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睾丸微循环变化与血清抑制素B及精液质量的关系

廖森成;谢纯平;王君龙;何有程;老兆航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 睾丸微循环, 血清抑制素B
摘要: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不育患者的睾丸微循环变化,并分析其与血清抑制素B(InhB)及精液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左侧VC不育患者75例为病例组,并选择已生育健康男性30例为对照组,应用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睾丸包膜动脉(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检测其血清InhB及精液质量,分析三者的改变及相互关系。结果:病例组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并随VC严重程度的加重呈递增趋势;病例组血清InhB、精子密度、精子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并随VC严重程度的加重呈递减趋势,畸精率显著增高(P <0.05)。 VC患者CA的PSV、RI和PI与血清InhB、精子密度均呈负相关,血清InhB与精子密度呈正相关(P <0.05)。结论:VC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睾丸微循环损伤,CA的PSV、RI、PI是评价VC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重要指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藤黄酸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藤黄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藤黄酸对SW480、LOVO细胞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增殖抑制;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藤黄酸抑制SW480、LOVO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强(P <0.05);藤黄酸诱导SW480、LOVO细胞发生凋亡,增强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弱Bcl-2蛋白的表达,提高Bax/Bcl-2比值(P <0.05)。结论:藤黄酸抑制SW480、LOVO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提高Bax/Bcl-2比值、激活Caspase-3相关。

    作者:魏建昌;张通;杨平;曾山崎;王成兴;陈华翠;曹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4疗程诱导化疗改善敏感组T2~3N3M0期鼻咽癌生存率

    目的:探讨4疗程诱导化疗在N3M0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N3M0期鼻咽癌的临床资料,54例行诱导化疗后+同期放化疗(NCT),72例同期放化疗(CRT)。 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NCT组和 CRT组3年总生存率(OS)为79.4% vs.65.5%(P =0.031),无病生存率(DFS)为68.3% vs.59.7%(P=0.024),无复发生存率(RFS)为92.3% vs.90.5%(P=0.914),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为65.2%vs.50.6%(P=0.016)。分层分析:T2~3期NCT组OS、DFS、DMFS均高于CRT组(P<0.05),RF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4期两组OS、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CT组的DMFS高于CRT组,CRT组的RFS高于NCT组(P<0.05)。结论:4疗程诱导化疗提高化疗敏感组T2~3N3M0期的OS、DFS、DMFS以及T4N3M0期的DMFS,降低T4N3M0期的RFS,且不改善T2~3N3M0期的RFS及T4N3M0期的OS、DFS。

    作者:陈俊妮;张帅;杨时平;孔繁忠;林洁;王奋;林少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VKORC1及CYP2C9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临床应用的关系

    目的:评价VKORC1与CYP2C9基因多态性指导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华法林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90例,记录基线资料,华法林初始剂量和基础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测定结果,并进行随访;记录初始服用华法林到INR首次达标的时间、华法林总用量和平均每日用量。所有入选者提取静脉血进行目标基因VKORC1与CYP2C9多态性检测。结果:VKORC1 AG/GG 基因型患者比AA 型患者INR达标时间延长,且INR达标时所需华法林的总量高于AA型患者[(103.38±65.29) g vs.(53.26±24.02) g, P<0.05]。 CYP2C9基因型变异患者 INR达标时间短[(9.10±2.01) d vs.(13.07±4.28) d, P<0.05]。且INR达标时所需华法林的总量较少[(28.80±17.35) g vs.(55.45±23.67) g, P<0.05]。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初次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INR达标时所需华法林剂量个体差异较大,VKORC1 AA基因型患者所需华法林剂量明显低于GG /AG型,CYP2C9基因型AC/CC患者INR达标时间短,达标时所需华法林的剂量较少。

    作者:赵红丽;李潞;张晓丹;周佳萌;王晓昕;王小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前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共46例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同期68例开放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同时比较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手术费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情况。结果:术前资料性别、年龄、BMI、病理分型和浸润深度及术后清扫淋巴结总数等临床资料分析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6.84 d,而开放组为11.72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术中出血量76.63 mL,而开放组为141.5 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切口美观等优点。

    作者:杨世斌;韩方海;肖隆斌;李明哲;黎文峰;何裕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脑钠肽联合CPIS评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早期评估中的价值

    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基础疾病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危因素亦多,有报道老年人发生重症肺炎的死亡率超过50%。近年发现脑钠肽(BNP)在重度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 pulmonalnfection score, CPIS)系统是以标准化和定量分析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其分值越高,则感染程度越重,预后越差。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重症肺炎患者CPIS评分和BNP水平,探讨两者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转归的价值。

    作者:窦志芳;陈乾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2016年《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肾癌PD-1/PD-L1的作用及抗体治疗的研究现状

    肾细胞癌虽具有肿瘤免疫原性,但其可诱导树突状细胞分化,并诱导T细胞产生耐受肿瘤的相关基因,从而使得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功能受损[1]。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如PD-1抗体,能显著增强抗肿瘤免疫功能。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ISHIDA等[2-3]在1992年发现的一种免疫抑制性受体,属于CD28/CTLA-4家族,可调节抑制性信号,在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活化的效应阶段发挥其抑制活性[4]。 PD-1有PD-L1和PD-L2两种配体。 PD-L1表达于静息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胰岛细胞,可调节外周组织中T细胞的功能。PD-L1通过与PD-1结合起到抑制T细胞的作用[5]。

    作者:张冰;张建军;瞿海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不同给药剂量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不同给药剂量的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共收治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48例,使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将患者分为间歇性给药组72例,持续泵注组76例,间歇性给药组予常规剂量埃索美拉唑静脉注射,持续泵注组给予大剂量埃索美拉唑持续泵注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间歇性给药组止血时间(34.72±14.43)h,持续泵注组止血时间(34.12±15.56)h,两组止血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间歇性给药组平均住院日为(4.1±2.8)d,低于持续泵注组(7.3±3.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间歇性给药组30 d内再出血率为6.9%,与持续泵注组(6.6%)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治疗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静脉间歇性给药方法与持续泵注方法疗效相当,但平均住院日更短,有利于节约医疗成本。

    作者:李志;刘大钺;余金泉;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食管癌调强放疗累及野照射的同期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靶体积对食管癌5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疗效及失败模式的影响,验证累及野照射(IFI)的可行性和佳适应证。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行根治性IMRT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共88例进行同期对照研究,44例进入IFI组,44例进入预防性淋巴结照射组(ENI)。结果:IFI组和ENI组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5.0%、45.5%和70.5%、43.2%(P >0.05)。 IFI组和ENI组局部失败率为27.3%和22.7%,远处转移失败率分别为22.7%和18.2%,野外区域失败率分别为11.4%和4.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亚组分析提示对于原发病灶位于胸上段或临床Ⅰ期者,IFI组野外区域失败有增加趋势。 ENI组肺V5、V20、V30及肺平均受量等指标均大于IFI组,其中V5和肺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FI组在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方面和ENI组基本相似,但对于原发病灶位于胸上段或临床Ⅰ期者,应谨慎选择IFI。

    作者:李多杰;李红伟;崔珍;何斌;刘静景;蔡汉飞;段诗苗;江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细胞肺癌患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GRP)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37例住院小细胞肺癌及76例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治疗前和同期62例本院健康体检者的血清ProGRP、神经元烯醇化酶( neuron-specific enolase , NSE )的浓度,并分析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征资料。结果:小细胞肺癌组 ProGRP浓度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及健康对照组(F =10.730,P <0.001);ProGRP诊断小细胞肺癌的灵敏度(67.6%)高于NSE(56.8%),二者联合检测灵敏度达70.3%;ProGRP 的表达在小细胞肺癌中与NSE的表达阳性率(P =0.012)及是否有远处转移(P =0.027)有关,与性别、年龄、胸水、淋巴结数、吸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roGRP是检出小细胞肺癌患者较灵敏的肿瘤指标,与NSE联合检测可提高小细胞肺癌检出率;ProGRP在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与NSE的阳性率明显相关,且可能与小细胞肺癌的进展有关。

    作者:王静静;陈梅莉;钱震东;张妍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我管理体系对经皮肾穿刺钬激光治疗患者自护能力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体系对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治疗患者自护能力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治疗的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应用自我管理体系实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及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率、疾病知晓率、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而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我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经皮肾穿刺钬激光治疗患者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卫妮;赵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的方法纳入COPD患者115例为疾病组及同期正常体检者50例为正常组,收集入院时的血常规,CRP,IL-6值及肺功能检查结果,分析RDW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疾病的不同严重程度组之间的差异,及其与严重程度分级的关系和短期预后评估价值。结果:疾病组WBC,CRP,IL-6,RDW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RDW,CRP和IL-6在轻、中度组间无差异(P>0.05),其余组间比较均存在差异。 RDW与CRP,IL-6呈正相关,与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RDW异常组住院期间病死率高于RDW正常组。结论:RDW可反映AECOPD炎症反应的程度,而且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对患者的近期预后评估也有一定价值。

    作者:孙广浩;张晓萍;邵润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快速定量检测CA72-4的超顺磁性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磁性免疫层析试纸条来检测人血清中糖链抗原72-4(CA72-4)水平。方法: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羧基化水溶性纳米磁珠,利用EDC/NHS偶联技术制备纳米磁珠探针,优化并组装试纸条,对其灵敏度、特异度及稳定性进行测试及评价。结果:构建的试纸条不仅能提供定性的检测结果,还可以通过稳定的磁信号进行高灵敏度的定量分析,定量检测限值为0.83 IU/mL。检测100例临床血清样本,结果与电化学发光法一致性较高,其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纸条及磁信号强度稳定性良好。结论:初步实现了利用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定量检测CA72-4,且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试纸条及磁信号强度稳定性良好。检测过程简单、快速,适合大样本的初筛或者作为胃癌患者进行病情监测的自检测手段。

    作者:陈艳荣;王侃;刘宗瑞;卢文婷;何井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变化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该疾病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原醛症可以引起低血钾、高血钠以及低血钙,进而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影响骨代谢。本次研究调查原醛症(包括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治疗前后,血钙、甲状旁腺激素和骨密度等指标的变化。

    作者:随华;耿秀琴;周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视神经脊髓炎星形胶质细胞损害与患者功能缺损的关系

    目的:探索视神经脊髓炎(NMO)星形胶质细胞(AS)的损害与NMO发病的关系,明确AS的损害与患者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例NMO患者急性期脑脊液(CSF)和血清中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载脂蛋白E(ApoE)、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各项指标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并分析NMO组CSF各项指标水平与CSF AQP4-Ab、急性期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NMO组CSF及血清中AQP4-Ab、GFA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但ApoE、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2)NMO组CSF GFAP、ApoE、IL-6、TNF-α水平较血清高(P<0.05),AQP4-Ab、IL-10水平均较血清低(P<0.05);(3)CSF GFAP、IL-6与AQP4-Ab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9、0.526,均P<0.05),ApoE、IL-10水平与CSF AQP4-Ab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571、-0.676,均P <0.05);(4)CSF AQP4-Ab、GFAP、IL-6水平与急性期EDSS 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8、0.708、0.737,均P<0.05),ApoE、IL-10水平与急性期EDSS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663、-0.676,均P<0.05)。结论:NMO存在AS损害,且其损害程度可能与患者功能缺损有关;AQP4-Ab、GFAP、IL-6可能对NMO的发病及疾病加重起重要的作用;ApoE、IL-10减少有可能加重NMO的损伤。

    作者:陈小玲;雷茵;唐玉兰;杨程程;赵伟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78例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2010年5月至2015年6月7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9例实施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并左侧颈部吻合术,首先胸腔镜游离胸部食管,再次以腹腔镜游离胃,腹部辅以小切口提出胃,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制作管状胃,在左颈部行食管胃颈部吻合;对照组39例采取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总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禁食时间分别为(246.58±120.82)mL、(13.08±4.51)d、(7.96±1.52)d,与对照组(329.45±142.01)mL、(23.49±10.36)d、(13.02±12.47)d比较显著较低(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1%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8.2%比较显著较低(P <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早、中期食管癌安全可靠,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较常规手术更佳,且随访结果良好,但临床应用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手术干预。

    作者:梁宇强;蔡瑞君;黄健;梁清;罗志强;张沛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川穹嗪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川穹嗪(TMP)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首先选取成年健康的昆明清洁级小鼠1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然后采取脑立体定位技术,向小鼠侧脑室注射HCY,进行FJB染色及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其神经元凋亡程度及记忆和认知功能。结果:与HCY组相比较,不同剂量TMP灌胃后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其中以TMP (20 g/L )为显著。结论:TMP处理可缓解HCY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改善记忆及认知功能,从而提示TMP 对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剑;曾杰;鲁倩;李广意;罗玥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TERT和CLK3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的易感性

    目的:探讨TERT基因rs2736098和CLK3基因rs1154319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膀胱癌的易感性关系。方法:选取201例经病理确诊的膀胱癌患者和200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用PCR-RFLP方法检测TERTrs2736098和 CLK3rs11543198位点的基因型,比较各基因型和膀胱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rs273609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73,P =0.031;χ2=7.412,P=0.006),AA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膀胱癌的风险是CC基因型携带者的2.069倍(OR =2.069,95%CI:1.181~3.624,P =0.011)。而rs1154319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两组中未见明显差异(χ2=0.202, P=0.904;χ2=0.188,P=0.665)。 rs2736098和rs11543198基因型在膀胱癌病理分期、分级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RT基因rs2736098位点多态性与膀胱癌的易感性相关,而CLK3基因rs11543198位点多态性与膀胱癌的发生风险无明显关系。

    作者:卢保德;刘德云;玉镇源;付伟金;程继文;陆浩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中讨论部分的对照条目

    为避免研究报告经常忽略重要的信息,国际生物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在“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中指出,鼓励特定的研究设计撰写时参考有关的报道指南,对于随机对照试验,作者应参考CONSORT声明。以下节选自2010 CONSORT声明中有关讨论部分的报告规范,请广大作者注意对照检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后食管狭窄的防治进展

    近年来,随着内镜下碘染色、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等诊断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已成为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标准方法[1]。但较大范围的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后的急性炎症反应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容易导致食管狭窄,影响患者进食,甚至会引发吸入性肺炎。因此,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后食管狭窄的防治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国内外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后食管狭窄的防治进行综述。

    作者:吴丹;贺远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