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扩散峰度成像技术对慢性高原病患者与正常人大脑灰白质微结构的对照研究

孙艳秋;国静静;张永海;邓文友

关键词:慢性高原病, 大脑微结构,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摘要:目的:应用扩散峰度成像(DKI)研究慢性高原病(CMS)患者与正常人大脑灰白质微结构的差异。方法:收集21例CMS患者为病例组,2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均行常规头颅MR及DKI序列扫描,分别测量两组大脑灰白质各感兴趣区(ROI)内的平均峰度(MK)值、径向峰度(RK)值及峰度各向异性(KA)值,分别统计各组同一部位左右两侧ROI参数,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两组间同侧同一部位ROI参数,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同组比较,CMS组两侧内囊前肢KA值及两侧尾状核头、丘脑MK值、RK值存在侧别差;对照组两侧内囊前肢MK值、KA值及丘脑MK值、RK值存在侧别差;两组的右侧内囊前肢的KA值较对侧减低,右侧丘脑MK及RK值较对侧增高。两组间对比,胼胝体膝部RK值有显著性,CMS组低于对照组;胼胝体压部KA值、左侧内囊前肢MK值、左侧内囊后肢RK值、右侧尾状核头MK值、双侧豆状核MK值及右侧丘脑MK值、KA值差异有显著性,CMS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高海拔地区正常人及CMS患者左右大脑半球微结构并非完全对称,部分脑区存在差异。CMS患者脑组织对高原低氧环境敏感性及反应性不一,胼胝体、基底节区及丘脑与正常组均有不同程度差异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横断面研究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QOL)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用FACT?B中文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150例进行问卷调查,采集临床资料。结果:(1)FACT?B总分(93.32±14.45)分,百分制标化(64.80±10.03)分。社会/家庭状况标化分高于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和附加关注,而情感状况标化分又低于生理状况、功能状况和附加关注(P=0.000)。(2)不同年龄、TNM分期、术后时间、手术方式和是否接受健康教育患者的FACT?B评分存在差异(P<0.05)。FACT?B总分与社会支持评分(SSRS)正相关,R=0.383(P=0.000)。(3)手术方式、SSRS、TNM分期、健康教育、年龄和术后时间入选以FACT?B评分为应变量的线性模型。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QOL较低,尤以情感问题更加突出。手术方式、社会支持、TNM分期、健康教育、年龄和术后时间是影响QOL的独立因素。

    作者:郜娜娜;马馨;陈瑞霞;贺新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腺导管内癌的病理特征与超声造影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病理特征与超声造影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选择在乳腺导管内肿块患者80例,其中乳腺导管内癌20例(导管内癌组),良性肿块患者60例(良性组),两组都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与病理特征分析。结果:相对于良性组,导管内癌组常规超声多表现为乳腺周边高回声、内部微钙化、边界缘毛刺和后方回声衰减(P<0.05)。导管内癌组的超声造影增强评分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在导管内癌组20例患者中,超声造影增强评分在不同淋巴结转移、分化类型、Dukes分期患者之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也显示乳腺导管内癌的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分化类型等病理特征与超声造影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341,0.368,-0.289, P<0.05)。结论: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乳腺导管内癌能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且超声造影增强情况与乳腺导管内癌的病理特征有明显相关性,能为乳腺导管内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价值。

    作者:任静;翁萍;吐尔逊纳依;耿玉荣;胡佳俊;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性激素及精浆生化检测指标与精液液化时间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探讨精液液化异常患者性激素水平及生殖管道各附属腺体(附睾、精囊、前列腺等)功能状态,系统分析影响精液液化时间的相关因素,为精液液化异常的个体化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育龄男性患者152例,根据精液液化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液化异常组(精液液化时间>60 min组)和液化正常组(液化时间为≤60 min组)。测定精液常规参数、性激素5项及附属腺体功能指标精浆生化等。一是运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生殖管道各附属腺体功能状态(pH值、中性α?糖苷酶、果糖、精浆锌和柠檬酸)及性激素水平(FSH、LH、PRL、T和E2)是否存有显著差异;二是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上述指标与精液液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精液液化异常组(52例)与正常组(100例)相比,两组间精液pH值(7.47±0.13 vs 7.32±0.18)、柠檬酸(51.12±12.95 vs 83.11±33.46)和FSH(4.40±1.03 vs 4.85±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回归分析显示,精液液化能力与精囊腺功能指标果糖(OR=2.644)、前列腺功能指标柠檬酸(OR=0.922)、血清T(OR=0.611)及E2(OR=1.029)水平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分析指标中的其他因素无明显关系。结论:精液的液化能力与两腺体(前列腺/精囊腺)功能状态及两激素水平(T/E2)存在相关性,临床诊疗精液液化异常患者时,可根据具体致病因素给予区别化针对性治疗。

    作者:袁启龙;陆杉;卢兴宏;倪运萍;周文;陈旭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结核潜伏感染蛋白Rv2657c T细胞和B细胞表位的预测与分析

    目的:预测结核分枝杆菌Rv2657c蛋白的抗原表位,了解其免疫原性。方法:应用DNAStar软件预测Rv2657c蛋白的T细胞和B细胞表位;Blast方法分析该蛋白氨基酸序列与人类蛋白序列的相似性;SYFPEITHI超基序法、BIMAS量化基序法及NetCTL法预测蛋白的CTL表位;RANKPEP及SYFPEITHI超基序法远程预测Th细胞表位。结果:DNAStar软件预测Rv2657c蛋白有5个B细胞抗原表位,6个T细胞抗原表位。SYFPEITHI超基序法、BIMAS量化基序法及NetCTL法预测该蛋白有6个CTL表位;RANKPEP及SYFPEITHI超基序法预测该蛋白有38个Th表位。结论:Rv2657c蛋白既有B细胞表位也有T细胞表位,可能成为结核病诊断抗原分子和候选疫苗抗原。

    作者:杨丹;白雪娟;阳幼荣;林明贵;吴雪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甲状腺激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ytC和AI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T3)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ytC和AI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1)、假手术组+T3(sham2)、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再灌注组+T3(T3)4组。线栓法建立MCAO模型,缺血后1 h及再灌注6 h腹腔注射甲状腺激素10μg/100 g,生理盐水为安慰剂。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ytC及AIF阳性表达和mRNA水平。结果:与sham1、sham2相比,IR组CytC及AIF阳性表达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T3组较IR组显著下降(P<0.01),神经功能、梗死体积明显改善。结论:甲状腺激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凋亡因子CytC及AIF表达有关。

    作者:张琼哲;刘恒方;张敏;崔明;郭亚培;吴世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新型杂交技术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

    切口疝是常见的腹部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0%~20%[1]。手术是治愈切口疝的唯一手段。以往的单纯缝合术复发率较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切口疝修补变得更加安全有效[2],开放式疝修补术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替代,而腹腔镜手术也有其无法回避的局限,开放式与腹腔镜相结合的新型杂交技术为巨大腹壁切口疝(>10 cm)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利用新型杂交技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61例,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何腾飞;吴浩荣;谷春伟;钟丰云;邢春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皮肤瘢痕癌41例临床分析

    皮肤瘢痕癌临床上较为少见,发生率约1%~2%。瘢痕癌常发生于深Ⅱ度、Ⅲ度烧伤或创伤后延期愈合的创面,其他原因如种痘、毒蛇咬伤、骨髓炎、褥疮、静脉阻塞等也可引发该肿瘤[1],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烧伤整形外科病理确诊的皮肤瘢痕癌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式和预防方法,为今后进一步诊治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陈彬雄;邵一鸣;李德绘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miR-126、miR-355及Exportin-5在肺癌中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miR?126、miR?355及Exportin?5在肺癌中表达及相互之间关系。方法:收集47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利用TRIzol提取总RNA,使用定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miR?126,Exportin?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中miR?126与pri?miR?126(r=-0.31)呈负相关(P<0.05),癌组织中基因表达量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中发现miR?126与MRP(r=0.43)呈正相关(P<0.05),Exportin?5与TOPO( r=-0.36)、pri?miR?126与饮酒(r=-0.34)、MRP(r=-0.43)呈负相关(P<0.05)。结论:miR?126、Exportin?5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通过抑制基因的表达促进肺癌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张若冰;杨凯云;谭慧;平妮娜;姚树祥;吴锡南;何越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灌洗液不同检测方法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不同检测方法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9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960培养法、离心涂片法、改良抗酸染色法及Xpert MTB/RIF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960培养法、离心涂片法、改良抗酸染色法和Xpert MTB/RIF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0.4%(20/98)、15.3%(15/98)、70.4%(69/98)及74.5%(73/98),改良抗酸染色法和Xpert MTB/RIF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此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改良抗酸染色法和Xpert MTB/RIF法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贤豪;杨守峰;张抱一;戴建义;黄默荷;朱丽雅;苏菲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NONFH)是骨科领域中至今尚未解决的疑难疾病之一,晚期所导致的髋关节骨关节炎甚至会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早预测和诊断ONFH并提前作出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早期诊断的方法主要为核素扫描及MRI检查,出现明显X线改变往往提示疾病已达中晚期,错过早期保髋治疗的佳时机,核素扫描及MRI检查费用昂贵,并不利于基层医疗单位开展,血清标志物临床上获取简单便利,显示出巨大前景,对于ONFH高危人群筛查与诊断,近年关于NONFH相关标志物的研究已获得一定进展,现作一综述。

    作者:何敏聪;魏秋实;何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龄大鼠术后谵妄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目的:观察不同全身麻醉深度对老龄大鼠模型术后谵妄(POD)的影响,并分析其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静脉组(A组)和吸入组(B组),每组60只,根据BIS值再进一步分为A1、A2、A3、B1、B2、B36个亚组,统计实验大鼠POD发生情况、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Bid、Bim、Puma mRNA和蛋白以及Caspase?317 kD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A组3个亚组大鼠的谵妄评分均升高,神经细胞凋亡率升高,Bid、Bim、Puma mRNA和蛋白以及 Caspase?317 kDa表达升高(P <0.05)。与A2组比较,A1组和A3组麻醉后谵妄发生率明显升高,神经细胞凋亡率升高,Bid、Bim、Puma mRNA和蛋白以及Caspase?317 kDa表达升高(P<0.05)。B组3个亚组上述参数变化与A组相似。A组与B组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BIS值60~75/或BIS值30~45麻醉后可增加老龄大鼠POD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增加了线粒体内促凋亡因子Bid、Bim和Pu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Caspase?3释放入细胞质,增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

    作者:齐孟娜;于永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实用医学杂志》稿约

    《实用医学杂志》是由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第二、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旨在传播医学新理论,交流医学新技术,面向临床,重在实用。本刊读者对象为各级临床医护人员。报道的内容为全国各地医学科研成果、临床实践和实用性较强的新技术、新方法。设有指南解读、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专题报道、临床新进展、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药物与临床、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调查研究、中医中药、循证医学、临床护理、综述、医院管理、临床经验、病例报告及临床病例讨论等栏目。其中指南解读、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及专题报道栏目稿件为约稿,其他栏目为自由投稿。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信式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探讨微信式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延续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信延续护理,于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3个月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和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测评。结果:3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42.81±6.65,51.42±7.06;P<0.05);治疗依从性得分为(41.17±5.58,27.86±5.15;P<0.05),且得分均随干预时间推移而变化,表现出于预方法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 时间×分组=91.73,F 时间×分组=9.85;P<0.05)。结论:微信式延续护理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徐琳;杨金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肿瘤转移抑制因子NDRG1的研究进展

    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1, NDRG1),也曾称为分化相关基因1(differentiation related gene 1,DRG?1)、钙激活蛋白43(calcium activated protein 43,Cap43)基因、应激诱导应答42(response induced by stress 42,Rit42)基因,还原剂和衣霉素敏感蛋白(reducing agents and tunicamycin?responsive protein ,RTP)基因等,属于NDRG(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家族,因原癌基因MYCN和MYC可抑制其表达而得名[1]。以往研究[2]证实,NDRG1参与上皮细胞分化,受雄激素调控表达,并与外周神经系统疾病HMSN?Lom(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Lom)发病相关。目前,NDRG1因在多种肿瘤中有转移抑制作用而被广泛关注[3]。但在不同肿瘤中, NDRG1的表达情况却不尽相同,研究者们认为,这或许与NDRG1还不甚明朗的作用机制有关。本文将结合近期研究结果对NDRG1及其编码蛋白在肿瘤中的机制进行总结阐述。

    作者:李艾为;乔艳;朱熹;张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甲泼尼龙与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

    目的:对比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与醋酸泼尼松口服对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肾移植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3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均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调整免疫抑制剂应用方案,观察组同时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照组应用醋酸泼尼松。对比2组临床疗效,存活患者治疗期间体温、动脉血压分压随时间变化情况,存活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清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2例死亡、1例肾移植失功能;对照组2例死亡、3例肾移植失功能,2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用药16 h后观察组体温即明显低于对照组,持续至用药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用药2d后观察动脉血氧分压即明显高于对照组,持续至统计结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存活患者中期ACR、Scr、尿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上升(P<0.05),组间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能够迅速改善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体温及血气指标,但对降低死亡率及肾移植失功率并无明显作用,对存活患者中期肾功能亦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振璞;蒋欣;苗书斋;曲青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贫血状况及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贫血状况及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方法:以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58例学龄前贫血儿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血液表型,并检测中国人群中常见的17种β?地贫突变、3种α?地贫点突变及3种缺失型α?地贫基因改变。结果:658例贫血儿主要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426例确诊为地中海贫血(64.7%),共检出23种基因型,13种等位基因突变,基因型以??SEA/αα(46%)、β654/βN(15%)、β41?42/βN(12.7%)常见,等位基因突变以SEA缺失(49.1%)、IVS?Ⅱ?654( C→T)(14.4%)、CD41?42(?TTCT)(12.4%)为主。地贫确诊儿的MCV与MCH明显低于非地贫儿,组间比较RBC、Hb、MCV、MCH、MCHC、RBC?S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圳地区学龄前贫血儿中地贫儿占比较高,要加强本地区地贫干预工作,减少贫血对学龄前儿童健康的影响。

    作者:裴元元;冉健;魏凤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实体肿瘤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

    实体瘤患者外周血存在的肿瘤细胞,称之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早在一百多年前Ashworth就发现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TCs的现象。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TC,是肿瘤复发转移的种子,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复杂的病理过程。肿瘤细胞从原发瘤脱落进入血流或淋巴系统,仅有极少数高度活力、高度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在循环系统中存活下来,形成微小癌栓,再发展为转移灶。CTC具有肿瘤的特征,检测外周血中CTC,有助于提高判断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和评估治疗反应的有效性[1]。我国在2014年也批准了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检测。CTC可作为“指示剂”,预示疾病的进展及预后,是多种实体肿瘤有意义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乔媛媛;史成和;张达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腺癌转化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及思考

    “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92年,CHOI在《Science》杂志上首次提出“从实验室到病床(from Bench to Bedside)”的概念,1996年,GERAGHTY在《Lancet》杂志首次明确提出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这一新名词,2003年ZERHOUNI在《Science》杂志全面阐述转化医学这一概念的含义是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作者:宋尔卫;龚畅;金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维持性透析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维持性透析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590例透析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主要终点事件是脑卒中。通过Cox回归模型探讨透析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间的病死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590例透析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32.5个月。其中血液透析组有285例,腹膜透析组305例;总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为49.2/1000人年,血透组的脑卒中发病率为74.0/1000人年,腹透组的脑卒中发病率为31.8/1000人年。相对于腹膜透析组,血透组累积脑卒中发病率明显更高(HR=2.43;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HR=1.05;95%CI:1.02~1.09;P=0.003)、糖尿病(HR=1.98;95%CI:1.31~3.46;P=0.001)、心血管疾病(HR=2.06;95%CI:1.62~3.05;P<0.001)、高甘油三酯(HR=1.20;95%CI:1.08~1.58;P=0.034)及血液透析(HR=2.03;95%CI:1.46~3.89;P=0.005)是透析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甘油三酯及血液透析是透析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透析患者应积极控制以上相关危险因素,从而降低透析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

    作者:罗正茂;刘曼仪;何凤;童若宇;申萌;李浪;张虹;张建林;童俊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ALPPS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完整的肿瘤切除是根治肝肿瘤的主要方法,但对于晚期巨大肝癌,未来剩余肝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不足是限制肝肿瘤根治性切除的主要因素。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 ,ALPPS)可以在短期内促进FLR快速增长,为既往认为不能切除的肝脏肿瘤提供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1]。我国是肝癌大国,每年有近30万人死于肝癌,其中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及肝硬化基础的原发性肝癌所占比例极高,原发性肝癌肿瘤进展快,发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就医时,肝肿瘤已进展至晚期,瘤体巨大,失去根治性切除机会,预后极差。ALPPS作为一项新技术,可提高晚期肝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率,但该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仍有较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对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应用风险较高。本文将对ALPPS在国内外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现状进行介绍,分析其利弊,述其改进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促其临床应用。

    作者:邓宏哲;杜成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