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波;韦加美;那宇
目的:探讨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在预测干扰素治疗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对75例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48周后停用,完成治疗后随访24周;治疗及随访期间定期检测血清HBsAg 及HBV DN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根据血清HBV DNA 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病毒学持续应答组、无应答组及复发组。在治疗第12、24及48周,持续应答组与复发组相比,血清HBV DNA 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且均明显低于无应答组;而在治疗第12、24及48周,持续应答组血清HBsAg 定量检测水平明显低于复发组,复发组与无应答组差异无显著性。在治疗第12周,血清HBsAg 水平下降幅度≥1 log10 IU/mL 对预测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94%、95%及94%;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治疗第12周血清HBsAg 水平下降幅度≥1 log10 IU/mL 对预测患者病毒学持续应答的价值,得出的曲线下面积为0.952。结论:血清HBV DNA 水平的变化不能有效预测治疗结束后患者能否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但血清HBsAg 定量检测可作为预测干扰素治疗HBeAg 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疗效的理想指标。
作者:杨阳;杨龙;蒋雪花;陈志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女,30岁,70 kg,孕33周G1P0合并银屑病、上呼吸道感染,因右下腹疼痛3d急诊入院。入院后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HR 115次/min ,血常规:WBC 15.26×109/L,超声提示:右下腹异常肠管回声,考虑急性阑尾炎,既往有房早,临床诊断为妊娠晚期并发急性阑尾炎,拟急诊行阑尾切除术。入手术室后心电监护:BP 135/78 mmHg, HR 117次/min,SPO298%,吸氧2 L/min ,开放外周静脉,患者左侧卧位选择T12~ L1行硬膜外麻醉,穿刺顺利,置管3.5 cm,给予2%利多卡因4 mL 实验剂量,观察5 min 后无不良反应,再分次追加2%利多卡因共15 mL,15 min后再次测麻醉平面 T8~ S5手术开始,切皮后打开腹膜探查时患者诉疼痛,静脉注射氯胺酮40 mg ,患者入睡,再次探查患者体动明显,给予50 mg 丙泊酚静脉注射后无体动,行手术操作。
作者:傅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中结直肠癌围术期不留置胃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CBM、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发表的快速康复外科中结直肠癌围术期不留置胃管临床效果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有8篇文献纳入分析,试验组409例,对照组438例。不置胃管缩短了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WMD -14.30,95%CI:-16.91~-11.69,P <0.01);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WMD -1.97,95%CI:-2.59~-1.34,P <0.01);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RR 0.37,95%CI:0.19~0.73,P <0.01);咽喉部不适感降低(P <0.01),胃肠道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直肠手术中不常规留置胃管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淼;李显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宣钢职工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 =37)常规血液透析2~3次/周及基础治疗,并给予尿毒清颗粒5.0,3次/d和10.0 qnd;对照组(n =37)常规血液透析2~3次/周及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12个月测定血清Ca2+、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Ca2+、P、iPTH、hs-CRP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P、iPTH、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尿毒清颗粒对透析患者具有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和改善微炎症状态的作用。
作者:杨旭东;刘千红;李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中国株的1.3倍基因组长度的感染性克隆质粒,观察质粒在人肝癌细胞株Huh7中的表达,建立中国株HBV体外研究细胞模型。方法:从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提取HBV DNA,通过重叠延伸 PCR 技术(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PCR)构建HBV 1.3倍基因组长度的感染性克隆质粒 pHBV1.3(C),将感染性克隆 pHBV1.3(C)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uh7,采用Western Blot、ELISA及Real-time PCR 检测病毒复制及表达情况以及该感染性克隆对临床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的敏感性。结果:构建了中国株HBV 感染性克隆pHBV1.3(C)质粒,该质粒能在肝癌细胞株中进行有效复制、转录和表达。阿德福韦能在体外抑制该HBV感染性克隆的复制。结论:构建的中国株HBV 1.3倍基因组感染性克隆在体外具有高水平复制能力,其转染细胞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 HBV 体外感染模型。
作者:陆仁飞;吴月平;孙伟;鲍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单纯性多数牙先天缺失家系 MSX1和 PAX9的基因突变特点,为寻找该病发病的易感因素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家系中2例多数牙先天缺失的患者进行临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单纯性多数牙缺失;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MSX1和PAX9基因的外显子并测序,采用软件分析基因突变类型及氨基酸变化。结果:经DNA序列分析,在MSX1的1号外显子以及附近内含子区发现2例患者均存在2个相同类型的突变方式:c.469+35-c.469+45del(纯合型);c.348C>T(P.Gly116=, rs34165410,杂合型),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该类型的剪切突变(杂合型),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认为是多态性位点。而PAX9均未检测到外显子编码区的致病性突变。结论: MSX1基因突变的多态性位点可能与该家系单纯性多数牙缺失的病因密切相关。
作者:秦晗;马丽芳;徐宏志;龚永庆;轩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切除幼鼠癫痫易感性及对海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 P10幼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肾上腺切除组、假手术组。手术次日腹腔注射NMDA 7 mg/kg 诱发抽搐,评价发作潜伏期(min)及程度。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海马CRH mRNA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潜伏期、评分为(43.65±2.96)min、4.40±0.60,肾上腺切除组为(35.05±2.35)min、5.56±0.76,假手术组为(42.60±1.90)min、4.55±0.76。肾上腺切除组与其他2组比较,潜伏期、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F =73.73, P <0.05;F =15.52, P <0.05),3组幼鼠海马CRH mRNA阳性表达率为20%、55%、15%,与其他2组相比,肾上腺切除组海马CRH mRNA增加具有显著意义(χ2=9.048,P <0.05)。结论:肾上腺切除幼鼠潜伏期缩短、评分增加,海马CRH mRNA提高,提示肾上腺切除幼鼠对致痫剂NMDA敏感性增高。
作者:王雅洁;邹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男,31岁,2012年9月27日00:58分因“突发昏迷2+h”入我院神经外科。2+h 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昏迷,呼之不应,肢体无活动。既往5d来患者有牙龈及口腔出血,于口腔医院诊治(具体诊治情况不详),后全身可见多处皮下出血点,未予重视及治疗。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病”等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及食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37.2℃;P:76次/min;R:35次/min;BP:152/70 mmHg。神志深昏迷,双侧瞳孔左侧:右侧=5.0:5.0 mm,对光反射消失,口唇轻度发绀,牙龈及舌面可见散在出血点,双侧颊、双侧腋下、腹部等全身皮肤黏膜见多处皮下出血点,咽红,颈软,气管居中,呼吸浅快,肝脾触诊不清,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双侧肌张力弱,生理征、病理征均未引出。头颅CT示:右侧颞顶叶脑出血。患者病情危重,予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急诊术前准备,行右颞枕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
作者:朱文元;唐明君;张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营养支持特别是肠内营养(EN)支持是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EN的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大约有65%的患者发生一种或多种胃肠并发症,目前临床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谷氨酰胺对肠道屏障的维护作用已有了一定的实验研究资料,但临床资料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谷氨酰胺强化EN对机械通气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作者:潘宇;吴伦清;陆光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补体因子I(CFI)基因5个多态性位点(SNP)与老年黄斑变性(AMD)的相关性。方法:搜集已明确诊断四川地区384例AMD患者样本及384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样本,采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 ,通过SnaPshot单碱基末端延伸法检测CFI基因上5个SNP位点,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该基因相关SNPs与中国汉族人群老年黄斑变性关联性。结果: CFI基因的5个位点均通过Hardy-Weinberg 平衡(P >0.05)。 rs13117504 G 等位基因频率(P =0.037,OR =1.24,95%CI:1.01~1.53), rs10033900 C 等位基因频率(P =0.023,OR =1.27,95%CI:1.03~1.57),rs10033900显性遗传模型AMD与对照组间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9,OR =0.74,95%CI:0.55~0.99); rs6822976等位基因A分布频率与对照组间(P =0.158), rs7438961等位基因G 分布频率与对照组间(P =0.798),rs7671905等位基因T分布频率与对照组间(P =0.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s10033900隐性遗传模型AMD与对照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7),rs13117504, rs6822976, rs7438961, rs7671905显性及隐性遗传模型AMD 与对照组间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FI基因上游rs13117504与rs10033900SNP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AMD 显著相关,而rs6822976, rs7438961, rs7671905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老年黄斑变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苏杨;石毅;李晓波;杨正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比较他达拉非2.5 mg和5 mg分别联合α受体阻滞剂每日给药对改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大尿流率(Qmax)疗效是否相同。方法:150例BPH 所致下尿路梗阻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每日口服他达拉非2.5 mg和α受体阻滞剂1次,对照组每日口服他达拉非5 mg和α受体阻滞剂1次,共12周,分别记录并比较治疗后第4、8、12周Qmax。结果:对照组Qmax先于观察组得到改善,但12周后两组改善的基线数据均基本接近正常(P<0.05)。结论:他达拉非2.5 mg和5 mg分别联合α受体阻滞剂均可改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Qmax,但更大剂量联合效果并不更优,同时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冯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我院自2007年8月至2014年10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116例,其中发现19例供肾为多支动脉,并成功进行了肾移植手术。现对供肾多支动脉的处理及临床效果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赵奇;廖贵益;唐亮;赵飞;钟金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脑肠肽对肾间质纤维化及肾细胞凋亡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盐水或脑肠肽治疗组,模型组+盐水或脑肠肽治疗组。对模型组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动物模型。术后7 d和14 d分批处死大鼠,留取梗阻侧肾组织行Masson染色以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通过免疫组化分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的 Smad3(p-Smad3)的水平蛋白表达,用 realtime-PCR(RT-PCR)法检测α-SMA、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用TUNEL染色法标记凋亡肾脏细胞。结果:脑肠肽通过减少胶原产生,抑制细胞外基质沉积和减少α-SMA 蛋白表达改善肾脏纤维化。同时,脑肠肽通过阻断 TGF-β1/Smad3信号通路,抑制肌成纤维细胞聚集。另外,脑肠肽改善UUO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结论:脑肠肽可以减少UUO诱导的肾脏纤维化、改善肾细胞凋亡,有望成为治疗梗阻性肾病肾脏纤维化的药物。
作者:孙光曦;范理佩;石向华;李民;赵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氧化-抗氧化失衡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谷胱甘肽(GSH)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酶(γ-GCS )是GSH 合成的限速酶,对 GSH 生成的速度和量具有调控作用[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作为一种 C-C 趋化因子对各种炎症细胞有特异的趋化和激活作用[2]。本研究通过观察COPD患者诱导痰上清液γ-GCS 和 MIP-1α蛋白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探讨 MIP-lα、γ-GCS 在 COPD 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玉荣;李国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定及分析脑梗死后患者的认知及记忆障碍的特点。方法:应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定73例脑梗死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包括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即刻记忆、计算、延迟回忆、命名、复述、听理解、阅读、书写、视空间功能;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WHO/UCLA 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评定记忆功能,包括即刻学习记忆、短时延迟回忆及长时延迟回忆,将脑梗死患者评分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总体认知评分及记忆总分、词语即刻学习记忆、短时延迟回忆、长时延迟回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脑梗死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及记忆功能明显下降,且即刻记忆和近记忆力均存在明显障碍,与Alzheimer病患者的记忆障碍的特点类似。
作者:杨轶楠;刘洪雁;苏玉萍;张春艳;徐文玉;李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研究单极电凝联合 Ligasure 与超声刀两者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中临床疗效的差异,为单极电凝联合Ligasure临床适用性进一步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112例LADG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53例以单极电凝联合Ligasure 为主要操作器械,对照组59例以传统超声刀为主要操作器械,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液量、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31±47.2)min vs.(151±51.8)min,P =0.018];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08.2±43.9)mL vs.(188.4±51.7)mL,P =0.026];观察组术后引流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16±68)mL vs.(272±76)mL,P =0.041];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大出血以及肺部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单极电凝联合Ligasure行LADG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的优势。
作者:蒋林华;俞敬;宋世铎;朱新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化疗前是否需要提前5~7 d 补充叶酸预处理。方法:对比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南京市第一医院呼吸科接受培美曲塞治疗的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70例,根据培美曲塞首次化疗时补充叶酸时间分为提前补充叶酸组(35例)和未提前补充叶酸组(35例)。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及疗效的差异。结果:提前补充叶酸组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22例,有效率为63%;非提前补充叶酸组无CR 病例,PR 23例,有效率为63%,两组患者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血液性及非血液性毒性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培美曲塞首次化疗前可能不必提前1周进行补充叶酸治疗。
作者:叶亮;杨振华;方苏榕;谭焰;谷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表达与病毒复制、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10例非肝病对照者肝组织中ICAM-1、HBcAg表达的情况。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ICAM-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cAg阳性者ICAM-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9.4%,明显高于HBcAg阴性者42.1%(P<0.01);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理损伤的程度的加重,ICAM-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0.01)。结论:ICAM-1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损伤机制;ICAM-1可反映肝炎活动及肝组织损害程度。
作者:袁淑芳;张跃新;沙尼亚·尼亚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研究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下腹部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全麻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n =151)和生理盐水组(B组,n =149)。术后行超声引导双侧作TAP 阻滞,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 (A 组)或等容量生理盐水(B 组)。术后观察 VAS、Ramsay 及BCS评分。记录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VAS及Ramsay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B组比较,24 h内A组VAS评分下降(P <0.05);BCS评分升高(P <0.05);镇静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不良反应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超声引导TAP阻滞可满足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需求。
作者:乔迎帅;卢锡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也称前庭施万细胞瘤(vestibular schwannoma),起源于前庭神经周围神经节施万细胞,向桥小脑角区膨胀生长,是桥小脑角区常见的肿瘤[1-2]。目前显微手术治疗更重视颅神经保护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而残余瘤存在高复发风险,现就复发听神经瘤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罗容(综述);骆文龙(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7期