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娜;张文轩;于洋;秦文光;罗刚
目的:探讨基因 TLR5 R392X(C > T)(rs5744168)多态性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 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来鉴定120例AAV患者和212例正常人的TLR5 R392X基因型,并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TT型均缺失,AAV 组 CC、CT 型频率分别为82.50%、17.70%,对照组分别为88.68%、11.32%,C 和T 等位基因分布频率AAV组为91.25%、8.75%,对照组为94.34%、5.66%,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AAV组中两种基因型血沉、尿蛋白定量等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C 型较高。(3)将单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TLR5 R392X基因多态性对 AAV患病风险无关联,总胆固醇与AAV发病有关联。结论:TLR5 R392X基因可能与广西AAV 患者的遗传易感性不相关,可能与其血沉、尿蛋白定量等水平存在关联。
作者:何林檩;薛超;廖蕴华;韦素珍;龚爱媚;赖彦妃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通过观察 OLETF 大鼠肝脏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 PGC-1)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肝糖代谢中的作用。方法:OLETF 大鼠为实验组,同龄 LETO 大鼠为对照。在8、18和28周龄行 OGTT 试验,测血糖、胰岛素和血脂, Western blot 方法测定肝组织中PGC-1、PEPCK、UCP2的蛋白水平。结果:(1) OLETF 大鼠从8周起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18、28周龄时OGTT 2hBG 和 TG 水平均明显升高,28周龄时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2) OLETF大鼠肝脏组织中 PGC-1蛋白表达18、28周时低于对照组,28周时 PEPCK 表达高于对照组,而 UCP2表达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LETF18周龄后表现出2型糖尿病病理特点, OLETF 大鼠肝脏 PGC-1、PEPCK 及 UCP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提示 PGC-1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肝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念鸿;张俊清;刘林;武一鸣;刘佳;郭晓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持续泵注联合 SOX 方案化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3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持续静脉泵注恩度联合SOX方案治疗:奥沙利铂注射液130 mg/m2,d1;替吉奥胶囊80~120 mg/(m2·d),d1~14;恩度150 mg+生理盐水210 mL ,便携式微量泵2 mL/h 连续泵注120 h;每21天为1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客观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动态检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3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临床收益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15.6%、46.9%、56.3%和58.3%;血清甲胎蛋白(AFP)反应率为19.4%。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疲乏,主要为Ⅰ~Ⅱ级,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持续静脉泵注恩度联合 SOX 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生存质量和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苏进;许新华;史克志;易芳;刘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应用低剂量CT定位穿刺法建立经皮肾通道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来泌尿外科就诊且确诊为上尿路复杂性结石需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PCNL )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通过低剂量CT实时定位进行术前评估,引导肾穿刺,设计穿刺路径,进而对患者进行PCNL手术。对照组则通过常规剂量 CT 实时定位指导 PCNL手术对目标肾盏的穿刺。观察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扫描范围、DLP、CT有效辐射量等指标。结果:PCNL治疗后实验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下床时间及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肾结石清除率比较,实验组的清除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剂量实验组的 CT 有效辐射量明显低于标准剂量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剂量CT实时定位技术能够与标准剂量CT实时定位在结石分布、毗邻脏器位置关系以及穿刺深度和角度等的确定上具有相同的敏感性和准确度,而且还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及医生的CT辐射量,可以作为常规首选的实时定位方法。
作者:陈友华;高吴阳;张永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与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机器人辅助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robot assisted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RTME)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LTME)在直肠癌根治术疗效对比的中英文文献,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利用 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总计2044例,RTME组共930例,LTME组共1114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RTME组较LTME组手术时间长(WMD =51.19,95%CI =18.95~83.43,P =0.002)、中转开腹率低(OR =0.19,95%CI =0.08~0.48,P =0.0004)、远端切缘距离略短(WMD =-0.16,95%CI =-0.31~-0.01,P =0.03)、术后3个月及6个月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IIEF-5)高(WMD =3.90,95%CI =2.27~5.53,P <0.00001),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获得淋巴结数目、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吻合口瘘、切口并发症、肠梗阻、尿潴留)、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RTME与LTME治疗直肠癌近期疗效近似,较为安全、可行。
作者:雷伟琦;张东;刘莱蓬;严国强;胡小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s, NHLs)是发于淋巴结及结外淋巴组织的一种发病率、病死率较高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其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遗传规律、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具有高度异质性,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且经典化学疗法的效果及预后差强人意[1]。近年来与氧化应激、自噬相关的靶向治疗研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主要对NHL治疗中二者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的新近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赵雅淇;赵建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 VP2,并建立间接酶联免疫法,用于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法从菌种模板WHL-1扩增出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片段,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到菌BL21(DE3),经过诱导产生融合蛋白,使用Western blot 检测,并以该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血清人博卡病毒的间接酶联免疫法。结果: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双酶切鉴定构建正确,并可与人博卡病毒 IgG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建立的间接酶联免疫法佳抗原包被浓度为2 mg/mL ,血清的佳稀释倍数为1∶200,封闭以1%BSA封闭效果佳,酶标二抗的佳工作稀释度为1∶4000,工作时间佳为1 h,该检测方法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建立的间接 ELISA 方法 Cut-off 值为0.1,灵敏度为92%,特异性为98%,与对照试剂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7%。结论:原核表达并纯化了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VP2蛋白建立的间接酶联免疫法,为人博卡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方法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允奇;何涛君;陆学东;张银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Aurora-A 激酶抑制剂 VX-680对未分化甲状腺癌8305C 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VX-680对8305C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甲状腺癌细胞在药物作用下Aurora-A、Bax和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随药物浓度增加甲状腺癌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 <0.05);随作用时间延长,药物的抑制作用也增强(P <0.05)。48 h 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400 nmoL浓度处理的8305C 细胞,Aurora-A激酶和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05),Bax 蛋白量变化不明显(P >0.05)。结论:VX-680通过抑制Aurora-A 表达,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同时通过抑制Bcl-2表达,导致Bcl-2/Bax比例失衡,诱发细胞凋亡。 VX-680是未分化甲状腺癌的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靶向抑制剂。
作者:何源哈达;陈霖;杨勇;杨宏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规律评估其对 ICU 院内感染重症病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集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患者数据,以 RDW 指标分为正常组(<15%)和增高组(>15%),对比两组院内感染患者基础状况,生化指标,APACHEII评分,查尔森合并症指数等是否存在差异性,评估两组患者28、90 d 生存率及死亡风险。结果:共有66例患者入选, RDW 增高组(31例)与 RDW 正常组(35例)相比28、90 d 死亡风险明显增高(P <0.05),COX 多因素风险结果显示RDW(OR =1.110,95%CI =1.011~1.219,P =0.029)为独立的风险因素。结论:ICU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且伴有RDW增高时提示远期死亡风险增加。
作者:王蔚;周愚;周丽;苏真娇;郑伟;赵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羟脯氨酸表达的影响。方法: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丹参注射液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数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观察羟脯氨酸表达。结果:(1)TGF-β1(0、2.5、5、10、20、40μg/L)可剂量依赖性地上调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数。丹参注射液可剂量依赖性下调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光密度值。(2)TGF-β1(10μg/L)干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4、48 h时,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明显上调,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丹参注射液预处理后,未发现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下调。(3)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丹参注射液预处理后,与TGF-β1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增加(P <0.05)。(4)丹参注射液可下调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羟脯氨酸表达,与TGF-β1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靶向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通过促进其凋亡、下调羟脯氨酸表达影响气道重塑。
作者:屈飞;刘海云;崔艳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器官之一,它承担着糖类、脂类、蛋白质、各种维生素以及激素等多种物质的代谢,同时兼顾解毒、防御、免疫、凝血等重要功能,其所承担的重要而复杂的功能决定了它是一个极易受到内外病因侵害的器官[1]。自从1991年妇科医生REICH等[2]报道运用腹腔镜技术成功切除1例肝脏边缘的良性肿瘤,揭开了腹腔镜肝切除(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 LH)的序幕,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LH已经以传统开腹手术无可比拟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肝切除术”一直都是肝脏外科领域主要的治疗手段,这在腹腔镜技术逐渐成熟的今天尤显突出,但是肝脏复杂的管道分布和极其丰富的血液供应,使得肝切除术对术者的肝脏解剖技能和腔镜操作技术要求颇高。因此,本文试图寻找一种安全、简单、实用性强的腹腔镜肝切除技术,以满足一般二级医院的临床需要,以期全面推广腹腔镜肝切除术,造福广大肝病患者。近几年来,笔者所在手术小组学习和实践“七步断肝法”行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志超;曾仲;黄汉飞;段键;徐王刚;林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异丙酚对老年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70例,年龄60~7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n =35):七氟醚组(DS组)和异丙酚组(DP组)。于术前(T1)、术后24 h(T2)、48 h(T3)及1周(T4)进行以下测试:MMSE 评分;连线测验;词语记忆试验;Stroop色词测验。记录各项评分和数据。结果:与T1比较, T2时点两组患者及T3时点的糖尿病患者MMSE评分下降,T2-3时点两组患者连线测试A、B时间延长,T2时点两组患者Stroop 色词测验一、二、三时间延长和错误数增加,T3时点两组患者 Stroop 色词测验二、三时间方面延长,T2-3时点糖尿病患者词语记忆试验各项词语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药物组之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醚与异丙酚均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术后48 h内短暂的认知功能障碍,两者的影响无差异。
作者:周桥灵;刘洪珍;廖美娟;杨承祥;王汉兵;梁桦;赖晓红;贺俭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和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到武汉市普爱医院西院区就诊的发病72 h内NIHSS评分为0~21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组、丁苯酞胶囊组、常规治疗组,每组各100例,丁苯酞注射液组及丁苯酞胶囊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相应药物,观察疗程为14 d。对3组患者第15天的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比较,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治疗14 d 后NIHSS评分和Barthel 指数均得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5天 NIHSS 评分:丁苯酞注射液组<丁苯酞胶囊组<常规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丁苯酞注射液组>丁苯酞胶囊组>常规组。丁苯酞胶囊组不良反应事件少,3组间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丁苯酞注射液较丁苯酞胶囊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俞小梅;王喜丰;张静;王文华;李俊;沈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非侵入性检查诊断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及出血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9月我院消化及感染科住院的乙肝及丙肝肝硬化患者132例,据胃镜结果分为无食管静脉曲张组和食管静脉曲张组,分析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门静脉主干直径、脾静脉直径、脾脏长径、脾脏厚度、肝脏硬度、肝功能分级等在两组间的差异;再将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分为无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组和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组,比较上述指标在该两组间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构建Logistic 回归方程,并对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得到 Logistic 回归方程LogitP1=0.111×肝脏硬度+0.089×脾脏厚度-4.628,LogitP2=0.163×肝脏硬度-5.164(P1食管静脉曲张概率、P2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概率),两方程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0.830。结论:脾脏厚度、肝脏硬度等指标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较准确的评估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及出血的发生。
作者:李文静;尚妍妍;王冰雪;李娅;徐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86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1次/2周,6~8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术后给予重组牛bFGF凝胶外用,1次/d;对照组仅给予激光治疗。治疗10周后观察粉刺、炎性皮损、皮肤油脂分泌情况及不良反应,并随访3~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有效率为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炎性皮损的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69,P <0.05)。结论: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联合重组牛bFGF对寻常型痤疮治疗有效,对炎性皮损疗效更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燕;马琼;段静娴;孙素姣;陈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实施三镜联合会师技术经胆囊管入路行球囊鼻胆管引流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观察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疗效。方法:在腹腔镜手术中,将自制球囊套扎于鼻胆管,通过胆道镜置入的输尿管导管来引导鼻胆管经腹部置入,再用十二指肠镜将其经口取出,取出过程中,鼻胆管自带球囊对细径胆总管进行取石,然后留置鼻胆管引流,行腹腔镜下细径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59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及T管引流,术后造影显示取净结石58例(98.3%),残余小结石1例(1.7%),残余小结石合并胆漏1例、胆漏1例(3.4%),胰腺炎2例(3.4%),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8%(4/59),无胆道穿孔、十二指肠出血、肠穿孔、重症胰腺炎及死亡等并发症。结论:三镜联合会师技术及经胆囊管入路行球囊鼻胆管引流术能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
作者:刘进衡;张刚;王妍亭;陈安平;易斌;张胜龙;高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采用慢病毒抑制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观察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Bcl-2、Bax 在脊髓损伤大鼠损伤段的表达变化,探究在脊髓损伤中TNF-α与Caspase-3、Bcl-2、Bax 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Allen 法制备脊髓钝挫伤模型;GeneMANIA 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TNF-α与Bcl-2的关系。用慢病毒包装的RNA ,构建 TNF-α的 RNA 干扰模型;TNF-α的表达被抑制后,用 QRT-PCR 检测 Caspase-3和 Bcl-2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aspase-3和Bcl-2、Bax 蛋白质的定位分布,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脊髓钝挫伤后SD 大鼠双后肢截瘫,无法自行排便排尿。慢病毒干扰 TNF-α后 QRT-PCR 结果显示, Caspase-3表达显著减少(P <0.05),Bcl-2表达下降,但是没有显著变化(P >0.05)。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在脊髓白质和灰质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观察到 Caspase-3、Bcl-2、Bax 的免疫阳性反应细胞,并与QRT-PCR变化结果相同。结论:在脊髓损伤后的大鼠体内TNF-α能有效调控Bcl-2和Bax 的比值,进而调节Caspase-3的表达,终可能影响凋亡而作用于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作者:王一枝;胡析;周秀雅;向虹雨;林娅;唐冰怡;唐婷婷;曾茜;张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尿毒清颗粒联合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大鼠组(DM)、尿毒清组(ND)、联合用药组(LH)。DM、ND、LH三组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检测生化指标,免疫荧光双标检测肾脏血管紧张素受体(AT)与脂联素受体(AdipoR)形成二聚体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判断肾小管受损情况。结果:1. AdipoR1与AT1、AdipoR2与AT2可形成异源二聚体,DM 组受体间二聚体表达有上调,ND 组与LH 组表达明显下调;2. MCP-1与TGF-β在DM组大鼠肾脏中表达明显上调,ND组、LH组则明显下调。结论:尿毒清与替米沙坦联合用药显著下调DM大鼠肾脏组织内TGF-β与MCP-1的表达,其护肾机制可能与干预AdipoR与AT二聚体相关。
作者:吴屹哲;吴小燕;查冬青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评估液体负荷在重症手足口病儿童中对死亡率等预后因素的影响。方法:入住本院急诊科PICU病房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列为研究对象。记录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数据[年龄、性别、病灶、基础疾病、简化急性严重程度生理评分(SAPS)Ⅱ评分]。记录24、48、72 h每日累积液体平衡量。结果:生存组和死亡组间比较,死亡组存在液体正平衡,48、72 h 时差异有显著性;液体正平衡组与液体负平衡组比较,PICU滞留时间、MODF受累器官数、机械通气率、死亡率等预后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液体平衡是重症手足口病的重要治疗方案,液体正平衡与死亡率等不良预后相关。
作者:李灼;陈俊;时珺;胡静;缪红军;江涛;喻文亮;李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脓毒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相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ELISA检测39例脓毒症患者、15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和12例正常对照组。通过分析3种因子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与SIRS组中血清sTREM-1及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RP只在脓毒症组与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症组中 sTREM-1、PCT 及 CRP 均明显高于 SIRS 组(P <0.05)。根据ROC 曲线分析,sTREM-1、PCT 及 CRP 对SIRS 和非 SIRS 进行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4、0.887和0.831。结论:血清sTREM-1是脓毒症早期诊断的较好指标,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罗运山;刘易林;邓霞梅;张健;李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