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巴马地区长寿人群沉默信号调节蛋白6基因mRNA的表达

蒋梅玉;黄倩倩;施礼威;夏天龙;梁雪;何敏;张志勇;覃健;韦霄

关键词:巴马, 长寿, 沉默信号调节蛋白6, mRNA
摘要:目的:分析广西巴马有长寿家族史人群外周血沉默信号调节蛋白6(SIRT6)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与SIRT6基因多态性及其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巴马地区有长寿家族史者(长寿家族史组)137例(年龄30~106岁,男70例,女67例,汉族占6.57%,壮族和瑶族占93.43%),无长寿家族史者(无长寿家族史组)91例(年龄22~89岁,男51例,女40例,均为壮族和瑶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SIRT6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长寿家族史组总体和女性人群外周血SIRT6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无长寿家族史组(P<0.05)。长寿家族史组SIRT6基因rs350846位点GG、C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携带者(GG、CG)的SIRT6 mRNA水平均高于无长寿家族史组(P<0.05)。长寿家族史组SIRT6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中SIRT6蛋白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SIRT6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广西巴马人群家庭聚集性长寿相关,且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SIRT6 mRNA高表达更有利于长寿。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广东地区过敏疾病患者常见变应原sIgE和tIgE分布规律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变应原的种类、分布特征、变应原反应强度及sIgE和tIgE的分布规律。方法:对2009-2014年间就诊的7144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样本进行常见15种变应原sIgE和tIgE的结果分析。结果:sIgE检测出阳性率62.4%,tIgE检测出阳性率54.6%。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高为屋尘螨,食物组阳性率高为牛奶。除了屋尘螨和粉尘螨,其他吸入性和食物性变应原IgE均是轻度过敏。年龄组分析显示变应原的致敏高峰:屋尘螨和粉尘螨致敏高峰分布于10~12岁;牛奶致敏高峰分布于3岁以下;鸡蛋致敏高峰分布于4~6岁。随着致敏的变应原数目增加,受试者血清tIgE水平及其阳性率均呈增长趋势。结论:屋尘螨、粉尘螨、牛奶、鸡蛋为广东地区过敏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致敏原。研究不同年龄段过敏性疾病患者变应原特征,有助于过敏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作者:郑佩燕;黄惠敏;韦妮莉;罗文婷;孙宝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源CT评价冠状动脉钙化与慢性肾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肾疾病(CKD)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552例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患者,男388例,女164例,年龄26~87岁,运用简化的Modified Diet in Renal Disease (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根据美国国立肾脏基金会(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的分期将患者分为5组肾功能组:eGFR正常组,CKDⅡ期组,CKDⅢ期组,CKDⅣ期组,CKDⅤ期组,Spearman线性回归分析不同CKD组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程度CKD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呈正相关(r=0.280, P <0.001),对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矫正后仍呈正相关(r =0.225,P <0.001)。结论:CKD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密切相关,肾功能损害越严重,提示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的可能性更大,累及的范围更广。

    作者:王诚明;成官迅;端木一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清HCG、孕酮水平与复发性流产女性早期妊娠流产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清HCG、孕酮水平与复发性流产女性早期妊娠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已经确诊宫内早孕的11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妊娠早期是否流产及妊娠早期流产次数分为正常妊娠组35例、复发性流产早孕组38例及早期流产组37例,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罗氏cobas e411对3组对象的血清HCG、孕酮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复发性流产早孕组及早期流产组孕4周、孕6周、孕8周、孕10周血清HCG水平以及其卵泡期、黄体期、孕6周、孕8周、孕10周孕酮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 <0.05),且早期流产组孕4周、孕6周、孕8周、孕10周血清HCG水平及卵泡期、黄体期、孕6周、孕8周、孕10周孕酮水平也均明显低于复发性流产早孕组(P <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CG及孕酮水平与早期妊娠流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诊断早孕预后及先兆流产,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苏辉;左莉莉;孙海茹;马刚;乜春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NF-κB与IL-8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通路关键调控因子NF-κB(P65)和IL-8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致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配对的胃癌和癌旁组织各42例,慢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组织各25例。分别通过病理组织学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各组H.pylori感染情况。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P65和IL-8 mRNA在各组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H.pylori阳性组胃组织中P65和IL-8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组(P <0.05),而且在H.pylori阳性组胃组织中,P65和IL-8 mRNA 的表达水平在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癌演变过程中呈递增趋势,胃癌组显著高于癌旁、慢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组(均P<0.05),且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结论:H.pylori慢性感染上调NF-κB信号通路P65和IL-8的表达,这可能是H.pylori激活NF-κB信号通路参与胃癌发生发展机制之一。

    作者:李彦;马欢;李媛;侯中英;战淑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乙醛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乙醛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酒精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培养于含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以不同浓度的乙醛(0、50、100、200、400μmol/L)刺激HK-2细胞24 h。半定量RT-PCR法检测HK-2细胞中CTGF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HK-2细胞中有少量的CTGF基因和蛋白表达,随着乙醛浓度的提高,HK-2细胞中CTGF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乙醛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CTGF,可能促进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张林霞;李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左眼双视盘1例

    患者男,66岁,因”双眼视力差多年,加重2年”来我院就诊。查视力(国际标准视力表):裸眼视力双眼指数,矫正视力右眼(-16.00-4.50×83°)0.06,左眼(-13.50-3.50×80°)0.02。眼球转动正常,眼睑闭合正常;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双眼晶状体混浊,右眼C2N2P1,左眼 C2N2P2(LOCSII 分级法);玻璃体混浊,PVD;双眼视网膜呈豹纹状改变,后巩膜葡萄肿,左眼视盘边界欠清,盘周可见大片萎缩弧,黄斑光反射不清,距视盘颞侧约3.5PD方向可见类视盘影像,较正常偏小,盘径约3/4PD,呈灰白色,可见不规则漏斗状凹陷,无明显筛板结构,上方及下方可见完整的血管走行,纤细,与主视盘发出的血管交汇融合,走行紊乱,错杂(图1)。眼 B 超示双眼玻璃体混浊PVD,后巩膜葡萄肿。双眼视神经MR示双眼球变形,左侧视神经迂曲,左球后近颞侧见细线样稍低信号,另见脑干、右枕叶片状长T1长T2信号,考虑左眼副视神经可疑,脑干、右枕叶脑梗死,部分软化(图2)。 FFA:臂-视网膜循环时间约11’,A-V 充盈时间约10’,视网膜萎缩变薄,视网膜血管迂曲,走行错杂。静脉早期,黄斑颞侧可见约3/4PD 大小的圆形稍低荧光区域,血管从上下颞鼻侧4个方向向外爬行,晚期该圆形区域荧光逐渐减弱,无明显渗漏但与主视盘血供关系显示不清,因患者屈光间质欠清,屈光度数高,后巩膜葡萄肿影响对焦,不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层面收集2个视盘血供改变信息。 OCT示黄斑颞侧可见类视盘凹陷样改变,该表面可见细线样膜覆盖,可疑内界膜。主视盘形态无特殊变化(图3)。视野:左眼生理盲点扩大,右眼残存颞侧视岛。诊断:左眼双视盘,双眼高度近视,双眼白内障。

    作者:万敏婕;梁亮;吴平;陈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体质量正常者腰围变化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目的:探讨体质量正常的开滦研究人群腰围变化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度健康体检的27979例无NAFLD且体质指数(BMI)<24 kg/m2的开滦集团员工作为观察队列,依据2006-2007年度与2012-2013年度健康体检腰围变化将观察对象分为持续正常组、降低组、升高组及持续高组,比较4组NAFLD的发病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腰围变化与NAFLD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1)持续正常组、降低组、升高组及持续高组NAFLD发病率分别为10.6%、15.3%、23.6%和31.5%。按性别分层后,男性4组NAFLD发病率分别为11.5%、15.7%、25.6%和31.7%,女性4组NAFLD发病率分别为8.5%、14.5%、19.6%和31.2%。(2)影响NAFLD发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与持续正常组比较,升高组及持续高组NAFLD的发病风险均增加,OR值分别为1.33和1.39,而降低组与持续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男性与总人群结果一致,OR值分别为1.38和1.35,女性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腰围升高和持续高腰围可使体质量正常人群NAFLD的发病风险增加,在男性中更为显著。

    作者:王珊;朱国玲;王谦;佟博;张海玲;张艳敏;吴寿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肝内胆管结石病治疗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病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治疗后常出现结石残留、复发和胆道狭窄,导致胆管炎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有效的方法之一,治疗原则是去除病灶、取尽结石、解除梗阻、矫正狭窄、通畅引流和预留通道治疗复发。近年来,介入、内镜和微创等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立由胆道外科、消化内科和介入影像医师参与的多学科团队,根据患者肝胆系统的病理变化和病情,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新的趋势。

    作者:刘子旭;曹迁;凌晓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单腔气管导管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在新生儿胸腔镜先天性膈疝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单腔气管导管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在新生儿胸腔镜先天性膈疝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在胸腔镜下行先天性膈疝修补术的新生儿40例分为D组和S组。其中D组为单腔气管导管行支气管插管组;S组为单腔气管导管行主气管插管组,术中由术者用器械对术侧肺压迫使之萎陷以实施单肺通气。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相同,单肺通气(OLV)期间均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吸入气氧浓度(FiO2)为100%,吸气和呼气比值为1∶1~1.5,PEEP 3~5 cmH2O,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频率(30~50次/min)和控制压力(15~30 cmH2O)水平;分别在OLV前(T0)、OLV 10 min(T1)、OLV 30 min(T2)、OLV 60 min(T3)及术毕恢复双肺通气后(T4)记录呼吸频率(RR)、吸气峰压(PIP)、PEEP,测动脉血气值,并记录各时点的HR、MAP值,同时观察临床指标。结果:D组pH、PaO2在T1时较S组低,而PaCO2、PIP在T1时较S 组高;HR在T1、T2、T3较S组低, MAP在T1、T2、T3较S组高;术中气胸压力, D 组较 S 组低( P <0.05);临床指标上D组手术时间较S组低,而两组在气管插管成功时间、术后气胸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腔气管导管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在恰当的插管技巧、合理的通气管理情况下可以安全的应用于新生儿胸腔镜先天性膈疝手术中,而且可以提供更为理想的术野和稳定的循环。

    作者:章征兵;万彩云;许凯;唐芳;罗春芳;冯应辉;李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随机临床试验研究(CONSORT声明)中关于讨论部分的对照条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8F-FDG PET/CT对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

    目的:探究18F-氟脱氧葡萄糖(18F- FDG)PET/CT对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结果。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腹膜弥漫性病变患者127例,包括结核性腹膜炎患者72例和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患者55例。将18F-FDG PET/CT检测结果记为观察组,而常规CT检查结果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及准确度。结果:恶性腹腔积液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示腹腔积液代谢升高,18F-FDG PET/CT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性为91.34%、92.73%、90.28%,均显著高于常规CT的69.29%、67.27%、70.83%(均P <0.05)。在对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统计对比得出结核组受累腹膜SUVmax、腹腔积液SUVmax以及腹腔积液T/NT水平低于恶性组,而腹腔积液CT值高于恶性组。结核组结节直径小于恶性组,结核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为74.19±11.42、57.93±10.21、65.16±11.26、62.42±11.03,均显著高于恶性组的68.83±10.79、51.22±9.41、59.73±10.44、56.73±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积液代谢升高对恶性腹腔积液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8F-FDG PET/CT阅片分析应密切结合腹腔积液SUV,以进一步提高对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效率。

    作者:殷艳海;李诗运;戴儒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肺癌的比较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技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及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技术(traditional open thoracic lobectomy, TOS)在原发性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128例,其中VATS组60例,TOS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止疼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肿瘤学指标的差异。结果:VATS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疼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TOS组(P <0.05),淋巴结清除数目与TOS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3 d时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水平显著低于TOS组(P <0.001)。结论:VATS技术与TOS技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疼痛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陈宝钧;陈治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胎盘组织hsa-miR95-5p、hsa-miR-548am-5p和hsa-miR-1246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胎盘组织微小RNA(miRNA)的表达,探讨miRNA在G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GDM妇女和正常孕妇分娩后的胎盘组织,采用测序及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NA,利用数据库对miRNA靶基因进行分析。结果:GDM胎盘组织中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的有47种miRNA表达升高,5种表达降低。 qRT-PCR检测发现GDM组的hsa-miR-548am-5p、hsa-miR-95-5p明显升高(P <0.05);而hsa-miR-1246表达明显降低(P <0.05),与测序结果一致。部分miRNA靶基因可对PI3K等靶点发挥调节作用。结论:GDM发生时胎盘组织miRNA表达异常,多种差异表达的miRNA通过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多个关键靶点参与GDM的发病。

    作者:李伟;胡宝春;龚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喉罩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临床研究

    用支气管纤维镜嵌入到肺段或亚段支气管水平,反复以无菌生理盐水和药物灌注、回收的方法来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肺不张、迁延不愈的哮喘等呼吸道疑难疾病的一项技术,被称为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1](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BAL对于小儿呼吸内科的疾病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2]。随着小儿BAL在临床应用逐年增多,加之小儿生理解剖和难以合作等特点,其选用何种麻醉方式越来越引起麻醉医生的关注。本研究将喉罩静脉全身麻醉应用于小儿BAL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董成燕;王郜;马加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前列腺疾病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目的:运用3.0T MR探讨前列腺癌(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6例PCa及25例BPH病例的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资料,比较PCa与BPH组T2WI、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和DCE表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PCa与BPH组ADC值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评价3种序列联合运用时ACR PI-RADS V2评分对两种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PCa组外周带及中央腺体癌灶于T2WI呈结节状或片状的低信号(34/36),于DWI呈结节状或片状的明显高信号(33/36),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Ⅱ、Ⅲ型(36/36);BPH组中央腺体为多发混杂信号的结节,DWI结节为等或稍高信号(24/25),外周带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25/25),DWI呈等-稍高信号(24/25),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Ⅰ、Ⅱ型(25/25);外周带癌灶与BPH组外周带、中央腺体癌灶与BPH组中央腺体的ADC值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ACR PI-RADSV2评分对鉴别中央腺体癌与BPH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8.95%、80.00%、79.55%,对鉴别外周带癌与BPH则分别为68.42%、82.61%、76.19%。结论:T2WI、DWI及DCE组合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结合ACR PI-RADS V2评分系统对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作者:李慧燕;郑泽宇;许乙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飞秒激光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白内障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8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47眼,对照组40例44眼。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飞秒激光前囊切开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前囊切开直径、囊膜环形张力、囊膜大小和手术时间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差异、人工晶状体偏移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前囊切开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者囊膜环形张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者囊膜大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内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且1年内人工晶状体偏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临床效果优异,可以改善手术效果并以此提高患者视力降低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雨霞;李乃洋;赵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妊娠全程替比夫定治疗的疗效及母婴阻断的有效性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妇女妊娠全程使用替比夫定(LdT)抗病毒的疗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CHB妇女64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33例。两组婴儿均接受标准免疫预防,人工喂养。观察整个孕期生化、HBV标志物、HBVDNA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检测婴儿出生时、1、6及12月龄时HBVDNA、HBsAg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孕24周及分娩前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孕12、24周及分娩前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48.39%vs.3.03%(P =0.000)、83.87% vs.6.06%(P =0.000)、90.32% vs.6.25%(P =0.000);两组婴儿在出生时HBsAg阳性率是12.90% vs.37.50%(P =0.025),出生后1、6、12个月均为0 vs.18.75%(P =0.035);HBVDNA阳性率在出生时是0 vs.21.88%(P =0.018)、出生后1、6、12个月均为0 vs.18.75%(P =0.035)。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HB患者妊娠全程使用LdT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可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芳;涂相林;陈川英;程全红;李欣;林学;幸泽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牙半切除术联合固定修复保留患牙36例

    牙根折裂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根据折裂的部位,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本文采用牙半切除术联合固定修复治疗牙根折裂,取得了一定疗效。

    作者:陈虹;徒珂欣;田卓;来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食管腺癌组织中碳酸酐酶Ⅸ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Ⅸ(CA Ⅸ)在食管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检测45例食管腺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正常食管组织中CA Ⅸ的阳性表达及其CAⅨmRNA的相对表达量情况。结果:CA Ⅸ蛋白在食管腺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和正常食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66.7%(30/45),24.4%(11/45),4.4%(2/45),三者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45, P =0.001)。食管腺癌组织中CA Ⅸ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 =0.001),与性别年龄无关(P =0.664)。 RT-PCR结果显示CA Ⅸ基因在食管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分别为0.217±0.017,0.436±0.03,0.544±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4,P =0.001)。结论:CA Ⅸ蛋白可能促使食管腺癌的发生,检测CA Ⅸ有助于食管腺癌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

    作者:王恒;张清勇;吉庆春;崔新征;吉文仲;辛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13K/Akt信号通路及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鼻咽癌是头颈部发病率较高且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很大的地域分布特点[1],东南亚国家发病率较高,在我国以华南地区居多[2]。研究[3]表明,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鼻咽癌的原发灶较为隐蔽,早期发病不明显,导致大多数确诊的鼻咽癌患者均已到中晚期。鼻咽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强,远端转移是鼻咽癌细胞的共性,也是其治疗失败的关键因素[4],目前多采用放化综合疗法对其进行治疗,但五年生存率仍只有34%~52%[5]。近年来发现,P1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与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通路的异常可导致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增强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能力以及远端扩散的能力等。目前,在肿瘤治疗的靶向研究中,P13K/Akt信号传导通路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P13K/Akt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田忠;夏嫱;王新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