很紧,脐带帆状附着,脐带自胎盘根处断裂,脐带长约45cm.术中出血约800ml.术后给予输血、血浆及对症处理.术后5天痊愈出院.新生儿一般情况好.

    作者:孙秀莲;邵明霞;宋慧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CR系统在胸部体层摄影中的应用

    我们将CR(Computed Radiography)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应用于胸部体层摄影(tomography)中,得到了具有良好空间分辨率,较过去模拟摄影清晰度明显提高的二维体层图像,提高了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料,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建龙;刘小芸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单侧透明肺2例报告

    病例1男34岁.自述15年来几次胸透均见左肺透光度增强.1年来时有咳嗽,胸闷不适,近1个月胸痛咳嗽加重.查体:右肺呼吸音粗糙,左肺可闻及干湿罗音,胸廓对称,实验室检查:WBC11.09×10/L,其余正常.X线检查:胸廓对称,右下肺门血管影扩张,左侧肺野透光度增强,肺纹理明显稀疏变少,肺门影明显变小重叠在心影内,几乎不见,心影稍显左移,膈影正常.X线诊断:左侧透明肺.

    作者:马英杰;马质军;张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鼻内镜鼻部手术期的护理

    鼻内镜手术是近年来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诊治的一种创伤小,痛苦少的新手术方法.为研究此类手术的护理方法,对在我科住院的50例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手术的病人,通过术前准备、术后换药、出院指导多个环节进行观察和护理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护理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张景红;任华;王玉梅;李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PACS系统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PACS(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 system,简称PACS)是医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医疗诊断水平与效率,代表着新时代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形象.PACS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HIS(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的集成和系统的可扩展性,及将来全院或全社会医疗网络化的需求等.HIS主要对全医院的病人信息,经费信息、物流信息进行管理,而在医院的医疗诊断工作中,PACS更具重要性.PACS发展已进入大型化、分布式时代.

    作者:冯骥;梁存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护理对照研究

    腹腔镜手术是近10年来应用于临床上的一项新技术,随着该项技术广泛开展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所积累的病例的数目和所涉及的手术的范围也在不断地增加和扩展.

    作者:杨月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数字化成像与传统的乳腺屏/胶钼靶摄片

    目的:利用数字化成像技术原理,实现乳腺钼靶片数字化成像的基本过程及临床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方法:对700余例乳腺摄片使用IP板摄片,进行数字化处理.结果: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可以实现乳腺数字化摄片,为乳腺疾病诊断提供高质量图像.结论:拥有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的医院,可以利用现有设备实现乳腺数字化成像.

    作者:高庆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