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分析

顾挺;苏娜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胆管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预测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ICC患者70例,术前检测肿瘤标志物,术后病理检查确定有无淋巴结转移.结果 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A211、CA242阳性率分别为67.14%(47/70)、35.71%(25/70)、62.86%(44/70)、51.43%(36/70);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检测肿瘤标志物对ICC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2012年-2014年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糖代谢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ACS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糖代谢情况.结果 (1)2012年ACS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约占48.09%,2013年占38.41%;2014年占31.80%;(2)2012年131例患者中ST段抬高心梗占71.76%,非ST段抬高心梗25.19%,不稳定性心绞痛3.05%,2013年分别为40.58%、28.99%、30.43%,2014年分别为39.71%、29.41%、30.88%,组间差异显著(P<0.05);(3)ACS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率为83.47%,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91%;糖耐量降低患者分别为82.86%、5.88%,均与糖代谢正常的ACS患者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 ACS患者中,非ST段抬高心梗比例逐年增多;糖代谢异常的ACS患者的合并症比糖代谢正常的患者多,住院期间不良事件也增多,我们应更加关注ACS患者的糖代谢情况.

    作者:姜海兵;谢玉霞;王新斌;张静;林红;梁铖;刘文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减少早期胃癌漏诊及提高检出率之分析

    目的 对收集的23例内镜下新发现的早期胃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对减少早期胃癌的漏诊及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的认识.方法 对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胃肠镜室2011年1月-2016年7月23例早期胃癌的被检出特点进行研究.结果 23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7例,有症状的10例(43.48%),无症状的13例(56.52%),NBI内镜及清洁和除泡沫后的视野均能提高病灶的辨认度.结论 早期胃癌症状不典型,NBI的应用,视野的处理、无痛的开展及健康普检,可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作者:杨燕芬;梁源林;吕启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配合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配合要点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取2016年8月12日-2017年9月3日我院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基础干预,予以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止血成功、住院、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时间、住院时间、产后30 min及2 h出血量分别为(35.87±3.42)min、(6.26±0.58)d、(120.28±5.22)mL、(158.23±8.45)m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较佳.

    作者:李明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造影剂造影对造影剂病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给药对造影剂肾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的7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造影检查.根据造影剂给药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冠脉造影术检查,设为选择性冠脉造影组(冠脉内注入造影剂6次,剂量2 mL/次-3 mL/次);另一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检查,设为冠脉CTA组(静脉注入造影剂剂量一次40 mL).将上述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1 d、术后2 d及术后3 d的肝功能参数[血肌酐(Scr)、血肌酐清除率(Ccr)]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的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Scr、Ccr水平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2 d,两组患者的Scr水平均呈升高趋势,随后呈降低趋势.术后3 d,冠脉CTA组患者的Scr水平为(90.15±14.22)μmol/L,明显将术后1 d、术后2 d降低,接近术前,且低于冠脉造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 d,两组患者的Ccr均具有降低趋势,P>0.05;术后3 d,冠脉CTA组Ccr为(75.10±28.79)mL/min,接近于术前,且低于冠脉造影组(P<0.05);冠脉CTA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冠脉造影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造影剂高剂量给药治疗可减轻患者肾脏损伤,降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陈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静脉血与末梢血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中结果的稳定性

    目的 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中结果的稳定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自愿接受血常规检测患者以及参与体检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入选者随机分成A组与B组,各50例,A组对指尖血进行采集,B组对静脉血实施采集.两组入选者均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在0 min、10 min以及30 min时实施检测.对比两组受检者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及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红细胞(RBC)等指标情况.结果 B组在3个时间点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值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A组在30 min时的白细胞计数却显著低于0 min时,同时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0 min时(P<0.05);A组WBC、RBC及Hb等指标均显著高于B组(P<0.05),而PLT指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对体检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实施血常规检测,末梢血检测结果受时间影响;而静脉血检验准确率较好,误差小,可重复性强,检测效果良好,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韦守福;谢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LT和血清钙离子水平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关系分析

    目的 探究PLT和血清钙离子水平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关系.方法 收取本次研究大量输血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输血量在1,000 mL-2,000 mL;对照组输血量>2,000 mL;健康组为健康体检人员(50例),对三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PLT和血清钙离子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各项指标(P<0.05).结论 PLT和血清钙离子水平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具有密切关联,值得研究.

    作者:王琳雅;孔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析新生儿出生后1 d内的血糖变化规律与临床检验意义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出生后1d内的血糖变化规律与临床检验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分娩的新生儿200例,分别在1 h、12 h、24 h对新生儿的血糖进行检测.结果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1 h检测出有低血糖的新生儿20例,第12 h检测时低血糖的新生儿有3例,第24 h检测时低血糖新生儿有2例;早产儿,剖腹产新生儿,禁食产妇新生儿、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明显比正常出生的新生儿高(P<0.05);男性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新生儿(P<0.05).结论 按时检测新生儿的血糖十分重要,有利于在佳时间发现新生儿的异常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新生儿血糖异常状况.

    作者:陆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特选取我院接收的住院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患者应用细节护理管理.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投诉率的比较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路径来说,细节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投诉率、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强化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雅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急性胰腺炎采取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为急性胰腺炎组,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并将2组患者经检测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胰腺炎组的血清淀粉酶为(622.19±45.97)U/L,脂肪酶为(1,240.58±223.48)U/L,C反应蛋白为(27.22±4.99)mg/L,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为(685.11±55.17)U/L,脂肪酶为(1,522.18±323.08)U/L及C反应蛋白为(32.97±6.22)mg/L,亦与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等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蔡早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协定方外敷辅以TDP照射干预肺癌化疗后纳差

    目的 探讨协定方外敷辅以TDP照射临床应用于干预肺癌化疗后纳差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癌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使用协定方外敷辅以TDP照射为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观察各组的术后纳差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40例研究对象经过治疗,纳差情况好转者23例,显效者10例,无效者7例,出现对照组患者纳差好转者7例,显效者13例,无效者2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血清总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TDP使用对于肺癌患者化疗后纳差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道莉;杨丽华;候庆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类型贫血患者252例作为观察组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人40例作为对照组,对健康人进行血液检查,比较两组对象血液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MCH、MCV、MCHC等指标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缺铁性贫血患者与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MCHC、MCH、MCV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对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临床血液检测中,通过对患者血液的MCHC、MCH、MCV进行分析可以为不同贫血类型的患者诊断与鉴别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帮助.

    作者:阿爽;江晓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方法 由专业的检验人员对患者的医学检验样本进行资料复查,分析整理出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 在本文研究的84例患者当中,他们的标本误差原因主要是受到药物因素的影响,其次是标本采集、保存、送检和实验室所带来的影响.结论 对于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可以提升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减少临床误差的存在,有效地使得临床医学检验能够在患者的疾病检验当中发挥作用.

    作者:陈晓莉;王德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尿液培养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评定

    目的 将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与尿液培养联合诊断方法应用于尿路感染患者中,评定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参与分析资料为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收入诊断的100例疑似存在尿路感染的患者,对100例患者实施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诊断与尿液培养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性相比于尿液培养诊断结果,有数据值分析和比对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尿路感染患者的诊断中采取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与尿液培养联合诊断呈现较优效果.

    作者:石建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检验工作中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 分析检验工作中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总结有效质量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受免疫学检验的临床资料共1,000份,分析资料的试验标本、检验所用仪器以及检验结果,总结影响免疫检验结果的因素,探讨质量控制有效措施.结果 本组1,000份标本通过分析发现有86份标本存在免疫检验结果误差情况,误差发生率为8.6%,通过实施针对性质量控制管理,免疫检验误差发生率下降到1.2%,与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分析影响免疫检验的因素,针对性的实施质量控制干预措施,能够减少免疫检验误差发生率,保证免疫检验质量.

    作者:郑锦仁;赵淑珍;李静;徐晓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进展

    本文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患者,其中女患者16例,男患者10例,年龄范围为25岁-78岁,在手术后拆线出院后一般常规给予口服甲状腺素片行TSH抑制治疗,每天服用的剂量一般均为100μg,在空腹的情况下,患者服用此种药物,根据每月抽血复查甲状腺功能情况调整用药剂量.由于有些患者医从性较差,不安期服药,或者有些医生没有开具药物给患者,但北海市为沿海城市,含碘海鲜食物丰富.我们对26例术后复发患者(同期甲状腺肿手术患者329例)抽血测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情况,对患者的TSH数值的变化趋势及复发率、TSH抑制治疗情况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而言,在术后对其给予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后,能使TSH水平处于平稳的趋势中,并且术后复发的概率逐渐降低,对临床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被大力推广.

    作者:邹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眼化学伤的急救与护理进展

    眼化学伤是临床眼科急症,有较高的致盲率,不仅会导致眼睑缺损和坏死,更对患者容貌和外观形成严重影响.因此分析眼化学伤急救和护理进展对提高该病急救效率和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周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处理,研究组则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均完成相关问卷测评,研究组在护理满意率、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可以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对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应用血常规红细胞参数诊断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54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配的方法进行分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7例,将缺铁性贫血患者选为A组,将27例地中海贫血患者选为B组,另选同期27例无贫血症状患者作为C组.三组人员在相同条件下抽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三组患者RBC(红细胞计数)、Hb(血红蛋白)、MCV(红细胞平均体积)、RDW(红细胞分布宽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等指标.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RBC、Hb、MCV、MCH、MCHC、RDW与C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相比,RBC、Hb、MCV、RDW、MCHC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BC、Hb、MCV、RDW、MCHC可以辅助诊断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具有临床鉴别应用价值.

    作者:陈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的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的结果,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月治疗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合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进行血脂检验.检验当天,在所有患者空腹情况下,于早8点左右抽取3 mL静脉血,并且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对所有血液进行血清分离处理.倘若血液没有发生溶血现象,进行血脂检验.结果 合并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高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与单一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可以辅助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降低动脉硬化改变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庹晓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型号希森美康血常规分析仪的临床检验结果对比评价

    目的 评价不同型号希森美康血常规分析仪的临床检验结果对比.方法 门诊患者新鲜全血60份参照EP9-A2文件,选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圃院区提供的文件,使用希森美康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当做对比仪器,实施系统检测,并和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Xs800i以及XT1800i精密度在仪器厂商设定的范围内,可接受性和偏倚具有合理性(P<0.05).结论 Xs800i以及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在HCT、MCV、Hb、WBC、PLT检测结果中具有可比性,根据白细胞分类的结果,应注意之间的对比.

    作者:付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