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慎仪;张璐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胸导管探查术患者全麻效应的影响。方法:住院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两组:一组为 D 组(右美托咪啶组,负荷量为0.8μg/kg,15 min 内,维持量0.4μg/(kg·h);另一组为 N 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用药,苏醒期质量,苏醒时间,不同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及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D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用量及苏醒期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镇静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2)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比较:入室后(T1)、手术结束时(T4)及离室时(T6)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及拔管时(T5),D 组均低于 N 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1);心率比较:入室后(T1)及手术结束时(T4)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拔管时(T5)及离室时(T6),D组心率均低于N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3)术后D组不良事件发生少于N组。结论: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8μg/kg,维持量0.4μg/kg,能够预防淋巴外科手术中气管插管反应,提高苏醒质量;但在拔管后仍需临床常规监护,防治心动过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冯枫;唐祎航;关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 RLN )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轻则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则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大部分研究[1]认为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RLN 可以降低RLN 损伤的发生率。但是,对于困难甲状腺手术,即巨大甲状腺肿、胸骨后甲状腺肿、位于甲状腺背侧的甲状腺肿物、甲状腺癌以及再次甲状腺手术等困难甲状腺手术的RLN损伤发生率仍然相对较高[2]。本文回顾436例困难甲状腺手术病例,分析困难甲状腺手术中 RLN 损伤的原因,总结 RLN 显露的方法及避免 RLN 损伤的措施。
作者:刘威;吴珏堃;李梅;陈伟光;梁蓉;邱万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传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方法是采用椎弓根钉非动态固定系统,但患者术后病变节段活动度降低甚至丧失,并伴有慢性腰痛、临节段退变加速,因此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1-3]。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 Dynesys)是一种用于稳定腰椎的非融合性椎弓根系统, Dynesys在传统椎弓根坚强内固定系统上加以改进,使用钛合金椎弓根钉、PET绳索及聚酯套管组件,实现对脊柱节段运动的弹性固定,大大降低相邻节段退变、钉棒断裂等风险[4-5]。
作者:刘克骏;米明珊;白海明;麻承德;伍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清Chemerin的水平变化,并探讨Chemerin对肺癌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2例肺癌患者,2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hemerin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 Chemerin 水平[(2017.24±213.37)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68.26±124.63)ng/L](P <0.01)。血清Chemerin在肺癌中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血清Chemerin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48, P=0.016; r=0.434, P=0.003);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Chemerin水平与生存率之间呈负相关(P<0.05或P<0.01);Chemerin水平和TNM分期是影响肺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emerin是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肺癌转移和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蔡岩;王大伟;郑伟;宫雪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芪苈强心胶囊对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和对照胶囊,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APN水平变化。结果: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AP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APN 水平随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增加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 >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治疗后两组患者 LVEDD、LVESD 均缩小,LVEF 增高,APN 水平下降,与安慰剂组比较,治疗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明显降低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APN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陈昕;刘琦;刘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MRI矢状位像测量斜坡中线与硬腭所成的角(即斜腭角),对比正常人与颅底凹陷症患者之间的差别,探讨斜腭角在颅底凹陷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底凹陷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发病机制将其分为寰枢椎脱位组(A组)15例以及无寰枢椎脱位组(B组)15例,并将正常人200例设立为正常对照(C组)。在排除性别和年龄干扰情况下,通过测量斜腭角的大小,观察3组间斜腭角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斜腭角测量结果显示,A组[(39.71±8.96)°]和B 组[(35.47±10.15)°]均小于 C 组[(54.03±4.6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 A 组与 B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A、B、C 3组间的年龄、性别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除了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论:MRI矢状位像上的斜腭角可作为一个新的辅助诊断颅底凹陷症的客观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对于不同类型的颅底凹陷症鉴别意义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作者:马立超;许乙凯;代月黎;肖翔;陈婉琪;李维粤;吴元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估Mitraclip方法治疗二尖瓣返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纳入有关经皮修复二尖瓣返流治疗的临床试验。按照Meta 分析方法提取数据,用Revman 5.0软件对预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共6篇临床试验文献(428例患者)纳入Meta分析。结果: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发现:Mitraclip方法治疗二尖瓣返流可以显著降低返流分级,减轻NYHA心功能分级,延长6 min 步行距离。随访超声心动图还发现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容积均减少(P <0.05)。然而,NT-pro BNP、左室收缩末内径及容积、左房容积等指标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为90.2%,治疗过程及短期随访的病死率约2.1%。结论:Mitraclip 治疗二尖瓣返流是安全可行的措施,尤其对于高手术风险的重度二尖瓣返流患者。该方法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低,可以减少瓣膜返流量,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活动耐量,逆转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
作者:韩丹;雷寒;黄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儿童颅内动脉瘤十分少见,与成人颅内动脉瘤有所不同。目前,介入栓塞术治疗成人颅内动脉瘤已较为成熟,但其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的报道较少。现将我科经介入栓塞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的情况进行报告。
作者:羊飞龙;夏祥国;黄昌仁;陈礼刚;许伍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级别胚胎(Ⅲ、Ⅳ级胚胎)的发育潜能、移植新鲜囊胚及冻融囊胚的临床结局,为低级别胚胎的培养及移植奠定基础。方法:收集本助孕中心656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周期中受精后第3天(D3)移植、冷冻后剩余的3026枚低级别胚胎继续培养至 D5/D6囊胚的形成情况及临床结局。若患者下一周期进行囊胚解冻移植,探讨冻融囊胚与冻融卵裂胚的临床结局。结果:D3非优质胚胎的囊胚率为35.06%。有囊胚形成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无囊胚形成组(52.62% vs.35.86%,P <0.05);冻融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也显著高于卵裂胚解冻后移植胚胎的临床妊娠率(56.27% vs.38.91%,P <0.05),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囊胚培养可筛选出低级别胚胎中具发育潜能的胚胎,移植冻融囊胚能提高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提高患者胚胎的利用率。
作者:李楠;赵冰玲;唐妮;唐永梅;韦立红;韦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手术治疗105例肾结石患者,其中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A组)53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B组)52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A、B组在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结石表面积、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A、B组在术中出血、平均住院时间上具有差异性。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20 mm左右肾结石在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上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相当,但在术中出血、平均住院日上优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可以作为20 mm左右肾结石治疗的首选。
作者:邓青富;姜睿;裴利军;朱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s, AVF )相对透析导管栓塞和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但仍有至少30%的AVF 并发狭窄、感染、瘤样扩张、血栓等[1-2]。其中动脉瘤发生率较高,危害较大[3]。2002年ORI 等[4]研究证实AVF 使心排出量(CO)增加,影响心脏功能,因此在积极处理严重瘤样扩张的同时,缩窄瘘口,对减轻心脏前负荷有重要意义。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国内外对AVF 动脉瘤处理前后心脏功能变化的报道,因此本中心观察了高血流量AVF 动脉瘤手术治疗前后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荣;何英;钱丰;徐国林;吴文慧;许贤林;何小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COPD )是一种以持续存在、呈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组慢性肺部疾病[1],而这种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主要是由小气道病变(气道炎症、气道纤维化、气道阻力增高)和(或)肺实质病变(肺泡薄壁组织破坏、肺泡支撑结构消失、弹性回缩力降低)综合所致。近年来,由于COPD在全球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国内外对这个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小气道的纤维化和闭塞可能是导致COPD患者呼吸道生理功能障碍的主要贡献者,其中,气道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EMT 还参与了许多肺部疾病的发病机制,范围从发育障碍、纤维化、组织重塑到肺癌[2]。但是,EMT 在气道重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目前尚罕有报道,本文就近年来 EMT与COPD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个简短综述。
作者:李竹;刘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进展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IS患者101例,测定患者入院24 h内和发病48、72 h血清Hs-CRP含量,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s-CRP持续增长组(n =35)和非持续增长组(n =66),完成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并通过多变量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Hs-CRP持续增长可能的相关因素和进展性卒中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Hs-CR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 <0.001);Hs-CRP 持续增长组进展性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持续增长组(χ2=32.710,P <0.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1)入院血糖、白细胞计数、甘油三酯水平、入院时NIHSS 评分、24 h 内 Hs-CRP 是 Hs-CRP 持续增长的独立相关因素;(2)Hs-CRP 持续增长、入院 NIHSS 评分、糖尿病、肺部感染是进展性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S 急性期Hs-CRP 的持续增长是进展性卒中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姚涛;任明山;李淮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量监测法(PiCCO)和胸腔电生物阻抗法(TEB)测定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对比研究,评价两种方法的相关性。方法:对25例危重症患者同时应用PiCCO及TEB监测心脏指数(CI)、系统性血管紧张指数(SVRI)、每搏变异率指数(SVV)、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或胸腔内液体含量指数(TFCI)等参数,每隔2 h监测1次,连续监测10次,使用Pearson 分析比较所测数据的相关性。结果:CIPiCCO =(3.64±0.48)L/(min·m2),CITEB =(2.83±0.32) L/(min·m2),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 =0.802),SVRI和SVV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 =0.785,r =0.732),但 ITBVI 与 TFCI 的相关性较差(r =0.214)。结论:经肺热稀释法与胸腔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苏伟;杨智;傅永鸿;杨自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姜黄挥发油(TVO)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 细胞株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TVO(1.25~160 mg/L)行体外干预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160 mg/L TVO 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 Transwell 细胞侵袭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随着TVO浓度的升高及干预时间的延长,SH-SY5Y细胞存活率逐渐减低(P <0.01),凋亡率逐渐增加;经160 mg/L TVO 的培养液培养12、24、48 h 后,其细胞迁移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随TVO浓度增高,细胞侵袭能力逐渐减弱(P <0.01),且当浓度达到160 mg/L 时,侵袭力与顺铂无明显差异。结论:TVO能有效地抑制SH-SY5Y细胞增殖及侵袭。
作者:薛月萃;涂云华;叶振源;荣冬芸;昝雪娟;潘军玲;曹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脂联素( ADP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70例为脑梗死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通过颈动脉彩超检查和超声造影确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类型、级别。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ADP 和hs-CRP 水平。结果:(1)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吸烟史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2)梗死组患者血清 AD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 hs-CRP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脑梗死患者中软斑块者血清 AD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 hs-CRP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Ⅰ/Ⅱ斑块者血清ADP水平显著高于Ⅲ/Ⅳ斑块者而血清hs-CRP 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斑块者。结论:血清ADP与hs-CRP水平不仅与脑梗死相关,还与粥样动脉硬化程度及斑块稳定性存在密切关联。
作者:王智明;李淮玉;李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显微镜下经腹股沟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组(腹腔镜组)55例,显微镜下经腹股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组(显微镜组)58例。术后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阴囊水肿,以及术后疼痛改善及复发情况,术后精液质量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与腹腔镜组相比,显微镜组手术时间较长(P <0.05),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腹腔镜组相比,显微镜组术后阴囊水肿及复发的情况均较少(P <0.05),而术后疼痛恢复情况及术后精液质量改善情况,两组都有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亚组分析结果表明,Ⅱ度与Ⅲ度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比较,术后阴囊水肿,术后复发,及疼痛缓解差异均没有显著性;Ⅱ度患者术后的a + b级精子比率、精子活率均比Ⅲ度患者增加,而精子密度的改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镜下经腹股沟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并发症少、术后不容易复发、疗效好的优点,有望替代腹腔镜,成为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磊;阳宁;刘俊;谢皇;许武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三大死因之一,脑卒中不仅引起偏瘫和各种神经受损症状,还可能导致认知障碍,而失用症是认知障碍中常见且容易被忽略的临床症状之一[1]。失用症的存在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回归社会能力[2]。目前,国内外对失用症理论见解和评估治疗方法仍较少[2-4],故对失用症分类、评定、治疗做一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芹;陶静;刘斐雯;宋海燕;梁小凤;陈立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开放性手术(OSP)与胸部血管腔内修复术(TEVAR)在治疗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治疗的复杂性 B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18例(OSP 45例和TEVAR 7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患者远期生存率,并采用COX 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远期生存的因素。结果:与OSP组相比,TEVAR组患者年龄更大、女性患者多、手术时间短,差异具有显著性(均 P <0.05);远期生存效益两组治疗方式间无明显差异(P >0.05);术前合并难治性高血压(P =0.021, OR =11.1,95%CI:1.428~86.372)以及术前主动脉总体直径>55 mm(P =0.001,OR =4.5,95%CI:1.842~11.346)是影响远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与开放性手术相比,TEVAR治疗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远期生存率没有显示出明显优势;难治性高血压和主动脉直径作为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提示治疗前后均应重视对血压的控制和腔内修复技术的选择。
作者:朱岩;刘建民;翟水亭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